武則天的後宮是男的還女的

時間 2021-09-20 07:02:10

1樓:來自朦朧塔玉樹臨風 的珊瑚樹

則天后宮面首知多少

武則天(公元624~705年),自取名,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身世並不顯耀。公元689年(唐永昌元年十一月),武則天下詔改用周曆,改詔為制。公元690年(武周天授元年九月九日),武則天登基,改國號為周,改年號為天授,自稱聖神皇帝。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惟一的一個女皇帝。人們說到皇帝,常常會首先想到「三宮六院」、「佳麗三千」。那麼作為女皇帝是否也需要「三宮六院」、「俊男三千」呢?

據資料記載,武則天稱皇帝后,後宮養了很多面首,面首就是供武則天享樂用的漂亮男人。其中武則天較為寵幸的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沈南謬、薛懷義等。但風流的武皇一旦有了性自由以後,她是不可能只擁有幾位面首就滿足的。

她開始大膽放縱自己,嗜慾無度,通過各種渠道為自己蒐羅面首,那麼武則天究竟有多少面首呢?

史書稱武則天有面首三千,可與男性皇帝匹敵。但這種說法的傳說成分較多,不可輕信。不過,我們可以從武則天通過種種手段來蒐羅面首的有關記載中來推斷武則天究竟擁有多少面首。

武則天面首的**有很多渠道,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太平公主所獻。常言道:「飽暖思**。

」平民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有帝王之尊且永不服輸的武后呢?她認為歷代皇帝可以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嬪,難道女人就應該從一而終嗎?長長黑夜,孤寂一人,這**像個女皇呢?

於是她為自己平反,廣選「妃嬪」,當然這些「妃嬪」都是一些高大英俊的男人。武氏大權在握,至高無上,文武百宮無一敢抗命。一些朝廷大臣為討好女皇,自薦為武氏廣擇「美男」,如挑選美女一樣,挑選貌美體健的男子,結果被選入宮中的,個個貌比潘安。

然而選嬪妃有姿色就夠了,但作為面首,光有英俊的外表是不夠的。武后雖年過花甲,但養生有道,再加脂粉釵環,真是姿色不減當年,但人的生理變化是不能夠改變的。繡幃之間,武后不能夠隨心所欲,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可憐那班徒有其表的俊男兒,進宮不出三五天就被侍衛捆了手腳,扔在御苑中的萬生池中,餵了蛇蠍。

作為武后的女兒,太平公主獨具慧眼,一眼看穿母后的苦楚,於是親自出馬,以身試驗,終於物色到難得的「寶物」,送於母后,真是雪中送炭,大解武后之飢渴,真是知母莫若女。張易之、張昌宗、沈南謬、僧惠範這些以「陽道壯偉」而受武則天寵愛的人物,基本上都是經過太平公主親自體驗、細心挑選的。唐朝享樂事件中,母女共用一男,大家共享,也成為時尚。

還有就是那些自我感覺很好的男子向女皇「毛遂自薦」。據《舊唐書》載,柳良賓是由自己的父親推薦的,同時被薦的有侯祥雲,「子良賓潔自美鬚眉;左監門衛長吏侯祥雲陽道壯偉,過於薛懷義,專欲自進奉宸內供奉」。除了自己的女兒推薦、官僚推薦、男寵自薦,武則天還經常密派宮廷內的**到民間祕密蒐羅。

據說當時宮中女才人上官婉兒就曾接受過這樣的任務。上官婉兒出發前,武則天還就如何挑選男子向她面授機宜:男子鼻子大、隆直,必陽道壯偉。

經過這眾多途徑,武則天的後宮自然「面首三千」了,為了對這些面首加以管理,公元698年,則天女皇成立了控鶴監。控鶴監是則**所獨設的一種機構,它的設立,大概是與則天女皇的崇道思想有關。公元699年初月,則天女皇又設控鶴監丞、主祭官;到了公元700年初,則天女皇又將控鶴監改為奉震府,由張易之、昌宗二兄弟管理,儼然與過去「三宮六院」無異,張氏兄弟就像是東西宮的「皇后」、「貴妃」。

由上可見,說武則天「面首三千」雖無實據,但她的面首肯定很多是不會錯的。

2樓:紫晶呂布

反正招了一堆男人陪她玩,那些女的只是宮裡工作的人員

武則天怎么養她的男寵,武則天怎麼養她的男寵

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幫她物色.物色好了自己先享用 可以的話就給武則天.為什麼武則天養男寵 私慾吧 也可能孤獨和帝王家缺乏的安全感。這還用問啊!就是最起碼的生理需要!武則天四大男寵的結局如何?武則天初封薛懷義為樑國公,後又改封鄂國公 柱國,讓他享盡榮華。若不是薛懷義爭風吃醋,任性使氣,一把火燒了明堂,武...

武則天是哪個,武則天是哪個朝代的皇帝?

武曌 zh o 624年 705年12月16日 即武則天,幷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 人。武周開國君主 690年 705年在位 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 即位年齡最大 67歲 及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 82歲 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 呂武 武則天為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十四歲時進入後宮,為唐太宗才人,獲賜號 ...

武則天是哪個朝代的,武則天屬於哪個朝代的皇帝?

在公元683年的時候唐朝的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的兒子唐高宗李治病逝,唐高宗的兒子李顯繼位也就是歷史上的唐中宗。唐中宗繼位以後尊自己的生母武則天為皇太后。但是此時的武則天卻不甘於做皇太后,在李顯登基的第二年武則天就以韋皇后外戚亂政為藉口廢除了中宗李顯的皇位。李顯被廢以後武則天立自己的小兒子李旦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