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冒慕雁
暴秦說秦朝的法律有問題是站不住腳的,秦國的法律讓秦國的百姓人人善戰,好戰這就說明秦國的法律是深得秦國底層百姓的擁護。這就說明這套改革刑法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但是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有一些人受益,必然會導致一些人的利益受損。
那些人受損呢,首先曾經的得利者,六國貴族。對普通的六國百姓來說在秦始皇統一過程中必帶來巨大殺伐,六國剩下百姓親人肯定很多死於秦兵之手,對他們來說就是殘暴的。這些人如果秦兵不一下子全部滅六國人口一下子增加幾倍一代過後百姓生活得到改善也可能忘記仇恨。
必竟六國有自己獨立的國家群體意識,秦暴力打擊就是侵略他們的家園。特別是六國貴族一下子從貴族什麼都不幹到成為普通百姓這種巨大的利益落差肯定會非常不滿。反心也是最重的,秦滅六國消化不良最後被那些曾經對手推翻建立朝代當然就會想盡辦法抹黑。
其實秦朝開創性的制度改變,把過去貴族的不可挑戰,勞動的所有成果歸歸奴隸主,到把土地租給平民原後收租這種多勞多得的模式是進步的,同時社會底層百姓也有機會改變階級的機會,而不在是過去的種族制,生而為貴就是貴族,貧窮世代貧窮是有進步的。從體制上看秦國的政治體制對六國來說是巨大的社會進步,對普通人絕大多數百姓來說是巨大的進步。維一受損失的是六國貴族,六國貴族利用秦朝統治根基淺,和秦始皇太心急,急於幹成子孫後代需要乾的事。
修長城,修道路,站在整個國家和整個國家來說都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苦的是當代人受益的是子孫後代。但是這些工程人口剛好聚集給六國貴族造反提供了可趁之機,民工變軍隊,就鎮壓不住了。如果修養生息幾代人六國是沒有機會造反的。
秦國百姓能從乙個不起眼的貧弱小國成為最強者,人口最多的大國同時吸引了很多曾經六國國民說明秦國的百姓對當時生活是比較滿意的,人人想上戰場立功,當時秦國的百姓是幸福的。
2樓:閃電
在秦國只要努力就能獲得爵位,這種公平公正在其它國家是做不到的。在戰亂年代秦國百姓能溫衣足食,社會安定,要敢做亂就要處以重刑,斷胳膊斷腿都是輕的,其它國家肚子都吃不飽談何幸福,這就是法治社會的優勢。
3樓:越來越好的商業地產
我覺得西周之前,奴隸制時期,只有少數人是貴族平民,大多數人是生死都不能控制的奴隸。周王室衰敗後,又是戰亂不斷,命如草芥,大多數人不是幸福不幸福的問題,是能不能活著的問題。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奴隸可以變成平民,平民可以變成王侯,糧食增產,生存問題解決了,還有發展問題可以期待,他們是幸福的。
只有戰爭能夠帶來階級階層的提公升,他們是熱切的,好戰的,甚至秦國君王不發動戰爭,他們甚至是怨恨君王的。只有承平日久的百姓才討厭戰爭。
4樓:不枉少年人
個人覺得秦國百姓在戰國時期是幸福的,畢竟秦國實行商鞅變法之後,百姓的糧食產量得到了提高,國家也變得強盛,所以百姓能夠安居樂業。
5樓:勝利村寧
是不幸福的,沒有一國的百姓在打戰的時候能夠安全幸福地生活下去,他們多多少少都會被戰爭所連累。
6樓:盍新
光驪山乙個監獄的犯人數量。
7樓:地獄勇士
主要原因還就是商鞅變法留下的不合理體系到了秦統一後沒有做相對的改善。
對於戰國時期百姓而言,生活在秦國幸福還是生活在其他六國幸福呢?
8樓:興熙結他
對於戰國時期百姓而言,生活在秦國幸福還是生活在其他六國幸福呢?看過的書裡面都在講地域面積,地理位置,人口數量,牲口,車騎數量,君王治國如何這些資訊,還真沒看見到人民到底幸不幸福。粗略想法哈,有權有勢的階層啥時候都是最幸福的,生活,生產資料都歸他們所有,衣食住行樣樣富足,酒色財氣,紙醉金迷的生行櫻活就算地主階層也與之差很多吧,跟別提奴隸階層了。
看什麼時期好吧,戰國中期,打贏馬陵、桂陵之戰的時候確實國力強盛。自從樂毅的六國聯軍打的齊國只剩兩座城市,型帶碰幾乎亡國。後面即便是復國。
也已經是元氣大傷。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先說南韓,地處諸侯國中間,領地少,國力弱,被魏國、楚國卜談和秦國輪番欺負。魏國,最先變法,國力迅速上公升,魏文侯為圖霸業,東征西討,連年用兵,後被楚國吳起打敗(吳起從魏國出走的武將),被齊國打敗,多年征戰,嚴重損耗了魏國國力。
趙國和魏國、秦國、燕國發生戰爭,國力在長平之戰損耗最大。秦國變法之後,一直對外戰爭不斷,秦國就是一臺戰爭機器。楚國是大國,地廣人稀,農業欠發達。
國君無能,和秦軍作戰,贏少負多。
燕國地處偏遠,鳥不拉屎的地方,在戰國七雄裡,他常常邊緣化,燕照王時期,燕國火了一把,燕照王認命樂毅將軍,他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70餘城,創造了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燕昭王死後,他兒子不信任樂毅,把統帥換了,齊國才趁機復國。隨後40多年齊國無戰事。
那個國家老百姓幸福不幸福是相對的,戰爭傷害最大是老百姓,家破人亡,流離失所。
9樓:雲貓君
對於戰國時期的百姓而言,還是生活在秦國比較幸福,因為秦始皇還是做了很多好事的。
10樓:網友
生活在其他國家更加幸福,因為秦國的律法很嚴苛,導致秦國的人都往其它國家跑。
11樓:繁新人
生活在哪個國家都不幸福,因為當時哪個國家都亂,除非你出生貴族,貴族在哪個國家都無所謂。
戰國時期秦國是什麼時候才強盛起來的
12樓:網友
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從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前325年秦惠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乙個大國。前246年秦王趙政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南韓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
13樓:
秦孝公啟用商鞅變法使得秦國的國力有一定的增強,但是秦國的人口和兵員還不能滿足進一步的征戰和爭霸。後來到了秦慧文王時期吞併巴蜀,使得秦國有了蜀中萬畝良田和數百萬的人口。真正秦國強大應該是從秦惠文王贏駟開始的。
14樓:守正小道童
整個戰國時期一直都是強國!!
在西周末年,秦襄公親王那次勤王之後,奏表去租犬戎之後,自此成為大國。秦襄公其實是贏秦六世,當時只是子爵,在勤王后才晉封為伯爵,然後就是秦文公,文公後是靜公(未即位)憲公至秦武公當時國力已經無可匹敵,傳至侄子秦穆公開始逐鹿中原成為春秋五霸。
15樓:網友
秦國確實在戰國初期還算不上強國,在經歷數次亂政後的秦已經失去春秋穆公時期的西方大國地位,積弱積貧且社會矛盾激化,充其量只能算是。
二、三流諸侯,然而歷史真正的轉機是出現在秦孝公(贏渠梁)拜衛鞅(後也稱商鞅、商君)為客卿(後至左庶長)在國內大行改革之後,秦國才逐漸崛起,並納入東方列強的視野,而後又經數代秦王的苦心經營,弱秦才真正的強盛起來,也因此才有了後來始皇帝的橫掃六合。
16樓:網友
秦人善戰,但一直到戰國初期秦一直是乙個比較弱的國家,也許正因為它地處偏僻,因此它一直沒有受到其他國家的重視。在春秋時代早期它是乙個不顯眼的國家,直到秦穆公時代方參與中原爭霸,成為僅次於晉國、楚國、齊國的二等強國。就科學技術、文化等等而言,秦在戰國初期也比較落後。
這個形勢一直到前361年商鞅變法才開始改變。從此秦國開始不斷強大。前325年秦惠文王稱王。
前316年秦滅蜀,從此秦正式成為乙個大國。前246年秦始皇帝登基,前238年掌權,開始了他對六國的征服。從前230年秦滅韓起,到前221年秦滅齊國,統一中國(衛國沒滅)。
秦國是因**被滅的嗎
17樓:胖了很多年的妞
一句話。。。
得人心者的天下。。。
18樓:網友
是的 我是歷史學家。
19樓:網友
再厲害也沒用,失掉民心,國家滅亡遲早的事情。
20樓:網友
典型的。而且當時六國剛被滅了沒有多少年,很多國家的貴族還在流亡。
人民不滿,這些人必然借勢起來造反,所以當時秦國各地都是造反的。
秦軍再厲害,也沒有辦法打敗所有人。
當時秦軍的主帥章邯也投降了項羽,秦軍徹底沒有抵抗了。
21樓:網友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2樓:童英乙
呵呵,秦兵厲害那是秦始皇還活著的時候,兵熊熊乙個,將熊熊一窩,皇熊熊一國。
23樓:北水醉月
因為大雨耽擱行程,要被斬首,所以陳勝吳廣帶領農民起義起義。
秦武王死後的秦國是什麼樣的 為什麼沒走向衰落
東極動漫 秦武王因為爭強好勝,舉鼎而死,但也因此而保留了秦國的有生力量,否則按照他的想法常年征戰,還真會走向衰落,他的繼任者秦昭襄王是一位壽命非常長的君主,在他的帶領下讓秦國非常持續穩定的發展,所以秦國不但沒有走向衰落,反而成為了最強的一個國家。 神秀娛樂 秦武王死後秦國雖然爆發了內亂,但因為實權都...
秦法並不殘暴,後世的儒者為何會稱其為暴秦呢?
焚書坑儒,人都是這樣的,這件事,直接損害了儒者的直觀利益,而且秦始皇因為這事,也確實殺了不少人,所以才會說他殘暴吧。因為秦始皇時期實行了焚書坑儒,把很多儒生都坑殺了。暴秦並不是指秦法很殘暴,而是指當時的秦國為了擴張而擴張,一切為戰爭服務,缺乏了人文精神,只知追求戰功。秦朝的律法並不殘暴,後世人怎麼還...
在秦滅六國以後,秦國是如何處置六國國君的?
叛亂平定之後,為了 禍患,將軟禁中的韓王安處死。趙王遷遭俘後,被流放到房陵 今湖北房縣 深山中,自生自滅,卒年不詳。在魏王假投降後成為秦國的俘虜,烈女傳 曰 秦殺假。但是 史記 並沒有記載魏王假是否被秦王殺害。楚王負芻被俘後,其結局不見於史書,多半被秦王殺害。燕王喜為了自己活命,竟然狠心地殺死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