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閭左適戍漁陽的翻譯,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解釋

時間 2022-03-06 01:40:02

1樓:貝貝愛教育

這句話的意思為:朝廷徵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

出處:漢·司馬遷《陳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發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屯大澤鄉。陳勝、吳廣皆次當行,為屯長。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斬。陳勝、吳廣乃謀曰: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白話釋義: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九百人駐紮在大澤鄉。陳勝、吳廣都被編入謫戍的隊伍裡面,擔任屯長。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計已經誤期。

誤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應當斬首。陳勝、吳廣於是商量說:

「現在即使逃跑(被抓回來)也是死,發動起義也是死,同樣是死,為國事而死可以嗎?」

寫作背景: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築長城、修驛道,並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

同時,秦朝統治者還制訂了嚴刑酷法,使人民動輒觸犯刑律。秦二世繼位後,賦斂益重,致使天下困疲不堪,人民陷於深重的苦難之中。

在秦王朝的殘暴統治下,爆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領導的大澤鄉起義。二世元年七月大澤鄉九百人走投無路的命運,正是全國勞苦大眾處境的縮影,這也是大澤鄉的星星之火能點燃全國範圍農民起義燎原烈火的原因。

由於當時秦王朝的力量還很強大,加之陳勝本人不善於團結內部和貪圖王侯生活,脫離群眾,這支起義軍經過短短六個月就失敗了,陳勝本人也被叛徒殺害。但在這次起義的影響和推動下,各路起義軍迅速席捲全國,使由秦始皇子孫萬世統治中國的幻想破滅,秦王朝僅存在了15年便被推翻。

此文生動地記述了從大澤鄉起義到張楚政權建立這一段歷史程序,再現了陳勝、吳廣兩位起義領袖的英雄本色。

陳勝有很高的階級覺悟,並且懷有「鴻鵠之志」。這表現在傭耕時與同伴的對話中,表現在並殺兩尉之後面對徒屬所作的講演中,尤其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語,是對封建世襲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

正是由於他富有遠見,他的話具有鼓動性,才能收到徒屬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為起義領袖,陳勝和吳廣都能審時度勢、機智果斷,為起義作出周密的謀劃和部署。「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斬」是陳涉等人起義的直接原因。

面臨必死處境時,陳勝和吳廣當機立斷,密謀起義,決心率眾闖出一條生路來,說明他們對起義的時機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謀中,陳勝對時局作了精闢的分析,把握了「天下苦秦久矣」這一社會背景。

在這種分析的基礎上,決定打出公子扶蘇和項燕的旗號——因為「百姓多聞其賢,未知其死也」,「項燕數有功,愛士卒,楚人憐之」,「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提出這一口號,則「宜多應者」。

他們在卜者啟發下,精心策劃丹書魚腹和篝火狐鳴兩件「靈異」事件,騙過了其他戍卒的耳目。他們合演的殺將尉的雙簧戲,成功地點燃了起義的導火線,這些都能說明他們善於謀劃。

後文中的「諸郡縣,苦秦吏者」照應上文「天下苦秦久矣」,「皆刑其長吏,殺之以應陳涉」與上文「宜多應者」相呼應,這兩句話的前後照應說明了陳勝的分析完全正確,體現了他洞察時局的能力。也正是陳涉這種謀劃、洞察的能力,才造成起義一呼百應,並迅速遍及全國局面。

2樓:追尋幸福的豬豬

朝廷徵調貧苦平民(九百人)去駐守漁陽

發,徵調

古時貧者居住間左,富者居住間右。閻左就用來指貧苦人民。

適(zhé),通「謫」,謫守。

戍,駐守。

漁陽,在現在北京市密雲縣西南。

3樓:

朝廷徵發九百貧苦百姓去駐守漁陽,臨時停駐在大澤鄉。

發:徵發 閭左:貧苦人民 適:同「謫」,發配 戍:守邊 屯:停駐

陳涉世家 原文+ 翻譯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解釋

4樓:雨中漫步

解釋:朝廷徵調貧苦平民九百人,調派去駐守漁陽,停駐在大澤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