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草是怎麼種,紅豆草種植技術是怎樣的

時間 2022-02-06 20:35:05

1樓:長景園林

1. 土地準備2.播種3.

田間管理紅豆草在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應及時除草。紅豆草從出苗至封壟的40~50天,每隔15天中耕除草1次,同時疏苗,打成單株。早春返青前和每次刈割後,根據雜草發生情況,及時中耕除草1次。

4.病蟲害防治紅豆草容易發生鏽病、白粉病、菌核病,要及時拔除病株和採取相應的藥物防治。害蟲主要有蒙古灰象蛺、青葉跳蟬等,可用敵殺死、速滅沙丁等藥物噴灑。

2樓:匿名使用者

(一) 土壤與耕作 紅豆草對土壤要求不嚴,大多數土壤上生長髮育良好,比紫花苜蓿的適應範圍廣。在旱作地區,通常在前作物收穫後,即進行伏耕滅茬滅草熟化土壤,秋季深翻耙耱蓄水保墒,翌年種植。在水熱條件較好的地區複種時,麥收後及時淺耕滅茬,施肥整地後即行種植。

灌區秋耕後,澆足冬水,冬季碾耱鎮壓保墒,第二年播種。

(二) 施肥結合秋耕深翻每畝施用有機肥料2500~3500千克,過磷酸鈣20~30千克作底肥,土壤瘠薄的土地,播種時要加施速效氮肥,硝酸銨每畝10~15千克。

(三) 播種紅豆草種子是帶莢播種。種子田要播種國家或省級牧草種子規定標準的ⅰ級種子,每畝播種量1.5~2.

0千克。收草地播種ⅲ級以上的各級種子均可,每畝用量2.5~3.

0千克。該草雖然籽粒大,但它是子葉出土植物,播種時覆土要淺,適宜播種深度為2~4釐米。乾旱、半乾旱地區適宜播期,在春季土壤解凍後及時搶墒播種,如土壤墒情過差時,也可在初夏雨後播種,播種後一定要鎮壓接墒,以利出苗。

在水熱條件好的溼潤、半溼潤地區,春、夏、秋三季都可播種,秋播的不應遲於8月中旬,否則幼苗越冬不好。不論收草地或種子田,播種方法都用單播、條播,播種行距,種子田30釐米,收草地20釐米。

(四)田間管理出苗前要防止土壤板結,苗期要及時鋤草、中耕鬆土。播種當年的草地要嚴加管護、防止人畜進入,損害幼苗。乾旱多風地區,冬季要鎮壓,防止土壤水分蒸發,預防根頸受旱、受凍,提高越冬率。

冬季嚴禁放牧,防止牲畜刨食根頸,造成越冬死亡。越冬後的草地,要在早春萌生前進行耙地保墒。生長期間,草層達不到利用高度時,嚴禁提前刈割或放牧,以免損傷生機,影響以後產量。

每次刈割或放牧後,要結合行間鬆土進行追肥,每畝施磷二銨 7.5~10千克,增產效果顯著。灌區在每次利用後,要結合追肥灌溉,尤其冬灌是提高翌年產量的關鍵。

種子田在開花初期,應將蜂箱運往田間四周,增進蜜蜂傳粉,提高種子產量。春季萌生前,要耙集殘茬焚燒,消滅病蟲害,是提高產量的重要農業技術措施。種子田可在開花期,用1:

20的過磷酸鈣溶液噴灑植株進行根外追肥2~3次,對提高種子產量,加速成熟,都有重要作用。

(五) 收穫利用收草地不論青飼或調製青乾草,均應在開花期進行。需要提出的是,紅豆草的耐刈割性較紫花苜蓿為弱,播種當年只能利用一次,若第二年刈割4次以上或每隔一月利用一次時,雖然當年可收穫較高產量,對越冬也無明顯影響,但到翌年生長季,植株大為稀疏;若將第一次刈割期推遲到盛花期,以後每隔30~40天刈割一次,一般一年刈割2~3次,則對壽命和越冬均無影響;開花前刈割和秋季重牧對越冬有不良影響。秋季最後一茬再生草於土地封凍後放牧利用。

刈割或放牧利用的留茬高度為5~6釐米。生長季結束前30天停止刈割或放牧利用。播種當年不宜放牧。

紅豆草不宜連作。如果連作,則易發生病蟲害,生長不良,產量不高;更新時,須隔5~6年後方能再種。茬地肥效高,增產效果明顯,在草田輪作中有重要作用,是燕麥、大麥、玉米、高粱、小麥等禾穀類飼料及農作物良好的前作。

紅豆草不論收草還是收種,利用4~5年後即可翻耕。茬地翻耕比紫花苜蓿容易,土壤較疏鬆,根腐爛快。翻耕宜在夏季高溫季節進行,秋季翻耕,根不易腐爛,影響翌年播種。

旱作地區在頭茬收子後即可進行,及時伏耕,秋耕,蓄水保墒,提高後作產量。灌區可在二茬草刈割後翻耕,並及時灌水促進腐爛。翻耕深度以18~22釐米為宜,過淺容易再生。

用作綠肥的,可移地切碎壓青,每畝1000~1500千克,深度20釐米,才能保證埋嚴,灌區壓青後要灌水,促進漚制。用於堆肥時,要選擇有水源的地邊切碎堆漚,並要與1:4的馬糞、牛糞或廄肥或土拌和均勻,邊拌邊澆水,堆作高1~2米的圓錐或方形堆,表面用泥抹光覆蓋,保水保溫,漚制15~20天,方可施用。

收種,紅豆草花期長,種子成熟很不一致,成熟莢果落粒性強,小面積可分期採收,大面積在50~60%的莢果變為黃褐色時,於早晨露水時一次收割,收割工作要在短期內完成。

常見牧草病害

紅豆草輪枝孢黃萎病、紅豆草匍柄黴汙斑病、紅豆草鐮孢根腐病及冠腐病、紅豆草核盤菌莖基腐病、紅豆草黑斑病、紅豆草柱隔孢褐斑病、紅豆草殼二孢輪紋病、紅豆草黑腐病、紅豆草鏽病、紅豆草白粉病、紅豆草灰黴病。

常見牧草蟲害

草原毛蟲類、盲蝽類、蠐螬、苜蓿夜蛾、小麥皮薊馬、葉蟬類

紅豆草種植技術是怎樣的

3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紅豆草為豆科多年生牧草,壽命2~7年,根系強大,抗旱性較強。紅豆草喜溫暖乾燥氣候,抗旱能力超過紫花苜蓿,但抗寒能力不及紫花苜蓿,在年均溫12~1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的地區生長最好,是乾旱及半乾旱地區最主要的豆科牧草。

紅豆草種子較大,發芽出土較快,播種後3~4天即可發芽,6~7天出苗。紅豆草種子一般帶莢播種,播前應精細整地,施足基肥。基肥應以有機肥、磷肥、鉀肥為主,也可施少量氮肥。

紅豆草播種時間春秋皆可,冬季寒冷地區宜春播,冬季較溫暖地區宜秋播。不論春播或秋播,均應掌握宜早不宜遲的原則,儘量早播。每畝(667米2)播種量3~4千克,播種深度3~4釐米,播種後適當鎮壓。

播種方法以條播為主,行距30釐米左右。紅豆草播種後出苗前若遇雨土壤板結,應及時進行耙耱破除板結,否則會影響出苗,造成嚴重缺苗。苗期易受雜草危害,應及時中耕除草。

紅豆草每年可刈割2~4次,每畝(667米2)產乾草500~1000千克。紅豆草營養豐富,除含蛋白質外,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不論青飼還是調製乾草,都是家畜的優等飼草,馬、牛、羊、兔、鹿、鴕鳥等草食動物均喜食。紅豆草與紫花苜蓿和三葉草相比,具有4大特點:

一是紅豆草各個生育階段莖葉均含有較高的濃縮單寧,反芻家畜採食後不會引臌脹病;二是紅豆草莖稈中空,調製乾草過程中葉片損失較少,調製乾草比較容易;三是紅豆草春季返青早,生長快;四是紅豆草病蟲害較少。

4樓:長景園林

1. 土地準備2.播種3.

田間管理紅豆草在苗期生長緩慢,易受雜草危害,應及時除草。紅豆草從出苗至封壟的40~50天,每隔15天中耕除草1次,同時疏苗,打成單株。早春返青前和每次刈割後,根據雜草發生情況,及時中耕除草1次。

4.病蟲害防治紅豆草容易發生鏽病、白粉病、菌核病,要及時拔除病株和採取相應的藥物防治。害蟲主要有蒙古灰象蛺、青葉跳蟬等,可用敵殺死、速滅沙丁等藥物噴灑。

5樓:匿名使用者

紅豆草性喜溫涼、乾燥氣候,適應環境的可塑性大,耐乾旱、寒冷、早霜、深秋降水、缺肥貧瘠土壤等不利因素。與苜蓿比,抗旱性強,抗寒性稍弱。適應栽培在年均氣溫3~8℃,無霜期140天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上下的地區。

在通渭刈割頭茬草需≥0℃的年積溫為1171℃,刈割兩茬需1619℃。

種子成熟需1545℃。能在年降水量200毫米的半荒漠地區生長,只需在種子發芽,植株孕蕾至初花期,土壤上層有較足水分就能正常生長。對溫度的要求近似苜蓿,種子在1~2℃的溫度條件下即開始發芽。

生活兩年以上,春季氣溫回升3~4℃時,即開始返青再生。一般春播的紅豆草,播後7天左右出苗,出土後10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以後大約每隔5天長出一片真葉。在河西較隴中生長髮育快,一般4月上旬播種,6月中下旬開花,8月中旬種子成熟。

二齡以上的在3月上旬返青,返青期比苜蓿早一週,比紅三葉早10天,6月初開花,7月中旬種子成熟。水肥條件適宜,一年可成熟兩次種子。

紅豆草屬嚴格的異花授粉植物,其雌蕊較長,柱頭超過花葯,雌雄蕊成熟時間不一致,雄性先熟,因而自花不育,即使人為控制自花授粉結實後,其後代的生活也會顯著減退。在自然狀態下,結實率較低,一般只在50%左右。

紅豆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可在乾燥瘠薄,土粒粗大的砂礫、沙壤土和白堊土上栽培生長。它有發達的根系,主根粗狀,側根很多,播種當年主根生長很快,生長二年在50~70釐米深土層以內,側根重量佔總根量的80%以上,在富含石灰質的土壤,疏鬆的碳酸鹽土壤和肥沃的田間生長極好。在酸性土,沼澤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適宜栽培。

在乾旱地區適宜栽培利用。

紅豆草的**與分佈

6樓:小侽粉絲

紅豆草花色粉紅豔麗,飼用價值可與紫花苜蓿媲美,故有「牧草皇后」之稱。我國新疆天山和阿爾泰山北麓都有野生種分佈。中國國內栽培的全是引進種,主要是普通紅豆草和高加索紅豆草。

前者原產法國,後者原產蘇聯。歐洲,非洲和亞洲都有大面積的栽培。國內種植較多的省市區有內蒙古、新疆、陝西、寧夏、青海。

甘肅農業大學等單位還選育出對甘肅生境有較強的適應性的甘肅紅豆草。

2023年由全國牧草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通過。並經過推廣實踐,證實了其實用價值。種皮光滑,長2.

5~4.5毫米,寬2.0~3.

5毫米,厚1.5~2.0毫米,千粒重13~16克,帶殼千莢重18~26克,硬實率不超過20%。

7樓:長景園林

俄羅斯是生產紅豆草的主要國家之一,在這裡由於長期風土馴化的結果,同西歐種相比,有很大的變化,具有耐寒、耐旱、高產的特性。我國新疆天山和阿爾泰山北麓都有野生種分佈。中國國內栽培的全是引進種,主要是普通紅豆草和高加索紅豆草。

前者原產法國,後者原產蘇聯。歐洲,非洲和亞洲都有大面積的栽培。國內種植較多的省市區有內蒙古、新疆、陝西、寧夏、青海。

甘肅農業大學等單位還選育出對甘肅省境有較強的適應性的甘肅紅豆草。

如何種植紅豆草 紅豆草種植技術要點

8樓:蕭瑟中的寒風

紅豆草性喜溫涼、乾燥氣候,適應環境的可塑性大,耐乾旱、寒冷、早霜、深秋降水、缺肥貧瘠土壤等不利因素。與苜蓿比,抗旱性強,抗寒性稍弱。適應栽培在年均氣溫3~8℃,無霜期140天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上下的地區。

在通渭刈割頭茬草需≥0℃的年積溫為1171℃,刈割兩茬需1619℃。

種子成熟需1545℃。能在年降水量200毫米的半荒漠地區生長,只需在種子發芽,植株孕蕾至初花期,土壤上層有較足水分就能正常生長。對溫度的要求近似苜蓿,種子在1~2℃的溫度條件下即開始發芽。

生活兩年以上,春季氣溫回升3~4℃時,即開始返青再生。一般春播的紅豆草,播後7天左右出苗,出土後10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以後大約每隔5天長出一片真葉。在河西較隴中生長髮育快,一般4月上旬播種,6月中下旬開花,8月中旬種子成熟。

二齡以上的在3月上旬返青,返青期比苜蓿早一週,比紅三葉早10天,6月初開花,7月中旬種子成熟。水肥條件適宜,一年可成熟兩次種子。

紅豆草屬嚴格的異花授粉植物,其雌蕊較長,柱頭超過花葯,雌雄蕊成熟時間不一致,雄性先熟,因而自花不育,即使人為控制自花授粉結實後,其後代的生活也會顯著減退。在自然狀態下,結實率較低,一般只在50%左右。

紅豆草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可在乾燥瘠薄,土粒粗大的砂礫、沙壤土和白堊土上栽培生長。它有發達的根系,主根粗狀,側根很多,播種當年主根生長很快,生長二年在50~70釐米深土層以內,側根重量佔總根量的80%以上,在富含石灰質的土壤,疏鬆的碳酸鹽土壤和肥沃的田間生長極好。在酸性土,沼澤地和地下水位高的地方都不適宜栽培。

在乾旱地區適宜栽培利用。

紅豆樹盆景的種法,紅豆樹是怎麼種植的?

小夏在深圳 把紅豆杉盆景放在陰涼的地方,要澆透水不能夠急於見陽光。在扦插之前需要枝條剪成斜口,放在深耕水裡面浸泡幾個小時,晾乾才可以進行扦插。在前一個月,需要每天都澆水,這樣能夠保持盆土的溼潤。一個月之後升高發芽就可以放在陽光下進行正常的養護。扦插的紅豆杉生根以後通常澆水就正常,春天一般兩到三天澆一...

紅豆樹是怎麼種植的

紅豆樹對育苗圃地要求不苛刻,只要土壤肥沃 疏鬆 排水良好的山壠地 洋麵田都可做育苗圃地 排水不良 低窪積水地苗木生長不良,不宜育苗。圃地要施足基肥後,再整地做床,苗床要求與杉 鬆育苗相近。播種方法宜採用溝狀條播,溝深2 3cm,溝距15 20cm。紅豆樹幼樹生長速度中等,造林後要加強前期管理,促進幼...

紅豆沙是怎麼製作的,怎麼做好吃

紅豆沙餡的做法 1準備好原材料。2將紅小豆提前一夜用涼水浸泡一夜,現在天要熱的話可以放進冰箱冷藏室 3把泡好的紅小豆放進高壓鍋裡,倒入清水沒過紅豆一指節多一點點。4蓋上鍋蓋加閥,大火煮紅豆,上氣後轉中火高壓30分鐘。5煮熟後幾乎水就煮的沒了。6準備一盆清水。7把漏網擔在盆邊沿上面,放進煮好的紅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