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統一六國後,總共有百萬大軍,為何到秦二世時只剩20萬

時間 2022-01-15 16:30:08

1樓:微風的輕柔

秦國統一六國以後一共有近百萬大軍,後來只剩20萬。這近百萬大軍所剩的二十萬有的是蒙恬遺留部隊,有的是章邯統領。具體是這樣劃分的,其

一、項羽殺了二十萬。其

二、北境蒙恬擁有三十萬。其

三、趙佗帶走五十萬。

其一、項羽殺了二十萬。

秦朝末年各地起義,群雄也繼續爭霸。章邯率領自己的部隊打敗了陳勝,後來又把矛頭指向了大反派項羽。對於當時來說,只要擊敗了項羽,那麼其他的烏合之眾也都迎刃而解。

後來因為章邯遭到了秦二世的猜忌,再加上趙高從中使壞,章邯認為打了敗仗也是死,打勝仗也是死。於是章邯投降了項羽,這20萬秦軍跟著章邯投降卻沒有躲過屠戮!項羽學起了白起,把20萬秦軍全都給殺了。

其二、北境蒙恬擁有三十萬。

秦始皇統一六國登上九五至尊以後,判了20萬給蒙恬。這20萬軍隊一邊在北方修築長城,一邊鎮守一方抵抗匈奴。後來秦始皇去世,胡亥和趙高祕不發喪,偽造秦始皇的遺旨賜死扶蘇和蒙恬。

蒙天將軍死後將兵權移交給了王離,其中章邯所帶領的二十萬鎮壓部隊,很有可能是蒙恬生前部所遺留。簡單的來說這部分部隊,是和章邯的部隊結合。總之這部分人剩下的也是死的死,散的散。

其三、趙佗帶走五十萬。

剩下的50萬大軍是被趙佗帶走了,趙佗這個人非常有野心。他看見秦朝末年諸侯紛紛起義,割據一方擁兵自重,後來有位謀士讓他佔據南嶽地區割據稱帝。於是他在南越建立了獨立的王國,成立了南越國,這50萬部隊身份自然人就變成了南越國的士兵。

2樓:小短腿的快樂

秦朝多年征戰許多的士兵都已戰死,還有大多數被俘,所以最後所剩人數極少

3樓:陶樓兔子

因為起義軍損失了一部分兵力,趙佗又帶走了一部分。

4樓:嘟嘟嘟嘟

因為統一後就減少了軍隊數量,還有一部分死在了戰場上。

5樓:泡泡小果奶

很明顯到秦二世的時候多是打仗的,這些兵力都被快速的浪費掉了。

6樓:嘟嘟的

因為統治者戰爭的需要,一部分死在了戰爭中這,一部分被敵人俘虜。

看了大秦帝國,秦國的人經歷那麼多為難都沒滅亡,為什麼到秦二世手裡,兩三年就滅了?

7樓:苦情人天不負

第一、趙高和李斯聯手修改始皇遺召,逼死了賢能仁政的公子扶蘇,而繼任者胡亥昏庸無能,任由趙高擺佈,甚至最終被其殺死。

第二,趙高霸佔朝廷那麼多年,指鹿為馬,逼害忠良,蒙恬蒙毅兄弟就是最好的證明。僅剩的李斯最終也被趙高用酷刑誅殺,也算是因果報應把。

第三,大量徵調民夫,民心盡失。

第四,到最後秦王子嬰誅殺趙高時,大秦帝國已四崩五裂,不復當初豪壯。

第五,鉅鹿一戰,項羽破釜沉舟大破秦軍最後主力。

第六,秦王猜忌大秦最後的棟樑章邯,致使三秦將降楚。

第七.·山東六國貴族的反撲。

第七,大秦帝國的軍隊四分五裂,秦軍主要分三路,駐守蒙恬率30萬北軍駐守長城,這一路在蒙恬死後就被趙高糟蹋破壞的差不多了,南路大軍50萬駐守嶺南,擁兵自重,拒不發兵救秦,咸陽的京城大軍40萬又在鉅鹿一役中遭重創,最終潰敗,也不無理。

第八,在秦末,天下大亂,匈奴乘機跨過長城劫掠大秦江山。

都是自己想的,有些人物我記不清了,例如嶺南擁兵自重的秦軍大將,希望這些對你有幫助。

8樓:匿名使用者

從周武王封候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間就像從海選到幾百強晉級晉級再晉級,晉級到七強的時候,還有一群后補,最終七強和後補隊員中秦國脫穎而出奪得冠軍

9樓:匿名使用者

德國經歷了那麼多磨難也沒滅亡,但是一嘗試統一西歐大陸立馬滅亡,研究德國就是在研究秦國的崛起和滅亡

10樓:匿名使用者

二世是胡亥就是錯,如果扶蘇繼位估計會好很多,不一定千秋萬代,但絕不會那麼快就滅亡了

11樓:匿名使用者

說迷信點那就是人品和運氣在秦皇這一代用光了。說重點就是關中經過多年戰爭和其他因素本地壯丁銳減.....而秦朝建立後根本就沒有給關中恢復人口的機會。

12樓:匿名使用者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 來自 nokia lumia 920 請用你所知道的去幫助別人,就像別人當初幫助你一樣!

13樓:匿名使用者

秦法只適用於戰國時代,可以說是一部戰時臨時法當平定天下時,需要的是一部能夠安定天下的萬民法厲法於官吏,寬治於萬民

14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郡縣制度是第一次。而且,趙高治國太爛。

15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秦王不是法的問題,暴法用於民則亡,嚴法約束官則國強,法的運用是約束豪強劣申,不然他們騷擾百姓生存,這是法的根本。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盲目自大,暴法用於民則秦國亡了。如果嚴法用於約束列強豪紳,讓他們禁止干擾平民百姓,社會處於安定則平民則有一個安定的社會,國家才會富強。

當年商鞅變法所殺的全是秦國公族,宗族之人。

16樓:匿名使用者

一方面關中老秦人要嘛在軍中,要嘛被遷移到山東了。關內沒多少老秦人,老秦人被分隔得四分五裂 無法團結在一起。另一方面,秦法過於嚴苛 失去民心了。

再加上胡亥 趙高自毀長城,,,【個人覺得 若扶蘇繼位,有蒙恬輔佐應該不會那麼快滅亡,至少不會二世而亡】

17樓:匿名使用者

對領土的擴張度超過了文化的傳播度,蒙元就是個列子

18樓:匿名使用者

秦國的文化與中原的文化相互排斥,不如楚國的柔和。 楚國強大是因為豐富的文化底蘊和海納百川的懷柔政策以及富有創造力。幾百年來楚國的兼併戰爭很少有直接滅國,多是震懾臣服,即使滅國也是遷其公室,存其宗廟,限其領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更沒有出現像秦國那樣動不動殺人屠城,斬首數萬。

如果楚國統一,不會像秦一樣焚書坑儒,使無數珍貴的文化從此消失。

1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秦始皇崩了,六國後人無不歡喜

20樓:沙場之間

因為由於始皇的殘暴的統治,沉重徭役和賦稅,百姓積怨已深,再加上趙高和李斯勾結害死大公子扶蘇(當時他深得人心)和大將蒙恬,百姓覺得秦朝昏庸無道,所以造反。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始皇統一六國,有許多國家皇室,貴族沒有被滅門,有殘餘勢力(譬如項羽);但迫於始皇的強大武力才勉強被壓制,始皇,蒙恬之死,使他們不在忌憚,所以才起兵造反。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到秦二世時,秦國被劉邦,項羽等人所滅。

2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殺光六國貴族留下隱患啊

秦國統一六國後,為什麼只留了一個衛國沒有消滅?

22樓:南京新華電腦專修學院

公元前356年衛國國君衛成侯見衛國國力衰弱,自行將爵位從「公」降到「侯」,到了公元前330年衛國國君衛嗣君又自行將爵位從「侯」降為「君」。公元前254年魏國攻滅衛國,衛國成為魏國的附庸國。兩年後魏安禧王改立衛元君為衛國國君,衛國名存實亡。

公元前241年秦國攻魏,將衛國的濮陽一帶劃歸自己的東郡,並立姬姓後代衛君角為衛國國君,衛國又成為了秦國的附庸,都城遷到了野王(今河南沁陽)。雖然現在的衛國名存實亡,但是衛國封地還在,秦國一直沒有消滅衛國政權,可能是因為衛國出了兩個對秦國影響重大的人。

一是商鞅,二是呂不韋,這兩個人一個讓秦國變法圖強,一個掌控秦國朝政十餘年對外作戰頻繁,為嬴政滅六國打下基礎。秦國可能是為了感謝衛國才沒有消滅衛國,況且衛國是名存實亡,又是依附秦國的,對於秦國沒有一點威脅,沒有必要趕盡殺絕。還有一個原因是衛國的國君是西周王室後裔,留著衛國能為周王室留一個祭祀平臺,雖然東周在公元前256年就被秦國滅了,但是為其留一個祭祀平臺總歸能為秦國留一個好名聲,也能收買民心,何樂而不為?

23樓:小丼兒

戰國時期 衛國一直都名存實亡 不起眼的小國家面積小又是周朝遺民

一直都是別的國家的諸侯國

秦朝統一六國

衛國做了秦國的諸侯國

國土就被秦國的國土包圍中 所以根被沒什麼隱患再加上 衛國的商鞅 呂不韋 幫助秦國強大並且統一天下所以滅不滅沒什麼意思 就准許他的政權存在秦二世滅亡 衛國也跟著就滅了

24樓:無限的究極光輝

因為衛國一直都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國家

秦被滅時,秦國精銳軍隊在哪?

25樓:山裡有隻大狗熊

關於當時秦國精銳軍隊的下落,說法很多種,比較被後人支援的有兩種:

第一種就是被王離帶到鉅鹿然後被項羽消滅了。

秦軍北方主力30萬大軍原來是由蒙恬帶領,在北方抗擊匈奴的。二世上臺後殺死蒙恬,這支軍隊就由副將王離率領。史記沒有明說這30萬兵是否調回中原戰場,但從王離結局看,這批軍隊應該參與了鉅鹿之戰。

陳勝起義後,舊楚名將項燕之子項梁和項梁侄項羽在吳(今江蘇蘇州)殺掉秦會稽郡守,起兵響應。這時,代替蒙恬戍守朔方邊塞的王離,也率大軍由上郡(治今陝西榆林東南)東出,包圍了張耳和趙王歇駐守的鉅鹿城(今河北平鄉境)。

楚王派宋義、項羽救趙,派劉邦西入關中。 宋義北至安陽,逗留不進。項羽殺宋義,引兵渡漳河,經過激戰,解鉅鹿之圍,被推為諸侯上將軍。以後,秦將章邯率二十萬人向他投降。

第二種說法就是打完匈奴後就拉回然後散到全國了,後來始帝是叫扶蘇和蒙恬在那屯田的,但世人皆認為不太可能讓幾十萬主力野戰部隊屯田的。

26樓:風翼殘念

原因就在於當時蒙恬受命於秦始皇的任務是守衛匈奴來犯。當這個最高指令被下達的時候,九原守軍就以守衛華夏的最高目標為己任。在秦國被滅之後也沒有南下作戰。

另有一則原因也值得商榷,就是九原大軍乃是蒙恬親信。當蒙恬無故被殺九原大軍就對朝廷不在信任了,與其在內戰中被消耗,不如把最精銳的部隊一致對外守衛中國的北大門。

趙佗的20萬大軍,在陳勝吳廣起義之後封閉了南下的道路,後來秦國滅亡之後趙佗自立了南越國,號稱「南越武王」。漢高祖時期,劉邦派大臣出使南越國,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臣服漢朝,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

現在史學界很多人的共識是當時趙佗受秦始皇的命令堅守百越。或許我們可以用《大秦帝國》秦始皇的一句話來回答:唯其南海偏遠,若有危局,朕無法親臨決斷。

為國家計,為華夏計,朕今授你危局之方略:中原但有不測風雲,南海軍切勿北上靖亂,當斷然封閉揚粵新道,不使中原亂局波及南天。

秦國在內的各地守軍沒有人統領,在外戰鬥力最強的大軍又因為要守衛華夏民族,即使自己的國家沒有了也要把外敵擋在國門之外,這就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胸襟。

擴充套件資料:

在秦朝危急存亡的關頭精銳不救的原因:

一、有心無力

陳勝吳廣起義時,駐紮在嶺南的50萬秦軍的首領是任囂,他肯定也知道秦朝面臨著滅亡的危險,但因當時交通條件落後,從嶺南到都城咸陽,需要很長的時間,尤其是帶著50萬大軍,糧草、軍械等後勤保障難以維持。即使他想要出兵勤王,成功的可能性都很小,也就是所謂的「有心無力」。

公元前208年,任囂病重,臨死前把大權交給了趙佗,向他闡述了自己依靠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的有利地形來建立國家,以抵抗中原各起義軍隊的侵犯的謀劃。之後,趙佗關閉了通往中原的所有關口,放棄了出兵營救處於水深火熱的大秦帝國。

二、秦始皇的命令

在南征百越的時候,由於嶺南地區的頑強抵抗,50萬秦軍耗時近五年才徹底征服。秦始皇深知,一旦秦軍離開嶺南,此地又會再次脫離華夏之版圖。

因此,秦始皇曾下達了死命令,無論遇到什麼情況,嶺南的秦軍絕不能離開,哪怕秦朝滅亡,該軍隊都不可以出兵勤王,就是為了保證嶺南地區的穩定。

秦朝滅亡後,趙佗起兵兼併桂林郡和象郡,在當地漢越兩族士民的擁戴下,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後來,在他人的勸說下,趙佗臣服漢朝,使南越國成為漢朝的一個藩屬國,並向朝廷稱臣奉貢。最終,在漢武帝時期,南越國被滅。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秦國為什麼可以統一六國?

鑑史俠 秦國為什麼可以一統六國?只因他們擁有那個時代不該存在的東西! 高樓居士 秦為何能統一天下 高中 中國古代史 教材在介紹秦朝的統一原因時說 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國富兵強,實力超過東方任何一國,具備了進行統一戰爭的條件。商鞅變法確實為秦並六國 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但秦能統一天下還有其他因素,以下幾...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為啥能統一六國

因為秦國的歷代君王都立志想要統一天下,所以秦國的實力非常的雄厚,而且秦國兵多將廣,所以可以統一六國。因為秦國的國力比其他的六個國家要強大,而且秦國在不停地謀求變強的方法,因此秦國可以一統六國。因為秦國幾代君王都在勵精圖治,和大臣們努力將秦國變得強大起來,所以最後能一統天下。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秦國並不...

秦國為什麼能統一六國,地理位置幫了秦國多少忙

秦國的地形是最好的了。它東邊是潼關,函谷關,南面是大山。它剛好處於漢中平原上,農業也是戰國時較發達的一個國家。這樣,秦國在有戰事時,它不用擔心有人會打進來,因為他有兩座關口可以讓別國的部隊不敢進來,事實上,六國的部隊就沒有能進入過秦國的國境的。全是因為這樣的地形,它的國內的經濟發展得以一直不間斷,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