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遠遺蹟的作文,靖遠縣鐘鼓樓古蹟作文200字

時間 2021-06-19 16:37:32

1樓:匿名使用者

位於哈思山北麓的石門鄉小口村,是絲綢之路著名的黃河古渡之一,這裡河床稍寬,水流較為緩慢,兩岸為石山,容易修築碼頭。據史料記載,明朝隆慶元年(2023年),用當地一種野生植物的根編織成為繩索,將24艘木船連線成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橋,索橋的稱謂由此而得。這種繩子柔性極好,堅韌耐磨,而且在水中長期浸泡,不會腐朽。

在渡口以南5公里處,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哈思堡,在當時是一個專供過往商旅歇腳修整的地方,有許多商鋪和旅館。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重修被河水沖毀的往日索橋,在兩岸石山之間架設索道,仍用24只大木船連線而成浮橋,以通往來。並於渡口臨黃河東山之上修築堡寨,名為鐵鎖關,駐兵防守,以確保渡口的安全暢通。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三年(2023年)南大道西(安)蘭(州)公路開通之前,索橋渡一直是絲綢之路北線進入河西走廊的必經渡口。

清代乾隆四十二年(2023年),這裡商旅過往的繁忙景象,依然興盛不衰。可是由於哈思堡到索橋渡口之間十數裡的路段,是在紅砂石上鑿開修築的石頭道路,因年久失修,崎嶇不平,路面狹窄,行走很是不便。有一位名叫胡正寬的人,是寓居在這裡的大商戶,以開旅館和店鋪為業,年逾古稀,曾率領家人和夥計不辭勞累,劈山鑿石,整修拓寬哈思堡至索橋渡口這段石質山路。

靖遠縣鐘鼓樓古蹟作文200字

2樓:歲月就這麼說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湧去。

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巨集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臺,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

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巨集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湧了下去..............

2、說起西安,那裡的名勝古蹟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

西安的名勝古蹟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裡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

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裡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

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

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裡的一聲讚歎。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裡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

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

在二號坑裡,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戰車組成的;中部是由戰車和徒手兵俑組成的方陣;北邊是戰車、鞍馬和騎兵俑組成的騎兵陣。整個二號坑就像一支整裝待發的特種部隊。

三號坑位於一號、二號坑的後部,那裡僅有4馬1車和60多個陶俑。它的東邊是一條長11.2米,寬3.

7米的斜坡門道,門道當初是用來向俑坑內運東西的。門道對面是一個車馬房,車馬房兩側有南廂房和北廂房。三號坑就像一個指揮機關。

這三個坑俑組成一個龐大的軍事營壘,面朝東,背對著秦始皇陵,好似守衛秦始皇陵園的部隊。在這些兵馬俑中,每個都是千人千面,沒有一個是重複的。它們的樣子與真人真馬一樣,都是以1:

1樣子做的。我的心裡真是暗暗佩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靖遠鐘鼓樓遺蹟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遠遠的便看見,長城猶如一條長龍,盤臥在山陵上。 爬上長城,看著人群來來往往,我心中便產生一種好奇心,從高出往下看會是什麼樣呢?於是我便隨著人群一起向上湧去。

一路上我遇見了許多外國友人,想必他們也是久聞長城的大名,想來看看長城是怎樣的壯觀,巨集偉.過了一會,我看見一個小房子似的堡壘,原來那就是烽火臺,敵人來時,用來點狼煙的,這不僅使我想起"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抬頭仰望天空,是如此的蔚藍,再看看長城,彷彿還有很遠很遠,一直延伸到雲端.由於下起了小雨,所以我不得不下去了,我僅僅爬到了835米處.哎!

真是令人遺憾啊!不過看著下面的人群,我當然十分自豪.

望著人群,我想,這便是長城的吸引力.如果長城沒有巨集偉的氣勢,怎麼會吸引那麼多的遊客?我又隨著人群湧了下去..............

2、說起西安,那裡的名勝古蹟舉世聞名。其中,最聞名遐邇的就是兵馬俑了。這個寒假,我就感受了一回。

西安的名勝古蹟很多。首先,我們就來到了堪稱「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秦始皇陵。秦始皇陵位於臨潼縣境內,從西安市裡乘車大約1個小時就到了。

我們先去了秦俑博物館,那裡擺放了好多從俑坑中挖掘出的隨葬品。有將軍俑、武官俑、御手俑等,還有兩輛彩繪銅車馬。這兩輛銅馬車是迄今為止中國所發現的年代最早、形體最大、結構最複雜、製作最精美的銅鑄馬車,被譽為中國古代的「青銅之冠」。

在公元前200多年,中國人就使用了青銅冶煉術,比國外早了2000多年。可見中國勞動人民是很有智慧的。怎能不讓我們為之自豪?

接著,我們就到了兵馬俑一號坑。「哇!這就是兵馬俑!

好壯觀啊!」這是我進到一號坑裡的一聲讚歎。在面積最大的一號坑裡共有6000多件有用陶土做的武士俑和車馬俑。

俑坑的東面是一個長廊,站著三排面向東的武士俑,他們是一號坑的前鋒部隊。長廊南邊有一排面向南的武士俑,是右翼;北面有一排面向北的武士俑,是左翼;西面有一列面向西的武士俑,是後衛。這些兵馬俑都是按實戰軍陣排列的。

在二號坑裡,出土陶俑約1000多件,兵馬近500多匹。它的東邊是一個由弩兵俑組成的小方陣;南邊的方陣是由駟馬

靖遠鐘鼓樓的作文

4樓:一起撩神劇

這是黃河岸邊一個古老的縣城,縣城的**聳立著一座古老的城樓,這座古城樓的名字叫做鐘鼓樓。在全國好多地方,都有被稱作鐘鼓樓的古老建築,僅僅望文生義可知,這裡便是古代安置鍾和鼓的地方,而鍾和鼓則是古代用來報時的工具。但是,靖遠縣城的這座鐘鼓樓,它的得名或許更多地包含一些鮮為人知的東西,給人非常厚重的歷史滄桑感。

因為這座樓,以前的名字叫做譙樓,這個譙樓過去似乎是用來了望的所在,或者是用作鼓樓的別稱。據說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運動中,縣城東西兩座古老的鼓樓被毀於一旦,原來放在其中的鐘和鼓之類的報時工具被迫轉放在譙樓之上,於是譙樓便更名鐘鼓樓,時間長了,人們忘記了譙樓這個歷史的稱謂,而且後來的人本來就不知道譙樓是哪個樓了。被毀的東西兩座鼓樓,位於舊城東門的叫做東鼓樓,位於舊城西門的叫做西鼓樓,古代有晨鐘暮鼓的說法,所以東邊的鼓樓放著報時的鐘,應該叫做鐘樓才對,而西邊的鼓樓,則是名副其實的。

可惜,今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這些過往的事情了。

這座鐘鼓樓始建的年代是明朝正統二年,即公元一四三七年,距今正好五百七十年。當時為了防禦北元蒙古人的南下入侵,明英宗朱祁鎮同意了大臣的奏報,令置靖虜衛,時任漢中守備的安徽廬州府人房貴,率領一對人馬,奉旨來到西北邊陲黃河上游的這塊風水寶地,在廢棄的古會州舊址上建起一座新的城池,這便

是靖遠方誌所載房貴「相地築城」的來歷。明代新築的這座城市,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靖虜衛城。數百年來,她經歷了無數的劫難,堅強的城市終於儲存了下來,猶如居住在這裡的人們一樣,一代又一代頑強地生存著。

就是這座城樓,也在戰爭和**中被毀多次,後來又經過多次重建修繕,但是原貌被完好地繼承了下了,堅如磐石一般,高高地聳立在縣城中心位置,成為靖遠悠久歷史的象徵。

過去的所有繁華,以及經歷過的災難,都成了歷史。但是,這鐘鼓樓依然雄風當年,見證著人間的滄桑變遷。夏天的早晨,迎著燦爛的朝陽,無數的燕子飛翔在鐘鼓樓周圍,形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蔚藍的天空下,琉璃瓦對映出斑斕的色彩,飛燕環繞,呢喃不絕,佇立在鐘鼓樓前,誰能不感到心曠神怡呢?​

5樓:小山村情懷

鐘鼓樓,位於吉洲區白鷺洲公園。在幽靜與詩意混合的優美環境中鐘鼓樓顯的更加美麗。

鐘鼓樓的底層最大,帶有灰白相間的的旁廊,與鐘鼓樓鮮豔的紅色相襯。它底層擁有現代科技的白射燈,而鐘鼓樓內又往外泛出一股硃紅光,四周則衝出幾絲比比硃紅光線更亮的金黃光線。遠觀三束光線的光芒互相掩映似乎是一道彩虹氣貫長空。

這「彩虹」讓鐘鼓樓顯的格外顯眼。

鐘鼓樓內部是新裝修的,裡面有古地圖,千年老龜,工藝品,雕塑……走上那紅木製的樓梯時發出「噠,噠,噠……」的響聲可真叫人心情舒暢。二層和三層都是觀望臺,裡面很寬敞,可以站上百來人。

故鄉寫靖遠的作文800字

6樓:

我叫黃家駒關注

索橋渡位於哈思山北麓的石門鄉小口村,是絲綢之路著名的黃河古渡之一,這裡河床稍寬,水流較為緩慢,兩岸為石山,容易修築碼頭。據史料記載,明朝隆慶元年(2023年),用當地一種野生植物的根編織成為繩索,將24艘木船連線成為一座浮在水面上的橋,索橋的稱謂由此而得。這種繩子柔性極好,堅韌耐磨,而且在水中長期浸泡,不會腐朽。

在渡口以南5公里處,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哈思堡,在當時是一個專供過往商旅歇腳修整的地方,有許多商鋪和旅館。

明朝萬曆二十九年(2023年),重修被河水沖毀的往日索橋,在兩岸石山之間架設索道,仍用24只大木船連線而成浮橋,以通往來。並於渡口臨黃河東山之上修築堡寨,名為鐵鎖關,駐兵防守,以確保渡口的安全暢通。直到清代乾隆四十三年(2023年)南大道西(安)蘭(州)公路開通之前,索橋渡一直是絲綢之路北線進入河西走廊的必經渡口。

清代乾隆四十二年(2023年),這裡商旅過往的繁忙景象,依然興盛不衰。可是由於哈思堡到索橋渡口之間十數裡的路段,是在紅砂石上鑿開修築的石頭道路,因年久失修,崎嶇不平,路面狹窄,行走很是不便。有一位名叫胡正寬的人,是寓居在這裡的大商戶,以開旅館和店鋪為業,年逾古稀,曾率領家人和夥計不辭勞累,劈山鑿石,整修拓寬哈思堡至索橋渡口這段石質山路。

寫遺蹟的作文數,寫一篇遺蹟的作文350字數

萬里長城萬里長,長城內外是故鄉。長城,中華民族的脊樑。一條騰飛的巨龍,在千里關山 萬里寒漠中,在朗朗青天下,在巍巍大地上,奔騰跌宕。少卻了戰火喧天的壯響,罷卻了鼓角爭鳴的餘音,在血與淚所凝聚起的沐死抵抗和殺伐聲後,大漠孤煙,浩浩黃沙,萬里長城顯得如此的荒涼寂寞近乎被神聖化的城牆 長城,受著世界人民的...

我的家鄉作文(興隆縣),我的家鄉作文(興隆縣)

你自己的家鄉別人怎麼幫你?這要你抒發你真實情感 無聊呀 小p孩.不好好學習 就知道上網 小學生作文我們的興隆縣50字 allin簡愛 周瑩 興隆鎮東區小學六年級二班 指導教師 徐素玲 我的家鄉是美麗的興隆,清澈的柳河水從這裡流過。春天柳綠花紅,梨花白的純潔。夏日裡。蟬鳴不斷,樹木鬱鬱蔥蔥,金色的麥浪...

關於鄖西縣斜拉橋的作文(),關於鄖西縣斜拉橋的作文(500字)

丨千里快哉風丨 我的家鄉在蚌埠,我們蚌埠有座橫跨在淮河兩岸的斜拉橋。今天,我也有幸乘公共汽車來到解放路來觀賞一下那美麗的斜拉橋。到了目的地,我一眼就看到了那美麗的 雄偉的斜拉橋。站在引橋上看,橋的南邊兩岸各有兩個由橋墩向上延伸的石柱。兩根石柱間還有兩根橫樑相連,南岸的橫樑上還有七個金字 蚌埠淮河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