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據「三國官職考」:
州牧:古分九州,每州置牧,為一州之行政長官。
州刺史:
漢武帝設州刺史,督察郡國,巡視吏治。成帝時改為州牧。後復為刺史。靈帝時又改為州牧,東漢建武十八年重新改回刺史。
由於漢朝出現了州刺史與州牧兩次反覆罷置,這兩個官職一直並存沿用至三國時期。
牧與刺史這兩個官職,由於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兩者職能基本相同,有時候容易引起混淆。
從嚴格意義上講,「刺史」的工作物件是地方官吏,是監察性質的職務;「牧」的工作物件是百姓,是行政性質的職務。
那時的州相當於現在的省,州的長官叫州刺史和州牧,相當於現在的省長。郡相當於現在的市,郡的長官叫太守,相當於現在的市長。郡下有縣,縣的長官叫縣令,相當於現在的縣長。
刺史是漢朝一個州的最高長官,後來劉焉建議東漢**把州刺史改稱州牧,擴大了州長官的職權,使得軍閥割據的形成。在漢朝,州相當於現在的省,郡相當於現在的市。太守是一個郡的長官,就是市長,比州刺史和州牧(省長)小一級。
郡下有縣,10000戶以上的縣的長官叫令,10000戶以下稱長。縣級以下是鄉,鄉以下是亭。
州刺史和州牧的區別:1,先是官秩,刺史是兩千石,牧是中兩千石,比兩千石高一級;2,州中有刺史就沒有州牧,反之亦然,州刺史在本州島晉升為州牧是很常見的;3,刺史是州的常設官,但州牧不是,所以不一定每個州刺史都能晉升為州牧;4,通常在用兵頻繁的地區設定州牧,這樣來看,州牧是握有比州刺史更強的軍事權。需要補充的是,儘管州牧的職權比州刺史強化了,但太守的職權並沒有弱化,太守的地位仍然和州牧差不多——和州刺史比幾乎完全相同,和州牧比大致相同,因此太守應相當於現在的省長一職。
2樓:匿名使用者
都是州官,但在不同的朝代有非常大的不同,如果要問的話應指明是那朝那代,否則無從說起
古代的太守、刺史、州牧、司馬有什麼區別嗎?都分別是什麼樣的官職?
3樓:理順佯
州刺史: 漢武帝時分全國為十三個監察區,稱為州,後演變為行政區,刺史(後改為州牧)為其首席行政長官,後來同時兼管兵權。 州下為郡,設有**為 郡守:
又名太守,為一郡中的最高長官。 郡尉: 專為掌管一郡的軍事,後來改稱都尉。
郡丞: 為郡 之副長官,掌管文書、治安。 郡下為縣,設有:
縣令: 萬戶以上的縣的行政長官稱縣令,萬戶以下的稱縣長, 縣尉: 大縣二人,小縣一人,掌握一縣的治安。
縣丞: 為縣令輔佐。 縣下為鄉,設有:
鄉三老: 為掌管教化的鄉官,治理一鄉的事務。 嗇夫:
掌管訴訟和賦稅的鄉官。 遊徼: 掌管一鄉的巡察緝捕。
鄉下為亭,設有: 亭長: 管理一亭的治安,兼理該亭民事。
求盜: 協助亭長,專門從事治安 管理。 亭下為裡,設有:
里正: 掌管一里的民事,是縣裡任命的不脫產的服役者。 裡監門:
協助里正監理治安。 司馬與司徒、司工並稱「三有司」。軍政與軍賦,為朝廷大臣,常統率六師或八師出征
4樓:指尖的柔情
漢代,刺史、州牧基本是一回事,一州長官;太守是郡的長官;司馬,主武也,掌管軍事之職。大將軍所屬軍隊分為五部,各置司馬一人領之。
5樓:手機使用者
太守 戰國稱郡守,漢改太守,為一郡的行政最高長官。秦分三十六郡,比縣大。相當於現在的省轄市市長。
【刺史】原為巡察官名,東漢以後成為州郡最高軍政長官,有時稱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蘇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 州牧 我也不知道 【司馬】 各個朝代所指官位不盡相同。戰國時為掌管軍政、軍賦的副官
6樓:手機使用者
刺史和州牧是一個等級,相當於一個地級市長,司馬是他們的下屬,相當於市級局長,太守是一個郡的長官,管幾個縣,也是州牧和刺史的下屬
7樓:yusoo米秀
太守是郡的老大,州牧是州的老大,刺史是專門監視那些老大的,司馬沒聽過,估計是祕書長這樣的官吧
古代的刺史、州牧、太守、縣令有什麼區別
8樓:皓凌
古代的刺史、州牧、太守、縣令官職設定和管理區域區別及名稱演變如下:
一、刺史,又稱刺使,職官。漢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檢核問事之意。刺史巡行郡縣,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
刺史制度在西漢中後期得到進一步發展,對維護皇權,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興局面的形成起著積極的作用。
二、州牧,成帝綏和元年(前8)改刺史為州牧,秩二千石。不久復舊制,後再為州牧,東漢仍改為刺史。清人習稱知州為州牧,然位同知縣,與前代州牧大異。
三、太守,又稱郡守,地方職官,掌理地方郡一級的地方行政官。郡守設定始於戰國,列國在邊境衝突地區設立郡的建制,作為綜合行使軍政權力的特別政區,長官稱守、郡守;秦並六國,在全國設立三十六郡,以郡守為長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西漢改郡守為太守,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
四、縣令,一縣之長,起於戰國。戰國時三晉(魏、趙、韓)和秦已稱縣的行政長官為令。秦商鞅變法,並諸小鄉為縣,置令及職責。
縣令本直隸於國君,戰國末年,郡縣兩級制形成,縣屬於郡,縣令成為郡守的下屬。
9樓:ˇ白蘭地
刺使就相當於現在的省長,州牧就是朝代給與的稱呼也是類似於省長。太守的話就是市長,縣令就是縣長
古代的刺史、州牧、太守、縣令有什麼區別?
10樓:手機使用者
漢武帝時設刺史,官不大,主要負責檢查,但是代表**,所以很牛 州牧就是刺史轉化而來的,東漢後期州牧已經掌握州的 行政、軍政等大權,等於州的最高長官了(哦,對了,州是漢武帝時期設定的檢查區,一開始全國設13個州) 後來的朝代有時稱刺史,有時稱州牧 太守是州郡最高行政長官 守原為戰國時代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郡守改稱為太守,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 武帝元分全國為十三部(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後通稱刺史.成帝綏和元年(前8),罷部刺史,置州牧,秩亦二千石,哀帝一度復舊制,不久又為州牧。
這個時候的 州牧.刺史相當於省長.級別很高 隋文帝撤銷郡,州長官除雍州牧外,均為刺名。
煬帝改州為郡,改刺史為太守.正六品,任巡察各地之職 唐改良改郡為州,以太守為刺史。玄宗又改州為郡,以刺史為太守。
肅宗再復舊制。隋、唐州郡相同;刺史太守亦同。宋以朝臣出知州(或府)事,所任即隋、唐刺史之職.
這個時候的太守,刺史.相當於今之市長
11樓:kyoya彌
刺史:在唐代以前相當於省長或省委書記,封疆大吏,前提是有實權。否則就是省檢察院檢察長,只管監察;唐時,相當於地級市市長,這是全國有280多州,每州一刺史。
五代以後,就是虛職了,只領工資不管事。 太守= 知州 = 知府 = 地級市市長(但是知州級別稍低於知府),都是管5、6縣,幾十萬人的水平。而且三者基本上都是五品。
再說年代,太守(即郡守)產生於戰國,到唐代隨著郡的消失而消失。 縣令也產生於北宋,至清末時也消失了。但唐時就已經有知府存在,不過當時稱**府尹,如京兆尹、成都尹。
所以,可以認為「太守」「刺史」「知州」「縣令」是一個級別。 州牧是郡一級的長官,古代以九州之長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漢武帝時設十三州部,每部設一刺史,漢成帝時,改刺史為州牧。
後廢置無常。東漢靈帝時,為鎮壓農民起義,再設州牧,並提高其地位,居郡守之上,掌一州之軍政大權。如漢末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都等於割據政權。
以後歷代設都督、總管、節度使等,州牧之名即廢。唐宋時惟京師或陪都地方最高長官以親王充任者,尚稱為 「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廢。清代往往借作知州的別稱,實際上遠非東漢州牧之比了。
刺史和節度使的區別是什麼,請問太守 刺史 節度使各是幹什麼的。
陌路情感諮詢 1 職位不同 刺史是檢核問事的意思,即監察之職。節度使是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2 朝代不同 節度使在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節是當時一種全權印信,受有此全權印信者,便可全權排程。刺史秦制,每郡設御史,任監察之職,稱監御史 監郡御史 3 意義不同 刺史制度是中...
古代中尉是什麼官職,在部隊中尉是什麼官職?有多大?
山海軒 中尉 秦漢時為武職,指揮禁衛軍部隊,為負責京師安全的高階軍官。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中尉戰國時趙國初置,掌薦舉人才等事。秦漢時為武職,指揮禁衛軍部隊,為負責京師安全的高階軍官。漢書 百官公卿表上 中尉,秦官,掌徼循京師。前104年 漢武帝太初元年 改稱執金吾。不再指揮禁...
中國的古代官職有哪些
我認得你 爵 即爵位 爵號,是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舊說周代有公 侯 伯 子 男五種爵位,後代爵稱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時而異。如漢初劉邦既封皇子為王,又封了七位功臣為王,彭越為樑王,英布為淮南王等 魏曹植曾封為陳王 唐郭子儀被封為汾陽郡王 清太祖努爾哈赤封其子阿濟格為英親王,多鐸為豫親王,豪格為肅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