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輔佐武則天登基,武則天退位後,是誰登基做皇帝

時間 2022-01-18 00:05:02

1樓:匿名使用者

武則天登基最大的推力是自己的丈夫高宗李治以及她自己,她最大的靠山是高宗李治,武則天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利用與高宗的關係不斷升到權利的高峰,她知人善任,婁世德、狄仁傑等名臣,武則天的情況從以下事歷史事蹟上可以看出:

1、從唐太宗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到二十三年(649年)一共11年間,武則天一直是太宗的才人,才人地位比較,屬於第6級正五品(皇后、妃、嬪、婕妤、美人之後),貞觀十七年太子

李承乾與魏王李泰雙雙被廢,李治被立為太子,而武則天則是與李治建立了聯絡;

2、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駕崩,李治登記,而武則天則入長安感業寺為尼,永徽二年武則天趁著王皇后利用其打擊蕭淑妃的目的,被李治堂而皇之的召入後宮,生下李弘;

3、永徽三年(654年),武則天被封為昭儀;

4、永徽六年(655年)十月,高宗下詔廢王皇后,十一月立武則天為後。

4、顯慶四年(659年),長孫無忌、于志寧、韓瑗、來濟等人削職免官,貶出京師。

5、顯慶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6、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和李治一起臨朝聽政,合稱二聖。

7、麟德三年(666年)正月初一,武則天與李治一起封禪泰山,充當亞獻,並對百官賜爵加階。

7、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李治稱天皇,武則天稱天后,十二月武則天上表建言十二事。

從上面分析,武則天在永徽二年入宮後,打敗了後宮的蕭淑妃、王皇后,鞏固了自己後宮的地位,許敬宗、崔義玄、袁公瑜中層**為了自己的前途紛紛上表廢后和立武,李治則是因為朝中元老保持朝政自己的權利受到制約,於是和武則天一起剷除元老大臣的勢力,從永徽三年被立為昭儀到皇后,僅1年有餘,而從皇后開始,武則天開始網羅自己的勢力,包括許敬宗、李義府等人,到顯慶四年(659年)基本將長孫無忌等元老大臣剷除,用了四年。而李治從顯慶五年開始患頭疾,從此朝廷政務開始有武則天處理,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和李治稱二聖,上元元年(674年)武則天稱天后。在武則天稱制期間,開始拉攏朝廷大臣、大力選拔人天,包括建言十二事,科舉中的殿試和武舉均是武則天時期開創的,同時她利用酷吏消滅政治對手,從上元元年以後,隨著李治病情加重,武則天基本已無對手,其先後廢掉了李賢、李顯、李旦,最終於692年登基為帝。

2樓:的人

武元爽領出讓袁天罡相面,可是袁天罡一看說可以官至三品,只不過是能保家的主兒,還不算大貴。楊氏又喚出武則天的姐姐(後封韓國夫人)讓袁天罡相,袁天罡稱「此女貴而不利夫!」最後由保姆抱出穿著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則天,袁天罡一見襁褓中的武則天大為震驚,說她「龍瞳鳳頸,極貴驗也!

」但又遺憾地說:「可惜是郎君,若是女,當為天下主!」歷史程序已被他提前言中。

3樓:燦爛陽光

許敬宗,李義府,當然還有她自己的雷霆手段

武則天退位後,是誰登基做皇帝?

4樓:阿沾愛生活

唐中宗李顯。

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中宗恢復唐朝後,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705年11月,武則天崩逝,年八十二。

武則天,本名武珝(xu),後改名武曌,幷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690年-705年在位),也是即位年齡最大(67歲)、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82歲),與漢朝的呂后並稱為「呂武」。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兩度在位。

顯慶元年(656年)十一月五日,李顯生於長安, 初封周王,後改封英王。他的兩位皇兄李弘與李賢一死一廢之後,李顯被立為皇太子。

開耀二年(682年)正月,李顯的長子李重潤出生,高宗為了表達自己的喜悅,在重潤滿月時改年號為永淳,並且還破天荒地將這位襁褓中的孫子立為皇太孫。

弘道元年(683年)十二月,唐高宗李治病死,李顯於同月甲子日繼承皇帝位。

嗣聖元年(684年)改年號為嗣聖。由於李顯庸弱無能,即皇帝位後,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裴炎受遺詔輔政,政事皆取決於武則天。

李顯重用韋后親戚,試圖組成自己的集團。李顯把韋后的父親韋玄貞由普州參軍提拔為豫州刺史,並想要擢升為侍中(宰相職),裴炎立馬錶示不可。

李顯大怒說:「我以天下給韋玄貞,也無不可,難道還吝惜一侍中嗎?」裴炎聽後報告了武則天,武則天對中宗的舉動大為惱火。

二月,繼皇帝位才55天的李顯被武則天廢為廬陵王,被貶出長安。事後,中宗的弟弟李旦做了傀儡皇帝,也就是睿宗。

5樓:七七的小店

武則天退位後,李顯再次登基稱帝。

長安四年(704年),武則天病居迎仙宮,張易之、張昌宗侍奉左右,外人不得入內。朝中大臣以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為首,也見機祕密謀劃,準備除掉二張,擁立中宗。

神龍元年(705年),82歲的武則天病重。正月丙午日,宰相張柬之、右羽林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發動神龍政變,突率羽林軍五百餘人,衝入玄武門,在迎仙宮殺張易之、張昌宗。這一天,相王李旦也率南衙禁兵加強警備,配合行動。

武則天無奈,先令太子監國,次日傳位,隔了一天,中宗復位稱帝,大赦天下。他先把弟弟相王李旦加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中書門下三品;又給妹妹太平公主加了鎮國太平公主的稱號,以表彰二人的擁立之功。張柬之、崔玄暐等人也加官晉爵。

二月,復國號為唐,一應典制,悉復唐永淳前舊,唐朝規復。

李顯復位後,馬上立韋氏為皇后,又不顧大臣的勸阻,破格追封韋后之父親為王,並讓韋后參預朝政,對張柬之等功臣卻不加信用。將韋后的女兒安樂公主嫁給武三思之子武崇訓。封上官婉兒為昭容。

教她專掌制命,負責起草皇帝的詔令,掌握生殺大權。

韋后同武三思關係曖昧,韋后又十分信用兒女親家武三思,並以此結成了一股強大的政治勢力左右著朝政。李顯對此也無能為力。

6樓:jf讀習

唐中宗李顯(656年~710年)是唐朝的第四和第六位皇帝(假如武則天不被算為唐朝皇帝的話),他的在位時間是683年12月~684年2月和705年正月~710年5月。 李顯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兒子,也名李哲。一開始他被封為周王,後來改為英王。

他的兩位哥哥李弘和李賢的太子地位被廢黜後李顯成為太子,並以太子在高宗死後於繼位。 李顯繼位後打算建立一支自己的力量與武則天抗衡。他的主要支援人是他的皇后韋皇后的親戚。

他打算將韋皇后的父親韋元貞提拔為侍中,遭到武則天親信裴炎的反對。李顯怒下說,假如他願意,可以將天下給韋元貞。武則天以此為藉口將他廢黜。

李顯被貶為廬陵王,軟禁在均州和房州。 699年,武則天將李顯重新立為太子。705年,迫於大臣和將軍的威脅,武則天將皇帝位傳給李顯。

李顯恢復唐為國號。 李顯對與他患難與共的韋后非常信任,與她同參朝政,將她的父親封王,她的女兒安樂公主也得參政,獲大權。安樂公主希望李顯能將她立為皇太女,以繼他的帝位,韋后這時也對他越來越不看在眼中了,希望學武則天般當皇帝。

710年有人指責韋后亂淫,韋后怕李顯這次追究,於是與安樂公主一起決定將他毒死。 李顯死後,韋后不久就被李隆基所殺。 李顯被葬在定陵。

7樓:恩典控系列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果不將武則天算為唐朝皇帝

8樓:魯家俊

你們說的都不靠譜 武則天之後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後是唐代宗李豫

武則天繼位之前誰是皇帝?

9樓:霓脦那些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小名雉奴,字為善,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母文德皇后。

貞觀二年(628年)六月李治出生於東宮的麗正殿。貞觀五年(631年)被封為晉王,後因唐太宗的嫡長子太子李承乾與四子魏王李泰相繼被廢,他才於貞觀十七年(643年)被冊立為皇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為唐高宗。

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繼續執行太宗制訂的各項政治經濟制度,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共同輔政。由於他勤於政事,故而「百姓阜安,有貞觀之遺風」  ,史稱「永徽之治」。高宗還在廢立皇后問題上堅持自己的主張,排除了元老派的干擾。

顯慶五年(660年)以後,高宗經常頭暈目眩,影響處理政務。武皇后乘機開始參與國家大事。高宗的健康狀況不佳,政權由高宗向武則天手中轉移的趨勢逐步形成。

唐高宗在位期間先後滅西突厥(657年)、滅百濟(660年)、滅高句麗(668年)。

高宗時期唐朝版圖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裡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三十二年。

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終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生平唐高宗李治於貞觀二年六月十五日(628年7月21日)出生於長安城,為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母親為文德皇后長孫氏。李治與唐太宗嫡長子太子李承乾、嫡次子魏王李泰為長孫皇后所生同母兄弟。貞觀五年(631年),李治獲封為「晉王」,幼時即以仁孝聞名。

貞觀十七年(643年),李承乾被廢,李泰也因罪被黜,貞觀十八年十二月(645年1月)李治被立為太子。貞觀二十三年(649年)七月即位,時年22歲。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四年,弘道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683年1月19日),唐高宗李治駕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享年五十五歲,安葬於唐乾陵(今陝西省咸陽市乾縣梁山),武后令上金、素節二王,義陽、宣城二公主聽赴哀,諡號天皇大帝。

性格與才能

李治相貌劍眉朗目,隆準高鼻,口能吞日,八字須,下須濃密至胸。他生得英俊高大,很有帝王的相貌,而性情慈祥、低調、儉樸,不喜興土木,亦不信方士長生不死之術,不喜遊獵。

李治有知人之明,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德、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他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李世民冷落。

軼事根據史書記載,高宗長期有頭痛與眼睛毛病,到晚年甚至眼睛全盲,因而時常無法下判斷。高宗為此曾請御醫秦鳴鶴醫治。秦鳴鶴主張對腦鍼灸,武則天坐在幕簾後面大怒,說:

「此人可斬首,竟敢以針刺聖上之頭!」然而高宗認為鍼灸對病情有益,故批准御醫所請。經御醫鍼灸百會後,高宗即謂眼睛能視物。

擴充套件資料:

評價傳統中國史學家認為唐高宗生性軟弱及受武則天牽制,使其評價不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但事實上,唐高宗亦是有為之主,不少決策都對國家有利,唐朝在高宗統治下,國力達至鼎盛。

在國內施政上,高宗致力糾正太宗的苛政。例如他未及正式登基即下令:「罷遼東之役及諸土木之功。

」他即位的第二年,即永徽二年的九月,下令將所佔百姓田宅還給百姓。高宗在位前期,有效鞏固太宗的成果,後世視之為貞觀之治的延續,史稱「永徽之治」。

後世亦常質疑高宗無法阻止武后專權。其實,高宗在朝廷中掌握實權,如在位最後一年仍親自任免宰相。而武后逐漸掌權則或可解釋為,高宗在個人健康狀況以及唐朝女性地位崇高的雙重考慮下的決定,不應單純歸咎於高宗個性懦弱。

軍事方面,唐高宗在位年間,不但保住太宗打下的江山,也發動多場重要的對外戰爭,成功開疆擴土。他先後滅西突厥(顯慶二年,657年)、滅百濟(顯慶五年,660年)、滅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使唐朝的疆域達到最大。

高宗時代也是良將輩出,除了先朝名將李勣,還有東征西討的蘇定方、聲震西域的裴行儉、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老當益壯的劉仁軌,以及王方翼、程務挺、王孝傑、少數民族將領黑齒常之等等,都為高宗的對外戰爭貢獻良多。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唐太宗的昭陵隻立了14尊番臣像,而高宗的乾陵卻多達61尊番臣像,這些番臣像至今仍在。高宗任用多位邊族的國王、貴族子弟、人民擔任各級官職,充分體現了高宗時期唐朝的國勢及影響力,亦顯示出邊族對唐朝的仰慕、歸服。

個人作品

《監國求賢令》

《為攝太傅高儉設榻令》

《為文德聖皇后薦福令》]

《建大慈恩寺令》

《諭普光寺僧眾令》

《答沙門慧淨辭知普光寺任令》

《答張行成因旱請致仕表手製》

武則天是誰,武則天是誰

阿歡的名單 您好據我所知 武則天 624 705年 幷州文水 今山西文水東 人,唐高宗李治皇后,後改國號武周.武則天死後誰當的皇帝? 春風十里吹翻你 武則天死後是唐中宗李顯當得皇上。皇位繼承 唐高祖李淵 唐太宗李世民 唐高宗李治 唐中宗李顯 武則天改國號為大周 唐中宗李顯 唐玄宗李隆基。高宗於公元6...

武則天登基後改國號為什麼,揭祕,為什麼武則天登基之後改國號為「周」

武氏自立為皇后之後,開始參預朝 政,與高宗並稱 二聖 683 年,高 宗死,李顯繼位為中宗,尊武氏為皇太 後,由太后臨朝稱制。翌年,廢李顯為 廬陵王,立李旦為睿宗,武太后掌實 權。690 年,廢李旦自立為則天皇帝,改國號為周,改元天授,史稱 武 周 武則天作為歷史公認的女皇帝,她的很多事蹟都被人們關...

為何武則天退位後僅一年就猝死,武則天成功退位後,為何不到僅僅一年就猝死了?

武則天退位時候已經八十一歲了,在那個醫學並不發達的年代,八十歲已經算高壽了。武則天退位一年,一來是手中的權利沒有了,難以適應退休後的生活,二來之前比較寵愛的男寵也死掉了,武則天心情鬱悶。這種種原因摻雜在一起,所以武則天雖然就退位了一年,但是突然就死了。其實也並不能算是偶然,畢竟八十多歲可以算作是喜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