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唐朝時於阿拉伯發生的戰爭

時間 2021-10-14 23:25:31

1樓:牙牙的弟弟

是唐朝敗了。

唐朝時期與阿拉伯發生的戰爭叫怛羅斯之戰,高仙芝於天寶十年(751年)四月,從安西出發。在翻過帕米爾高原(蔥嶺),越過沙漠,經過了三個月的長途跋涉之後,高仙芝在七月份到達了阿拉伯人控制下的怛邏斯,並且開始圍攻怛邏斯城。

由於阿拉伯人早就在準備對安西四鎮的攻擊,在接到高仙芝進攻的訊息之後立即組織了十餘萬的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今天的奧李-阿塔(aulie-ata今江布林)附近了決戰。

在高仙芝的指揮之下唐軍驍勇善戰,靠著步兵的強弓勁弩,唐軍曾經佔有很大的優勢,唐騎兵一度完全壓制了阿拉伯騎兵。

但是由於阿拉伯聯軍數量極多,高仙芝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史載戰鬥持續了五日,第五日傍晚,葛邏祿(qarluq)番兵突然反叛,從背後包圍唐步兵,並且斷絕了他們與騎兵的聯絡。

阿拔斯王朝聯軍乘唐軍發生混亂的機會,出動重騎兵主力突擊唐步兵。高仙芝受到阿拉伯與葛邏祿部兩面夾擊,無力支撐,終潰不成軍。

高仙芝、副將李嗣業和別將段秀實收攏殘部,向安西方向敗退,途中恰逢大唐聯軍的拔汗那兵也潰逃至此,兵馬車輛擁擠堵塞道路。

李嗣業恐阿拉伯追兵將及,殺死百餘名拔汗那軍士才得以率先通過。兩萬人的唐安西軍,最後只剩數千名人。

唐軍與阿拉伯軍交戰5天,不分勝敗,葛邏祿突然叛變,與阿拉伯軍夾擊唐軍,導致唐軍戰敗。

2樓:荔菲如凡

是的,在唐玄宗時期。

天寶十年(751)正月二十四日,大唐西域大將高仙芝入朝,獻其所俘獲的突騎施可汗、吐蕃(今青藏高原)酋長、石國王、朅師王。那俱車鼻施行至長安的西北的開遠門時,被唐玄宗所殺。移撥可汗也被處斬。

玄宗以高仙芝功勳卓著,加授開府儀同三司。

四月,高仙芝親率蕃、漢兵3萬攻打大食。唐軍深入大食國境700餘里,到怛羅斯城(又作咀邏私,即今哈薩克共和國東南部江布林城),與大食軍遭遇。唐軍雖在兵力上居於劣勢,但因高仙芝指揮有方,所以雙方激戰五日,未見勝負。

但在雙方相持的重要時刻,唐軍中的葛羅祿部眾突然叛變,與大食前後夾擊唐軍,高仙芝大敗,乘夜間逃跑。由於道路阻隘,拔汗那部眾又在前面擋住去路,人馬壅塞道路,幸虧右威衛將軍李嗣業奮起大棒,為他殺開一條血路,才得以逃脫。這次戰役,士卒死亡略盡,高仙芝僅率數千人逃回。

從軍事角度上講,怛羅斯之戰在中國戰爭史上只是一次普通的作戰,但它對當時的世界格局卻影響重大。唐軍的失敗,使唐在中亞的羈縻府州淪喪殆盡。安西都護府屬下的精兵死傷慘重,所剩至幾,在以後的日子裡,對於入侵之敵,僅有招架之功,再無反擊之力。

唐朝的號令也不再西出伊犁河。不久,安史之亂爆發,唐再也無暇顧及中亞。不僅如此,唐朝還徵發西域精兵入關勤王,北庭和安西又抽調了7000人,只剩一些老弱病殘守衛西邊,以致不得不依附於新興的回紇國,勉強支撐殘局。

後來吐蕃(今青藏高原)與葛邏祿相聯合,首先攻陷了北庭都護府;不久,吐蕃(今青藏高原)又獨力攻陷了安西,唐朝徹底退出西域。八世紀末,回紇汗國強盛,征服天山以北的葛邏祿,趕走天山以南的吐蕃(今青藏高原),勢力遠達碎葉,西域終於歸於回紇汗國。怛羅斯一戰對大食的影響也很大。

大食取得了中亞諸國後,重徵賦稅,經濟實力大為增長,為其繼續擴張打下了基礎。同時被俘的唐軍中有造紙工匠,造紙術也從此傳入西方。

3樓:金常出差

公元751年(唐天寶十載),唐朝軍隊與阿拉伯軍隊在 【忄旦邏斯城】(今天中亞的奧利阿塔北面),大戰一場,唐軍大敗。這場戰爭對於唐朝和阿拉伯的關係有何影響,學術有不同意見。

4樓:匿名使用者

總共打了3次,3次全敗。不過經過了這3次戰爭阿拉伯帝國停止了向中亞地區的擴張而和唐帝國維持著在中亞地區的均勢。

5樓:匿名使用者

詳情請見《軒轅劍叄雲和山的彼端》

據說高仙芝有兩萬人(才兩萬人),滅了石國企圖往西擴張。

阿拉伯聯合各個部落反唐一共十多萬人,雖然大唐**裝備先進點。但是出征不得民心受地方百姓阻撓(而且出征也就一萬多人),去打十多萬人給包圍了。

在遠方得不到補給只能退兵,能活著回來已經是奇蹟了

6樓:匿名使用者

確實如此,不過阿拉伯人損失也不小

7樓:海洋與風還有你

這個兵力怕是用這個作者的想象力去構建的,腦門一想就給阿拉伯籌了二十萬人,還真看得起阿拉伯。

阿拉伯帝國統治時期,大致於相當中國的什麼時期?

8樓:籍玉

阿拉伯帝國(632~1258) arab empire 阿拉伯人建立的伊斯蘭哈里發國家。中國史書稱之為大食。西方史籍稱之為薩拉森帝國。

610年,穆罕默德在麥加創立了伊斯蘭教。到他逝世時(632),一個以伊斯蘭教為共同信仰的、政教合一的、統一的阿拉伯國家出現於阿拉伯半島。 阿拉伯帝國鼎盛時期,也就是我們中國唐朝時期,要不然,早就被阿拉伯給滅了!

在古代唐朝的時候周邊的那些國家都臣服於唐朝?每年都進貢?為什麼?

9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臣服與唐朝的,進貢的無非是一些特產和金銀珠寶之類因為唐朝李家就是少數民族鮮卑族,不排外。這樣就造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民族大融合。加上隋朝為唐朝富饒打下的堅實基礎,所以周圍的國家都臣服

10樓:匿名使用者

新羅,高麗,暹羅(泰國),安南(越南),吐蕃,回紇,靺鞨等,攝於唐朝的武力,並受漢文化薰陶,十分嚮往。

11樓:蘇芳瀟

日本,突厥,越南,高麗,渤遼,西涼,皆臣大唐,新羅是唐皇朝的盟友

並且給唐朝進貢,吐番只是和唐朝保持友好關係罷了,但是基本上也是臣服大唐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吐蕃、突厥,因為唐朝強大

唐朝時期的火藥應用於軍事上有什麼意義

13樓:苦味精味苦

唐朝火 藥的運用:

我國世界上最早發明火 藥的國家,火 藥的研究始於古代煉丹術,唐朝中期的書籍裡,已經有了製成火 藥的配方。唐朝末年,火 藥開始運用於軍事,火箭是最早的火 藥**。

火 藥的起源:

火 藥是中國人發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 藥的研究始於古代煉丹術。 中國是最早發明火 藥的國家,黑色火 藥在晚唐(9世紀末)時候正式出現。

火 藥是由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從戰國至漢初,帝王貴族們沉醉於神仙長生不老的幻想,驅使一些方士道士煉「仙丹」,在煉製過程中逐漸發明了火 藥的配方。 唐代煉丹家於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首創了琉璜伏火法,用琉璜、硝石,研成粉末,再加皁角子(含炭素)。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又創狀火磯法,用硝石、琉璜及馬兜鈴(含炭素)一起燒煉。

這兩種配方,都是把三種藥料混合起來,已經初步具備火 藥所含的成分。

唐末用於軍事上的火箭與現代航天發射火箭有何異同:

唐末用於軍事上的火箭在火 藥發明的背景下產生的,其引燃劑為黑火 藥,但仍然需要藉助於弓弩等機械力發射,功能在於縱火和燃燒。後來人們在普通的羽毛箭上綁上一個火 藥筒,點燃引線後藉助於火 藥燃燒的燃氣產生的反作用力,使羽毛箭自行發射,這與現代航天發射的火箭推進原力基本一致。當然現代航天的火箭,其結構已經相當複雜,可用於探測高空大氣、發射人造衛星、宇宙飛船等,功能很多。

14樓:匿名使用者

唐朝時期火藥及火器是很簡陋的,基本沒有實戰價值,只能起到驚擾戰馬的作用

在公元751年唐朝與阿拉伯發動戰爭,結果大敗,請告訴我這次戰役的具體

恆邏斯戰役,唐軍二萬,盟軍五萬,共七萬,大食聯軍二十萬 唐軍賓士七百里,與大食聯軍大戰七日未分勝負,要不是葛旬錄人陣前突然背叛反戈一擊,大食聯軍早就全軍覆沒了,就這樣大食聯軍 也有十多萬人,雙方的戰損比例超過了一比五,唐軍可謂雖敗尤榮 由於此戰大食人損失慘重再也無力東進,而唐軍雖敗實力猶存但急需休養...

關於阿拉伯習俗,阿拉伯人的風俗習慣

蓋頭,旨在蓋住頭髮 耳朵 脖頸。回族認為這是婦女的羞體,應該加以遮蓋。戴蓋頭的習俗,一是受阿拉伯國家的影響。在阿拉伯地區,原來風沙很大,水源較少,人們平時難以及時沐浴淨身。為了防風沙 講衛生,婦女們自己縫製了能遮面護髮的頭巾。後來許多阿拉伯 波斯商人把這種習俗帶到中國。二是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古蘭經 ...

阿拉伯數字的成語,關於阿拉伯數字的成語

民生為本 一落千丈 一勞永逸 一馬當先 一成不變 一草一木 一通百通 一脈相承 一無是處 一無所知 一目瞭然 一鼓作氣 一絲不苟 一分為二 一狐之腋 一決雌雄 一刻千金 一鳴驚人 一事無成 一瀉千里 一氣呵成 一片汪洋 一敗塗地 一斑窺豹 一本萬利 一本正經.二話沒說 二八佳人 二分明月 二話不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