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用的是貨幣是什麼貨幣

時間 2022-03-30 06:10:06

1樓:夜狺文苑

戰國七雄秦、楚、齊、燕、趙、魏、韓的錢幣由為布幣、刀幣、環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組成。是戰國時期的四大貨幣體系。

布幣,鏟形,由農耕經濟的農具「錢」、「鎛」演變發展而來,這也是把貨幣稱之為「錢」的緣故。「布」為「鎛」的假借字。 布幣的流通範圍,主要在黃河中游農耕經濟地區如韓國、趙國、魏國、燕國等。

刀幣,刀削形,起源於漁獵經濟工具。主要流通在黃河流域的東部諸侯國如齊國、燕國、趙國。各國的刀幣大小不同,形狀各異,其中以齊國的刀幣最為古樸精美。

圜錢,圓形圓孔,又叫環錢。起源於手工業經濟工具的紡輪或璧環,主要流通於秦國、魏國、韓國,戰國中期以後,秦國首先採用方孔圓錢,後來齊國燕國也紛紛仿效鑄造。

蟻鼻錢,又稱鬼臉錢,是南方楚國的鑄文銅幣,形狀呈不規則橢圓形,上面鑄有陰刻銘文,有一種錢文好象螞蟻爬在人的鼻樑上一樣,故名蟻鼻錢;另一種好象醜陋的鬼面一樣,故名鬼臉錢。以枚為單位計值,使用時較為便利。

在當時,換算的比例主要與糧價,貨幣的純淨程度有關。例如在平時,秦幣可以兌換一個齊幣。後來秦國為了應對危機,就在秦幣中摻雜了許多雜質,使得三個秦幣只能兌換兩個齊幣。

不僅如此,各國之間貨幣的價值還和糧價息息相關。畢竟在當時,糧食才是活命的根本。

2樓:心的距離

貨幣最早的形態是金銀條塊,後來在春秋戰國時期出現了金屬鑄幣,比較有名的就是刀幣,布幣和環幣。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3樓:心願誠帆

春秋五霸是五個君王,戰國七雄是七個國家。

一、春秋五霸

從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歷史上稱為春秋時代。在這290多年間,社會風雷激盪,可以說是烽煙四起,戰火連天。僅據魯史《春秋》記載的軍事行動就有四百八十餘次。

司馬遷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相傳春秋初期諸侯列國一百四十多個,經過連年兼併,到後來只剩較大的幾個。

這些大國之間還互相攻伐,爭奪霸權。歷史上把先後稱霸的五個諸侯叫做「春秋五霸」,「五霸」又作「五伯」,其說首見於《左傳》。

關於春秋五霸,各類史家、學者的看法也不盡相同。兩種最具代表性的:

1、《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2、《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二、戰國七雄

戰國七雄是中國古代戰國時期末期(東周滅亡前夕)七個較強的諸侯國的統稱。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無數次兼併戰爭使諸侯國的數量從數百減少到數十。

到戰國後期,僅剩下七個實力較強的周天子分封或自立的諸侯國,分別為燕國、秦國、楚國、齊國、韓國、趙國、魏國,合稱為「戰國七雄」。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燕太子丹謀刺秦王政失敗導致身死國滅後,公元前221年,秦軍進而圍臨淄滅齊,結束戰國群雄割據。

擴充套件資料

春秋五霸,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爭奪天下,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特定階段的歷史產物,此時的諸侯爭霸戰爭,為之後的戰國時期的兼併統一戰爭做了先期準備。

關於「春秋五霸」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史記索隱》—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荀子·王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減少,周王室名義上為天下共主,實際上已形同滅亡,諸侯國互相攻伐,戰爭不斷。

三家分晉後,趙國、魏國、韓國躋身強國之列,又有田氏代齊,戰國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國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國、巴國、蜀國、宋國、中山國、魯國等大國。小國尚有鄭國、衛國、滕國、鄒國、費國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在這七雄之中,後期以秦國國力最強。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該六國又稱「山東六國」。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

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

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4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各自是什麼?

5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6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7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8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是什麼

9樓:京城「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 戰國七雄是齊國、楚國、燕國、韓國、趙國、魏國、秦國。

10樓:

春秋五霸是春秋時期五個被推為盟主的國君,有兩種說法:一種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 另一種是:

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和楚莊王。 戰國七雄是戰國時的七個強國,分別是齊、楚、燕、韓、趙、魏、秦。

11樓:生活全知了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稱霸的五個諸侯,分別為: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戰國七雄,是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分別為:齊、楚、秦、燕、趙、魏、韓。

在這七雄之中,除秦國以外,其餘六國均在崤山以東,因此又稱「山東六國」。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分別指的是那些國家。 5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戰國七雄:

國名 都城 都城現今所在地 國土在今省份

齊國 臨淄 山東淄博東北 山東、河北的一部分。

楚國 鄢郢 湖北荊州 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一帶,後發展至江蘇、重慶、廣西等地。

燕國 薊 北京 北京、天津、河北、內蒙古、遼寧的一部分。

韓國 新鄭 今河南新鄭 河南、山西一部分。

魏國 大梁 今河南開封 陝西、河南一帶,極盛時地跨陝、豫、冀、晉、魯、宛六省

趙國 邯鄲 河北邯鄲 山西、內蒙古、河北的一部分。

秦國 咸陽 陝西咸陽 陝西、甘肅、後發展至四川、重慶一帶。

13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五霸"指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helu)、越王勾踐「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

春秋五霸

霸國 創業霸主 歷時 時間(年)

齊國 齊桓公 姜小白 前720-前750 40晉國 晉文公 姬重耳 前760-前510 160秦國 秦穆公 嬴任好 前750-前770 30楚國 楚莊王 羋侶 前790-前690 110吳國 吳王 闔閭 前690-前510 30

14樓:該甩的都不要

五霸:其恆公,......

七雄:其.除.燕.含.早.為.請

15樓:漫塘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等七國。

16樓:4179四

「 春秋五霸 」(有很多種說法)

最常見的是出至《史記》: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還有一種常見的出至《荀子》: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又有一說出至《辭通》: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

等說法,上述按稱霸時間早晚的順序排的。

其實在吳王闔閭、越王勾踐之前就有春秋五霸說法了,勾踐已處於春秋末期戰國初期,嚴格意義上這種說法不太好。

還有宋襄公其實名不副實,國土小,實力不強,司馬遷因其講仁義而列入五霸。

鄭莊公才是最早稱霸,名副其實,但因挑戰皇權,不尊天子,不被儒學家喜愛,被排斥,才有了宋襄公入五霸。

春秋的霸主有:鄭莊公、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晉悼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

「 戰國七雄 」

齊、楚、燕、韓、趙、魏、秦。

17樓:顛紅

看了以上回答,歷時書又改了嗎?終於把宋襄公刪除了?那麼越王勾踐那?要知道秦穆公不是稱霸中原,是西戎,對晉作戰也只是報了仇,並沒有對晉國造成什麼巨大的打擊.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

18樓:遊子逸

春秋五霸是指春秋時期五個諸侯之長。

春秋時期,天子衰,諸侯興:周王室勢力衰微,權威不再,已經無法有效控制天下諸侯,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為了能在政治、軍事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啟了激烈的爭霸戰爭,相互之間合縱連橫、東征西討,前後共有數位諸侯依次成為霸(霸,政之名,即伯,音轉為霸,又稱州伯、方伯,即諸侯之長,其職名為會諸侯、朝天子,實為迫協諸侯、把持其政),史稱:春秋五霸。

戰國七雄指中國歷史上戰國時期的七個最強的諸侯國,也代表了除了周文化之外不同文化體系(楚文化、齊文化、秦文化、三晉文化、燕文化)。經過春秋時期(前770年―前476年)的無數次兼併戰爭,諸侯國的數量大大減少。到戰國時期(前475年―前221年)實力最強的七個諸侯國分別為秦、齊、楚、燕、韓、趙、魏,這七個國家被歷史學家稱作「戰國七雄」。

除戰國七雄外,還有越、巴、蜀、宋、中山等大國。小國尚有鄭、衛、東周、魯、滕、鄒、費等,但其實力與影響力皆遠遠不及戰國七雄,只能在強國的夾縫中生存,且最終均為七雄所滅。

由於郡縣制度的加強,以獲取土地、財富、人口的國家不斷開展兼併戰爭,促使這個從春秋時期開始便戰爭不斷的土地逐漸走向新的時代。戰國承春秋亂世,啟帝秦發端,中續百家爭鳴的文化潮流,這是中國思想、學術發展的**時期,史稱「百家爭鳴」。中原經濟技術的新發展與各國相繼圖強而的舉國變法,名士的縱橫捭闔,宿將的戰場爭鋒,湧現出了大量為後世傳誦的典故。

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誰

逗比逗無悔 關於 春秋五霸 史上出現過多種說法,中學歷史教科書主要介紹兩種最具代表性的 史記索隱 齊桓公 宋襄公 晉文公 秦穆公 楚莊王 荀子 王霸 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的七國分別是 齊國 楚國 燕國 韓國 趙國 魏國 秦國。戰國七雄,戰國時期七個最強大的諸侯國的統稱...

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的異同,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什麼關係

京城 老炮兒 春秋五霸是齊桓公 晉文公 楚莊王 吳王闔閭和越王勾踐。戰國七雄是齊國 楚國 燕國 韓國 趙國 魏國 秦國。 相同點 都是通過修明內政 富國強兵來進行武裝鬥爭爭取國家利益。不同點 爭霸戰爭以尊王攘夷為幌子進行,而兼併戰爭是赤裸裸的侵略 爭霸戰爭側重於爭奪勢力範圍,兼併戰爭側重於滅亡弱國兼...

戰國七雄和春秋五霸什麼關係,春秋五霸和戰國七雄是什麼?

一首歌一個人 沒有關係,春秋戰國分為春秋時期和戰國時期。春秋五霸屬於東周前半段的春秋時期,戰國七雄屬於東周後半段的戰國時期。戰國七雄 秦 楚 燕 韓 趙 魏 齊七國,是七個國家,魏國在各大國中實力最強,但在後來居上的齊 秦夾擊下逐漸衰落下去,經過春秋時期曠日持久的爭霸戰爭,周王朝境內的諸侯國數量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