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
資料二 金末,蒙古加強對金中都的進攻,四年之間(1211—2023年)三次圍困中都城。貞佑二年(2023年)五月,金宣宗於蒙古退兵之後遷都南京(今河南開封)。宣宗初留皇太子完顏守忠與右丞相兼都元帥完顏承暉(本名完顏福興)同守中都,七月復召皇太子赴南京,實際上已放棄中都。
蒙古復圍中都,次年(2023年)正月金右副元帥蒲察七斤以通州(今北京通縣)降於元將石抹明安,中都糧道斷絕,陷入危機。五月,石抹明安將攻中都,完顏承暉自殺,尚書左丞抹然盡忠棄皇家諸妃嬪不顧,乘夜自通玄門出奔。石抹明安率軍入城,據有中都。
金戶部尚書任天寵、知大興府事高霖皆死。
在蒙古屢次圍攻中都過程中,戰況十分激烈,炮碎承天門(應天門)鴟尾,諸宮室、民舍也在所難免。金人為保衛中都城,在蒙古軍攻入中都外城後,又焚燒街道兩旁民舍以阻止其前進;為充飢餓,據《南遷錄》載,又「拆絳霄殿、翠霄殿、瓊華閣,分給四城為薪」。加之,大安二年(2023年)中都連連**,造成地層斷裂,地下可燃氣體逸出,火災頻繁。
《金史·五行志》載:「大安二年(2023年)二月乙酉,地大震,有聲殷殷然。六月、七月至九月晦,其震不一。
十一月,京師民周修武宅前渠內火出,高二尺,焚其板橋。又旬日,大悲閣(在今北京宣武區白紙坊北)幡竿下石隙中火出,高二三尺,人近即滅,凡十餘日。自是都城連夜燔爇二三十處。
三年(2023年)三月戊午,大悲閣災,延燒萬餘家,火五日不絕。」蒙古入據金中都城之時,其城在戰火和自然災害的破壞下已殘破不堪,人多餒死。蒙古復改金中都為燕京,窩闊臺汗三年(2023年)三月在此設行尚書省,以燕京留守兼行尚書省事。
原金中都城南的建春宮和城北的太寧宮,在蒙古軍攻克中都城以前即被佔領。《元史·石抹明安傳》載:「乙亥(金貞佑三年,公元2023年)春正月,取通州,……遂駐軍於京南建春宮。
」又先後破金御史中丞李英、完顏合住援軍,「盡俘其輜重,還屯建春宮。四月,攻萬寧宮(即太寧宮),克之」。建春宮在此後即不見記載,或已完全破壞。
元代,大都城南二十里有下馬飛放泊,即今北京南苑附近,為蒙古皇室貴族縱鷹狩獵之地,當即金建春宮遺址。萬寧(太寧)宮雖儲存下來,但宮殿建築也大多殘破,前已言及,茲不贅述。
成吉思汗於即位二十二年(2023年)七月卒,次年(2023年)幼子拖雷監國。拖雷監國之次年(2023年)八月,其兄窩闊臺(成吉思汗之三子)以成吉思汗遺詔即大汗位,是為元太宗。其後三年(2023年),窩闊臺汗毒殺拖雷。
窩闊臺汗於即位十三年(2023年)十一月卒,皇后乃馬真稱制。五年(2023年)七月,蒙古貴族立窩闊臺汗之子貴由為大汗,是為元定宗。貴由汗在位三年即卒,皇后海迷失稱制。
海迷失稱制三年(2023年),蒙古貴族推立拖雷長子蒙哥為大汗,是為元憲宗。自此,汗位歸於拖雷一系。蒙哥汗命其弟忽必烈(拖雷之四子)總漠南漢地軍國庶民,次年(2023年)又徙窩闊臺汗子孫及諸王於各邊,賜海迷失皇后死,從而鞏固了汗位。
忽必烈雄才大略,招攬藩府舊臣和四方文學之士,問以經國安民之道,並駐帳於桓州(今內蒙古多倫)和撫州(今內蒙古興和)之間,丙辰歲(2023年)「命僧子聰(即劉秉忠)卜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城開平府(今內蒙古正蘭旗境內),經營宮室」①,以漢地財賦為依託,便於發展勢力。蒙哥汗於即位八年(2023年)大舉伐宋,次年(2023年)七月死於軍中,其弟阿里不哥(拖雷之七子)在大漠糾集蒙古貴族勢力欲即汗位。十一月,忽必烈在前線與宋賈似道議和,自鄂州(今湖北武昌)還軍北上,爭奪汗位。
閏十一月乙丑,忽必烈至燕京,釋放阿里不哥**所括之兵,粉碎其徵燕地銳卒以為己用的企圖。是年冬,忽必烈即駐於燕京近郊。次年(2023年)三月,忽必烈稱大汗於開平,建元中統,是為元世祖。
中統二年(2023年),忽必烈命修燕京舊城,並命平章政事趙璧、左三部尚書怯烈門率蒙古、漢軍駐燕京近郊、太行一帶,東至平灤,西控關陝,應有險阻,於附近民內選諳武事者,修立堡寨守禦。又選銳卒三千付史樞統領,屯駐於燕京近郊②,以備阿里不哥來襲。同年十一月,大破阿里不哥來犯之軍,並乘勢北上追擊。
中統四年(2023年),忽必烈改開平為上都。次年(2023年)七月,阿里不哥降;八月,詔改燕京為中都,並改元至元。對於統治中原地區來說,上都開平顯然過於偏北,交通不便,政令難以迅速下達;且上都開平的軍事地位遠不如中都燕京重要,這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爭奪汗位的鬥爭中已充分表現出來。
早在忽必烈即汗位以前,其心腹霸突魯即奏曰:「幽燕之地,龍蟠虎踞,形勢雄偉,南控江淮,北連朔漠。且天子必居中以受四方朝覲。
大王果欲經營天下,駐蹕之所,非燕不可。」①即汗位之後,其謀士郝經亦以「燕都東控遼碣,西連三晉,揹負關嶺,瞰臨河朔,南面以蒞天下」②為由,勸忽必烈定都燕京。因此,忽必烈遂決意建都燕京。
中統五年(2023年)二月,元世祖忽必烈詔修原金太寧宮西園中的瓊花(華)島,並命疏通燕京以北的漕渠,以便運輸。因為歷經戰火的金中都宮室已破壞殆盡,惟有城北舊太寧宮尚保留稍整,且有山水之秀,成吉思汗時期曾將之以為道院,可能也有一些維修,故忽必烈意欲定都燕京遂從修建瓊華島開始,原被道士拆毀的廣寒殿也得以恢復。
但是,由於金中都城過於殘破,且其規模狹促,也與蒙古汗國無敵天下的國勢不相稱;更重要的是,舊金中都城「土泉疏惡」③,城西的西湖(今北京廣安門外蓮花池)水源已難以為繼,故又決定放棄舊燕京城而以其東北的依傍水源充足的高梁河水系的舊金太寧宮為中心,建築新都,亦名中都,原金中都城則稱南城、舊城。《馬可·波羅遊記》又稱:「汗八里城(指金中都)在契丹省的一條大江之上,自古以來就以雄偉莊嚴而馳名遐邇。
城名的含意是「帝都」(即燕京)。不過,皇帝陛下(忽必烈)根據星占學家的卜算,認為該城將來要發生叛亂。所以,他決定在江(指原金中都城北的閘河)的對岸另建新都。
」蒙古貴族一般都迷信星佔術,這或許也是忽必烈決定放棄燕京舊城,營建新都的原因之一。選擇新都城址並進行整體規劃的是太保劉秉忠,具體負責施工的是張柔、張弘略父子及行工部尚書段天佑等人。《元史·世祖紀》載:
「至元三年(2023年)十二月丁亥,詔安肅公張柔、行工部尚書段天佑等同行工部事,修築宮城。」又命「鑿金口,導盧溝水以漕西山木石」,**新都修建宮室之需。至元四年(2023年)正月戊午,成立提點宮城所,為主持修建新都宮室的機構,正式開始修建新都城。
在建城過程中,至元八年(2023年)忽必烈納劉秉忠之議,改國號為大元,次年(2023年)改中都(新都城)為大都;並於至元十六年(2023年)滅宋,完成南北統一,大都成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從此完成了歷史上的北京由軍事重鎮、區域性地區的政治中心向全國政治中心的過渡。這一過渡,分漢唐幽州薊城、遼南京、金中都到元大都這樣幾個階段,歷時1400餘年。
元大都城的興建是首先從建築宮室開始的,其皇宮即在舊金太寧宮遺址。元大都城始建於至元四年(2023年),史載明確,無需考辨。元大都建成年代,沒有明確記載,學術界一般均以至元二十二年(2023年)「詔舊城居民之遷京城者,以資高及居職者為先,仍定製以地八畝為一分,其或地過八畝及力不能作室者,皆不得冒據,聽民作室」①為大都建成之標誌,此說亦可成立。
惟大都城郭的建成年代,一般以為在至元十三年(2023年),似值得商榷。說大都城郭建於至元十三年(2023年),皆據《元史·張弘略傳》,傳雲:「至元三年(2023年),城大都,佐其父(張柔)為築宮城總管。
八年(2023年),援朝列大夫、同行工部事,兼領宿衛親軍、儀鸞等局。十三年(2023年)城成,賜內帑金,授中奉大夫,淮東道宣慰使。」張弘略之父為張柔,本傳雲:
「至元三年(2023年),加榮祿大夫,判行工部事,城大都。」《元史·世祖紀三》載:「至元三年(2023年)十二月丁亥,詔安肅公張柔、行工部尚書段天佑等同行工部事,修築宮城。
」據此,張柔、張弘略《傳》中所謂「至元三年(2023年)城大都」,實際是指修築大都宮城而言,以其為建大都之始,故言「城大都」。《張弘略傳》中所言「十三年(2023年)城成」,亦當是指宮城(確切地說,應是宮城、皇城及其內的宮室建築)建成。在此之前,《元史·世祖紀三》又載:
「至元五年(2023年)十月戊戌,宮城成。」此係純指宮城城垣而言,因為在此之後《元史》中仍不斷有關於修築宮城的記載。如《元史·世祖紀》載:
「至元七年(2023年)二月丁丑,以歲飢罷修築宮城役夫。」「至元八年(2023年)二月丁酉,發中都、真定、順天、河間、平灤民二萬八千餘人築宮城。」「至元九年(2023年)五月乙酉,宮城初建東西華、左右掖門。
」「至元十年(2023年)十月,初建正殿、寢殿、香閣、周廡兩翼室。」「至元十一年(2023年)正月己卯,宮闕告成,帝始御正殿,受皇太子諸王百官朝賀。四月癸丑,初建東宮。
十一月,起閣南直大殿及東西殿。」至元十年(2023年)所建正殿、寢殿、香閣等建築即宮城內以大明殿為主的外朝部分,至元十一年(2023年)建於大殿正北的崇閣即宮城內以延春閣為主的內廷部分。這兩組建築的竣工,可視為大都宮城建成的標誌。
至元十一年(2023年)四月所建東宮,位於今北京北海公園以南的中海西岸,後元朝又改名隆福宮,其在宮城之外,皇城之內。東宮(即隆福宮)的西部在今北京西城區西皇城根南街一線,其東有圖樣山衚衕,是明、清北京兔兒山遺址,是宮苑的一部分,其前身即元大都東宮的西園。所謂「初建東宮」,是指始建年代。
元朝在至元十一年(2023年)四月、十一月先後興建東宮和宮城內之延春閣,其竣工最早也要到至元十二年(2023年)至十三年(2023年)之間。因此,筆者認為,《元史·張弘略傳》中「十三年(2023年)城成」一語,應指宮城、皇城及所屬宮殿的竣工年代,非指大都城郭而言。
元大都皇宮建成於至元十三年(2023年)。元大都整體竣工在至元二十二年(2023年)。那麼,元大都城郭究意建成於何時?
《元史·世祖紀九》載:「至元二十年(2023年)六月丙申,發軍修完大都城。九月丙寅,徙舊城市肆局院、稅務皆入大都,減稅四十分之一。
十一月戊辰,大都城門設門尉。」「修完」二字雖不能簡單地作竣工解釋(《元史》中修繕大都城垣亦稱「完之」、「完大都城」),但從發軍夫修完大都城、遷舊城市肆局院入大都、設大都城門尉等一系列舉動判斷,元大都城郭的最終竣工似應即在此年。特別是設城門門尉一舉,最能說明問題。
此外,《元史》中有關大都城郭修復的記載也可作為佐證。據竺可楨先生研究,元朝前期,中國氣候正處於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中第四溫暖期後期①。今北京地區當時也是暴雨常作,毀壞宮室民居。
元大都城垣因系土築,雖有一定的排水和以葦排被城的措施,年長日久仍不免被雨水破壞。元大都城垣被雨水破壞的最早記載是至元二十六年(2023年),《元史·世祖紀十二》載:「至元二十六年(2023年)七月,雨壞都城,發兵、民各萬人完之。
」自此以後,連續數年都有大雨壞城和修城的記載,以後可能成為定製,故極少再有記載。從最早的至元二十六年(2023年)大雨壞城的記載分析,認為大都城郭竣工於至元二十年(2023年)也是適當的。元大都城郭此年建成後,苦心維護,略有小損,到至元二十六年(2023年)終於出現大段坍塌,其間相距6年,從時間上不難解釋。
查考歷史,金中都城建成於天德四年(2023年),初壞於貞元四年(2023年),其間只有4年,與元大都城郭情況相近。如果認為大都城郭建成於至元十三年(2023年),則其完好時間就會長達13年之久,如此堅固程度似乎並非土城所能及。
元大都城的主要設計者是劉秉忠。劉秉忠是河北邢臺人,少年時曾出家為僧,法號子聰,後受高僧海雲和尚引薦,為忽必烈的幕僚,中統五年(2023年)八月同議樞密院事,詔復其姓劉氏,賜名秉忠,官至太保。劉秉忠有經世致用之才,精通天文曆法、地理和儒家經典。
元上都開平,就是他選址並設計、建造的。《元史·劉秉忠傳》載:「初,帝(忽必烈)命秉忠相地於桓州東,灤水北,建城郭於龍崗,三年而畢,名曰開平。
繼升為上都,而以燕為中都。四年(2023年),又命秉忠築中都城,始建宗廟宮室。八年(2023年),奏建國號曰大元,而以中都為大都。
」大都城名、元朝國號,皆出自劉秉忠。參與大都城選址和規劃的還有行右三部事趙秉溫。趙秉溫受學於劉秉忠,至元初奉命與「太保劉公(秉忠)同相宅……圖上山川形勢、城郭經緯與夫祖社朝市之位,經營製作之方。
帝(忽必烈)命有司稽圖赴功①」。大都城的設計者是劉秉忠和他的學生趙秉溫,具體督其工役的除前述之張柔、張弘略父子、段天佑外,還有蒙古人野速不花、女真人高觹、色目人也黑迭兒等①。元大都城自至元四年(2023年)動工,到至元二十二年(2023年)基本竣工,歷時19年。
為什麼忽必烈建立元朝後,蒙古帝國分成了幾個部分
蒙哥汗去世後,身在戰事的忽必烈立即與南宋和談,返回華北與留守蒙古本土的七弟阿里不哥爭奪汗位.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在部分宗王和蒙漢大臣的擁立下於開平 後稱上都,今內蒙古多倫縣北石別蘇木 自立為蒙古皇帝 又稱蒙古大汗 年號中統.忽必烈登基後不久,阿里不哥在蒙古帝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裡勒臺大會,被阿速...
古代皇帝,為什麼大都很煩太子拉幫結派
在古代封建社會,國家大權基本都是由皇帝一人說了算,不過,皇帝終究有年老去世的那一天,因此很多皇帝都會提前立個太子,以便自己去世後能夠有人來接替皇位。然而有一點比較奇怪的是,縱觀整個古代,皇帝們大多都超煩太子拉幫結派,培養自己的勢力。按理說,太子本來就是自己的親兒子,皇位早晚都是他的,他如果能提前培養...
為什麼很少看到關於元朝皇帝的故事
蘇納金 這可能跟元朝的政策有關 1 元朝重武輕文,不重視歷史記載。元史 選舉志一 載 蒙古 色目人作一榜,漢人 南人作一榜。就是漢人的地位在蒙古 色目人之下 元朝採用西亞文化與中華文化,並且提倡蒙古至上主義。雖然這導致文化多樣性,庶民文化 如元曲 發展迅速,但是,歷史記載還是主要靠士大夫階級。而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