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雲兒
lz,漢朝好象沒有吧,成功的只有唐朝。
大唐與高麗、新羅、百濟
唐太宗貞觀十八年(644年)至高宗總章元年(668年),唐廷多次東征、先後攻佔百濟、高麗的戰爭。 唐朝初立,曾與高麗互派使者通好。武德七年(624年),唐高祖李淵冊封高建武為上柱國、遼東郡王、高麗王。
當時朝鮮半島並存三個獨立國家,北部為高麗,南部偏東為新羅,南部偏西為百濟。其中新羅一直與唐廷保持朝貢關係。貞觀十七年九月,新羅遣使入朝,述說百濟攻佔其40餘城,並與高麗圖謀斷絕其唐朝的通路。
唐太宗李世民派司農丞相里玄獎出使高麗,命其停止爭戰,遭高麗莫離支泉蓋蘇文拒絕,唐太宗遂決定發兵東征高麗。 十八年十一月,詔命刑部尚書張亮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太子詹事、左衛率李?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分道進擊高麗(參見唐太宗攻高麗之戰)。
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軍從洛陽出發,御駕親征。五月初二,張亮率水軍渡海襲佔卑沙城(即卑奢城,今遼寧金縣東大黑山)。十七日,李?
軍攻克遼東重鎮遼東城(今遼寧遼陽),斬俘兩萬餘人,以其地置遼州。六月,唐軍進至安市城(今遼寧海城東南營城子)。高麗北部耨薩(相當於唐的都督)高延壽、高惠真率15萬大軍前來救援,被唐軍擊敗,餘眾歸降。
高麗舉國震恐,自後黃城(今遼寧瀋陽南)至銀城(今遼寧鐵嶺南)一帶空無人煙。七月,唐軍開始圍攻安市城。由於守軍殊死抵抗,使唐軍至九月仍未攻克。
時近深秋,草枯水凍,士馬難以久留,唐太宗被迫於九月十八日班師還朝,沒有達到徵佔高麗的預期目的。 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決定再次東征。朝議認為高麗依山為城,易守難攻,應派偏師進襲騷擾,使其國人疲於應付,耽誤農時,幾年後即可使高麗因糧荒而土崩瓦解。
唐太宗採納這一建議,命牛進達和李?率軍從水陸兩路進擾高麗。唐軍數次擊敗高麗軍,高麗王被迫於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謝罪。
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武衛大將軍薛萬徹率3萬大軍乘樓船渡海,入鴨綠水(即鴨綠江),在泊溝城(即今遼寧丹東東北)大敗高麗軍。唐軍偏師連續騷擾,使高麗已窮困凋弊,唐太宗乃決定二十三年徵發30萬大軍,一舉滅掉高麗,並命人大造艦船。後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東征之役遂罷。
高宗李治即位後,唐與高麗、百濟之間幾年內相安無事,百濟還曾遣使入朝。永微六年(655年),高麗與百濟、??聯兵入侵新羅,奪其33城,新羅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遂命營州都督程名振和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率兵擊高麗。
唐與高麗、百濟之間烽煙再起。 顯慶三年(658年),程名振攻克高麗赤烽鎮(約在今遼寧海城境),斬首3000級。四年,唐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在橫山(今遼寧遼陽附近華表山)大敗高麗軍。
百濟依恃高麗為援,多次侵擾新羅。唐高宗遂決定先攻下百濟、再滅高麗,於五年三月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為神丘道行軍大總管,率水陸大軍10萬出兵百濟,並詔令新羅出兵5萬策應唐軍行動(參見唐滅百濟之戰)。 八月,蘇定方引兵自成山(今山東榮成)渡海,在熊津江(即今韓國南部錦江)口大敗百濟軍,然後水陸並進,直趨百濟都城俱拔城(今韓國全州)。
百濟傾國迎戰,仍被蘇定方大破,國王扶余義慈被迫率眾歸降,百濟遂滅。唐在百濟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使高麗失去盟國,陷入孤立境地。 唐滅百濟後,高宗欲乘勝進軍高麗,乃於龍朔元年(661年)命幾路大軍分道進擊。
七月,平壤道行軍總管蘇定方在濁水(今朝鮮大同江)擊敗高麗軍,乘勝進圍平壤。九月,遼東道行軍總管契?何力在鴨綠水重創高麗軍3萬。
在此之前,百濟僧道琛和故將福信再次起兵反唐,立扶余豐為國王,圍攻唐留守百濟的劉仁願軍。而蘇定方圍平壤久攻不下,又逢大雪天寒,高宗遂於二年二月命唐軍自高麗班師(參見平壤之戰)。 龍朔元年至三年,唐檢校帶方州刺史劉仁軌率軍多次擊敗百濟軍,再次征服百濟。
乾封元年(666年),高麗內部發生動亂,唐抓住機會,以李?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諸軍,分道合擊高麗(參見唐滅高麗之戰)。二年九月,李?
攻拔高麗軍事重鎮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接著,唐軍在金山(今遼寧昌圖西)大敗高麗軍,斬首5萬餘級。總章元年(668年)九月,唐軍攻佔平壤,滅掉高麗。
唐廷在平壤置安東都護府,以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率兵2萬駐守此重鎮
朝鮮、韓國史學界的主流觀點是將整個「朝鮮通史」劃分為以下歷史階段:舊石器時期——新石器時期——青銅時代——古朝鮮(新金屬時期、衛滿朝鮮、漢的郡縣)——諸聯盟王國(高句麗、辰國與三韓)——三國時期(高句麗、百濟、新羅)——南北國時期(新羅、渤海)——高麗——朝鮮——韓國。另外還有一種非學術意味更多一些的觀點則是以「檀君朝鮮」時期來標記青銅時代和古朝鮮時期。
27951希望對你有幫助!
2樓:巨葫蘆
因為要分兵對付西邊的吐蕃,把軍隊撤回來了,就是這原因
薛仁貴當年打的是朝鮮人還是女真人?
3樓:匿名使用者
因該是現在的朝鮮(當時叫高句麗),最終把他給滅了。
649年,唐太宗去世後,征討高句麗和淵蓋蘇文成了唐高宗李治的最大心願。據《資治通鑑》記載,高宗即位後,對高句麗發動過三次小規模戰爭。永徽六年(655年)五月,營州都督程名振、左衛中郎將蘇定方發兵渡遼水擊高麗。
顯慶三年(658年)六月,「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將兵攻高麗之赤烽鎮,拔之,斬首四百餘級,捕虜百餘人。高麗遣其大將豆方婁帥眾三萬拒之,名振以契丹逆擊,大破之,斬首二千五百級」。顯慶四年(659年)十一月,「右領軍中郎將薛仁貴等與高麗將溫沙門戰於橫山,破之」。
660年,唐與新羅的聯軍攻下了高句麗西南的盟友百濟後,於661年派遼東道(初為浿江)行軍大總管契苾何力、浿江道行軍大總管任雅相、夫餘道行軍總管蕭嗣業、鏤方道行軍總管程名振、沃沮道行軍總管龐孝泰和含資道行軍總管劉德敏率軍十餘萬渡遼水,平壤道(初為遼東)行軍大總管蘇定方、平壤道大總管劉伯英、與新羅聯軍由百濟故地南北合擊高句麗。由於鐵勒入侵唐朝,唐軍契苾何力、蕭嗣業所部被迫返回。662年,蛇水之戰淵蓋蘇文使唐軍沃沮道全軍覆沒並殺死了龐孝泰和他的13個部將。
淵蓋蘇文在世期間,唐朝一直沒能滅亡高句麗。
666年,淵蓋蘇文去世,高句麗內亂,淵蓋蘇文的三個兒子發生爭鬥,長子淵男生代為莫離支,到前方視察軍情備戰。讓兩個弟弟淵男建和淵男產留守平壤。淵男建和淵男產趁大哥不在誣陷他叛逃到唐,並逼高句麗寶藏王通緝淵男生。
淵男生走頭無路,只好投靠唐朝。唐朝派右驍衛大將軍契苾何力為遼東安撫大使,率兵8萬援救淵男生。右金吾衛將軍龐同善、營州都督高侃為遼東道行軍總管,左武衛將軍薛仁貴、左監門衛將軍李謹行為後援。
淵男生投靠唐朝後得到唐重用被授予平壤道行軍大總管之職。淵男生率領唐朝軍隊攻打高句麗,以期望能奪回大權。許多高句麗護城將領見到淵男生紛紛放棄抵抗。
淵男生投靠唐朝成為唐與高句麗的戰爭的重要轉折點。由於淵男生為唐朝提供了可靠的高句麗軍事資訊,唐朝於是大幅增加了攻打高句麗的兵力。 十二月十八,以李績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兼安撫大使,以司列少常伯郝處俊副之,與契苾何力、龐同善率兵15萬併力以擊高句麗。
詔獨孤卿雲由鴨淥道,郭待封由積利道,在百濟故地駐守的劉仁願由畢列道,新羅金仁問由海谷道,併為行軍總管,與運糧使竇義積,皆受李績節度,河北諸州租賦悉詣遼東給軍用667年,李績在推進途中遇到極其頑強的抵抗,推進受到限制,但仍然攻下高句麗新城(今遼寧撫順北高爾山城),由於新城有著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新城的失守對於高句麗西線戰線來講是毀滅性的打擊;後薛仁貴以策略拿下南蘇、木底、蒼巖三城,與領路的淵男生順利在鴨綠江附近集合;李績等攻取扶余城後,又攻下大行城(今遼寧丹東西南娘娘城)。經過了漫長的冬天,668年春夏,各路唐朝兵力在鴨綠江邊會師。高句麗發動最後的反擊,唐軍依然繼續推進到平壤城。
高句麗經過了數個月的守城,淵男產被寶藏王委派投降,但淵男建拒絕投降。同年九月十二,高句麗僧人信誠開啟平壤城門,唐軍有機會攻入平壤,淵男建被俘虜投降。
與此同時,在南線由於金庾信的攻勢,淵蓋蘇文的弟弟淵淨土向新羅投降。就這樣高句麗由於內部紛爭,長年饑荒和唐與新羅南北聯合攻擊下最終滅亡。
唐平高句麗後,分其境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縣,並於平壤設安東都護府以統之,任命右威衛大將軍薛仁貴為檢校安東都護,領兵二萬鎮守其地,試圖控制朝鮮半島,引發新羅與唐朝的戰爭。新羅最終控制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地區。大同江以北則由唐和渤海國佔據。
4樓:匿名使用者
薛仁貴參加過多次戰役,打的都是高麗人(朝鮮封建王朝之一
)。貞觀十九年(645),唐太宗於洛陽出發出征高麗。同年三月,在遼東安地戰場上,唐朝將領劉君邛被敵軍團團圍困,無法脫身,無人能救,在此危難時刻,薛仁貴單槍匹馬挺身而出,直取高麗一將領人頭,將頭懸掛於馬上,敵人觀之膽寒,遂退,劉君邛被救.想一想他只是唐軍的一個小兵,但敢為大將之事,勇氣甚甲,本領更佳,此役過後,薛禮名揚軍中.
顯慶三年(658),薛仁貴和營州都督兼東夷都護程名振騷擾高麗,薛仁貴率眾一舉攻克赤烽鎮,斬首400人,俘虜100餘人。同年6月,高麗派遣大將豆方婁率軍3萬人迎戰唐軍,被薛仁貴擊敗,斬首3000級。顯慶四年(659),薛仁貴率軍與高麗大將溫沙門大戰於橫山(今遼陽華表山),薛仁貴匹馬當先。
高麗軍無法抵擋,大敗而逃。已經是軍隊的統帥,還能身先士卒,足見勇猛與膽氣。同月唐軍又與高麗軍戰於石城,薛仁貴單騎衝陣活捉高麗一神箭手。
此戰開時,高麗一神箭手,連續射殺唐軍10餘人,此時薛仁貴怒髮衝冠,並沒有用他最擅長的射箭與對方對壘,而直馬衝過去,那箭手射箭皆被薛仁貴躲開,近其身,將那神箭手活捉而回。同年12月,薛仁貴與辛文陵在黑山擊敗契丹。擒契丹王阿卜固及諸首領,押送東都洛陽。
薛仁貴因功升任左武衛將軍,封為河東縣男。 生擒的那叫契丹王是薛仁貴生擒的第一位政權君主,瞧好了,後面還有幾個「大王」被薛仁貴給活捉了。
薛仁貴有什麼戰功 薛仁貴因何而死
薛仁貴 614年 683年3月24日 名禮,字仁貴。漢族,河東道絳州龍門縣修村人 1 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唐朝名將,著名軍事家。薛仁貴出身於河東薛氏世族,在貞觀末年投軍,征戰數十年,曾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 良策息干戈 三箭定天山 神勇收遼東 仁政高麗國 愛民象州城 脫帽...
薛仁貴是哪裡人?薛仁貴真實簡介
金陵晚報報道高淳縣椏溪鎮橋李村薛家自然村是個普通的山村,只有10多戶人家。有意思的是,這裡的村民基本都姓薛,而且基本是同一個祖先。他們至今所儲存的薛氏家譜裡,還記錄了薛仁貴的事,有村民還為此認真地說,他們與唐代大將軍薛仁貴還是親戚呢。村民薛修禮今年64歲,中山薛氏家譜就保留在他家。一共有21本,薛老...
薛仁貴徵東,評書《薛仁貴徵東》有幾個版本?
有劉蘭芳講的版本叫 兩遼王 正是你說的部分。薛家將 則要更多,知道薛丁山之後,到薛奎了 太難找了,這個我也聽過這段評書,但是是在我上小學的時候聽的,距今已十餘年了 哈哈 我家有 薛仁貴徵東 薛丁山徵西 薛雷掃北 薛剛反唐全系列 樓主要不要啊 時期的薛仁貴徵東。薛仁貴則是唐初有名的軍事將領。很久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