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的西索
這是與演義不同的一部分事情,演義虛構的地方太多了————
1 草」船」借箭:無此事,此乃孫堅、孫權父子所為,分別發生在跨江擊劉表和濡須之戰。(三國演義之祖【三國志平話】中借箭的是周瑜。)
2 氣量狹小的周瑜:純屬羅貫中為抬高諸葛亮貶低周瑜而虛構,劉備評價周瑜「器量廣大」,程普評價周瑜說:「與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陳壽評價周瑜「性度恢郭」,另外洪邁、蘇東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3 舌戰群儒:無此事,諸葛亮面見孫權而已
4 借東風:純屬虛構(借東風——冬至時日,多有東南風,此乃曹操之天災,非人為;)
5 賠了夫人又折兵:孫權自己要把妹妹嫁給劉備,單純的政治婚姻。
6 諸葛三氣周瑜:周瑜氣量寬巨集,更不會嫉妒諸葛亮,周瑜當時甚至並未注意過諸葛亮。從赤壁之戰結束到周瑜病逝的兩年間,諸葛亮正在零陵一帶搞後勤工作,根本沒有和周瑜見過面。
至於周瑜病逝後,蜀國弔唁的代表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7 徵漢中:徵漢中時的前線總指揮是劉備,諸葛亮留守成都搞後勤工作。
8 取蜀攻略:由龐統法正完成,非諸葛亮。
9 關公好女色:曹公與劉備圍呂布與於下邳,關羽啟公,布使秦宜祿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許之。臨破,又屢啟公。
公疑有異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如此看來,關聖大帝也有七情六慾----此處為裴松之引野史之註解,非《三國志》之原文也;關於貂蟬,正史上沒有記載。正史 上只記載了一個董卓的侍女跟中郎將呂布勾結
10 長板坡七進七出:趙雲護送家小撤退十分平淡
11 水淹七軍:此事件雖有所本,但與史實相差很遠。此乃天災人禍,非人謀。
虛構龐德抬櫬死戰,大戰關羽,對於禁純屬汙衊《三國志》中的《關羽傳》和《于禁傳》都寫得很清楚:時值秋天,大雨連綿,漢水暴漲,平地水高五六丈,關羽所帶的荊州水軍適應這種天氣,而於禁、龐德帶的是北方軍,不適應水戰,被洪水衝沒,于禁投降,龐德被殺。
12 孔明伐魏:並無七次實五次輸的沒演義那麼漂亮,而演義很多地方把敗仗寫成了勝仗,如第二次北伐的陳倉之戰,其實是敗仗。
13 關羽單刀會:按照《三國志·魯肅傳》的記載,並不是關羽到魯肅那裡去赴會,而是魯肅到關羽那裡去赴會,「單刀赴會」的孤膽英雄不是關羽,而是魯肅。而三演本末倒置,「單刀」乃軍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大刀。
14 華容道關羽義釋曹操:這是作者為醜化曹操,樹立關羽的高大形象而虛構的。在華容道攔截曹操的是劉備,但是他去晚了,所以被曹操跑掉了。
15.火燒上方谷:即是孔明差點燒死司馬懿和魏延那回,純屬虛構。
16 .火燒博望坡:非諸葛實乃劉備手筆。發生在建安七年,而建安十二年,諸葛亮才出山。
17 木牛流馬:其實,木牛就是獨輪車,流馬就是今天很常見的四輪小拉車。一說木牛是四輪車,流馬是一種頭部比較尖的船。
18 .諸葛亮用兵如神: 諸葛亮擅長後勤內政,用兵並不是強項。
19 借荊州:與諸葛亮無關,實乃魯肅之計以劉抵曹,是魯肅主張借給劉備的
20 .孫夫人投江:孫夫人與劉備的婚事,本來只是歷史上無數次政治性聯姻之一。
是孫夫人去荊州..並沒有劉備跑到東吳去娶親。這裡並沒有多少男歡女愛的色彩。
二人成婚之時,劉備已年近半百,而孫夫人不過二十上下,年齡相差約三十多歲..一個是貪圖皇位的梟雄,另一個是任性而為的驕女,彼此互不信任,何來歡愛?所以,劉備入益州不久,孫權就大遣舟船迎妹,而孫夫人也毫不猶豫地回了孃家,還差點帶走了劉備的寶貝兒子阿斗。
從此,她一去不返,杳無音信,與劉備恩斷情絕。後孫夫人投江自盡是疑問,..劉備呢?
佔據益州之後便娶了寡居的吳氏(吳懿之妹,劉璋之嫂),也看不出對孫夫人有什麼留戀。正因為這樣,在《三國志. 蜀書.
二主妃子傳》中竟沒有一句話提到孫夫人!史書上沒有記載孫夫人的最後結局,但可以肯定,她是絕不會為了劉備而殉情自盡的。
21 曹真:病死於洛陽,並非被諸葛亮寫信罵死。
22 .諸葛亮罵死王朗:王朗病死於228年,並未隨軍出戰..王朗被罵死,完全虛構。
23 周瑜之死:周瑜死於巴丘操勞過度
24 空城計:虛構靈感應該來自趙雲的空營計(諸葛亮只是在最後一次北伐時才與司馬懿相持於渭水。但作者寫空城計又是有所本的,這個「本」就是《三國志》中的裴松之注所引「郭衝三事」,但它是假的。
因為諸葛亮屯兵漢中陽平時,司馬懿還是荊州都督,無緣與諸葛亮抗衡。當時諸葛亮駐今陝西安康縣,司馬懿屯今河南南陽,如此之遙遠,何談空城計?)
25. 過五關斬六將:此五關相距甚遠也無聯絡虛構劇情(關羽離開曹操後,直接從許昌南下往汝南投奔劉備,並未發生過五關、斬六將之事。
) 被斬的六將:三演說被斬的六將是孔秀、孟坦、韓福、卞喜、王植和秦琪,而這幾個人都不見史書記載,連名字也是虛構的。他們的出場只有一個任務,就是挨關老爺一刀。
26 張郃:張郃先後敗於趙雲、馬超等人之手,這在高手動輒大戰數十回合平手的演義中實在是少見的。只能說,羅貫中好像頗不喜歡張郃….
(猜想跟三國志裡那句蜀軍自孔明以下都懼怕他(張郃)脫不了關係)而正史中~張郃也不是中伏,而是追擊孔明時膝蓋被流箭射中,跟龐統一樣死的滿衰的。其實正史上的張郃相當厲害,諸葛亮曾屢次敗於張郃之手。 )
27 .八陣圖退陸遜:陸遜退兵是因為魏國要攻打吳國,陸遜怕腹背受敵才退兵
28 溫酒斬華雄:實華雄死於江東猛虎孫堅的軍隊,《三國演義》把孫堅寫成是華雄的手下敗將,這對孫堅太不公平了。
29 關公斬顏良,誅文丑:斬顏良確有其事,誅文丑的卻是荀攸的計謀所為。趁文丑部下搶曹軍丟下的東西時曹操突擊
2樓:
雖然說這是虛構的,沒有**中那麼神。但諸葛亮的才智是不假的。不然如何未出廬已知三分天下等
3樓:匿名使用者
全部都是假的,,只有出六出祁山是真的,,不過最後的結果都是打敗仗多,,什麼草船借箭啊,,借東風啊,,三氣周瑜啊?(歷史上周瑜是最完美的人物,,30歲吳國大都督最高軍事統領,帥氣,老婆最漂亮,還是三國分立赤壁之戰的最的主帥,,根本無諸葛亮什麼事),,火燒博望坡也是假的,,八卦陣也是假的,,媽的什麼都假的,,評價他是傑出的政治家,,但是絕對不是傑出的軍事家,,和忠心
4樓:巫靖靈
那肯定沒那麼神啦!!!!最多也就是聰明兒童啦,,看來和小時候的教育有關^_^
5樓:匿名使用者
建議網上看下陳壽的三國志
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6樓:life無明小魚
1、初出茅廬(第三十九回 荊州城公子三求計 博望坡軍師初用兵)
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答應出山相助。曹操命大將夏侯悙引兵十萬殺奔新野。關羽、張飛對劉備以師禮待諸葛亮很不滿,面臨大戰之際,二人態度消極,將信將疑。
諸葛亮假借劉備劍印,遣兵調將,令關羽、張飛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調趙雲回來擔任前部誘敵,劉封、關平帶人埋伏負責放火。
曹將夏侯悙果然輕敵上當,不聽部將勸告,長驅直入,被大火燒得死傷無數,又遭各路伏兵夾擊,損兵折將,丟棄博望城,逃回許昌。諸葛亮一戰成名,使劉備及手下大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2、火燒新野(第四十回 蔡夫人議獻荊州 諸葛亮火燒新野)
火燒博望坡之後,曹操捲土重來,派曹仁和曹洪大軍進攻新野。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曹軍進城之後住入了民房。
夜裡狂風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劉備軍往城裡射火箭。大火迅速燒起來。曹兵逃奔出城,被劉備軍截殺,大敗而歸。
3、舌戰群儒(第四十三回 諸葛亮舌戰群儒 魯子敬力排眾議)
曹操大軍沿江結寨,準備併吞江東。東吳君臣驚疑憂懼,是和是戰難以定奪。諸葛亮運用謀略,與東吳群臣縱論天下大事,巧舌辯駁,說服他們和孫權要與劉備聯合抗曹。
才有後來的赤壁之戰。此成語原指與眾多儒生謀士爭辯,駁倒對方的議論,後指與很多人激烈爭辯並駁倒對方。
4、三氣周瑜
當時曹操正在鄴郡慶賀銅雀臺落成。在銅雀臺上大宴文武百官,並將一件西川錦袍掛在樹上,下設箭靶,射中箭靶的人就可以得到戰袍,武將們個個爭先,想展現自己的武藝。
武將射畢,曹操又讓文官吟詩作賦,記錄銅雀臺落成之事。曹操正在興頭上,也賦詩吟唱。
忽報東吳使節華歆前來。曹操看罷表章,與謀士定計使孫、劉相吞併。便上表奏周瑜為南郡太守,程普為江夏太守,華歆為大理寺少卿。
周瑜就職南郡太守後,便想報仇,遂上書孫權。要魯肅討還荊州,魯肅無奈,只好前往荊州。
魯肅來到荊州,劉備依孔明之計放聲大哭,孔明從旁說還了荊州,便無處安身。觸動劉備心中傷處,而大哭不止,孔明於是要魯肅轉告孫權,暫緩討回荊州。
5、用奇謀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周瑜刁難諸葛亮,令其十天內造出十萬支箭,諸葛亮卻立軍令狀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動,暗中叫魯肅備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個。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霧迷漫,諸葛亮率船到曹軍水寨前擂鼓吶喊佯攻,曹軍怕中計,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這一妙計使諸葛亮不費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務。
6、祭七星壇借東風(第四十九回 七星壇諸葛祭風 三江口周瑜縱火)
周瑜為沒有東南風而病倒在床上。諸葛亮給周瑜開了個「藥方」,上面寫著:「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說他能借來東風,他讓周瑜為他搭起高九尺的七星壇,然後自己在壇上做法。幾天之後,果然颳起了東南風。周瑜嫉妒,便派人去殺諸葛亮。
然而諸葛亮早有預防,事先回夏口去了。
7、孔明巧布八陣圖(第八十四回 陸遜營燒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陣圖)
劉備兵敗,陸遜追至夔關,遇此陣,土人言:「此處地名魚腹浦。諸葛亮入川之時,驅兵到此,取石排成陣勢於沙灘之上。
自此常常有氣如雲,從內而起。」遜入陣不得出,後被孔明岳父黃承彥放出。
八陣圖「名八陣圖。反覆八門,按遁甲休、生、傷、杜、景、死、驚、開。每日每時,變化無端,可比十萬精兵。」
8、武侯彈琴退仲達(空城計)(第九十五回 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
空城計:諸葛亮屯兵於陽平,把部隊都派去攻打魏軍了,只留少數老弱殘兵在城中。忽然聽到魏軍大都督司馬懿率15萬大軍來攻城,諸葛亮臨危不懼,傳令開啟城門,還派人到城門口灑掃。
諸葛亮自己卻登上城樓,端坐彈琴,態度從容,琴聲不亂。司馬懿來到城前,見此情形,心生疑竇,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貿進,便下令退兵。
9、揮淚斬馬謖(第九十六回 孔明揮淚斬馬謖 周魴斷髮賺曹休)
馬謖自告奮勇駐守街亭,遇到了魏將張郃所率主力部隊的抵抗。馬謖違背了諸葛亮原先的部署,又不聽從部將王平的建議,在眾寡不敵的形勢下,居然不下據城,而舍水上山,結果被張郃軍隊切斷水道,殺得大敗。
街亭失守,使諸葛亮十分被動,一場十分有利的戰局頓時變成敗局。儘管諸葛亮十分愛惜馬謖的才華,但是,為了嚴明軍紀,他毅然按照軍法處斬了馬謖,還上疏朝廷,自請貶官**,追究個人「不能訓章明法」、用人不當的責任。
10、白帝城託孤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在漢中之戰中斬殺曹操名將夏侯淵,擊敗曹操、佔據戰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節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關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於襄陽,達到軍事上的最高峰。
但是荊州後方空虛,東吳違背湘水劃界,在背後對盟友倒戈一擊,呂蒙以白衣渡江乘機奪取荊州(主要是江陵和公安),最後關羽被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氣大傷,蜀漢政權也開始走下坡路。
劉備聞後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阿斗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諸葛亮哭著說:
「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擴充套件資料
主要成就:
廉政建設
身為丞相,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他不僅帶頭廉政,樹起一面旗幟。
同時還把廉政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設來抓,對蜀漢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諸葛亮時期的廉政建設,首先表現在對蜀漢宮城規模和惠陵規模的嚴格控制上。
在諸葛亮執政時期,年青的後主,常欲採擇以充後宮。當時負責宮中事務的董允以為古者天子后妃之數不過十二,今嬪嬙已具,不宜增益,終執不聽。
後主皇妃之數是一個複雜問題,涉及到皇宮規模建制等諸多問題,非董允所能決定。當時,「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諸葛亮在蜀漢上層創造了一個廉政奉公的政治氛圍,蜀國**以諸葛亮為榜樣,為官節儉,力戒奢華,造就了整整一個廉政時代。
有關諸葛亮的故事,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三顧茅廬,三分天下,迎娶月英,火燒新野,火燒博望坡,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智取江陵,兩路進川,爭奪漢中,平定南蠻,六出祁山。三顧茅廬,赤壁之戰,草船借箭,七擒孟獲,北伐。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讀書的速度特別的快,不是因為過目不忘,是因為他堅持一個原則,讀書不求甚解。有些東西不是一時...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劉備三顧茅廬,為了請出諸葛亮,諸葛亮鞠躬盡瘁,為三分天下出了很大的力 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 諸葛亮說過我死之後,我的墳墓我會自己來挖,所以沒有人知道諸葛亮的墳墓,也沒有人幹挖他的墳墓。三顧茅廬,借東風,三氣周瑜,揮淚斬馬謖,死諸葛嚇跑活司馬。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哪些 三國演義諸葛亮...
關於諸葛亮的故事,有關諸葛亮的10個故事
吃 瓜 留 子 諸葛亮不僅能種出好莊稼,而且還有一手種西瓜的好手藝。襄陽一帶曾有這麼一個規矩 進了西瓜園,瓜可吃飽,瓜子不能帶走。傳說這條 規矩 也是當年請葛亮留下來的。諸葛亮種的西瓜,個大 沙甜 無尾酸。凡來隆中作客和路過的人都要到瓜園飽飽口福。周圍的老農來向他學種瓜的經驗,他毫不保留地告訴他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