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都是獨生子女,怎樣更好的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時間 2021-06-28 10:54:30

1樓:匿名使用者

父母對待孩子無外乎三種情況:一是事事管、時時管,做了很多事,效果卻不好;二是什麼都不管,什麼都不做,放任自流,不聞不問,結果更不好;三是也管但不全管,做得不多,但都切中要害,孩子成長一帆風順。

顯然,「什麼都做」和「什麼都不做」都過於極端,失之偏頗,並不可取。傑出的父母從來都選擇「有所為有所不為」,更明確地說,只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

好的關係勝過許多教育。父母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成功;什麼時候與孩子關係不好,對孩子的教育就容易失敗。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其關鍵在於「定位」:

◆1、不當「法官」,學做「律師」

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出了問題,便迫不及待地當起了「法官」,這是很危險的。

孩子的內心世界豐富多彩,父母要積極地影響與教育孩子,不瞭解其內心世界便無從談起。而瞭解孩子的第一要訣是呵護其自尊,維護其權利,成為其信賴和尊敬的朋友。

即父母對待孩子,要像「律師」對待自己的當事人一樣,瞭解其內心需求,並始終以維護其合法權利為惟一宗旨。

◆2、不當「裁判」,學做「拉拉隊」

在人生競技場,孩子只能自己去努力。父母既無法替代孩子,也不該自作主張去當「裁判」,而應該給予孩子一種保持良好競技狀態的力量,即「拉拉隊」的力量。這樣更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而這正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務。

父母做孩子的「拉拉隊」,既要善於發現和讚美孩子,還要引導孩子正確面對失敗,在挫折前做孩子的戰友。

◆3、不當「馴獸師」,學做「鏡子」

孩子只有認識自己才能戰勝自己,但他們通常只能依據他人的反饋來認識自己,這時父母的「反饋」作用即鏡子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不做「馴獸師」,學做「鏡子」,才能幫助孩子提高自我意識,才能讓孩子不害怕父母的「權威」,轉而和父母溝通。

教育是三分教,七分等。「等一等」是很有用的。比如我們被蚊子叮一下,不管它,很快就會沒事,若總去撓,卻要很長時間才能好。

原因就是人體有一定的自我**功能,被蚊子叮一下自己很快就會好,施加外力只會適得其反。

教育也是這個道理。停下來,等一等,給孩子傾訴的機會,和孩子有效地溝通,不用教育就能解決問題。

◤第二件事: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習慣決定孩子的命運,再也沒有什麼比習慣養成更重要了。父母如果不注重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無疑是在葬送孩子美好的未來。

◆1、一切從習慣培養開始

養成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智育是良好的思維習慣,德育是細小的行為習慣,素質教育更加體現在人的細小的行為上。

大量事實證明,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孩子的一切都從習慣培養開始。

◆2、習慣養成絕非一日之功

習慣是個大問題,是大智慧。良好習慣的養成絕非一日之功,其主要原則是:低起點,嚴要求,小步子,快節奏,多活動,求變化,快反饋,勤矯正。

習慣養成關鍵在頭三天,決定在一個月。父母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權利,讓孩子在習慣養成中發揮主人作用。

◆3、通過習慣培養鑄造品格

教育猶如海上行船,必須按正確的航線行駛,否則,船越大越有觸礁沉沒的危險。

人的品質,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家庭教育的一個核心任務就是培養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的人。但人格的培養問題通常很難落實到具體操作上來。

不過,研究者發現,習慣與人格相輔相成,習慣影響人格,人格更會影響習慣。正派、誠實、責任心、愛心、合作精神、講究效率等品格都可以通過習慣培養來鑄造。

◤第三件事: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吸引孩子熱愛學習、引導孩子學會學習是父母的一項重要職責,也是父母的真正魅力所在。

◆1、孩子厭學是有原因的

放任不管,任其瀟灑;亂管瞎管,種瓜得豆;嘮叨數落,肆意打罵;代替包辦,製造「機器」……父母若採取如此種種不明智的做法,只會使孩子越來越不愛學習。

孩子不愛學習只是表面現象,背後一定有原因: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沒有找到孩子最擅長的方面?

是沒有科學用腦?是父母阻礙了孩子的「玩中學」的天性?是孩子沒有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找到背後的原因,才可能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2、孩子的求知慾和學習潛能是可以激發的

孩子缺乏求知慾,通常不是父母的影響或者嚴格要求不夠,而是阻塞了孩子的興趣。

興趣(好奇心)、夢想、成就感、質疑、感恩、發奮、發憤等都是疏通和啟發孩子求知慾的通道。而對於孩子來說,所謂競爭優勢就是潛能得到有效的開發而已。心情、開竅、暗示、遐想、砥礪、計劃是激發孩子學習潛能的六大原則。

潛能開發雖沒有絕對的「時間表」,但也有步驟,比如建立目標、控制情緒、磨礪意志、專注於一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孩子考第一是有方法的

「愛學」是「會學」的前提,而「會學」是「愛學」的保證,「會學」才能「學好」。

孩子要想考第一,必須要掌握一些具有決定性作用的好方法,如:按計劃完成、認真寫字、慢慢看課本、整理錯題、隨手筆記、無私幫助同學、高效率考試、自由自在地作文等。

現在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步入了一個新的誤區,即盲信盲從甚至痴迷於所謂成功教子的家教經驗,但這些經驗聽著容易,做起來難。因為它們沒有「可遷移性」,如果只是一味的克隆、模仿,不但不能落實到自己孩子的身上,反而容易「邯鄲學步」,適得其反。

最有用的真東西是需要靜下心來思考、提煉的。教育孩子並沒有父母想像的那樣複雜,抓好了親子關係、習慣培養、學習這三件大事,父母成為傑出的父母,孩子成為傑出的孩子,就都不是遙遠的夢幻了。

2樓:天使來自地獄

父母要以身作則,以朋友的姿態與孩子作朋友交流,尊重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多參加集體活動.

家長必看: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的行為習慣

3樓:北京百利天下教育諮詢****

習慣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從幼年起就內應該通過教育培養良容好的行為習慣。的確,習慣是支配人生的一種力量,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學習好壞,百分之二十是智力因素,百分之八十是非智力因素,而在非智力因素中,習慣佔有重要位置。

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教師」,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兒童的心田是神奇的土地,播種了思想,便會有行為的收穫;播種了行為便會有習慣的收穫;播種了習慣便會有品德的收穫;播種了品德便會有命運的收穫。衷心希望每一位孩子都能養成良好的習慣,學好知識,學會做人,成為社會的有用之才!

孩子需要培養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4樓:快樂玩繪本

尊老愛幼,勤儉節約,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幫助孩子養成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能讓他終身受益。62616964757a686964616fe4b893e5b19e31333433646435

1.尊老愛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這句古話讓我們明白尊老愛幼是我們每個人必備的好品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父母首先要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榜樣。在面對長輩時,我們父母要有禮有儀,言語得當,不和長輩發生正面衝突和爭吵,背地裡不說長輩的壞話。

另外,長輩不能過於溺愛孩子,對於孩子不當的言行舉止,要及時地進行制止和糾正。

2.勤儉節約。

在物慾橫流的當下,人們對金錢的追求,讓勤儉節約這樣的美德漸行漸遠。

全家人圍著孩子一個人轉,把家裡的所有好東西都拿給他,讓他養成了養尊處優,目中無人,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惡習。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只會成為一個好吃懶做的紈絝子弟。

勤儉節約的美德則會讓孩子意識到財富是身外之物,它是有限的資源,只有通過我們腳踏實地,辛勤付出,努力勞動,才能夠賺得豐厚的物質和財富。勤儉節約不是過去物質貧乏時代的需求,而是每個歷史時段我們都需要具備的品行。

我們父母應為孩子準備一個儲錢罐,教會孩子將剩餘的錢放進儲錢罐裡,並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記賬習慣,幫助他們從小養成勤儉節約。

3.自強不息。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名校的校訓,也是深植於我們內心的一種精神力量,它激勵人心,讓我們每個人擁有了攀登困難高峰的勇氣。

在孩子的成長曆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困難,擁有自強不息精神的孩子,不容易形成一顆脆弱的玻璃心,更能夠披荊斬棘,奮勇向前,獲得成功。因此,我們父母要多為孩子讀自強不息的傳統故事,鼓勵孩子在遇到困難時要勇於拼搏,奮力向上。

如何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5樓:匿名使用者

模仿作用,家長的形象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獨生子女的判定,怎樣判斷獨生子女的界定

南邕 獨生子女,是指沒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中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2004修訂 第二十條第一款第 一 項 第 十 項中的獨生子女按下列標準確定 1 夫妻雙方只生育一個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個存活的 2 無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養一個子女的 3 由社會福利機構撫養 且沒有兄弟姐妹的 4 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

獨生子女教育補貼怎樣申請,獨生子女補貼如何領取

1 由女方到所在單位 無單位的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 領取 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 2 經雙方單位 無單位的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 初審同意後,送女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 鎮 人民 或街道辦事處稽核 需攜帶戶口簿 結婚證原件 鄉 鎮 人民 或街道辦事處應在十五天內稽核完畢,報所在地的區 縣計劃生育委...

50歲獨生子女戶怎樣申請補貼,獨生子女補貼在哪裡領,怎麼領

申請的流程不是特別的複雜,一般來說需要去當地的居委會進行申請,如果他們進行核實過,然後就可以再去街道進行相關的申報處理的流程並不是特別的複雜。大約五個工作日就可以把所有的手續辦理完畢。不同的人標準是不一樣的,首先你需要去提交相關的材料才可以。獨生子女補貼在 領,怎麼領? 布樂正 可以拿補貼金,到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