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什麼時候取得了諸葛亮的信任 是因為三顧茅廬嗎

時間 2022-01-25 07:30:16

1樓:

我認為三顧茅廬是一個主要因素。首先,諸葛亮是一個有著遠大抱負的人,雖然出山之前他並未在當時的政治舞臺上施展拳腳,但他對於當時的時局變化、政治形勢是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的。在諸葛亮眼中,劉備自然算是漢室正統一脈,這是諸葛亮對劉備建立好感的前提。

劉備的功績、德行、為人以及口碑在當時已經廣為人知,但這一切對於諸葛亮來說只是耳聞風傳,他本身對於劉備是沒有一個切身瞭解的。而三顧茅廬正好為諸葛亮提供了一個契機。首先劉備愛才,禮賢下士,對於諸葛亮來講,有知遇之恩;其次,諸葛亮在三顧茅廬過程中對於劉備的品行、為人進行了多方面考察,初步建立了對劉備的認知;其三,在與劉備談論天下形勢時,諸葛亮對於劉備的抱負和才能有了了解,而且感覺自己的個人價值和理想抱負有可能在劉備處得到實現。

所以三顧茅廬之後諸葛亮獻上了隆中對,隆中對基本上包含了諸葛亮此前所有的心血和成果,這也是諸葛亮完全信任劉備的一個標誌。所以,可以說,三顧茅廬是劉備取得諸葛亮信任的一個重要因素。

2樓:流浪追隨者

記得「諸葛」也是一個世家,世家就有世家的做事風格,他們秉承的是「家比國大」,而且往往「雞蛋不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凡事謀定而後動,可想而知像孔明這樣的明人又怎會犯糊塗,其實「三顧茅廬」何嘗不是劉備給諸葛家的一個機會,「明君為主」是一個莫大的機會啊... 莫要忘記了當初諸葛家是何等的潦倒...人生是場賭博,亮把自己交進去了....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中,英雄當數曹操,晝破堅陣,夜賦華屋,知人善用,有勇有謀,曹操憑藉著自己能力對本集團實行強人政治,可以說乾綱獨斷,遂有魏國之基業。但是,看劉備,一織蓆農民出身,只是扯上了祖上是中山靖王劉勝之後這塊金字招牌外,其他無所憑藉,但劉備照樣得天下三分,這主要有諸葛亮的輔佐,有對諸葛亮的信任和諸葛亮對劉備的忠誠,這使得兩人情同手足,同生死共命運,遂開蜀國之天下。對於諸葛亮來說,為什麼不輔佐曹操來成就事業?

這樣的強強聯手,應該可以統一天下。其一,是機遇,他沒有機遇和曹操相遇,而劉備能枉駕三顧,能給諸葛亮以足夠的面子和誠心,可曹操不僅沒有這樣的緣分,也不可能開出劉備對諸葛亮的高抬的身價,這使曹操和諸葛亮沒有走到一起;其二,對於諸葛亮來說,選擇劉備是上策,因為劉備有成事業的資本和能力,而劉備自己才學不足,諸葛亮跟隨劉備不但可以大展巨集圖,穩操勝算,這對諸葛亮的才華能有很好的發揮空間,可以立功以傳世,但跟隨曹操就不一樣,曹操在那時基業也草就,曹操才略過人,這時的諸葛亮如果不和曹操建立良好的信任,很可能形成一山二虎,未來楊修的命運就是一種預示,所以,對於個人立功來言,跟隨劉備更有更大的空間和安全感,而跟隨曹操來說,雖然對國家統一來說有益,但做徐庶的潛在可能性大,因為立功空間和安全感不足,所以,諸葛亮選擇了劉備。對自己的產業來說,曹操是自己說了算,有相當強的決定權,曹操身前和身後的一切事情,曹操事必躬親,自己決斷。

而對於劉備的產業來說,剛開始婆家很多,不是劉備說了算:荊州為劉表之子所有,蜀國為劉璋所有,但劉備聽從諸葛亮的計謀,遂取得兩地。後來,因為火燒連營之事,自己慘敗,在臨終不得不託孤白帝城,劉備知道自己兒子劉禪的庸弱,便將全部事情委託給諸葛亮,但諸葛亮一生以忠誠事蜀,沒有任何私心,暫時性的保全了蜀國基業。

對於諸葛亮和劉備的關係,堪稱委託——**關係的典範

4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什麼時候取得了諸葛亮的信任?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值得**的話題。諸葛亮不出茅廬就知天下事,所以劉備沒來拜訪他之前,他就知道劉備的為人,只是借不在家想驗證一下罷了。

劉備的誠心,禮賢下士,還有在諸葛亮拒絕他時,願為天下蒼生流淚,諸葛亮都看在眼裡。而在三國時期,很多能人能士都隱居,不是不想出世,而是在等待明主。所以我認為不是因為三顧茅廬。

至於是什麼時候,我覺得應該是劉備說請諸葛亮出山,而諸葛亮拒絕,劉備就飽含流淚時。

5樓:匿名使用者

劉備與諸葛亮之間

諸葛亮一向被認為是蜀之棟樑,又以忠心耿耿而聞名天下。

諸葛亮的「隆中對」,它對天下三分的形勢、蜀漢立國的基礎與策略,分析得十分透徹, 好像這是劉備一生的轉機,使他在迷茫中找到正確方向,從此就節節勝利了。但我們如果細 觀歷史,就發現與諸葛亮見解相同的人多的是,劉備也不是處處按照「隆中對」行事的。歷 史研究非常重視這些不規則的事件。

如果我們暫時從諸葛亮所站立場挪開,而從劉備的角度 來審視這個歷史人物,那麼諸葛亮並不是一個能左右劉備的人物,相反諸葛亮卻是在艱苦環 境中接受各種考驗逐漸才走向成熟的,後來又是在蜀中人物相對匱乏的情況下名聲大著的。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不是諸葛亮造就了劉氏父子,而是劉氏父子造就了諸葛亮。�

其實,諸葛亮與劉備父子的關係並非如**中所說的,他的忠也要打上折扣。

三顧茅廬後到白帝託孤前,諸葛亮與劉備並非如**寫的那樣如膠似漆,在蜀的地位也非第一人。如在重大的奪取西川的戰爭中,劉備讓諸葛亮守荊州,而帶龐統;法正輔佐劉備西取巴蜀,北征漢中,為劉備建立帝業奠定了基礎;劉備進位漢中王時,法正排名也在諸葛亮前。

諸葛亮在蜀的地位提高要提到白帝託孤。但就是白帝託孤時,劉對諸也並非真正放心。白帝託孤,劉備對諸葛亮說的「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一段話和諸葛亮後來的「鞠躬盡瘁」,既不是劉備首創,也不是僅僅只發生在諸葛亮身上。我們也有理由相信他對諸葛亮並不是完全信任和沒有顧慮的。

6樓:孔方兄你好

不是 因為諸葛亮覺得劉備這個人還不錯!

7樓:匿名使用者

俗話說劉備的江山是哭出來的,哭哭也就認了

劉備三顧茅廬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8樓:森海和你

根本目的:興復漢室。

當時諸侯紛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三顧茅廬為的是圖謀霸業。

公元207年冬至公元208年春,當時屯兵新野(今河南新野)的劉備,帶著大將關羽、張飛,三次到南陽鄧縣隆中諸葛草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的故事。此後傳為佳話,漸成典故,載《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出師表》。現在常用來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三顧茅廬主要內容:

漢末,黃巾事起,天下大亂,曹操坐據朝廷,孫權擁兵東吳,漢宗室豫州牧劉備聽徐庶和司馬徽說諸葛亮很有學識,又有才能,就和關羽、張飛帶著禮物到南陽郡隆中臥龍崗、去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恰巧諸葛亮這天出去了,劉備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劉備又和關羽、張飛冒著大風雪第二次去請。不料諸葛亮又出外閒遊去了。張飛本不願意再來,見諸葛亮不在家,就催著要回去。

劉備只好留下一封信,表達自己對諸葛亮的敬佩和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挽救國家危險局面的意思。

過了一段時間,劉備吃了三天素之後,準備再去請諸葛亮。關羽說諸葛亮也許是徒有虛名,未必有真才實學,不用去了。張飛卻主張由他一個人去叫,如他不來,就用繩子把他捆來。

劉備把張飛責備了一頓,又和他倆第三次請諸葛亮。當他們到諸葛亮家前,已經是中午,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不敢驚動他,一直站到諸葛亮醒來,才彼此坐下談話。

9樓:芊芊

當時諸侯紛爭,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三顧茅廬為的是圖謀霸業.,也就是興復漢室

10樓:匿名使用者

請諸葛亮出山幫他奪取天下

劉備欣賞諸葛亮為什麼?諸葛亮與劉備的關係是什麼

大概是因為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吧,還有全力付出,而且他們兩個有很多同病相憐的地方,那就是生不逢時。劉備生的太早了,他已經快要老了,諸葛亮生的太晚了,各大頂級霸主身邊已經不缺他這樣的謀主。除了智商當然還有情商咯!這也是劉備欣賞諸葛亮的另一個重要原因,而這個 情商 包括了兩個方面,首先就是 忠 忠於漢室,這...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什麼會取得成功?

因為諸葛亮有勇有謀,再加上對方比較小心謹慎,不敢相信,所以就沒有去試探,然後空城計這個計策就成功了。因為這個人特別聰明,也非常的有謀略,智商特別的高,每一個細節都想得特別的到位。所以最後才可以成功。因為諸葛亮對敵方是非常的瞭解,諸葛亮也利用了人的心理戰術,所以才會取得成功。是因為這個人真的特別的聰明...

諸葛亮出山的時候,為什麼選擇了劉備沒選擇曹操呢?

劉備還是比較重義氣的,所以一旦選擇了之後就會全心全意的對自己好,但是曹操生性多疑,所以沒有選擇。可能是因為劉備的統籌能力比較強,而且劉備的實力也非常強,對於諸葛亮也是比較忠誠的,所以才會選擇劉備。因為當時是劉備去請他的,而且去了三次,讓他感受到了誠信,所以他才答應了去蜀國。因為當時他覺得劉備的誠心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