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廉頗 生卒年不詳.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是戰國四大名將之一!
趙惠文王初,東方六國以齊最為強盛,齊與秦各為東西方強國。秦圍欲東出擴大勢力,趙國當其衝要。為掃除障礙,秦王曾多次派兵進攻趙國。
廉頗統領趙軍屢敗秦軍,迫使秦改變策略,實行合縱,於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85年)在中陽(今山西中陽縣西)與趙相會講和。以聯合韓、燕、魏、趙五國之師共同討伐齊國,大敗齊軍。其中,廉頗於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今山東鄲城縣西,本為衛國領地,後屬齊),威旗諸侯,而趙國也隨之越居六國之首。
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上卿為當時最高階的文官,相當於後來的宰相),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放貿然進攻,正是懾於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2樓:匿名使用者
廉頗,生於公元前327年卒於公元前243年,死時已是84歲高齡.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將領。主要活動在趙惠文王(前298—前266)、趙孝成王(前266—前245)、趙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時期。
廉頗是中國歷史上令人飲敬的著名軍事家。令人欽敬的特點有三:一、忠勇,二、愛國,三、勇於改止錯誤。
關於廉頗忠勇的事例,司馬遷在他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的事例很多。廉頗為趙國人,忠心為趙國做事,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率趙軍攻打齊軍,取陽晉之地。趙王賞識他的忠勇,官拜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
」後「廉頗東攻齊,破其一軍。居二年,廉頗覆攻齊,幾拔之。後二年,廉頗攻魏之防陵、安陽,拔之。
」可以說正是廉頗的忠勇,才捍衛和拓展了趙國的安全,也是趙慧文王的慧眼識才,才成就了廉頗的功名,使廉頗對趙國產生了深厚的愛國感情。
後趙孝成王即位,在饞臣的遊說下,趙孝成王對廉頗的忠勇產生了懷疑,讓紙上的談兵的趙括代其統率部隊,使趙國遭受了歷史上最為嚴重的軍事損失——長平之戰,趙國銳卒40萬,讓秦將白起「盡坑之」。趙孝成王卒,子悼襄王即位,對廉頗更是採用讓樂乘取代其軍職的不禮貌之舉,使廉頗的忠勇再次受到最嚴重的委屈,於是他由不理解而發展到攻打樂乘的不理智地步,使自己再沒有回到趙國的餘地,只得落了個逃奔魏國的結局。
由此看來,廉頗的忠勇優點是很突出的,但由於他不善於扼制自己的偏激情緒,終於鑄成出逃外國的嚴重錯誤。但人們直到現在一聽廉頗這個名字,似乎都感覺不到他的這個重大過失,就是由於他還有一個明顯的優點,就是能勇於改正錯誤。廉頗作為中國歷史上的一員勇將,脾氣大,易犯錯誤,這應是明顯的缺點。
但由於他有知錯能改的優點,從而使他又成為一個令人可敬可愛的歷史人物。
「負荊請罪」,是他在正確處理錯怪藺相如任上卿位列己上的著名故事。在《廉頗藺相如列傳》中,司馬遷不僅詳細寫了這個故事,而且還寫了有關這方面的其他幾個事例。如長平之戰趙國失敗後,趙王遂將削去兵權的廉頗起復委用。
這時,原先散去的賓客又都匯聚而來。這時廉頗對這些勢利之徒很是生氣,便下了不再接受這些人的逐客令。這時其中有一人就勸導廉頗說:
「您怎麼連這點道理都不懂呢?天下人的交往,就跟在市場上做買賣一樣。您有權勢,人們就投靠您,當您失去權勢時,當然人們也就不再跟隨您了,這是天底下很正常的道理,您怎麼能埋怨人呢?
」廉頗聽後豁然開朗,於是便放棄了自己的主張。
再如,廉頗後來因攻擊被趙王派來接替兵權的樂乘,而使自己最終逃往魏國。但他仍很想念趙國。後來,趙悼襄王想再次起用他,便派使臣去魏國看望他。
這時的廉頗很興奮,「飯鬥米,肉十斤」,表示自己身體還很硬朗,完全還能再為趙國出力。他的努力終於因奸相郭開的從中破壞而歸於失敗,但他卻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廉頗老矣」,仍壯心不已的完美愛國者的形象。
在有關廉頗的所有一切的戰例記載中,廉頗幾乎沒有一次失敗的記錄。在當時諸侯列國中,廉頗不僅善於打硬戰,而且還善打堅守戰。長平之戰前,秦王派大將白起率銳師攻趙,在秦國大兵壓境的情況下,廉頗情知不敵,遂採用堅壁固守的持久戰戰略戰術。
這種戰術在當時確實是最正確最恰當的打法。但由於趙孝成王中了白起的離間計,以紙上談兵的趙括取代了熟練老成的軍事家廉頗,終於釀成了千古悲劇——長平之戰的悲慘結局。也正是廉頗的「人在陣地在,人去軍隊亡」的客觀事實,從而使廉頗成為名列中國著名成功軍事家的行列而毫不遜色的人物。
總之,廉頗正是由於他的忠勇愛國,善改錯誤,從而使他成為中國歷史上一位瑕不掩玉的歷史人物,一位有著獨特個性的優秀軍事家,並贏得千古人們的無限崇敬和愛戴。
如果長平之戰是白起vs廉頗,結果依然是趙國敗嗎
這個不好說,我認為趙國失敗的可能性很大,當時已經是兩軍對壘進入了戰略相持階段,雙方的消耗都很大,實際上雙方都有點頂不住了,不過趙國可能更困難一些,因為趙國的西面有燕國 齊國虎視眈眈 這兩國並不想幫趙國 所以趙國的外交負擔和軍事威脅要大些,同時趙國的後勤供給也快頂不住,而秦國沒有別國威脅並且後勤補給好...
趙國怎么滅絕的,趙國怎麼滅絕的
是戰國的趙嗎!趙幽穆七年,秦將王翦 楊端和率軍攻趙,李牧率軍屯灰泉山,數戰秦皆不利,不敢近。後趙王受間殺李牧,一年後,趙滅。因為,秦國,是遠攻強 0近交弱,這個戰術,這是一個原因,還是趙國君主不能重用有能之士,比如李牧,廉波,反而用了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趙奢,這是主要原因,長平之戰坑殺40萬趙兵,從此...
長平之戰中,趙國為什麼用趙括而不是大將軍李牧呢
因為長平之戰時,李牧年紀還不大,只是20歲左右,還在抗擊匈奴,沒有什麼軍功。而且,趙括的爹是趙奢,在軍中很有威望。趙括可以利用他爹的威望,把控住十萬大軍。而且,趙括確實在兵法與軍事理論上有非常深厚的造詣。在趙軍被白起困住的情況下,趙括依然可以帶著士兵們衝殺,可以看出,趙括在掌控軍心方面還是有兩把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