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張謇在中國經濟近代化中的作用

時間 2023-05-08 05:27:02

1樓:平安銀行我知道

張謇 (清末民初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張謇[jiǎn](2023年7月1日~2023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祖籍江蘇常熟土竹山。

張謇主張 「實業救國」,是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張謇主要貢獻及影響

張謇經濟思想主要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張謇的主要經濟思想有:實業救國和教育為民。

實業救國。張謇在南通所做的實業眾多,大多是與民生相關的各類工廠,逐漸形成工業區,還建了碼頭、發電廠、公路,成為中國早期民族資本主義的基地之一。

張謇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許多學校與事業單位的興辦在當時都是全國第一。他為民族工業和教育事業的貢獻,被人們稱為「狀元實業家」。

張謇在當時對南通的建設已經有很清晰而前衛的規劃理念,包括與西方建築理念相結合的花園城市。這些理念的實踐使得南通被現代建築學家、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譽為「中國近代第一城」。

教育為民。2023年,張謇支援下,同濟醫工學堂(同濟大學的前身)在吳淞覆校。 2023年,上海商科大學在上海成立。

光緒三十一年(2023年),張謇在通州建立了中國第一所博物館——南通博物苑。2023年,創辦了南通電燈廠,城市開始用電燈照明。

2023年,建立大聰**公司,創辦南通城鄉郵政和**業務;2023年,設立氣象臺,為生產和生活服務;2023年,建成南通更俗劇場,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樹立新風。

評價張謇的歷史貢獻

3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2018·恩施)「他一生孤獨,最大的精神支撐是內心崇高的社會理想,是一個狀元告別仕途後仍念念不忘的興國之夢。」這是對清末狀元張謇的評價,他的「興國之夢」是實業救國。

4樓:匿名使用者

張謇,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他創辦我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的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工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張謇為中國近代史做的貢獻主要有哪些

5樓:繼潤

主要成就:發展了中國近代教育事業 ,發展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 ,將南通打造成中國近代第一城。

張謇[jiǎn](2023年7月1日~2023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進行棉花改良和推廣種植工作;以家鄉為基地,努力進行發展近代紡織工業的實踐,為中國民族紡織業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 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2023年4月18日,以我國近代著名狀元實業家、教育家、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張謇命名的萬米級載人深淵器科考母船「張謇」號開工建設。

6樓:網友

張謇創辦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開中國紡織高等教育之先河;首次建立棉紡織原料**基地。

他一生創辦了20多個企業,370多所學校,為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寶貴貢獻,被稱為"狀元實業家。

簡要評價張謇

張謇是什麼創始人 對張謇的評價

中國經濟的現狀,中國經濟現狀

猶慕金清妍 不樂觀,否則也不會重新刺激房地產。如果您的問題得到解決,請給予採納,謝謝! 雙月雁 一樓回答的哥們,你的資訊早已經不是最新的了,早已經過時了,能不能用最新資訊? 城市經濟化 危 為 機 在調整中增長。展望2009年,巨集觀經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將更加嚴峻,經濟下行壓力將繼續加大。2009年...

導致近代前夜中國經濟相對遲滯的原因是什麼

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導致的經濟呆滯。不鼓勵商品經濟的發展,不為商品的流通提供政策的支援和有效的引導,所以經濟發展始終處於地域性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模式。沒有用於商業交換的商品,沒有流通的渠道和條件。經濟發展自然是死水一潭,處於呆滯的狀態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 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經濟入侵 領土主權的喪失...

中國經濟應該轉向高質量發展了嗎,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提是什麼?

蛙家居 據報道,日前舉行的相關會議上,中國領導人表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目前,傳統產業煥發生機 新產業勢頭強勁 新經濟加速成長,我國經濟結構調整正逐漸走出陣痛期 步入收穫期。報道稱,近年來創新發展釋放強勁動能,創造了一個又一個 中國奇蹟 放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天地更加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