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律是真實的嗎?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了?不怕後末世的果報嗎

時間 2021-06-03 06:44:45

1樓:檀忍居士

因果律是真實的嗎?

真實不虛

就是佛說的相由心生

心中想什麼,必定會生出與此想相應人、事、物的相。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都不相信因果了?

因為現在很多人都迷在人、事、物的相上了。

不知道這些相的根源,來自自己內心。

換句話說:凡夫追求虛妄的表相,而不能回頭!

不怕後末世的果報嗎?

當然怕!

之所以不怕,是因為迷惑顛倒!以相作心!妄想分別執著!

如果人人明白了相由心生,境隨心轉的道理,就不會再迷惑顛倒了!就和佛菩薩無二亦無別!

我們中國漢字是高度智慧的結晶!

用「想」這個字就可以解釋因果

上面是「相」,下面是「心」。

意思是無論什麼善惡美醜,喜怒哀樂,等等都由心生!

換句話說,無心則無一切好壞!

明白了這個道理!

遇到好的東西,我們就不會貪愛,因為是心中的相嘛!也就是想!也就是念頭!

遇到不好的東西,我們就不會嗔恨,因為還是心中的相嘛!

所以真心無善惡,無美醜等等相的分別

也就是說真心無形,即是佛家說的空!

因為一旦認為心有形,則必定是某個相,某個想,某個念!就又回到相上了,迷惑顛倒了!

要想證得真心!

唸佛即可!

把所有相,或者說想,或者說念,全部用阿彌陀佛代替!

這樣想字:上「相」下「心」,就轉化成上「阿彌陀佛」下「心」了!

就由原來的相:亂七八糟的念頭,收歸一念阿彌陀佛!就是大勢至菩薩說的:都攝六根!

再加上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

就是與真心相應!

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所以真心就是阿彌陀佛!

就徹底把上「相」下「心」的想字,轉變成上「阿彌陀佛」下「阿彌陀佛」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

去極樂世界的條件: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

所以發菩提心:就是明瞭所有「相」由「心」生!由「阿彌陀佛」生!由極樂世界生!

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就是把所有「相」專化成「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2樓:山河大地風雨雷

不信之人有,不怕是假,也怕,但是很多如同刀尖食蜜,不明真相,暫時沒有遇到合適的緣分,所以應當更加慈悲幫助。祝您六時吉祥!

3樓:匿名使用者

不信因果也是宿世的因緣產生的惡果

4樓:普願講堂慧蓮

阿彌陀佛!師兄,因果律是真實不虛的。但是末法眾生沉迷追逐於五欲,無有看破錶象之智慧,故而不能明瞭因果的規律。

如同有人,不知沉迷酒色賭博等等,傷身損益。或曾有所察,知道這些傷身,仍然被業力推動,沒有足夠的定力,作不了主,由不得自己。

師兄,我們有此因緣能得遇佛法,明瞭因果之律,甚為難得!我們當好好珍惜難得之緣,不但好好學習佛法,眾善奉行,諸惡莫作,自淨其淨,遠離三塗之果報。更要深入體悟佛陀所教導的無上法理,明悟緣起性空,乃至無二之慧,步入佛法指引的究竟解脫之路!

5樓:**魔法師

"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上帝的榮耀。"

"你們死在過犯罪惡當中,本是悖逆,可怒之子。」

人們再無盼望,也再無敬畏。

沒有人在相信審判,沒有人在敬畏創世之主的警告!

所以,現在人,啥事都敢幹了。

他說這個叫進步,可是他們不知道,朽壞的終歸朽壞,不朽的依舊不朽。今日得來的一切,到那日也必失去。一樣不增,一樣不減。

傳 1:8 萬事令人厭煩(或作「萬物滿有睏乏」),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

傳 1:9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傳 1:10 豈有一件事人能指著說:「這是新的?」哪知,在我們以前的世代,早已有了。

傳 1:11 已過的世代,無人記念;將來的世代,後來的人也不記念。

6樓:煩惱即菩提

因果律是真實的

眾生畏果,菩薩畏因。

7樓:

世間愚人,不知因果。見為善而得禍,便謂善不可為。見作惡而得福,便謂惡不可戒。

不知禍福之來,有近有遠,遲早不定。近則人俱得見。遠則或隔生隔若干生,非具宿命通者,不能悉知。

今設一喻,以期易知。作善作惡,如種穀然。其人雖善,以前生所作不能無過,故今日所受不能無逆。

今生之身,名為報身。以今生之為男為女,或好或醜,以及壽,夭,貧,富,智,愚,康,病等,乃前生之所作所為所感之報,故名此身為報身。謂其為前世所作之果報之身,以前世之因,為今生之果。

今生雖善,前世之業重,不能即得其為善之報,而先得其前世之惡報。如人去年未種穀,今年雖勤勞耕種於未收穫之前,亦不免於無糧。此無糧,非因今年之勤勞而無也。

今年之無糧,乃去年不下種所致。今年既勤耕種,則收穫後及明年則有糧矣。為惡之人,尚未受禍,以有餘福未盡。

如人去年勤耕種,今年不耕種,而仍不至飢餓,乃去年之所餘。吃完,則今年未種,將無所食矣。須知善人得惡報,使不為善,其惡報當更甚。

由作善,而惡報隨之減輕。惡人得善報,使不為惡,其善果當更大。由作惡,善報亦隨之減輕。

世人於衣食供身之物,悉知預備,不致臨時失措。而於關於身心性命之事,不但不知預修,且以人之預修者為痴,而以己之肆志縱情,恣行淫殺,為有福,為有智。不知世間盲聾瘖瘂殘廢無依之人,與牛馬豬羊或為人服役,或充人口腹者,皆此種自以為有福有智之人,所得其福智之真實好報耳。

修行之人,須具決烈之心。任彼誚謗,我總了無疑慮。若聞人誚謗,便生退心,此種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淺所致。

不以佛所說者為依歸,而以愚夫愚婦所說者為根據。固當長在生死輪迴中,永受三途之苦。而欲得人天之身尚難,況了生死超凡入聖,以至成佛之大利益乎。

因果律的疑問:總有一個人是先造業的人,然後受果報。可是,別人沒有傷害他,他又怎麼會去造業傷害別人呢?

8樓:匿名使用者

眾生在六道中輪迴,累生多劫所造之業,如果有形,虛空都容納不下。

不可以此生衡量,因果是通三世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淨空法師:夢通三世。

第一種:宿業

過去生中所造的。有時候夢中夢的這個境界,從來也沒有見過,也沒有想到過,為什麼會作這個夢?這一生沒想到沒見過,前生曾經想過做過,你阿賴耶識裡頭有種子,種子起現行。

諸位要曉得睡眠的時候,不如清醒的時候,清醒的時候,意志比較容易控制;睡眠的時候,意志不能控制。不能控制,所以在多生多劫之前的宿業,有的時候會現行,控制不住會現行,所以會作很多奇怪的夢,有這些夢境出現。

第二種:妄想

心散亂妄想會作夢。這個妄想的時候,我們也常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有道理。

第三種:有預兆的夢

就是未來的事情,明後天的事情,或者幾個月以後的事情,還沒有發生,你在夢中就出現了,是種預兆的夢。由此可知,三世因果是真的,不是假的。如果要不通三世,怎麼會預先有預兆呢?

這個預兆就是未來的事情,怎麼未來的事情已經知道了?所以說是因果決定通三世,過去、現在、未來。

第四種:鬼神入夢,鬼神來託夢

這個也是有因緣的。假如我們要是夢到過去的,或者是家親眷屬朋友,那地藏經上有,說得很明的。凡是夢到這些,都是他有困難,他有痛若的時候,想來求你幫助。

那夢到這個,我們學佛的人知道,曉得這個情形。那麼到第二天,我們可以給他念一卷經,或者給他念幾百聲,念一千聲佛號,給他迴向,這個就是對他幫助。那麼還有他好像非常看到貧窮可憐,愁眉苦臉的樣子,可以誦經;在鬼道里頭,也可以燒一點紙錢給他,這個是鬼神入夢的。

我在過去,好象是在大概總有事二十年前了,我有一個朋友,他來給我說,他說他夢到他的鄰居。那個鄰居也是他的同事,鄰居的太太過世了,他在一個星期當中夢過三次,看她很苦,問他要錢,求他幫助。他就很奇怪,夢中的時候,忘了作夢,也忘了他死掉了,所以他還給她講,他說你怎麼會問我要錢?

你沒有錢用,應該找你先生要才對呀!她說我先生沒有錢,求他幫忙。夢醒的時候;他是個**教徒,他先生是個**教徒,所他**教徒不燒紙錢的,她一定落在惡鬼道,才沒有錢用。

所以他就來告訴我,他一個星期夢到三次,都來討錢。我就告訴他,你給她燒點紙錢;燒了紙錢之後,再夢不到了,可見得她是來求幫助的,這是鬼神入夢,求幫忙的。所以夢境有四種,這個四種因緣。

2、佛教把「靈魂」叫「阿賴耶識」。

佛教說人生最大的【驅動力】來自於「業力」,業力是決定凡夫眾生輪轉六道的唯一原因。佛家說「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佛在經上常說『業力現前,強者先牽』;換句話說,哪一種力量、業力強大,那一個就先受報。

我們的身(外在行為)口(說話)意(念頭思想)三業都會產生業力。我們的身(外在行為)口(說話)意(念頭思想)三業都會產生業力,其中以意念的業力為最大。《太上感應篇》裡說「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說明我們起心動念,都在鬼神鑑察之中,吉凶禍福便已確定。

所以,佛教說意罰為最,對惡意念頭的懲罰是最大的。那麼所有宗教都看到這點,修行自然從心修起。

佛家說:一切法由心想生。我們的一言一行,甚至每一個念頭,或善或惡,都會在我們的神識(阿賴耶識)裡種下種子,這叫「因(就是內部原因或主要條件)」。

另外,佛法講因緣,眾生(一切現象)皆因緣和合而生。上面說的那個「因」要是遇到了合適的「緣」,就會生出「果實」,或善果,或惡果。

很多事,做的時候覺得沒事,實際上在我們無意中、不知不覺中就會把業力種子種到我們內心深處(弗洛伊德叫「潛意識」)。

舉例說明:比如我們經常瀏覽不良**,看的時候沒事啊,可是過了一段時間,夢遺了,在夢中我們是無法控制這個的。

學佛,就是修心的。修心就要從每個念頭抓起。佛法講「息滅貪嗔痴,熄滅貪嗔痴」,就是這樣。

3、補充說明:

(1)、二十世紀3大偉人之一的弗洛依德,建立精神分析學,構築於無意識理論的基礎上。他認為人類行為、思想【最深層次的驅動力就是無意識】,稍微接近了佛教的業力說法。

弗洛依德在精神病學研究中發現,人的心理現象之所以神祕到連本人都難以認知,是因為人的精神中存在一個遠不為人所知的領域,這就是無意識。弗洛依德進而將人的意識劃分為三部分:意識、前意識、無意識。

意識是人的所知所想所感,這部分意識是人自身所認識的,但弗洛依德認為這部分意識並不能代表人的真正思想與慾望,人的真正慾望深潛於無意識之中。無意識雖深藏不露,但包含著巨大的能量與動力,人類行為、思想【最深層次的驅動力就是無意識】,但無意識本身卻直接為人所認知,以弗洛依德看法,這裡存在一個「壓抑系統」,壓制人對無意識精神的認識,或稱為形象比喻成一道「檢查機制」,對無意識產生強大壓抑作用的,是人的意識中的宗教、道德、倫理。前意識則是無意識與意識之間的橋樑,有一部分無意識通過壓抑系統,但並沒有直接進入意識之中,而是存在前意識中,這種前意識相當於一個精神緩衝區。

【弗洛依德在無意識研究上還有很值得一提之處,他認為人的記憶並不曾消失,無論是親身經歷的事,或者是見過的人,看過的書等等,即使是很不經意的一眼。】但我們的意識卻常常遺忘,即使是五分鐘以前的事,說不定也容易忘掉,更不用提起童年的事情。但【在無意識中,一切記憶都完好地存在著,沒有缺失,但很遺憾大多卻不為人所可以記起】。

精神病學家們非常重視對病人童年時代的分析,因為人的許多心理疾病,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時代,通過催眼引導,有些病人常能訴說童年的遭遇,雖然清醒時他們並不能想起這些往事,但這些往事常是長大後心理疾病的源泉。

(2)、分析心理學創始人榮格提出「集體潛意識」,認為這是【最深層次的驅動力】,比佛洛依德前進了許多,更接近佛教的阿賴耶識(神識)了。

「集體潛意識」是指人類原始祖先潛藏記憶的儲存庫 ,是人類據以做出特定反映的先天遺傳傾向 ,是最深層的無意識。榮格認為它是一個儲藏所 ,是由世世代代遺傳下來的 ,但又常常在不知不覺中影響我們行為的各種本能和原型組成 ,是人類歷史進化過程中積累下來的祖先經驗的積澱。在這個層次中 ,人不再有個體的區分 ,個人的心靈在這裡擴來並融入人類的心靈 ,存在著不能加以分割的整體性。

從個體出生的那一天起 ,集體潛意識的內容就給個人的心理與行為提供了一套預先形成的模式 ————一個人出生後將要進入的那個世界的形式 ,作為一種心靈的虛像個體已經先天地具備了。

集體潛意識能產生各種意象和概念,不受意識控制能驅使人做出某種行為。而佛教唯識學認為阿賴耶識是身心世界生起的本源 ,能將所有經驗保藏無失 ,遇有機緣條件即可復現,決定人的種種心理與行為等身心活動。 阿識的內容是由其所含藏的各式各樣的種子構成的。

種子 ,就像地中的種子 ,有喚起的潛在功能 ,也就是在阿識中含藏著的產生現象經驗等現行的功能作用 ,是阿識中一種潛在的功能差別。在阿識中 ,我們所曾做過的、經歷過或察覺到的所有事情、經驗 ,都是以種子的形式儲存起來了。

(3)、量子力學的權威薛定諤,近來研究生命科學,薛氏說:「我在母胎時,並不是我生命的開始,我是依照了過去的藍圖,而出現我的生命。我的死亡,也並非我生命的結束。

」薛氏之說,生前已有藍圖,死後生命並不結束,恰恰否定了人死如燈滅的俗論。他也談到,遺傳密碼是帶著人多生多世的知識,一生命運的,無非是遺傳密碼的一個譯碼過程。而這一世你的人生的經歷,學習的過程,又在這個遺傳密碼當中添進了新的密碼,然後這個添進新密碼的遺傳密碼,又會找到另外一個生命載體。

陰律無情,這本書寫的是因果報應,多做善事,少淫惡,不然要下地

所謂的因果只是弱者的心理安慰,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未來都不是很清楚,更何況來世。再說了現在提倡的是無神論,地獄不可能存在。不過做善事終究是好的,至少在你的心中還能夠分別善與惡。什麼是宗教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一種文化現象,屬於社會特殊意識形態。華嚴五教章卷一有 分教開宗 之說,即將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