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老司機都認為歐美系車開著 穩 日系車開著 飄 嗎

時間 2021-05-07 20:01:51

1樓:嘛咪嘛咪轟

能坐在這裡談車的人怎麼也得二十歲以上了吧,在這個神奇的國度裡活了這麼多年了,接觸的東西也多的去了,不論是親身使用的還是所見所聞,想必大家生活經驗應該相當成熟了吧。我們先撇開車不談,就說平時所用、所見的各式各樣的商品,你願意買什麼樣的呢?買外觀和功能華麗而**低廉的小牌子呢,還是買簡單實用的大品牌呢?

我想絕大多數人或選擇後者,至少我接觸的人都是願意選後者那種可靠的商品。如果你不是,那好吧算我沒見識。為什麼現在「國產」二字讓很多人想到」低端、劣質「這些詞?

有人說崇洋媚外,那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人不崇洋媚外?為什麼美國人不崇洋媚外?就算是崇洋媚外也是有原因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

因為我們被所謂的國產坑得太多了,各種商品來用去到最後還是洋牌子用著舒服,我們小老百姓不會把愛國思想貫徹那麼深,我們只想用個品質過關實用的東西,那種三天兩頭出毛病的還不如不買,然而國產出來的東西實在讓我們失望。例子不用舉,相信大家都有體會。國產裡充斥著太多的假冒偽劣,即便是大品牌也難以跟洋牌媲美,我們從國產裡看到了國人的坑蒙拐騙、不思進取、惟利是圖,日子久了,普通消費者自然會對整個國產商品領域不信任,這合情合理,在選擇商品的時候拿品牌做重要參考也就是理性行為。

回頭再看車,汽車如同其他商品一樣分著國產、洋產,許多消費者(包括我)更願意買可靠的車,而不是華麗的車,什麼樣的車可靠?當然是經過時間和市場檢驗的外國品牌,這是會有人會把外國車出現過的毛病列舉出來說:「看,合資就沒毛病麼?

」這種觀點就好像是當人們指責國家嚴重腐敗的時候,冒出幾個人義憤填膺的說:「外國也有腐敗!」,對這類觀點我就倆字「呵呵」。

繼續說車,現在國產車發展很迅速,但是起步太晚,前些年的國產車已經被市場證明不值得購買,近幾年的車理論上講會有進步,但是什麼樣的品質誰能說得準?也許現在的國產車裡有的卻是物超所值,但是我們不懂,沒有經過實踐證明,我們不知道哪個是好車。看到這可能會有人按捺不住了,說我「車盲、無知!

」嗯我承認我是車盲,但是我們普通消費者有幾個不是呢?我們沒必要為了買個車就把自己變成成汽車專家,真正賣車的才是專家,人家永遠比我們買車的精。在此之下我們該如何選車呢?

那就是靠生活經驗,在長期市場中得到廣泛認可的才是我們首選的,而掛著讓我們不信任的「國產」二字又沒有經歷過實踐檢驗的車還是算了吧!這才是理性消費。看到論壇上很多人在國產好合資好爭論不休,我覺得這些爭來爭去的人裡邊沒幾個真正懂車的,那些出於政治原因而把某國的車罵得一無是處也什麼意義。

國產車要想真正得到認可只有拿出真本事來,在市場中通過了檢驗,人們自然會去考慮國產。

跑高速為什麼有些車很穩,有些車卻會飄?老司機:真相在這裡!

2樓:汽車之家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國民的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好,為了方便交通出行,買車

的人也越來越多,汽車也在漸漸的普及。人們對汽車的要求也更加嚴格起來,除了汽車

整體品質和安全質量這些常見的問題,汽車乘坐舒適性和駕駛體驗感等方面也很受人們

的關注。

例如就像跑高速,儘管限速120km/h,但有些汽車在高速跑起來特別穩,大多數家用車

都可以做到,比如本田思域,豐田卡羅拉等就算速度飆到120km/h都不會覺得飄,但是

有些汽車速度一快就開始飄起來,開起來總感覺不是特別穩。在其中到底是因為什麼原

因呢?為什麼有的速度一快就要飄,有的車跑高速卻穩如牛?老司機:真相在這裡!

?關於汽車高速的穩定性,德系車,美系車和法系車應該是最具代表性的了。汽車的高速

穩定性,最主要的就是底盤調教,車身汽車動力學出不出色。而德系車,法系車和美系

車高速穩定性特別高,是因為歐美地區地廣人稀,許多高速都是不限速的,為了給人們

帶來更出色駕乘體驗,在設計之前就很注重汽車的效能表現,所以在底盤調校上會更硬

些許,比較紮實。

但在汽車界有句俗話:德系穩日系飄。德系車的高速穩定性是很高的,但大部分的日系

車跑高速確卻是特別容易發飄,尤其是十幾萬**的車子,開到120公里就很感覺發飄

,很不穩定,如果旁邊有大型卡車或者貨車經過,就會感覺車身更加難控制,這與日本

本國情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日系車更講究經濟實用,日常的舒適性,所以日系車的

懸掛支撐偏軟,懸掛行程較長,方向盤更輕一些。這也是為什麼比較容易感覺到發飄。

很多人因此認為車身的重量影響汽車的穩定性,但其實並不然,例如卡羅拉和軒逸、朗

逸的車身重量都差不多,並沒有日系車比較輕的感覺。影響汽車高速穩定性的原因有好

幾點,除了底盤懸掛,第二點就是車身重心高低,它直接影響車輛穩定性。舉個例子最

直接的對比就是suv與轎車,suv底盤高、重心高,高速穩定性比較差,轎車底盤低、

重心低,一般在110mm-180mm之間,所以高速穩定性要好一些。第三點就是車身剛

性,車輛有副車架以及底盤縱梁橫樑組成,底盤結構強度越高,一體性更強,懸掛支撐

較強,高速上就更加穩定。

最後一點就是車身線條是否流暢,舉個例子,16寸輪轂跑160是極限了,裝有18寸輪轂

的車輛最高卻可以每小時跑180公里。總言之,,輪胎抓地力和風阻係數夠低,輪胎越

寬抓地力越強,穩定性會更好。輪轂尺寸越大的話,那麼車身變道側傾就更小。

為什麼老司機都說,日系車適合城市用,而德系車適合跑長途?

3樓:路虎類似

動力上,日系車更看重前段,而德系車更看重後段

有經驗的老司機應該都知道,日系車在動力調教上更加偏向前段,往往在起步和0-60km\h令人滿意,可後段加速就非常疲乏了。這也是為什麼日系車平常開感覺不慢,但是實際百公里加速表現卻要十幾秒開外。

之所以有這樣的動力調教區別,在於德國的高速公路非常發達,而且速度上限還非常高,部分地區甚至還不限速。那麼,自然是更加註重後段表現。而日本人開車更多是城市用,長途基本會選擇新幹線,相對來說城市常用的前端更加註重。

日系車的轉向更輕、轉彎半徑更小,德系車反之

相反,地廣人稀的德國人造車就不用考慮那麼多。以高爾夫和雷克薩斯ux為例,前者的最小轉彎直徑為10.9m,而後者身為suv卻只有10.

4m。如果兩輛車在同一個非常狹小的路況轉彎,高爾夫可能要比雷克薩斯ux還難開。如果你居住在老式小區,路面不是很寬敞的城市環境裡,日系車會讓你更加舒心。

最大的區別:底盤調教

其實不然,每家的考慮重點不同。日系車在做底盤調教設計的時候,還會考慮到車內空間最大化的問題,相對來說會有一定妥協。而德系車則是更加註重底盤問題,空間相對來說沒有那麼重視,也不會太過妥協。

即便在尺寸引數差不多的情況下,德系車的空間往往不如日系車。所以,這個問題本身是個取捨問題,空間與底盤如何平衡,也看廠家自己的理念。

4樓:不惑少女小妖精

從可靠性,維修保養成本方面來說,特別是普通家用車來說日系車好一些

5樓:哈哈噠噠麼麼哈

日系車價效比高,德系車車子穩定性高

6樓:阿里山看著你

之所以有這樣的動力調教區別,在於德國的高速公路非常發達,而且速度上限還非常高,部分地區甚至還不限速。那麼,自然是更加註重後段表現。

7樓:匿名使用者

日系車更加適合家庭,德系的注重操控

8樓:丨擇城

日系車和德系車當時走的風格就不一樣。

9樓:天秤永恆

德系車跑長途的話還是比較的舒適的

10樓:小乙影視

日系車的轉向更輕、轉彎半徑更小,德系車反之

11樓:

其實在家庭用車方面,大部分人更多的考慮的就是日系車

12樓:不服輸的黑巖

日系車價效比高自然就犧牲了一些東西

13樓:jio得不行

因為按車程來看,德系車的效能更加穩定

為什麼跑過高速的老司機,才知道德系車比日系車好

14樓:紫雲曉

發動機:日copy系車大部分發動機採用的是自吸發動機,最大扭矩來的慢、晚。反觀德系車,則採用的是渦輪增壓發動機,渦輪增壓發動機的特點剛好和自吸發動機相反:

扭矩來的早而且扭矩大,給變速箱匹配冗餘性更大,高速響應較好!

變速箱:很多使用日系車的車主都說日系車比較輕,容易高速發飄。其實日系車並不輕,甚至有很多同級別日系車要比德系重得多。

那為什麼有這種錯誤的觀點呢?最重要的其實是調教的取向,對於日系車來說,它們普遍偏向於低速響應性,低速油門特別特別敏感,而由於發動機變速箱的齒比還要強調連續性,更加強調低速,因此高速響應較差。

外形風阻:德系車一直特別注重外觀,不僅是為了好看,還有實用性。它們特別注重風阻設計,最小風阻可以達到0.

22,汽車高速響應性上如果風阻越小這越好,所以這方面德系車是特別優異的!其實還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差別,但主要是這些技術方面的差別。

相對來說,德系車在汽車方面的技術沉澱較久,所以在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外形風阻等多方面都要優於日系車的。

日系車裡哪個操控最好?老司機做了分析,你同意嗎?

15樓:全車**

比如說日系車公認的省油 耐開在經濟實用這方面確實有很多突出的優點那麼在眾多日系品牌中 誰的質量最好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是豐田 或者本田但質量最好的不是本田也不是豐田而是馬自達

很多老司機都說日系車不安全,那這個說法有依據嗎?

16樓:朱靜佛

老司機絕對不會說日系車不安全,全世界日系車司機最多。

17樓:七月花香

當然是有依據的,因為日系車確實非常的皮薄,它的防撞鋼樑很薄。

18樓:緣分的灰色天空

這個說法沒有依據,日系車還是相對安全的,中保研測試日系車安全係數很好。

19樓:哇哎西西

這個說法還是很有依據的,因為日本汽車他的車皮都會比較薄一點,所以在撞擊的時候就會產生很大的衝擊力,傷害到我們自己。

日系車養起來真便宜,連老美都認為歐美系車沒法比

20樓:汽車之家

每一年,美國kbb(凱利藍皮書)都會評選5年內用車成本最低的車型,針對一款新車的**、型別與級別,以大資料的方式整合它們落地以後,使用5年的零件維修成本、油耗成本、保險費用、二手車的折舊率等考慮,最後評出最優。雖然榜單特指美國市場,與國內環境不盡相同,更沒有我們自主品牌,但對於購買合資車型+注重價效比的消費者來說,難道不想知道哪款車在同級中最省錢?

斯巴魯竟是成最推薦品牌?

美國kbb選出的5年用車成本中,除了各級別車型之外,還有成本最低的品牌,豪華車品牌由雷克薩斯獲得,一般品牌頒給了斯巴魯。對於雷克薩斯獲獎一點也不驚訝,即使國內的雷克薩斯汽油車4年免費保修保養,混動6年免費保修保養,單在這方面就省了不少費用。

斯巴魯的5年用車成本低?在美國確實如此,而且北美斯巴魯與國內的銷量天壤之別,**上,北美把它列為一般品牌,也就是跟豐田、本田、大眾相同,但是國內的定價,同級別的車型已趕上二線豪華品牌。當然,單從產品角度出發,斯巴魯的耐用性、主動安全系統、甚至iihs的碰撞都有很強的說服力,加上**相宜,難怪美國消費者對其情有獨鍾,可惜,與國內**對不上號。

日系車刷榜有跡可尋

2023年kbb的各級別評出的車型中透露了不變和改變,日系車依然是5年用車成本的大贏家,從所有級別看來,只有jeep和雪佛蘭各一款車型屬於美國品牌,現代santa fe屬於韓國品牌,歐洲車型僅在效能車上露了一面,事實上,這正正是他們對汽車的不同理解。

日系企業的起步與崛起都離不開他們的省油、耐用特性;歐洲企業的名聲也離不開他們對駕駛樂趣的偏向;當然,因應市場的大環境他們都在相互融合,油耗、駕駛樂趣日系、歐系都力求平衡,但是延續多年的口碑、品牌壓箱寶的實力依然有所偏好,而反映到真實的用車成本範疇,日系品牌優勢巨大,特別把汽車作為日常代步工具考慮的美國消費者。

日系車的優勢是這榜單不變的因素,而改變方面也可見端倪,對比2023年的級別,頂級的豪華轎車級別、高效能轎車級別、小型轎車級別,相反,suv級別被細化,拓展出越野suv級別、豪華小型suv級別、中型suv還拆分開5座和7/8座級別。原因當然是suv的熱銷和轎車銷量資料下滑的因素造成,多家車企更提出小型轎車在北美退市的訊息。

混動、純電用車花費下降

日產leaf(聆風)繼續蟬聯電動車榜首,相比2023年,5年用車成本從38258美元(摺合26.8萬人民幣)下降到35321美元(摺合24.8萬人民幣),險勝起亞soul ev的35767美元。

至於混合動力同樣下降,豐田普銳斯c 5年用車成本為31932美元(摺合22.4萬元人民幣),比2023年33454美元(摺合23.4萬元人民幣)便宜,也險勝與現代ioniq plug-in hybrid和起亞niro plug-in hybrid。

日產聆風是一輛切切實實的純電動汽車,無需像汽油車一樣更換機油、機油格、汽油格之類的消耗品,但kbb 5年的用車費用看來,純電車型與同級別汽油車的花費差別不大,原因大概有兩個,首先美國的汽油便宜,用電的優勢沒國內明顯,其次保險的費用也比較高、二手折舊率也不甚理想,所以美國用起純電車的費用跟汽油車差不多。

小結 有人說,kbb?5年用車成本的榜單有侷限性,既沒考慮到駕駛的樂趣、動力的爽快、乘坐的舒適與空間等方面,單單以花費的角度考慮不夠全面,但不能忽略,kbb的統計資料是從車主身上獲得,也就是說,例如空間、動力之類的比較,消費者在購車時已篩選了一次,對價效比要求較高的國內消費者而言,值得參考。

為什麼國產車不如合資車,為什麼很多老司機都勸別人要買合資車而不要買國產車?

蝴蝶蘭 同價位下國產車用料厚道,合資車減配加價。目前的產品來說,自主品牌產品的可靠性和耐久性,確實比合資品牌產品的口碑要略低,或者說更需要您用包容的心態看待。但相同價錢,自主品牌能給到更大的空間和更多的裝備。國產車技術真心不如合資車,但是便宜的合資車人家也不會給你用多好的技術,所以同價位方面合資車也...

冬天開車,真的需要熱車嗎?好多老司機都這樣說

湖南萬通汽車學校 其實熱車的目的就是讓發動機轉動起來,這樣的話機油也會產生一種動力流動起來,由於發動機慢慢的熱起來,它的機油也會慢慢的升到一定的溫度,如果溫度比較低,可能機油的速度就會比較慢,如果說開車之前不先預熱一下的話,這樣發動機身上的零件沒有被機油滋潤過,也會導致一定的摩擦力度,就容易出現脫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