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明皇的兒子

時間 2021-10-14 23:25:31

1樓:繁華有一夢

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寶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亂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長的皇帝,亦是唐代極盛時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母竇德妃。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后集團。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於長安太極宮登基稱帝 。天寶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為太上皇。

寶應元年(762年)病逝於長安神龍殿,終年78歲,葬於金粟山,名為泰陵。廟號玄宗,又因其諡號為至道大聖大明孝皇帝,清朝為避諱康熙帝之名玄燁,多稱其為唐明皇,另有尊號開元聖文神武皇帝。

據史料記載,唐玄宗李隆基一生共三十個兒,其中七個早夭,母親姓氏和地位是傳,依照年齡大小分別是:

長子李琮(?-752年),母劉華妃,先天元年,唐玄宗即位,晉封郯王。開元四年,遙領安西大都護兼安撫河東關內隴右諸藩大使,改封慶王,改名李潭。

十五年,遙領涼州都督兼河西諸軍節度大使。二十一年,授太子太師,賜名李琮。二十四年,進位司徒。

天寶元年,兼太原牧。十一載五月,薨,追諡為靖德太子。唐肅宗即位後,追諡奉天皇帝,妃竇氏為恭應皇后,備禮改葬於華清宮以北的齊陵

次子廢太子(郢王)李瑛,(706-737年),母趙麗妃。唐睿宗景雲元年(710年)九月,以皇孫身份封真定郡王;開元元年,唐玄宗即位,進封郢王;三年(715年)正月,冊立為皇太子。十三年,改名李鴻,納妃薛氏。

二十五年,改名李瑛,遭到唐玄宗寵妃武惠妃和駙馬楊洄的構陷,與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一起廢為庶人,不久賜死。唐肅宗即位後,平反昭雪,恢復太子稱號。

第三子唐肅宗李亨(711年2月21日—762年5月16日),母楊貴嬪。李亨初封為陝王,開元十五年(727年),徙封忠王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被立為太子。

安史之亂起,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唐玄宗西逃,他在馬嵬坡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至德元年(756年)七月十二日,李亨在靈武即位。

尊父親玄宗為太上皇,他命郭子儀與李光弼等討安史,先後於至德二年(757年)六月和十月收復長安、洛陽兩京。寶應元年(762年),李亨病危,張皇后想廢除皇太子李豫,改立越王李系,李輔國、程元振出兵保護太子李豫,逮捕張皇后、李系等人。  當夜唐肅宗病死,時年五十二歲。

廟號肅宗,諡號文明武德大聖大宣孝皇帝,葬於建陵。

第四子棣王李琰(?年—?年)母錢妃。開元二年始王鄫,與鄂、鄄二王同封。

第五子鄂王李瑤(?—737年)。母皇甫德儀。封鄂王。開元二十五年,因武惠妃誣陷被廢為庶人,後被殺。

第六子靖恭太子(甄王)李琬(?-755年)母劉華妃。初名嗣玄。

開元二年三月,封為甄王。十二年三月,改名滉,封為榮王。十五年,授京兆牧,又遙領隴右節度大使。

二十三年,加開府儀同三司,餘如故。二十五年,改名琬。天寶元年六月,授單于大都護。

十四年十一月,安祿山反於范陽,其月制以琬為征討元帥,高仙芝為副,令仙芝徵河、隴兵募屯於陝郡以御之。數日,琬薨。

第八子光王李琚(約714年—738),母劉才人。封光王。開元二十五年因被武惠妃設計陷害,被廢為庶人,不久被殺

第九子夏悼王李一(716年-717年),母武惠妃。唐玄宗與寵妃武惠妃生下第一個兒子,李一生而美秀,名之為一,李隆基當時十分重視這個兒子,「一」代表的含義有許多,其中包含天的意思。開元五年(717年),李一薨逝夭折,年僅兩歲,而未及周。

封為夏悼王。當時唐玄宗在東都,葬在城南龍門東岑,欲在宮中舉目而見。

第十二子儀王李璲(?-765年),母劉華妃。開元十三年(725年)五月,封為儀王。

十五年(727年),領河南牧。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璲。永泰元年(765年)二月,李璲薨逝,廢朝三日,贈太傅。

第十三子潁王李璬(718年-783年),母高婕妤,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潁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東都護、平盧軍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改名李璬。

天寶十五年(756年)六月,玄宗因安祿山之亂至蜀,任命李璬為蜀郡大都督、劍南節度大使,楊國忠為副使。後來被崔圓所奏,罷居內宅。後玄宗令他到彭原宣慰肅宗李亨,遂從回京師。

建中四年李璬薨逝。享年六十六歲,輟朝三日。

第十五子懷哀王李敏(719年-720年),母武惠妃。開元八年(720年)二月,李敏夭折,封為懷哀王或懷思王。先葬在景龍觀。

天寶十三載,改葬京城長安南,祔葬武惠妃所葬的敬陵

第十六子永王李璘(?-757年),母郭順儀。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唐石臺道德經,立石臺刊勒。

其**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玄宗諸子三十人,字皆一體。安史之亂時,唐玄宗下詔以封李璘為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江陵郡大都督,鎮守江陵。

至德二年(757年)謀亂被殺。

第十八子壽王李瑁(?-775年),母武惠妃。開元十三年封壽王,並遙領益州大都督、劍南節度使。

其妃為楊玉環,後被玄宗所奪。後又封韋氏為正妃。775年(大曆十年)薨。

第二十子延王李玢(?-784年),母柳婕妤。本名李洄。

開元十三年(725年),封為延王。十五年(727年),遙領安西大都護、磧西節度大使。二十三年(735年),加開府儀同三司,兼河南牧,改名李玢。

天寶十五載(756年),玄宗因安祿山之亂幸蜀,李玢子女三十六人,不忍丟棄於道路,因此耽擱,數日不及行在所,玄宗大怒;幸虧漢中王李瑀抗疏相救,聽其歸於靈武。興元元年,李玢薨逝。

第二十一子盛王李琦(?年—?年),母武惠妃。

原名沐,與光、潁、永、壽、延、儀、濟七王同封。既封,領揚州大都督。帝之西,詔為廣陵大都督、淮南江東河南節度大使,以劉匯為副,李成式為副大使,琦不行。

廣德二年薨,贈太傅。

第二十二子濟王李環(?年—?年),母鐘美人。

濟原名溢。開元十三年始王,與儀、潁、永、壽、延、盛、光七王同封。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鄂、潁、永、壽、延、盛、儀、信、義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

逸其薨年。

第二十三子信王李瑝(?年—?年),母盧美人初名沔。

開元十三年三月,封為信王。二十三年七月,授開府儀同三司,仍改名瑝。天寶末有子封為王者二人:

亻冬為新安郡王、太常卿同正員,倜為晉陵郡王、光祿卿同正員。

第二十四子義王李玼(720年代?-784年),母閻才人。原名漼。

開元二十三年,與榮、光、儀、潁、永、壽、延、盛、濟、信、鄂十一王並授開府儀同三司,實封二千戶。與信王並失薨年。

第二十五子陳王李圭(?年—?年),母王美人。

原名沚,開元二十一年始王,與義、信、豐、恆、涼、汴六王同封。二十一子,得王者三人,倫王安南郡,佗臨淮,佼安陽。

第二十六子豐王李珙(?年—?年),母陳才人。

曾名李澄。開元二十三年七月,李珙被封為豐王。開元二十四年二月改名李珙。

廣德年間被賜死。

第二十七子恆王李瑱(?年—?年),母鄭才人初名潓。

開元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恆王。性好道,常服道士衣。授右衛大將軍,加開府儀同三司。

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瑱。天寶十五載,從幸巴蜀,不復衣道士衣矣。

第二十九子涼王李璇(?年—?年),母武賢儀。

初名漎。二十三年七月,封為涼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璿。

廣德元年十二月五日,上都失守,有儀、潁、壽、延、盛、濟、信、義、陳、恆、涼十一王扈從,幸陝州。十二月,從還上都。

第三十子汴哀王李璥(?年—?年),母武賢儀,初名滔。開元二十五年七月,封為汴王。二十四年二月,改名璥,以其月薨。

2樓:匿名使用者

奉天皇帝(靖德太子,郯王)李琮(第一子,母劉華妃)廢太子(郢王)李瑛(第二子,母趙麗妃)

唐肅宗李亨(第三子,母楊貴嬪)

棣王李琰(第四子,母錢妃)

鄂王李瑤(第五子,母皇甫德儀)

靖恭太子(甄王)李琬(第六子,母劉華妃)

光王李琚(第八子,母劉才人)

夏悼王李一(第九子,母武惠妃)

儀王李璲(第十二子,母劉華妃)

潁王李璬(第十三子,母高婕妤)

懷哀王李敏(第十五子,母武惠妃)

永王李璘(第十六子,母郭順儀)

壽王李瑁(第十八子,母武惠妃)

延王李玢(第二十子,母柳婕妤)

盛王李琦(第二十一子,母武惠妃)

濟王李環(第二十二子,母鐘美人)

信王李瑝(第二十三子,母盧美人)

義王李玼(第二十四子,母閻才人)

陳王李圭(第二十五子,母王美人)

豐王李珙(第二十六子,母陳才人)

恆王李瑱(第二十七子,母鄭才人)

涼王李璇(第二十九子,母武賢儀)

汴哀王李璥(第三十子,母武賢儀)

唐朝李世民兒子叫什麼名字,唐朝李世民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好幾個兒子吧,當皇帝的叫李治。唐朝李世民的兒子叫什麼名字 李世民一共有十四個兒子 皇太子李承乾 楚王李寬 吳王李恪 魏王李泰 齊王李佑 蜀王李愔 蔣王李惲 越王李貞 高宗李治 紀王李慎 江殤王李囂 代王李簡 趙王李福 曹王李明 唐朝李世民兒子叫什麼名子 李世民有幾個兒子,分別叫什麼名字?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李隆基的兒子

李隆基兒子23位,其中第三子是唐肅宗李亨。第十八子壽王李瑁,就是楊玉環的第一任老公,母親是武惠妃,武則天侄女。23位兒子分別是 1 奉天皇帝 靖德太子,郯王 李琮 第一子,母劉華妃 2 廢太子 郢王 李瑛 第二子,母趙麗妃 3 唐肅宗李亨 第三子,母楊貴嬪 4 棣王李琰 第四子,母錢妃 5 鄂王李瑤...

唐朝李星雲是誰的兒子,唐朝李嗣是誰的兒子

牙牙的弟弟 李星雲是 畫江湖之不良人 中虛構人物,原型為歷史上的李曄第十子李祥。李星雲生於農曆二月初二,龍抬頭,城破,僕攜子逃,改名星雲,後流落江湖,時年九歲。渝州城一戰,李煥身死,拜在陽叔子門下學藝,八年後 乾化二年,912年 出山,攜師妹陸林軒行走江湖。因身負龍泉劍,並由於其身世敗露,於是引來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