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屬於社會旅遊資源嗎,簡述民族民俗風情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

時間 2021-08-30 11:07:27

1樓:牽牛花

那要看你對社會旅遊資源的定義了,我在我的畢業**中對社會旅遊資源的定義是這樣的:社會旅遊資源是以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為載體,旅遊目的地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不以旅遊為主體功能的、與旅遊目的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現代社會現象和事物的總和。

它的特徵有:動態發展性、旅遊功能隱蔽性、範疇的廣泛性、載體的人類性等,所以我認為民族風情是屬於的,所以應該是的~

2樓:匿名使用者

關於民俗風情旅遊,雲南出版社出版的《民俗風情旅遊》一書中所下的定義為:能夠激發人們產生旅遊動機,吸引人們進行旅遊活動的風土人情及其載體。

民俗風情資源的特點是1、自然性 2、地域性 3、神祕性 4、人情味而民俗風情旅遊資源範圍很廣泛,可以分為三大類 1、物質民俗旅遊資源 2、社會民俗旅遊資源 3、精神民俗旅遊資源

我國民俗旅遊開發較好的有這些:深圳錦繡中華 、深圳世界之窗、昆明雲南民族村、無錫吳文化公園、吳地藝術百花館、深圳民俗博物館、山西喬家堡博物館、貴州天然民族村等

所以民俗風情遊是屬於社會旅遊的!

3樓:

當然屬於社會旅遊資源了啊

民族風情:顧名思義就是民族的風俗習慣,人文歷史觀點,特有的文化背景,現在又很多的旅遊公司都打出民族風情遊,民族地區也都打造民族風情園。所以怎麼說都是一種旅遊資源。

比如說傣族文化,摩梭人文化,印第安人文化,土著文化,都有民族風情的特點。

4樓:匿名使用者

民族風俗習慣是一個民族在其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相延久積而成的喜好、風俗、習慣和禁忌,主要表現在飲食、服飾、居住、婚姻、生育、喪葬、節慶、娛樂、禮節、生產等方面.

5樓:匿名使用者

我認為是,民族風情氣息充滿大地,人們能感受到

簡述民族民俗風情旅遊資源的旅遊功能 20

6樓:盛夏戀春

民俗是一種民間傳承文化,屬於民族的傳統文化,它的根脈一直延伸到當今社會的各個領域,伴隨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生活繼續向前發展變化。近年來民俗旅遊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因為民俗旅遊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旅遊,它能滿足遊客"求新、求異、求樂、求知"的心理需求,成為旅遊行為和旅遊開發的重要內容之一。

民俗是溝通傳統和現實、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紐帶,它能反映民間地域或社群人群的共同意願,並主要通過人作為載體,進行世代相同和繼承的具有鮮明特點的文化現象,可以用「民俗文化」來概括。民俗文化是廣大勞動人民所創造和傳承的民間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文化不是落後地區的奇風異俗,不是窮鄉僻壤的「專利品」,也不是古老部落的「土特產」。

民俗文化是遍佈於任何地區、任何人群、任何形式的社群的文化現象。

7樓:海天神勇

保護民族民俗很好的繼承,

保持我國文化的多元性,

促進各民族的瞭解和交流

促進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和商業化

8樓:春水流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強調了環境對人個體的影響,其民俗旅遊具有:推介功能;傳承功能;發揚功能。

9樓:usa旅遊天使

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通過國民旅遊來更好的宣傳中國文化。

導遊考試的題。

要拓來寫。

社會旅遊資源有哪些?

10樓:百度使用者

社會旅遊資源的概念。「社會」、「旅遊」、「旅遊資源」以及與此相關的「人文」、「人文資源」在社會學和旅遊學領域中都是範疇廣、爭議大的一組概念。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社會旅遊資源進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萬(1991)提出「社會旅遊資源是指與人類社會生活有緊密聯絡的事物和活動」[3];王克起(1998)強調社會旅遊資源是「特定區域的人群」[4];鄭小琦(2000)認為「社會旅遊資源是現代社會創造的」[5]。丁季華(1999)認為「社會旅遊資源還包括會議、商務和城市景觀」[6];其他的還有,馬曉冬等(2004)認為「社會旅遊資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為主體[7];王文才等(1994)認為「與社會旅遊資源相比,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創造的具有長效性、永續性價值的各種建築物」[8],等等。

作者認為:(1)社會旅遊資源的內涵「與人類社會生活有密切聯絡的事物和活動」過於寬泛,必須用明確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據資源屬性進行分類,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會旅遊資源與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不能並列。

(3)旅遊資源的範疇是變化、發展的,用列舉法去定義難免「刻舟求劍」、「以偏概全」。(4)將「有旅遊吸引力的人群」歸入社會旅遊資源,契合了「社會」的人類特徵,但「人類」必須以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為載體才能轉化為旅遊資源。(5)用時間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創新,但「現代社會創造的」範圍還是過大。

且缺乏分類原因的說明,分類意義不夠明顯。

對於社會旅遊資源概念的界定應從其人文屬性、功能體現和時間尺度三個方面深化分析:首先,從人文屬性的視角。社會資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勞動力的狀況和分佈以及人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設施等。

人文資源就是人工的製品,包括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社會資源側重於人和與人相關的事象及活動,人文資源側重於人的創造物,他們都具有人文屬性。但無論何種資源,只有能夠成為旅遊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轉化為旅遊資源。

從概念上分析,社會資源的人類本身不能成為旅遊資源,人類只有與一定的空間、事象和活動相結合才可能成為旅遊資源。同時,與人相關的自然資源一旦被人類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屬性。所以,從旅遊資源屬性上分類,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會旅遊資源應該從屬於人文旅遊資源。

其次,從時間尺度的視角。社會資源具有地域性、種群性和歷史性。認識社會資源,必須賦予其一定的時間尺度。

許多西方學者是從社會資本的角度研究社會資源的,2023年法國皮埃爾·布迪諾(p·bourdieu)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現在的和潛在資源的集合體[9]。可見,歷史的社會旅遊資源已經可以歸入人文旅遊資源,把握社會旅遊資源的時間尺度應該是當代的。最後,從功能體現的視角。

社會旅遊資源和當代人文旅遊資源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主體功能是什麼?」。社會旅遊資源具有自身的主體社會功能,比如:

現代工程、現代建築、會展活動、賽事活動等,只是因其同時具有了體驗性和景觀性而在主體功能之外延伸出旅遊功能;而當代人文旅遊資源的主體功能就是滿足人的旅遊需求的旅遊功能。

作者認為社會旅遊資源與人的社會性、資源範疇的拓展性、旅遊需求的多樣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旅遊資源型別。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為載體、具有旅遊吸引力的當代人類,及由當代人類所創造的、不以旅遊為主體功能的,與人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現象和活動。它與遺存的人文旅遊資源、當代人文旅遊資源共同組**文旅遊資源。

民俗風情的分類分為哪幾類?

11樓:苦味精味苦

根據民俗資源的存在形態和表現形式,可將其劃分為三大型別。

第一大類.物質民俗旅遊資源。這一型別民俗旅遊資源又分為三個亞類:

(1)生產民俗,包括採集民俗、狩獵民俗、畜牧民俗、農耕民俗、手工業民俗等。

(2)消費民俗,包括服飾民俗、飲食民俗、居住民俗。

(3)流通民俗,包括市商民俗、交通運輸民俗、通訊民俗等。

第二大類.社會民俗旅遊資源。這一型別民俗旅遊資源亦可分為五個亞類:

(1)家庭民俗,包括稱謂民俗、排行民俗、親族民俗、財產繼承民俗等。

(2)村落民俗,包括集市民俗、鄉規民俗、村社民俗等

(3)民間組織民俗,包括行會民俗、社團民俗、幫會民俗等。

(4)禮儀民俗.包括生育禮俗、成年禮俗、婚嫁禮俗、壽誕禮俗、喪葬禮俗等。

(5)歲時節日民俗,包括傳統節日、公曆節日、宗教節日、二十四節氣等:

第三大類,精神民俗旅遊資源。這一型別民俗旅遊資源也可以分為四個亞類:

(1)信仰祭祀民俗,包括民間宗教信仰、巫術星佔、禮俗禁忌等;

(2)口承語言民俗,包括民間神話、民間傳說、民間故事、民間歌謠、民間敘事詩、諺語、方言俚語等;

(3)民間藝術民俗,包括民間**、民間美術、民間工藝、民間小戲、民間舞蹈等;

(4)民間遊戲娛樂民俗,包括民間遊戲、民間體育競技、民間雜藝等。

12樓:匿名使用者

一、傳統節日

二、生活習俗

三、民間藝術

四、傳統工藝

五、風味食品

六、傳統農具

簡述社會旅遊資源?

13樓:匿名使用者

社會旅遊資源的概念。「社會」、「旅遊」、「旅遊資源」以及與此相關的「人文」、「人文資源」在社會學和旅遊學領域中都是範疇廣、爭議大的一組概念。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社會旅遊資源進行了概念界定。

彭一萬(1991)提出「社會旅遊資源是指與人類社會生活有緊密聯絡的事物和活動」[3];王克起(1998)強調社會旅遊資源是「特定區域的人群」[4];鄭小琦(2000)認為「社會旅遊資源是現代社會創造的」[5]。丁季華(1999)認為「社會旅遊資源還包括會議、商務和城市景觀」[6];其他的還有,馬曉冬等(2004)認為「社會旅遊資源是以抽象人文吸引物為主體[7];王文才等(1994)認為「與社會旅遊資源相比,人文旅遊資源是人類創造的具有長效性、永續性價值的各種建築物」[8],等等。

作者認為:(1)社會旅遊資源的內涵「與人類社會生活有密切聯絡的事物和活動」過於寬泛,必須用明確的外延加以界定。(2)根據資源屬性進行分類,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會旅遊資源與自然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不能並列。

(3)旅遊資源的範疇是變化、發展的,用列舉法去定義難免「刻舟求劍」、「以偏概全」。(4)將「有旅遊吸引力的人群」歸入社會旅遊資源,契合了「社會」的人類特徵,但「人類」必須以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為載體才能轉化為旅遊資源。(5)用時間尺度去界定具有很大的創新,但「現代社會創造的」範圍還是過大。

且缺乏分類原因的說明,分類意義不夠明顯。

對於社會旅遊資源概念的界定應從其人文屬性、功能體現和時間尺度三個方面深化分析:首先,從人文屬性的視角。社會資源一般包括人口和勞動力的狀況和分佈以及人們的社會生產和生活設施等。

人文資源就是人工的製品,包括人類活動所產生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社會資源側重於人和與人相關的事象及活動,人文資源側重於人的創造物,他們都具有人文屬性。但無論何種資源,只有能夠成為旅遊吸引物(或因子),才能轉化為旅遊資源。

從概念上分析,社會資源的人類本身不能成為旅遊資源,人類只有與一定的空間、事象和活動相結合才可能成為旅遊資源。同時,與人相關的自然資源一旦被人類所作用也就具有了人文屬性。所以,從旅遊資源屬性上分類,非自然的就是人文的,社會旅遊資源應該從屬於人文旅遊資源。

其次,從時間尺度的視角。社會資源具有地域性、種群性和歷史性。認識社會資源,必須賦予其一定的時間尺度。

許多西方學者是從社會資本的角度研究社會資源的,2023年法國皮埃爾·布迪諾(p·bourdieu)認為社會資本是一種現在的和潛在資源的集合體[9]。可見,歷史的社會旅遊資源已經可以歸入人文旅遊資源,把握社會旅遊資源的時間尺度應該是當代的。最後,從功能體現的視角。

社會旅遊資源和當代人文旅遊資源的主要區別在於「它的主體功能是什麼?」。社會旅遊資源具有自身的主體社會功能,比如:

現代工程、現代建築、會展活動、賽事活動等,只是因其同時具有了體驗性和景觀性而在主體功能之外延伸出旅遊功能;而當代人文旅遊資源的主體功能就是滿足人的旅遊需求的旅遊功能。

作者認為社會旅遊資源與人的社會性、資源範疇的拓展性、旅遊需求的多樣性高度契合,是最具活力和潛力的旅遊資源型別。它是指以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為載體、具有旅遊吸引力的當代人類,及由當代人類所創造的、不以旅遊為主體功能的,與人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事物、現象和活動。它與遺存的人文旅遊資源、當代人文旅遊資源共同組**文旅遊資源。

要西雙版納民族風情的,要西雙版納民族風情的資料

西雙版納位於雲南南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距昆明740公里。在這片富饒的土地上,有佔全國1 4的動物和1 6的植物,是名副其實的 動物王國 和 植物王國 除漢族外,西雙版納州轄區內居住著44種少數民族,共有人口70.4萬人,佔總人口的70.90 這44種少數民族是 傣族 哈尼族 彝族 拉祜族 布朗...

廣西民族風情特色的歌曲,日本民族風情的歌曲

今年的冬天沒有下雪 1 山歌年年唱春光 是一首無伴奏混聲合唱原生態歌曲,原唱為廣西那坡 尼的呀 合唱團,由樑紹武詞 傅馨曲,風格為中速稍慢 民歌風,七字歌譜,用黑衣壯的方言演唱。歌曲內涵豐富 旋律優美,欣賞價值高。山歌年年唱春光 屬於黑衣壯民族多聲部無伴奏山歌,領唱者黃春豔,2001年9月首次由那坡...

西部的民族風情有哪些,西部的民族風情有哪些?

顏小二述哲文 西部民族文化特徵 民族風情 西部民族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性 民族性 多元性等特徵。地域性。西部地理複雜多樣,西北地區遼闊無垠,西南地區山水切割,青藏高原嚴寒高拔。西部文化在這裡也表現出了鮮明的地域性。西北地區歷史悠久 地域廣大,它孕育的文化在質樸中藏著博大 西南地區民族眾多,山川縱橫,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