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藏族人民稱為草原的主人

時間 2021-10-14 18:53:37

1樓:匿名使用者

1、中國是世界上草原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草原總面積將近4億 公頃,佔全國土地總面積的40%,為現有耕地面積的3倍。如果從中國的東北到西南劃一條斜線,也就是從東北的完達山開始,越過長城,沿呂梁山,經延安,一直向西南到青藏高原的東麓為止,可以把中國分為兩大地理區:東南部分是丘陵平原區,離海洋較近,氣候溫溼,大部分為農業區;西北部分多為高山峻嶺,離海洋遠,氣候乾旱,風沙較多,是主要的草原區。

2、**有很多大草原,(1)川西高寒草原,位於**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

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2)那曲高寒草原位於**自治區北部,北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青海省交界,東鄰昌都地區,南接拉薩、林芝、日喀則三地市,西與阿里地區相連。那曲藏語意為「黑河」;整個地區在唐古拉山脈、念青唐古拉山脈和岡底斯山脈懷抱之中,西邊的達爾果雪山,東邊的布吉雪山,形似兩頭猛獅,守護著這塊寶地。這片總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就是人們常說的羌塘。

整個地形呈西高東低傾斜,西高,中平,東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

3、藏族時代居住於草原地區,屬於遊牧民族,養羊牧馬,各種草原生活習慣,所以說他們是草原的主人。

2樓:

他們也是遊牧民族

這個概念有區域範圍的

讚美藏族語句

3樓:匿名使用者

描寫藏族的句子有: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聖地。這時香菸繚繞,絡繹不絕的朝拜者趕到這裡,他們雙手合十,舉過胸額頭,然後平撲在地上。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許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為了迎接遠道而來的客人,一個個仙女般的藏族姑娘們在篝火晚會上載歌載舞,好一派歡快熱鬧在景象。

有關當代藏族形成的歷史解釋,大致可從青康藏高原及其周邊地區的歷史發展中獲得映證。

研究藏族茶炊茶具,既可以從中透視藏族茶文化豐富的內容,又可以加深對藏族風俗習慣及其文化內涵的理解。

欣賞羌族和藏族同胞司空見慣的夜生活表演也是去九寨的亮點之一。

莊子所向往的含哺而熙,鼓腹而遊的平易恬淡生活,是不是也像我回歸藏族生活的夢想一樣,一切都是虛幻而不切合實際的呢?

唐卡是藏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間宗教藝術形式,它長期以來廣泛流傳於藏域的各個地區,並且深受藏族同胞的喜愛與推崇。

當地的嘉絨藏族全民信教,其中大部分信仰藏傳佛教,少部分信仰苯教。

那高亢嘹亮的藏歌,歌裡有白雲,有雄鷹。歌聲是那樣的坦然、純潔,不摻雜任何的修飾,像瀑布,狂野地奔湧而下,任它飄向雪山、草原、海子.....

我似一隻迷失了季節的候鳥,遷棲到了遙遠的**高原,夜已經落雪,八月時已入冬,遠山,潔白了**最完美天然的純淨。

4樓:匿名使用者

拉薩的天空

王宗仁40多年間,我曾數十次到過日光城拉薩,每次看到那裡的天空總是那麼湛藍、透亮,好像用一種特製的清水洗過的寶石一樣清爽。說話的聲波能碰到藍天,伸出手來能觸控到藍天。有人在描述拉薩的天空時講了這麼一句話:

「掬藍天洗臉」,說得實在精妙。我則常常這樣想,也許有貼著山頂的白雲映襯,拉薩天空的湛藍才越發顯得深邃、純淨。也許有拉薩河畔草地的對照,它的湛藍也更加鮮活、美麗。

拉薩天空的藍色是屬於那種純粹得淋漓盡致、無拘無束的色彩。

它藍得可以發出聲音,它可以把你的視線凍結,使之長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個地方,讓你盡情而貪婪地享受人間的碧藍所帶來的無限寬闊。我站在這個城市裡任何一條並不講究的街頭或陋巷中,都會看到許多人在熒屏上和書本上看到過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氣勢磅礴的房子———布達拉宮,它頭頂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還是盛夏都淨藍淨藍的發亮。有了這藍天,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麗變得更加神祕、誘人!

於是,我有了這樣的猜想:拉薩的天空之所以這麼湛藍,就是因為有這座獨特的聖殿,如果少了它,拉薩的天空就會冷得像結了冰,寂寞得像一所空房子。

在藏語中,拉薩是「聖地」的意思。那麼,這湛藍的天空就是「聖地」的窗簾了。

就在浮雲碧空下的石塊砌成的通往大昭寺路上,我不時地能看到一些磕著長頭的虔誠的信徒,他們全身伏地,朝聖拜佛,一步一磕頭,用即使伸長了仍然佝僂的身體丈量著大地。衣折裡雪霜攪和著的沙塵和滿臉的滄桑告訴人們,他們是從遙遠的山那邊河那邊匍匐而來的。這些朝覲者的手上戴著皮套,兩個膝蓋上扎綁著護膝,他們做好了應付旅途上一切艱險磨難的準備,然而他們心靈上因急切企盼而聚集的灼痛,因極度寂寞而結痂的傷痕,卻是什麼也難以撫慰和彌合的。

漫長的朝聖路上,他們只知道磕頭,從不說話。沒有話語反而顯得他們說了許多話。現在大昭寺就在眼前了,這是他們此行的終極目的地,也是極輝煌極鼓舞人心的最後一段里程。據說,磕長頭到「聖地」

來朝拜,一個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沒有想到在這些朝拜者的隊伍裡,竟然有一個藏族少年,他認真磕長頭的動作卻怎麼也掩蓋不了他的笨拙。只剩下最後一個長頭的距離,他就到大昭寺了,他卻沒有磕這個長磕,突然站起來,大喊一聲:

「拉薩!我的親孃!」喊完後,他覺得肚子好像餓空了,靜靜地伏臥在地上,舒展著四肢,傾聽著日光城從地心裡傳來的呼喚藏家兒女的聲音。

藏族少年的頭不偏不倚地正朝著布達拉宮的方向。他從阿爺的嘴裡就知道,這聖殿的牆上彩繪著文成公主當年進藏的故事,他此次進日光城就是為了親眼看看這位祖祖輩輩受到藏家人尊敬的公主的銅塑鎏金像。

就在藏族少年全身伏地在大昭寺前虔誠地朝拜時,布達拉宮的金頂在藍天下格外耀眼,閃金閃銀。有一朵白雲飄飄而來,打掃著天空的灰塵……

5樓:

#include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

藏族人有什麼特點?

6樓:demon陌

藏族人最明顯的特徵是鼻骨高,鼻孔大,這是為適應高寒地區缺氧和寒冷所致。

他們**粗糙,在風吹日晒下,臉色多呈醬紅色;男子臉型多呈用字,申字型,腮部咬肌發達,顴骨較高,三角眼細眯眼較多,女子圓臉,國字臉較多;鼻子較尖,嘴脣較薄

藏族人脂肪型胖得較少,老年婦女瘦的多。男子臉型像刀切般,有稜有角。由於高原缺氧,無論男女走路行動緩慢。

藏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藏語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藏語支,分衛藏、康、安多三種方言。

藏族普遍信仰藏傳佛教。公元七世紀佛教從天竺傳入吐蕃,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藏族人民創造了燦爛的民族文化,在文學、**、舞蹈、繪畫、雕塑、建築藝術等方面,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遺產。

藏族雕刻技藝高超。此外藏戲獨具特色,藏醫藥學也是人類重要遺產。

7樓:郭小小是我

藏族是個古老的民族.藏族的古代政權稱為「吐蕃」.早在公元641年,吐蕃「贊普」(王)松贊干布就派使者到當時唐朝的都成長安,代他求婚,取回了聰明美麗的文成公主。

從那時開始,漢藏兩族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交往就有了很大的發展。

藏族主要分佈在中國的**自治區和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省份,大多居住在高原地帶.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世界第一高珠穆朗瑪峰就聳立在高原的群山之中。

藏族地區草原遼闊,江河縱橫.體肥毛長的犛牛,不僅耐寒,還能馱很重的東西遠行,是高原上重要的運輸「工具」,被稱為「高原之舟」。

藏族人的服飾很有民族特色。他們一般上身穿綢、布做的長袖短褂,外面穿寬肥的長袍,腳穿牛皮長靴.為了便於活動,常常將右肩或雙臂露在外面,把兩隻袖子系在腰間.

藏族男女都留髮辮,男子將髮辮盤在頭頂,女子將頭髮梳成雙辮或許多條小辮,披在肩上,並在髮梢在佩帶漂亮的飾物。婦女們還喜歡在腰間繫一條圖案美麗的圍裙。

藏族人有一個獨特的禮儀——獻哈達.哈達是一種特製的白色長巾。在拜訪或接待尊貴的客人時,藏族人要用上手獻上潔白的哈達,以表敬意。

藏族具有悠久的文化傳統,藏文始創於公元7世紀;藏醫、藏藥、藏畫。藏戲、藏族歌舞、藏族文學等都具有獨特的風格;拉薩的布達拉宮巨集偉壯觀,是建築史上的傑作,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藏族人民創造的燦爛文化,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寶庫.

藏族人信奉藏傳佛教,最隆重的節日是藏曆元旦.每到這一天,人麼都要身著盛裝,相互拜年,併到寺廟裡朝拜祈福.四月十五日,相傳是釋迦牟尼成佛和文成公主進藏的日子,各地的藏族人也要舉行宗教活動,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

藏族人有哪些基本禮儀?為什麼藏族人有獻哈達的習慣?

1、藏族的禮儀是多種多樣的,禮俗與佛教也有密切聯絡,主要有以下幾種:

獻哈達,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種禮節。婚喪節慶、拜會尊長、覲見佛像、音訊往來、送別遠行等等,都有獻哈達的習慣。獻哈達是對人表示純潔、誠心、忠誠的意思。

磕頭,也是**常見的禮節,一般是朝覲佛像、佛塔和活佛時磕頭,也有對長者磕頭的。

鞠躬,過去遇見長官、頭人和受尊敬的人,要脫帽致禮。對於一般人或平輩,鞠躬只表示禮貌,帽子放在胸前,頭略低,也有合掌與鞠躬並用的。

敬酒茶,酒席上,主人端起酒杯先飲三口,然後一飲而盡,主人飲完頭杯酒後,大家才能自由飲用。飲茶時,客人必須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過飲用,否則會被認為失禮。

2、為什麼藏族人有獻哈達的習慣?

藏族地區沒有絲絹,以前就有用野獸和動物皮、羊毛等作為禮品和獎品的習俗,據苯教史料記載,第九代贊普佈德貢傑時,苯教徒哇託堅(羊毛纏頭之意)在進行宗教儀軌時,將羊毛纏在頭和脖子上,此俗由此而傳。後來人們將羊毛織成巾和絹的形式,替代此習俗,哈達的雛形由此形成。

哈達的主色為白色,後佛教在藏區的盛行,也為哈達的顏色注入了新的生命,如將觀世音(潔白)、文殊(純黃)、金剛手(深藍)三怙主的顏色作為哈達的主要顏色。後來地(黃)、水 (白)、火(紅)、風(黑)四種顏色也漸漸盛興,但是黑色很少見,往往為深藍色等其他顏色所替代。

另外還有五彩哈達,它是做彩箭用的,它的顏色為藍、白、紅、綠、黃。

3、敬獻哈達有什麼講究?

藏民族把哈達視為非常貴重的禮品,所以敬獻哈達也有其自身的規則。一般哈達順長疊成雙層,摺疊口朝對方,用雙手恭敬地呈獻,以示佛教四大皆空的教義和對對方尊敬之意。哈達潔白無瑕的顏色標誌著自己純真無邪的心,而哈達的順長標誌著師徒和諍友之間關係永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長久。

通常給活佛、長輩敬獻哈達時,要求躬身90度,雙手捧哈達必須過頭頂,獻到對方手裡或放於座前,如對方騎著馬,亦可將哈達繫到馬蹄子上;同輩之間獻哈達,一般略躬身平伸雙手將哈達捧送到對方手中或腕上即可;若對晚輩或下屬贈哈達,可將哈達搭到對方頸項上或遞送到對方手臂上即可。

4、藏族最常見的問候祝福語是什麼?

全藏區是「扎西德勒」,吉祥如意之意。康巴地區一般祝福「次仁勞嘉」,長命百歲之意。

扎西德勒彭鬆措!(願吉祥如意美滿!)

阿媽巴珠工康桑!(願女主人健康長壽!)

頂多德瓦吐巴秀!(願歲歲平安吉利!)

朗央總久擁巴秀!(願年年這樣歡聚!)

5、為什麼給活佛磕完頭以後,要讓活佛摸摸頭?

藏傳佛教信徒在給活佛、高僧大德、上師磕完頭之後,都會躬身走到活佛身前,讓其摩頂賜福。這是因為信徒相信,活佛的手都有巨大的加持力,摩頂之後可以驅邪除病、消災避難,逢凶化吉,萬事如意。

文成公主為什麼受到吐蕃人乃至藏族人民的喜愛

把中原地區的農具製造 紡織 繅絲 建築 造紙 釀酒 製陶 碾磨 冶金等生產技術傳入 吐蕃的農業技術原來比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沒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漢族農業技術傳入後,吐蕃勞動人民開始挖畦溝,田野間阡陌縱橫,大大提高了產量。帶上的水磨,深受勞動人民歡迎,公主和她的侍女,還把紡織 刺繡技術傳...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後為什麼會受到藏族人民的喜愛

文成公主 680 唐朝宗室之女,漢族。她聰慧美麗,自幼受家庭薰陶,學習文化,知書達理,並信仰佛教。松贊干布是藏族歷史上的英雄,崛起於藏河 今雅魯藏布江 中游的雅隆河谷地區。他統一藏區,成為藏族的贊普 君長 之意 建立了吐蕃王朝。唐貞觀十四年 640 他遣大相祿東贊至長安,獻金五千兩,珍玩數百,向唐朝...

蒙古族和藏族人民表示敬意和祝賀用的 哈達 ,有幾種顏色

愛吃貓的魚 哈達顏色 按顏色來分,哈達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象徵純潔 吉利的白色哈達 一種是五彩哈達,顏色為藍 白 黃 綠 紅。藍色表示藍天,白色是白雲,綠色是江河水,紅色是空間 神,黃色象徵大地。它是獻給活佛或近親時做阿西 彩箭 用的,為最隆重的禮物。佛教教 釋五彩哈達是菩薩的服裝,所以,它只在特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