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是什麼官,太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時間 2024-12-23 03:15:19

1樓:網友

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歷代沿襲不變。

南北朝時,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

明清則專稱知府。

太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2樓:老周漲知識

市長。太守是中國古代的官職名之一,原本叫「郡守」,官職等級相當於現在市長一級。太守是戰國時期設定在邊境上的武官,負責駐防和統軍,因此不常置。

當時,諸侯王們為了守住疆土,經常在衝突頻繁或邊遠的地區設郡,並委任郡守統兵。比如楚懷王設巫郡,秦惠王設巴郡、蜀郡。

太守起初也不是正式官職,只是一種稱謂,是秦漢時期對郡的首長---郡守的尊稱。西漢景帝時一郡的最高長官正式更名為太守。至隋初存州廢郡,州刺史代太守之任。

從此以後太守又不再是正式官名,成為刺史或知府的別稱。明清對知府尊稱太守。

太守」一職,為一郡之最高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而兩漢時期的乙個郡,與秦朝的三十六郡又有不同。兩漢將天下分為十三個州,而每個州下面又分若干個郡和封國。

郡的最高主官是太守,封國的最高行政長官是國相。直到清代,知府仍然俗稱「太守」,但清代太守的職權與地位,已跟漢太守完全不同,只是乙個五品官,相當於市長。

歷史上有名的太守是一錢太守。劉憲年輕時跟隨父親劉丕學習,因通曉經學被舉薦為孝廉,出任東平陵縣令,有仁惠之政。之後連續擔任豫章、會稽太守。

在會稽郡時,簡除煩苛政令,禁察官吏的非法行為,政績卓著。後被公升職入京,山陰縣有五六位鬚眉皓白的老人,特意從鄉下遠來給他送行,每人帶了百文錢贈送他。他不肯接受,只是從許多錢中挑選乙個最大的收下。

因此,被後人稱為「一錢太守」。

太守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3樓:小魚真會飛

太守相當於現在的市委書記+市公安局長。

漢朝一共被分為十三個州,其中郡就是這些州下一級的城市,也就是說那時的太守的官職就是現在乙個市長大小的官職,那個州就是現在的省,而郡就是市。那時的太守又與現在的市長有所不同,那時的太守具備乙個郡的兵權。

太守既是當時的乙個郡的行政最高長官,又是乙個郡的軍事最高長官,而現在的市長的權力只是乙個市的行政最高長官。太守的官職的大小用現在的官職名稱來說就是乙個市的市委書記,再加上乙個市的最高軍事將領。

太守的職責。

是掌管一郡的民政和軍事。但西漢時郡的軍事平時似主要由郡尉主管。太守常要「行縣」,以省察各縣令、長的治狀。

春天到各縣去「行春」,以勸課農桑。太守掌握著一郡的司法權,對民事、刑事案件都可作出最後的判決。

貢士進賢,即按**的要求向上推舉各種人才,也是太守的一項重要任務。漢代謂之察舉。西漢時,每年秋天,太守主持「都試」以講武。

皇帝向太守頒發發兵用的銅虎符。郡中若發生武裝暴動,太守要率兵前往鎮壓。

4樓:網友

太守是秦朝至漢朝時期對郡守的尊稱。漢景敗念帝更名為太守,為一郡的最高行政長官,除治民進賢決訟檢奸外,還可以自行任免所屬掾史。歷代沿襲不變陸橡。

南北朝時,新增州漸多。郡之轄境縮小,郡守權為州刺史所奪,州郡區別不大,至隋初遂察悉困存州廢郡,以州刺史代郡守之任。此後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僅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別稱。

明清則專稱知府。

翰林 是幾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翰林相當於現代的祕書一樣,翰林院編修的職務相當於現在 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祕書 官銜則有大有小,最大的可當到主任一級 進入政治局 小的依次相當於司局級 處級或科級。翰林院編修主要是誥敕起草 史書纂修 經筵侍講,實際上,其重要作用在於培養人才,類似於現在的實習生。祕書是領導者 主事者身邊的綜合輔助工作...

進士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進士相當於現在的什麼

參加縣或者府一級考試通過的,成為秀才 秀才參加省一級 或者其他行政單位名稱,各個朝代不一樣 考試通過的,是舉人,這場考試叫做 鄉試 所有舉人蔘加全國考試,通過之後就是進士 進士考試的殿試第一名,才可以稱為狀元。所以對應到現在 小學 初中生算是童生 初中畢業一般會有一次全縣或市聯考,考入高中,所以高中...

請問,古代的「御使」是幾品官?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謝謝

小夏在深圳 御史應為記錄和管理歷史 檔案一類的 御史臺監察百官的職能類似於現在的紀檢委。御史,在秦以前是史官,秦以御史監郡縣並執法。漢代御史因職務不同,有侍御史 治書侍御史 符璽御史 監軍御史,侍御史 掌糾察 治書侍御史 查疑獄。魏晉南北朝有督軍糧御史 禁防禦史 監察御史等,隨事立名。唐有侍御史 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