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愛大樹苗
因為吳國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易守難攻,而且吳國的人都非常善於水裡作戰,吳國的君主在治理國家方面也是非常的有一套,再加上其他幾個國家被打敗以後,司馬家族沒有過多的精力去馬上滅吳國所以吳國還能獨自堅持10多年。
2樓:你還好嗎
主要是因為當時實力也可以說是非常的雄厚,而且能夠利用自身的優勢,讓自己生長得非常快,雖然蜀漢被魏滅亡,但是吳國依舊可以憑藉著自己的實力堅持十多年。
3樓:ylly要怎樣
人們之所以覺得吳國堅持的久,是因為魏和漢滅亡太快,而且吳國地處長江以南,這無疑為吳國提供了乙個天然的戰爭屏障,北方國家想要侵略吳國是非常難的。
4樓:一一邊邊
吳國自身具有很強的軍事實力,經濟基礎,並不是他人輕易能撼動的。而且吳國的將領都十分英勇善戰,足智多謀。為保衛國家也做出了很多貢獻。
如果蜀國吞併吳國的話 挑戰魏國的成功幾率會不會變大?
5樓:得書文化
說到三國時期的三個國家,其實都是互相有牽制的,但是這背後是蜀國和吳國一起聯手才沒能讓魏國吞併的,所以魏國的實力當然是最強的,那麼假設假如蜀國把吳國先吞併了,那麼這個時候的魏國是不是有更加的幾率把魏國給挑戰成功呢?下面我們也就著這個問題一起來分析揭秘看看吧!
若蜀國真能吞併吳國,別說挑戰魏國了,打敗魏國,一統天頃橡下也是有可能的。
1.有很多人說過,若當時關羽不丟荊州,按照諸葛亮隆中對來走,一路兵馬出荊州北伐,一路兵馬出益州北伐,夾擊曹魏,曹魏必定會亡的。因此,有個荊州蜀國尚可挑戰魏國,並且不處於下風,更別說能佔有整個東吳了。
當時魏佔司隸、豫、兗、青、徐、涼、雍、冀、幽、並、荊北、揚北七十七郡,這裡面雖瞎乎首然有些州面積小,但卻是中原地區,人口稠密,擁有約400萬人口。吳佔揚、荊、廣、交四州,四十五郡人口約240萬。蜀國稍弱,佔益州、漢中、南中地區,共二十一郡,人口約90萬。
雖然領土和人口吳蜀都不如魏國,但卻分別佔據山嶽、長江天險,乙個弱小蜀國僅僅區區九十萬人口都能利用地形和魏周旋多年,若兩國合併了,蜀怎磨數麼不能與魏一戰?
2.吳、蜀聯盟時期能夠讓魏摸不著頭腦,在赤壁之戰後,魏多數都是處於被動防禦階段,又要分神對付東吳,又要分神對付蜀漢。實力雖最強,但雙拳難敵四手。
例項證明了吳蜀聯盟就能夠讓魏佔據被動。蜀並吳,吳蜀一體化就更別說了。
當然人也很重要,如果當時滅吳後,蜀國猛將都依然在,滅吳後吳國精英也投降的話。我覺得別說挑戰,滅魏都是有可能。想想諸葛亮坐鎮成都,穩定軍心。
劉備率魏延、趙雲等名將出西川,關羽率軍出荊州,而陸遜率東吳水軍出江東,畫面幾乎不能再美了,創造另乙個自南向北統一全國的例子也不一定。
3.當然這也只能意霪,畢竟不可能發生,蜀滅吳幾乎沒有概率。三國之所以能鼎力在於他們互相制約,乙個想打另乙個,其他乙個不會閒著,沒有永久的聯盟,只有永久的利益,蜀沒有幾乎沒有能力滅掉吳的,除非孫權太崇拜劉備了,選擇投降。
吳國在蜀國滅亡後,是靠什麼抵抗了魏國十三年才滅亡的?
6樓:愛讀書的老書蟲
還是長江天險,因為曹魏在這方面一直很薄弱,消滅了蜀國之後還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消化蜀國內部的反抗,再就是要訓練一支強大的水軍才可以的。
7樓:新鮮妃子笑
吳國的實力比蜀國要強的多,而且吳國也有很多厲害的武將和謀士,所以抵抗了13年之久。
魏國滅亡以後,為什麼吳國還能堅持15年?
8樓:不知道幾千裡也
因為蜀漢被消滅後還需要花點時間去消化,並且曹魏也沒有太將東吳放在眼裡,所以就讓其多存在了一些時間。
蜀漢滅亡之後,為什麼關羽的後人會慘遭殺害
龐德子會,隨鍾 鄧伐蜀,蜀破,盡滅關氏家。這件事情其實是有爭議的,因為據相關地方誌的記載,很多地方仍然有關羽的後代。所以滅了滿門的說法,就有可能不太符合歷史事實了,或者說就有些誇大其詞了。按照龐會滅關羽滿門這個說法,那麼問題就來了,魏國是嚴禁復私仇的,為何龐會敢滅關羽滿門?首先分析事情的來龍去脈,就...
蜀漢滅亡後,張飛後人為什麼沒事?
張飛後人沒什麼大的作為,沒有能力改變天下已定的局面。他們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沒有任何威脅的,可以忽略不計。因為當時張飛的兒子張紹是主張劉禪降服的,而且他還是當時遞交玉璽和降書的人,他的女兒又嫁給了劉禪,屬於皇親國戚所以沒事。因為張飛的後人幫助了劉禪歸降,沒有抵抗當時魏國的進攻,所以蜀漢滅亡後,魏國封他...
為什麼說宋朝是被外族滅亡了?明朝是被內亂滅的
美女顫抖吧 1125年金國大舉南侵,導致靖康之恥,北宋滅亡。康王趙構於南京應天府即位,建立了南宋。紹興和議後與金國以秦嶺 淮河為界,1234年聯蒙滅金,1235年爆發宋元戰爭,1276年元朝攻佔臨安,崖山海戰後,南宋滅亡。而事實上宋朝相比於元,兵力國力差距是明顯的被滅正常。而明朝的滅完就複雜多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