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秀夫的後世紀念,打聽陸秀夫的生平事蹟

時間 2025-02-15 10:40:22

1樓:213傅旭東偓

主詞條:陸秀夫墓。

三合鎮志》稱,陸秀夫投海殉國之後,他的屍體漂到了海邊,被人撈起,葬於新會二城(即今台山市都斛鎮義城村)。元朝統治被推翻後,大約於明初1370年,有人在此為陸秀夫修建了莊嚴的墳墓,墓前設定石馬石獅。墳旁還蓋有房子,設有守墓人家。

據說,二城村就是原來的守墓人家發展起來的。

後該墓被破壞,《三合鎮志》記載:「約在清朝的中葉,陸秀夫後裔子孫爭取恢復舊墓不可得,決定尋一風水寶地築墓。於是選擇在三合鎮聯安馬山上的『馬舌』上重新修建陸秀夫墓。

墓為土築,向東,墓碑高78釐公尺,寬44釐公尺,碑石為花崗岩。上刻「宋左柱國右丞相諱秀夫諡忠貞陸府君墓」,落款為「祀孫賜進士出身誥授中憲大夫置廣西安察使司分巡右江備道花霖鄉進士行中、樹英、文祖、錦泉等重修」。

開平縣誌》也有所記載:「本市(縣)東山鎮馬山馬舌處有一古墓,葬是南宋末左丞相陸秀夫。該墓為土堆墓、坐西向東,長5 .

1公尺,寬4公尺,墓正面有一塊長78釐公尺,寬44 .5釐公尺的花崗石墓碑。碑文中書曰:

宋左柱國左丞相陸秀夫諡忠貞陸府群墓』等17字。」

2樓:愛爾

我們就是陸秀夫的後代子孫,在湛江姓陸的都是,還有潮汕地區姓陸的,南澳島是陸秀夫子孫開始的地方。陸秀夫揹著小皇帝在湛江硇洲島投海的,崖山只是海戰!

打聽陸秀夫的生平事蹟

3樓:哲哥聊歷史

陸秀夫生於端平三年,卒於祥光二年和高,字君實,出生於楚州鹽城,三歲隨同畝賣父母遷居江南京口。他自幼聰明超群,在村塾就讀,常為塾師稱道:「這百餘蒙童之喚耐尺中,獨有秀夫為非凡兒。

稍長,喜讀愛國為民書卷,才思日漸敏捷,七歲便能詩文,十九歲時考取進士,與留下傳世警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同榜。

1279年2月,元軍攻破崖山,陸秀夫不甘被敵國所俘,先驅妻兒入海,後背幼帝從容投海,譜寫了一曲抗敵禦侮、愛國忘家、捨身為國的愛國主義悲壯樂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懷念和忠心敬仰。

陸秀夫的歷史 短快

4樓:網友

只知道是抱著皇帝跳江的那個。。。和文天祥一起的 他跳了文天祥**了。

陸秀夫紀念館的簡介

5樓:地球軍團

建陽是南宋宰相、抗元英雄陸秀夫的誕生地。1279年2月,元軍攻破崖山,他不甘被敵國所俘,先驅妻兒入海,後背幼帝從容投海,譜寫了一曲抗敵禦侮、愛國忘家、捨身為國的愛國主義悲壯樂章。因此受到人民世世代代深切懷念和忠心敬仰。

櫻亮畢明萬曆47年,欽賜陸秀夫為「忠烈公」。清咸豐8年,奉旨各地孔廟皆配祀陸秀夫。明鍵橡清時,其故里建陽就有忠烈堂、景忠堂、景忠坊脊芹、陸秀夫讀書處、景忠書院、南戲樓等紀念性建築。

2002年9月成立鹽城陸秀夫研究會,同時以明萬曆年間一塊「宋陸忠烈公讀書處」石碑為依託,在原忠烈堂的遺址上興建了陸秀夫紀念館。

陸秀夫的個人作品

6樓:二微待世牛幻

後人為紀念這位與國共存亡的抗元英雄,將其遺著彙編成《陸忠烈集》。

文天祥與陸秀夫的故事,文天祥與陸秀夫的故事

陸秀夫 公元1236年 公元1279年 字君實,一字宴翁,別號東江,楚州鹽城長建裡 今江蘇省建湖縣建陽鎮 人。南宋左丞相,抗元名臣,與文天祥 張世傑並稱為 宋末三傑 崖山海戰兵敗,揹著衛王趙昺赴海而死。時年四十四歲。初露鋒芒 陸秀夫三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就把家遷徙到了鎮江。稍大以後,就跟隨本鄉 陸秀夫...

陸秀夫是什麼人 有什麼故事,文天祥與陸秀夫的故事

文天祥在北京殉國,陸秀夫在崖山揹著小皇帝跳崖殉國 歷史上宋朝的陸秀夫是什麼樣的人 很軟弱嗎?鹽城的歷史名人及其故事有哪些?宋懷宗跳河的具體故事,有誰知道啊?宋徽宗跳河的具體故事是真實事實。宋懷京跳河的具體故事。我不知道。崖山之戰 元朝滅亡南宋的最後一戰,宰相陸秀夫揹著幼帝宋懷宗投海殉國 我們都知道,...

秦始皇對後世的影響有哪些,秦朝對後世的影響

京城 老炮兒 秦始皇開始了連續兩千多年的 集權制度,統一了度量衡 文字和貨幣,為中華民族以後兩千多年的大一統開創了篇章。 將影響較大的幾項羅列如下 1.統一中國,結束戰國的戰亂,有利於生產力的發展,2.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3.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