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地中海可能會因為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擠壓的運動而變得越來越小。
而紅海則得益於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的運動而變得越來越大。
喜馬拉雅山則會因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相互擠壓的運動而慢慢隆起,會越來越高。
這些變化都是相當細微的,所以會持續很久很久...而且板塊是不斷運動的。
2樓:匿名使用者
地中海會逐漸變小,直到消失。
喜馬拉雅山會因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的擁擠,不斷增高。
3樓:神龍馭虎
糾正樓上朋友的一處錯誤
地中海因為非洲板塊和亞歐板塊相互擠壓而變得越來越小,直至最後消失。
紅海因為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裂運動而變得越來越大。
喜馬拉雅山則會因為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相互擠壓繼續隆起,越來越高。
紅海位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之間。
4樓:下雨了啦
再給你說一個,太平洋將失去其世界最大大洋位置,最終被大西洋取代,不過得是幾萬年後,估計你我是看不到了,哈哈。
5樓:匿名使用者
地中海的趨勢 會慢慢縮小 原因是出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帶上
紅海的趨勢 會慢慢的擴張 變大 因為處於非洲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張烈帶上
喜馬拉雅上會變的更高 原因是出於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擠壓上 會變得越來越高
6樓:桃拜毒
地中海越來越小,紅海越來越大,喜馬拉雅山越來越高
7樓:地殼運動規律
樓上諸位,且看下文分解:
地球說,地殼運動由來已久!
你看:澳大利亞陸塊先定居紅海,
後定居阿拉伯海,
再定居孟加拉灣,
將來還會定居北部灣-南海海域-臺灣海峽,
……可見,紅海不會變為新的大洋。(這是從地球上可以找到佐證的。)
地中海的面積是否在縮小,怎樣縮小,或未預料。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
將來,非洲陸塊將在亞歐陸塊西南部做向東的運動。
將來,非洲陸塊將擠進波斯灣-阿曼灣。
從非洲陸塊的運動趨勢看,今天的地中海將伴隨著東非大裂谷的張裂處於進一步的張馳過程中。
今天的地中海最終會閉合消失,類似今天的地中海也會再次產生。
(注:地中海屬於傳承式演化海域。致於今天的地中海怎樣消失?未來的地中海怎樣產生?由於陳述所佔篇幅較大,在此省略。)
對於喜馬拉雅山山脈在未來是否會長高,這屬於地學理論中高、大、上的問題。
如果運用現代地學理論回答這個問題,不僅謬論百出,而且屬於痴人說夢。
要科學回答這個問題,不僅要懂得科學的地殼運動形式,而且要知道地殼運動通史,更要懂得地殼運動規律。
樓上的:
自己投錯了法門卻不知道,何必充能以貽笑大方呢。
喜馬拉雅山 紅海 地中海 在六大板塊具體那個部分
8樓:匿名使用者
喜馬拉雅山:位於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匯處。(南亞印度、尼泊爾、不丹專、巴基
屬斯坦與中國交匯處)
紅海:屬於陸間海,位於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交匯處。(西亞沙烏地阿拉伯、葉門與北非埃及、蘇丹、厄利垂亞 隔海相望)
地中海:也屬於陸間海,位於亞歐板塊與非洲板塊交匯處。(南歐與北非之間的海域)
喜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閉合難陸形成的嗎?難道真的是印度半島在北上過程中撞入了亞歐陸塊之下形成的?古
據地質考察證實,早在20億年前,現在的喜馬拉雅山脈的廣大地區是一片汪洋大海,稱古地中海,它經歷了整個漫長的地質時期,一直持續到距今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早第三紀末期,那時這個地區的地殼運動,總的趨勢是連續下降,在下降過程中,海盆裡堆積了厚達30000餘米的海相沉積岩層。到早第三紀末期,地殼發生了一次...
喜馬拉雅山頂終年積雪的主要原因,喜馬拉雅山頂終年積雪的主要原因
海拔高,到達的地面輻射弱,氣溫低,地球表面被浩瀚的大氣 海洋包裹著,大氣溫度變化的熱量主要來自兩個方面 一是從太陽輻射中直接獲取一部分熱量,使大氣溫度升高 二是太陽輻射透過大氣層,地球表面的土壤 植被 江河湖泊等吸收太陽熱量多,地表溫度升高快。由於地表和近地層大氣之間存在溫差,地面又不斷釋放出熱量加...
喜馬拉雅山是空心的,這個說法有什麼依據嗎
專注文化歷史哲學 截止到2020年11月21日,還沒有確鑿依據,處於理論 探索 研究階段。在青藏高原的100多公里的深處,這裡的電磁波達0 3 2 1萬,這是普通地殼的100多倍。而且更加神奇的是這裡的青藏高原的電導性越來越強,這就說明了地下有一種電阻極小的神祕物質。而且經過研究,科學家們判斷,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