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在現如今沒有上過學,可是卻通過自學取得了成功

時間 2025-02-20 02:30:19

1樓:友誼如風

李嘉誠。15歲喪父,家境貧寒無法繼續讀書,就離開潮州到香港投靠親戚。22歲開始白手起家創業,30歲的時候建立起龐大的塑膠花事業。

後來轉戰地產、碼頭、零售、it等多個不同行業,商業上的成就驚人。同時,多年來一直依靠自學,並且深感知識改變命運的重要性,還成立了**會捐贈扶持教育和醫療。

從趙梅生的故事談起-自學成才的故事。

1996年,從沒有上過一天學的16歲的趙梅生,考上了中國科技大學。趙梅生家住安徽繁昌縣荻港鎮,父母都是農民。他因家貧沒有進過一天學校,他的爺爺把他教到小學三四年級後,就著重培養他自學的能力。

從這以後,趙梅生靠著自學在家裡讀完了從小學到高中的課程,並以634分的高分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為什麼乙個16歲的農家孩子完全靠自學能夠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在校學生有經驗豐富的教師天天傳授、指導、點撥、釋疑,而多數高考成績並不理想呢?

王小平,暢銷書作家、學者型演講家、思想家, 被譽為「天才少女」、「驚世才女」、「智慧女神」。她的著作 《大成成功學》、《本領恐慌》、《第二次宣言》、《出發――與智慧同行》都榮登暢銷書之列,贏得各界讀者的廣泛讚譽,收到上萬封讀者熱情來信。《本領恐慌》一經面世,短時間被上百家**爭相報道,引起社會強烈反響。

她不僅著書立說,構建自己的思想體系,而且立意成為思想的實踐家。 成立了 「北京人類大成教科文研究院」,決心將之打造成為「人類先進思想的傳播基地,天下大成智慧的整合中心」,和天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引導人類實現大成,推動世界走向大同」。

她所演繹的這個傳奇,可以追溯到 15 歲。高一時,她在全班成績第一(比第二名高出 70 多分)的情況下,毅然放棄了人人嚮往的上大學的美好前程,走上了與眾不同的成才之路。她說:

今天,我們並不缺少博士,而是缺少真正引領人類前進方向、未來方向的思想者。我願做這樣的思想者。」

2樓:網友

林肯是美國最偉大的**之一,但他更是乙個從種種不幸、失敗中走出來的堅強的人。如果不是因為具有那種面對苦難,堅強以對的精神,他就不會在經歷瞭如此多的打擊之後,還能進駐白宮。

1816年,家人被趕出了居住的地方,他必須出去工作,以撫養他們。那一年他還不到10歲。

1818年,母親去世。 1831年,經商失敗。

1832年,競選州議員,但落選了。那一年,他的工作也丟了,想就讀法學院,但又進不去。

1833年,他向朋友借了一些錢,再次經商,但年底就破產了。接下來他花了16年的時間,才把欠債還清。

1834年,再次競選州議員,這次命運垂青了他,他贏了!

1835年,訂婚後即將結婚時,未婚妻卻死了,因此他的心也碎了。

1836年,精神完全崩潰的他,臥病在床6個月。

1838年,爭取成為州議員的發言人,但沒有成功。

1840年,爭取成為選舉人,但失敗了。

1843年,參加國會**,但落選了。

1846年,再次參加國會**,命運第二次垂青了他,他當選了!而且前往華盛頓特區,表現也可圈可點。

1848年,尋求國會議員連任,但失敗了。

1849年,他想在自己的州內擔任土地局長的工作,但被拒絕了。

1854年,競選美國參議員,但落選了。

1856年,在共和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上爭取副**的提名,但得票不到100張。

1858年,再度競選美國參議員,再度落敗。

1860年,當選美國**。

有人曾為林肯做過統計,說他一生只成功過3次,但失敗過35次,不過第3次成功使他當上了美國**。事實也的確如此。而最終使他得到命運的第三次垂青,或者說爭取到第三次成功的,完全是他的堅強。

在他競選參議員落選的時候,他就說過:「此路艱辛而泥濘,我乙隻腳滑了一下,另乙隻腳因而站不穩。但我緩口氣,告訴自己,這不過是滑一跤,並不是死去而爬不起來。

我相信,只有面對任何困難都永遠堅強的林肯才能說出這樣的豪言,第二個人是萬萬不能的。而只有面對任何困難都堅強如林肯的人,才能像林肯那樣,在跌倒無數次後,登上金字塔的塔尖。

失敗是什麼?它是軟弱者的千溝萬壑、崇山峻嶺,但對於堅強的人來說,它不過是大路上的乙個土坑兒,青山中的一條小溪,跨過去就是大道通天,山明水秀。

現如今沒有工作,想開個小攤位賣東西,做什麼賺錢

職場老咖 我就遇見過幾個攤位賣的就是這種創意。其中有幾個印象深刻的是賣擁抱的 賣對視的 賣捱揍的。這也與現在的一些社會狀況有關。因為現在的人壓力越來越大,基本上每個人都處於亞健康狀態,身體內的怒火沒有辦法釋放,同時還缺少家人朋友的關心。所以這種賣創意的行業是未來的朝陽產業。04手工品 曦曦 現如今的...

現如今無論男女18歲才算成年,那在古代男女成年各是多少歲

大國令牌 男性20歲,女性15歲。1 禮記 曲禮上 曰 男子 二十曰弱冠。就是說男子到了二十歲即稱 弱冠 早在周朝,男子二十歲時要行 禮,其儀式主要是加冠禮,還要加冠三次,表示有權力參與管理 報效國家 參與祭祀。為什麼說 弱 呢?孔穎達解釋說 初加冠,體猶未壯,故曰弱也。原來是指體格還不夠強壯。在實...

周杰倫的《以父之名》在現如今屬於什麼水平的歌

說到周杰倫對於90後的人應該是沒有不熟悉的,而周杰倫的經典歌曲也是數不勝數。而且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周杰倫是屬於創作型的歌手,他唱火的很多歌曲都是自己創作的。相信很多人對於他的那首 以父之名 特別熟悉的。而對於這首歌曲是周杰倫演唱的,而且也是他自己作曲的黃俊郎填詞,洪敬堯編曲收錄在了周杰倫2003年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