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再見理想
劉邦建立西漢後,實行郡縣制與分封制並存的郡國制,在****管轄的地區實行郡縣制,在遠離**的偏遠地區實際分封制。郡國制經過文、景兩朝的削藩,漢武帝時期的推恩令,逐漸演化為獨特的郡縣制,之所以說獨特,是因為封國仍然存在,但已經很小很小,甚至比一個縣還小,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東漢時期。
東漢時期,將整個天下劃分為十三個州,最初的州不是行政區域,而是監察區,負責監察所屬的郡和國,郡是郡縣的郡,國是封國的國,同西漢後期一樣。州的長官稱為刺史,刺史直接向**和皇帝負責,刺史的官職和俸祿起初都小於太守,是負責監察地方的事務,是皇帝派出控制和監察地方事務的**,刺史和太守形成了制約,維護了政權穩定。
這十三個州就是:荊州、揚州、交州、益州、豫州、徐州、兗州、青州、幷州、幽州、冀州、涼州、司隸。東漢時期的荊州是天下三十州之一,最初荊州不是行政區域,而是天下十三個監察區之一,到了東漢末年,朝政腐敗,動亂四起,州牧逐漸取代刺史成為一州之長官,並且州牧成為太守的上司,這個時候的天下十三州,逐漸演變為天下的十三個行政區,是當時隸屬於**的一級行政區,東漢晚期的州相當於今天的一級行政區-省。
換句話說,東漢晚期的荊州相當於今天的省,東漢時期的一級行政區有12個州加一個首都行政區(司隸),算起來是十三個州,而今天中國的一級行政區有34個,其中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東漢時期的荊州在不同的時期管轄的範圍有所變動,就以191年到207年劉表主政荊州時,有七個郡,分別是:南陽郡、江夏郡、南郡、長沙郡、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
東漢時期的荊州地盤主要是今天湖北省和湖南省的面積,除此外還包括今天的河南南部、貴州東部、廣東北部、廣西東北部。
荊州最北邊是南陽郡,南陽郡是東漢時期最大的一個郡,管轄37個縣,人口240萬,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河南南陽市、河南信陽市到湖北的棗陽市、隨州市及襄陽市的北邊、西邊部分地區。荊州的最南邊是桂陽郡,下轄11縣,包括今天的廣東英德市、韶關市、清遠市的連縣、陽山縣,湖南的耒陽、郴州市等地。荊州最西邊的是武陵郡,下轄8縣,包括今天湖北的來鳳縣,鶴峰土家族自治縣,湖南的石門、常德,湘西州自治區,吉首市,懷化市,貴州的銅仁市,黔東南州的鎮遠縣,錦屏縣,黎平縣等地。
荊州的最東邊是長沙郡,下轄9縣,包括今天湖北省的崇陽縣、通城縣、蒲圻縣,湖南省的岳陽市、長沙市、株州市、湘潭市、衡東縣、茶陵縣等地區。而今天的荊州市是湖北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東漢時期的荊州比今天的荊州市要大的多。今天的荊州市在三國時期叫江陵,是當時南郡的治所。
2樓:醉酒當歌哈哈哈
三國時的荊州有九個郡,具體的大小加起來相當於一個省的面積那麼大,所以三國時期的荊州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
3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現在的一個省,當時荊州的範圍,放到現在,涵蓋了七省一直轄市一自治區。這比現在的一個省都大。
4樓:不會飛的肥豬
是一個城市,荊州在當時是一個很大的區域,地廣物資豐富。
5樓:匿名使用者
相當於今天的一個省了
6樓:開疆拓土攻城拔寨
比一個省有過之無不及
三國時期荊州九郡的地方有多大?相當於現在的哪個省的大小
7樓:楊子電影
東漢時的荊州,轄郡七,縣一百一十七。治所漢壽(關羽封為漢壽亭侯),今湖南漢壽縣北。漢末移治 襄陽,今湖北襄陽市。
建安十四年, 劉備領荊州牧,移治 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荊州」後,移治 江陵。轄境相當於湖北、湖南大部,及河南、貴州、廣東、廣西等省的一部分。
東漢荊州原轄七郡: 南陽郡、 南郡、 江夏郡、 零陵郡、 桂陽郡、 武陵郡、 長沙郡。東漢末年,從南陽郡、南郡分出一部分縣,設定 襄陽、章陵二郡, 於是荊州共轄九郡,這就是後世稱「荊襄九郡」的來歷。
赤壁之戰後,曹、劉、孫 三家分荊州: 曹操佔據南陽、 襄陽、南郡三郡,劉備佔據長江以南的零陵、 桂陽、 武陵、長沙四郡,孫權則佔據江夏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 周瑜打敗 曹仁 ,奪取南郡,孫權拜周瑜為偏將軍,領南郡太守,駐江陵。建安十五年(210年),周瑜死後,孫權納魯肅之議,把自己所據部分「借」給劉備,於是劉備佔有荊州絕大部分地盤。
208年赤壁之戰後,原先短暫領有 荊州的 曹操只保住了荊州北部南陽郡與 南郡的一部分,而中南部被 劉備和 孫權勢力瓜分。
曹操之後從南郡、 南陽郡中分出襄陽郡、 南鄉郡,荊州成為三分割據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歸 劉備,江夏、 桂陽、長沙歸 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 曹操。一般認為這階段三家各佔三郡的局面是「荊襄九郡」一詞的**。
曹操在赤壁之戰後,因失荊州而使統一 中國的霸業不能實現;劉備因借荊州而立,取得西蜀之地而與魏、吳共為三國,但因為荊州的歸屬問題,導致 吳蜀聯盟破裂,形成長期與魏對峙的局面,最終三國歸晉;
吳國因借荊州而和劉備成為聯盟,在赤壁大破曹操,卻因強攻荊州,殺死關羽, 夷陵之戰差點亡國,最後雖有荊州,卻失去蜀國支援,脣亡齒寒,相繼被司馬氏所滅。在荊州這片土地上,上演著一次又一次的成王敗寇。
8樓:匿名使用者
俗稱荊襄九郡:
東漢末期的時期,荊州原下分管七郡: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東漢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挾天子令諸侯從南郡、南陽郡中分出襄陽郡、南鄉郡(一說章陵郡),合稱「荊襄九郡」。
順便說下,曹操同志打完赤壁以後就剩了南郡和南陽郡,後面三國鼎立之後,荊州成為三分割據的局面: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江夏、桂陽、長沙歸孫權,南陽、襄陽、南鄉歸曹操。
大小也不好打比方,看著地圖應該大致能知道多大了。
三國演義中的荊州有多重要,放到現在相當於是今天的哪個城市?
9樓:小小女人的努力
荊州在三國演義中貫穿了全劇,荊州是重地,因為他的面積幾乎可以涵蓋了南郡地區,而南郡又控制著湖北和蜀地的水路,在當時生產力極其落後的現實下,水路運輸比陸地運輸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所以荊州非常重要。荊州就是現代湖北省荊州市。
荊州原歸蜀漢所有,但歷史上一直是說由於關羽的大意把荊州弄丟了。因為關羽輕視東吳諸將,而導致未能準確判斷戰場的局勢,結果是丟失了荊州。其實,即使關羽沒有大意,荊州也很難保住,當時的關羽處於危難之中,前後都有敵軍,前是有曹操步步逼近,後是有孫權等待。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關羽也不是完全輕視了孫權,而是認為和曹操相比,孫權更容易對付。
關羽丟失荊州後,此時諸葛亮這邊的北伐也遭受挫折,蜀漢在走不了南郡水道的情況下,最終無可奈何的只能選擇了走祁山這條路。祁山之路異常艱難,這個在三國演義和真實的歷史上都有詳細的記載。劉備就這樣因為丟失了荊州後,光復漢室的機會也就丟失了。
雖然說荊州是各方勢力爭先恐後要搶佔的地方,即是兵家要塞,更是富饒之地。但是也是有很大缺點的。導致原來的劉表,現在的劉備,都沒能將它守住。
要說荊州是現代哪個城市,我們可以從地圖上開始尋找,地圖上很清楚的標明荊州就是江陵。江陵雖然經歷了無數歷史的風雲變幻,但是從來未曾改變自己的名稱,領土也沒有過多的變化,因為是南方的重要領域,所以經常成為被搶佔的地方。也因為從未更名,所以很容易被確定,就是現在的荊州市江陵縣
10樓:
以前荊州是一個很大的省,包括了現在湖北,湖南等,交通要地。
11樓:
過去的荊州,包括湖南和湖北兩個省,還有河南的一部分。
12樓:
三國時期的荊州,不是一座城市,而是一個省,而且是一個大省。從秦始皇開始,中國的基本政治格局就定調郡縣制。漢承秦制,繼續了朝廷郡縣的制度,****直管郡太守,太守直管縣令。
13樓:老陳聊文化
三國演義中的荊州是南上北下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14樓:ec自由行
它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的重要性,是戰爭中的扼要,所以誰把這裡攻克了就真的很厲害了。
15樓:叮叮入
《三國演義》中的荊州是否存在我們無從得知,所以也不知道是哪個城市。
16樓:匿名使用者
荊州大概屬於湖北湖南重慶江西各部分一些交界。南方北上,北方南下必經之路。諸葛亮隆中對早雲季漢滅魏必有一軍從荊州出發北上。
現在荊州就是兩湖省,交通要塞樞紐,中國去**都經過的地方。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相當於現在的哪個城市?
17樓:
三國中關羽鎮守的荊州絕不是現在的荊州市,它的地理面積非常大,大致相當於湖南湖北兩省面積之和。包括兩湖大部分地區和河南、廣東、廣西、貴州小部分地區。
荊州原是漢武帝設定的十三刺史部之一,如果換算成今天詳細的地理位置,向北是觸及到河南南陽市,向南可以到達廣西桂林和廣東韶關,向東是湖北和江西的交界處,向西包括全部的貴州省,地域面積之廣大實在難以想象。
東漢的疆域共劃分成13個州,包括兗州、徐州、青州、荊州、涼州、幷州、冀州、幽州、揚州、益州、交州、豫州、司州。荊州作為其中之一,足見它的重要意義。
東漢的荊州,轄內有7個郡,包括上庸郡、魏興郡、新城郡、襄陽郡、南鄉郡、南陽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衡陽郡、建平郡、南郡,其中各郡共下設127個縣,荊州的治所設在襄陽郡。
荊州七郡治所古今對照表
三國的荊州大約處在漢朝的中部地區,以交通便利,水運發達而聞名。它地處長江中游,如果順江而下能夠直接到達南京,向西可以謀取巴蜀地區。
荊州的地理格局一度發生巨大變化。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發生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這場世紀大戰使得漢末三足鼎立的局面確立形成,以曹魏一方的全面失敗而告終。赤壁大戰以後,曹操幾乎喪失對荊州的控制權,變成三家分荊州。
劉備作為荊州地區最大的受益者,手中佔有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四個完整的郡,另外包括南郡和江夏郡一部分,曹操手裡只掌控南陽郡和南郡大部分地區,孫權出力最大,受益最小,只有江夏郡一部分。
由於赤壁大戰,引出歷史上"借荊州"一說。所謂的借荊州是東吳誇大其詞的說法,也不存在"借"的說法。赤壁之戰時,曹操是有南陽郡發兵,與南陽郡最為接壤的是南郡,南郡有一部分在曹操手裡,劉備與孫權達成協議,以江夏郡換取南郡,孫權欣然同意。
雙方其實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盤。
一方面南郡和南陽郡相接壤,曹操有重兵把守南陽郡,一直對南郡虎視眈眈,只要曹操興兵犯境必然要先取南郡,穩定後方,這必然使得南郡一直處於不穩定的狀態,孫權覺得南郡是是非之地,軍事防禦成本太高,索性答應劉備的條件;另一方面劉備需要入蜀的門戶,南郡作為蜀地的東門,只要在南郡能夠站穩紮根,必然可以西進以圖蜀地。
雙方處於彼此利益的考慮,才達成江夏郡換南郡的協議。如此一來,連孫權都十分意外,萬萬沒想到劉備得到南郡以後,以手裡的荊州五郡一躍成為蜀漢之主。後來劉備剛在蜀漢站穩腳跟,東吳一看劉備有做大做強的趨勢,就派人去要回南郡。
劉備肯定不會把荊州南郡這個戰略要地再拱手給他人,就一拖再拖,甚至提出把長沙郡、桂陽郡割讓給東吳換取南郡,可是東吳不肯答應。
劉備情急之下,以"借"字拖延。東吳終於按耐不住,東漢建安十四年(209),劉備派關羽攻打曹操的南陽郡時,孫權依照呂蒙的計策,出奇兵偷襲荊州的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地,最終上演令人感慨悲嘆的關雲長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終慘遭殺害。
客觀理性地分析,荊州的戰略意義十分巨大。長江橫穿南郡的東西方向,幾乎可以覆蓋南郡大部分地區。東漢時期,生產力落後的情況下,物資的運輸如果依靠人力陸地運輸的話,成本非常高。
水運可以很好地解決成本高的問題,南郡正好可以控制住湖北和蜀地的水運航道。
從後期的歷史發展也能夠看出荊州南郡的重要性。關羽丟失南郡、武陵郡和零陵郡後,造成諸葛亮這等神人數次北伐都無功而返。我們常說"六出祁山",因為要想出蜀地最理想的方案就是走南郡水道,後來蜀漢不得已才只能走祁山這條路。
而且祁山之路走得有多麼艱難,無論是正史還是評書演義都說得很清楚,也由此可見南郡和零陵郡的丟失直接導致劉備再也沒有光復漢室的機會。
荊州雖然是兵家要塞、富庶之地,但是它的弱點也是致命的,自古到今一直處在風雨飄搖的局勢中。無論是此前的舊主劉表,還是後來新主的劉備,多少頂級的政治軍事家都難以將它經營做大。
作為漢末三家政權的交集地,荊州這片土地上確實上演過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也正如《三國演義》說的那樣"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裡,曹操陣營,相當於公會。劉備陣營,相當於幫派。孫權陣營,相當於什麼
部落聯盟,簡稱聯盟。因為孫權,靠的是江東氏族和淮泗將領,江東氏族,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勢力,都有自己的部曲,即私兵。每一姓的家主都是這一姓的首領,比如陸家,魯家,張家,虞家等等。這一點,曹操和劉備手下的將領都不具備。而淮泗將領,就跟荊州將領劉備進入西川一樣,是跟孫策進入江東的,他們只能算是孫家一系的,而...
三國裡面的官位有哪些?是做什麼的?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位
軒轅胤日 大將軍 戰國時始置,是將軍的最高封號,東漢時多由貴戚充任。具體名號有建威大將軍 驃騎大將軍 中軍大將軍 鎮東大將軍 撫軍大將軍等等,除驃騎大將軍之位稍低於三公之外,其餘均在三公之上。三國時夏侯敦 姜維等人皆為大將軍。大司馬 漢武帝 劉徹 廢太尉設大司馬,光武帝 劉秀 又廢大司馬為太尉,故大...
英雄殺的人物相當於三國殺的誰,英雄殺和三國殺人物的對照是什麼?
我記得曹操李世民是抄襲三國斬裡面的設定,時遷不知道是不是原創。當然三國斬基本也是抄三國殺。不過三國殺也不是原創,創意很大部分來自德國桌遊bang,自己抄過來,加入一些三國人物之類無關遊戲本質的東西來媚雅。然後就是三國斬,英雄殺這種趨之若鶩來吃三手剩飯 至於法律上怎麼認定就是肉食者某之了懶得去管。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