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悵然控
蜀國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再加上黃巾起義的沉重打擊,東漢政權名存實亡。各方諸侯也在鎮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強大,形成割據紛爭的局面。當時諸侯當中,以曹操和袁紹勢力最大。
曹操採用袁紹謀士許攸的建議,打敗了袁紹,統一了北方,又「挾天子令諸侯」,為後來魏國的強大奠定了基礎。但魏之滅亡也是源於曹操的: ① 曹操不能以民為貴。
孟子說過「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而曹操不僅認為君貴民輕,而且認為「己貴民輕」,這從他的「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來。② 曹操忌賢妒能,重武輕文。
他十分愛慕像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但卻殺許攸、斬楊修,使魏國無出謀劃策之人,以致在蜀軍進犯時,不得不起用像司馬懿、司馬昭這樣的野心家。司馬氏父子在滅蜀的過程中勢力不斷壯大,最終滅掉了魏國。
在曹操統一北方的過程中,北方諸侯之一的劉備倉皇逃竄。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臥龍先生——諸葛亮相助,此人用博望之火、白河之水擋住了曹軍,又遊說東吳聯兵抗曹,使曹操大軍敗於赤壁。從此以後,曹操退回北方,劉備直取西川,孫權雄踞東吳。
諸葛亮不僅為蜀政權做出了傑出貢獻,而且也促進了三國鼎立之勢的形成。
蜀之盛成於諸葛亮,毀於諸葛亮。昭烈帝劉備死後,蜀後主劉禪無能。按照劉備的遺囑,諸葛亮是完全可以自立為帝的,然而他不僅沒有這樣做,還未能及時而有效地規勸劉禪。
街亭之戰又因用人不當而丟失了重要糧道——街亭。最後又將自己平生打仗的經驗傳於姜維,姜維雖有匡扶漢室之志,領兵作戰之能,但終因蜀主劉禪無能,不能重用他而被魏軍所滅。
孫策踞於江東,孫策死後,孫權即位。赤壁一戰,又使曹操滅亡東吳的美夢化為泡影,因此,孫權對東吳政權的穩固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孫權同時也是東吳滅亡的源頭:
① 赤壁大戰後,孫權不顧眼下抗曹大計,強奪荊州,殺死關羽,致使劉備惱羞成怒,興兵伐吳,吳蜀聯盟破裂,造成兩國元氣大傷,給魏國一個可乘之機;② 吳國與魏國聯盟伐蜀,伐蜀未成,反倒使東吳處於到底是聯魏伐蜀,還是聯蜀伐魏的進退兩難的境地。
綜上所述,我們就不難看出魏、蜀、吳三國滅亡的原因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為國家的興盛而立下了汗馬功勞的同時也是國家衰落的源頭。為此我們可以說:
「魏、蜀、吳三國的興亡是曹操、諸葛亮、孫權所決定的!」
韋典在三國中是哪國的
典韋,陳留己吾 今河南省商丘市寧陵縣己吾城村 人,世稱 古之惡來 在京劇中被畫為黃臉。三國時曹魏猛將。擅使大雙戟,為人壯猛任俠,曾為鄉人劉氏報仇,殺人出市,人莫敢近。軍中的牙門旗既長且大,人們都不能把它舉起,而典韋竟以一手便將其執而豎起,人們都以他的奇力為異。初屬張邈手下司馬趙寵,後屬夏侯敦。曹操討...
三國中哪國人民幸福指數最高,全世界哪個國家老百姓的幸福指數最高?
柳搖風 答 漢末三國是一個大動亂大 的時代,漢朝滅亡後,天下分為魏蜀吳三國。三國紛爭,戰火連年。生活在亂世中的芸芸眾生,他們究竟有著怎樣的境遇?在那個時代,哪國的百姓相比較而言生活更好一點?各個時期的百姓生活差異有多大?帶著這些疑問,我們來看看下面的內容 首先說魏國。魏國作為當時中國的中心,佔據整個...
誰是三國中最愛叛變的人,三國中叛變的人有誰?
暮靜雨 大多數人的眼中這個問題是唯一的答案,沒有討論的必要 呂布嘛。先丁原,後董卓甚至還有袁術而且三姓家奴說的就是他,但是仔細想想也許呂布並不是最多,最多的是劉備這位所謂的先主,先是公孫瓚,再是陶謙,曹操,袁紹,劉表,劉崎,劉璋,呂布有四位的話那麼劉備就有7位,若不是最後建立了蜀國也許三國中評價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