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lucia珠蚌
以前,有一個人向邯鄲的人學習走路,還沒有學會邯鄲人的走路姿態,卻又忘記了原來自己的走路方式,於是只能爬著回去了.
道理:成語「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以上乃鄙人之愚見,不知可否?
昔:以前
未:沒有
得:學會,掌握
故:原本的,原來的
遂:於是
〝邯鄲學步〞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hán dān xué bù,釋義:邯鄲,戰國時期趙國的都城;步,邁步走路。藉以比喻一味地模仿別人,不僅學不到本事,反而把原來的本事也丟了。
邯鄲學步其實學的不是普通的走路步法,而是學的邯鄲舞步。當時在邯鄲流行一種舞步叫踮屣,是一種類似於芭蕾舞的點著腳尖跳舞的舞步,非常優美。
2樓:zj智慧證件照
字面:昔(從前)有 學步於邯鄲(到邯鄲學習走路) 者(的人),曾未得其彷彿(沒有學到想象的境界),又復失其故步(又丟了他自己的走路方式),遂匍匐而歸耳(就只能趴在地上匍匐著回去了)
譯文:從前,有個人,去邯鄲學習走路,但沒有學會邯鄲人走路的方式,反而忘記了自己的走路方式,最後沒辦法,只有趴在地上爬著回家了.
邯鄲學步
原文: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於:介詞,向
未:未曾、沒有
其:代詞,他的
直:副詞,竟然
況且,你難道沒有聽說燕國壽陵有個少年,向邯鄲人學習步法?不僅沒有掌握邯鄲人走路的獨特技能,而且忘記了自己原來走路的步法,竟然只好爬著回家了.
邯鄲學步裡的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餘子之學行於邯鄲與 未得國能,又
邯鄲學步 相傳在兩千年前,燕國壽陵地方有一位少年,不知道姓啥叫啥,就叫他壽陵少年吧!這位壽陵少年不愁吃不愁穿,論長相也算得上中等人材,可他就是缺乏自信心,經常無緣無故地感到事事不如人,低人一等 衣服是人家的好,飯菜是人家的香,站相坐相也是人家高雅。他見什麼學什麼,學一樣丟一樣,雖然花樣翻新,卻始終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