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農作物品種特點,現代作物育種工作的特點及主要發展方向有哪些

時間 2021-05-07 19:59:16

1樓:77年的魚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的新階段,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實現農業現代化對農作物種業發展的要求明顯提高。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程序不斷加快和生物技術迅猛發展,農作物種業國際競爭異常激烈。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加強種業科技創新,培育和推廣優良品種,已成為突破耕地和水等資源約束、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提升農業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

現代作物育種工作的特點及主要發展方向有哪些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我看很久沒有人回答,我就說一下吧。其實答案就幾個字,育種目標永遠都是高產,抗病,優質,無論在哪個作物上面都一樣。

而現代育種工作無非就是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加快育種程序,縮短育種年限。

而針對每一種作物,其產量指標,抗病種類,以及如何才是優質,這些都必須個人深入瞭解才行。然後根據現有的技術,如何結合在育種上面。

可能你覺得說的有點泛泛而談,不過育種就是一個你做了才有感覺的工作。

3樓:

雜交育種為主,引種、雜交優勢育種、分子標記輔助育種、誘變育種、轉基因育種等方法為輔

現代植物病害發生的特點有哪些?

4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目前植物病害是植物生長最複雜多變而難以克服的影響因子,是一全球性的自然災害,其種類很多。最有名的是1845—2023年歐洲暴發的馬鈴薯晚疫病,其中愛爾蘭島受災尤重,馬鈴薯幾乎全部被毀,使以此為食的800多萬居民中,數十萬人處於飢餓和營養不良,100多萬人背井離鄉逃往美洲。2023年孟加拉由於水稻胡麻斑病而使稻穀歉收,發生嚴重的饑荒,死亡200多萬人。

植物病害還限制了某些作物的種植,如荷蘭榆病毀滅了美洲的榆樹,慄疫病使得美洲慄在北美消失,咖啡鏽病造成斯里蘭卡不能繼續生產咖啡,改種茶樹,從而改變了當地人的生活習慣。馳名中外的新疆哈密瓜受病毒侵染後,含糖量降低,品質變劣。人、畜食用了某些發病的植物後會中毒。

防治植物病害,會增加人力、藥械等方面的投入,這樣不僅提高了生產成本,還可能造成環境汙染。

以病毒病為例,植物病毒病素有植物癌症之稱,屬侵染性病害。迄今全世界已被確認的植物病毒就有990多種,與未知病毒相比,被人們描述的還只是個小數,如以每種植物平均被一種病毒感染(實際上許多植物往往可被多種病毒感染),那麼自然界中有多少種植物就可能備有多少種病毒。其中,大部分病毒的致病力都比較強,可想而知,國內外植物病害發生形勢是多麼嚴峻。

全球農作物遭受病、蟲、雜草為害的損失高達總產值的35%。以美國為例,每年農作物損失總額約佔總產值的37%,其中12%為病害所致。每年僅由於作物病害一項造成的損失就達91億美元。

2023年全世界僅禾穀類作物由於病害造成的損失高達238億t,約佔全年產量的14%。

近年來農業產業結構的深刻調整,給種植業帶來巨大的變化,加上耕作制度、氣候條件、水稻品種等的變化以及人為不合理或過分干預等影響,我國植物病害的發生頻率和為害程度上升,導致防治難度增加,一些病害已呈持續暴發、突發之勢,損失慘重,重者田塊絕收,成為阻礙農業生產發展的突出問題。如水稻條紋葉枯病在我國至今仍呈上升趨勢,2023年以來,該病在水稻區發生逐年加重,現成為影響水稻生產的最主要的病害。2023年該病在江蘇、河南等省市的一些地區大範圍暴發。

2023年又在江蘇大暴發,全省發病面積超過66.7萬hm2,佔水稻總面積的34.5%,給水稻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2023年該病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雲南全面大流行,發病面積在333.33萬hm2以上,其中僅江蘇省發病面積即達157.13萬hm2,佔水稻總面積的79%。

有的地方對於病害的新變化,未能及時採用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技術,僅靠化學防治手段,引發一些負面結果,如致使病害出現抗藥性、生態環境遭到汙染等,導致病害為害持續加重。20世紀90年代,我國農作物病蟲害發生頻率明顯上升,年均發生面積超過20世紀80年代約1/3,暴發的病蟲種類和次數增多,防治難度加大,損失加重。我國是農作物病蟲災害較猖獗的國家之一,有害生物常見種類有1600多種,常年致災種類幾十種。

據報道,我國僅農作物病害就有742種,這些病害與其他有害生物一起在20世紀80年代平均發生面積1.87億hm2(次),在不防治的條件下,平均每年造成糧食損失15%左右,棉花損失20%~25%。在20世紀90年代損失明顯加重,平均發生面積達2.

48億hm2(次),較20世紀80年代增加了33%,在積極防治的情況下,每年仍損失糧食150多億kg,棉花3億多kg。在此期間,小麥條鏽病、小麥赤黴病、小麥白粉病、稻瘟病、稻麥紋枯病、棉黃萎病、玉米病毒病等病害相繼暴發流行,導致農作物大面積減收、失收甚至絕收。

作物育種的中國現代作物育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