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的歷史,韓國李家王朝的歷史

時間 2021-07-01 03:16:40

1樓:匿名使用者

李 一、**有三 1、出自嬴姓,為顓頊帝高陽氏之後裔。堯時,皋陶曾擔任大理(掌管刑獄的官)的職務,其子伯益被賜為嬴姓,後子孫歷三代世襲大理的職務,其子孫按照當時的習慣,以官為氏,稱理氏。理氏改為李氏的說法有兩種。

一種說法是:商紂時,皋陶後裔理徵,在朝為官,因直諫得罪了商紂王,而被處死,其妻契和氏帶著兒子利貞逃難時,因食李子充飢,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稱理,便改姓李氏。另一種說法是:

據《姓氏考略》記載,周之前未見有李氏,自從有老子姓李,名耳,為利貞的後裔,因祖上世代為理官,理、李兩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為氏。顯然,李氏是始於李耳稱姓的。2、出自他族改姓。

三國時,諸葛亮平哀牢夷後,賜當地少數民族趙、張、楊、李等姓。鮮卑氏有複姓叱李氏,漢化後,改為漢字單姓李氏。是為洛陽李氏。

3、出自他姓改李氏。據有關資料所載,唐開國元勳有諸將徐(徐氏、安氏、杜氏、郭氏、麻氏、鮮于氏等16氏,因立功從唐國姓,賜予李氏。

二、遷徙分佈 李氏自商末至東周的二百年間一直居住在豫東。西漢時,李氏有一支遷往今山東境,大約自東漢開始,有李氏族人陸續徙居西南,分佈於川、滇一帶,其中有的融入白、苗、壯、彝、滿、回、土家、納西等民族中。魏晉南北朝時,李氏已是全國的大姓,中原的崔、盧、李、鄭並稱四大名門望族,但在唐以前主要是在北方發展。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李氏作為國姓,最為顯貴。唐代李氏南遷主要有三次:一次是在唐朝初期,李氏部分人南遷,其中河南的李氏有的於唐高宗時隨陳政、陳元光父子入閩開闢漳州。

第二次是"安史之亂"時,有不少李氏子孫遷往南方。第三次是五代時,因動亂,李氏有遷往福建、莆田、晉江等地定居的。從明末開始,閩、粵李氏陸續有人移居臺灣。

李氏遷徙至海外,始於明朝初年,去琉球國的都是福建人,琉球國派往明、清的通事有許多人姓李,皆系自福建移居琉球的華人。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稱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和大順等政權。

三、郡望堂號

所謂郡望,即郡中之望族,也即郡中的顯貴姓氏。姓氏郡望,不僅是該姓發祥地的標記,也是氏族人口、經濟實力、政治地位與文化影響力等綜合族力強盛與否的反映。 據《廣韻》記載,李氏共有十二個郡望。

1、郡望隴西郡:戰國時置郡。相當於今天甘肅省東鄉以東至臨洮縣一帶隴西地區。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司徒李曇長子李崇。堂號"隴西堂",因為李氏望出隴西郡故名。

2. 趙郡:邯鄲一帶,漢時置郡。此支李氏,其開基始祖為秦太傅李璣次子李牧。

3. 頓丘郡:西晉時置郡。晉武帝置。在今天河南省浚縣一帶。此支李氏隴西李氏分支,其開基始祖為西漢名將李廣1世孫李忠

2樓:匿名使用者

源於夏朝

盛於唐朝

現為中國第二大姓氏

韓國李家王朝的歷史

3樓:

朝鮮國,大明洪武二十五年壬申興,都漢陽。朝鮮為中華藩國凡五百另五年,歷二十六主,傳世三十二(追尊

四、廢位二)。朝鮮用明年號,明亡後國內用王位紀年和干支紀年,與清朝來往文書中用清年號。朝鮮高宗丙申登皇帝位,定國號大韓,建年號建陽,丁酉改元光武,丁未改元隆熙。

大清宣統二年、大韓隆熙四年庚戌國除。歷二帝,凡十三年。故李氏治朝鮮共五百十八年有奇。

朝鮮國王(李朝)

第1代1392-1393(洪武二十五—二十六)權署高麗國事太祖 李旦建元陵初名李成桂。洪武三十一年退位,避居咸興。在上王位十年神懿王妃(安邊韓氏) 神德王妃(谷山康氏)1393-1398(洪武二十六—三十一)權署朝鮮國事

第2代1398-1400(洪武三十一—建文二)權署朝鮮國事定宗 李芳果厚陵太祖次子,初封永安大君。在上王位十九年豐德王妃(慶州金氏)

第3代1400-1418(建文二—永樂十六) 明朝正式冊封為朝鮮國王太宗 李芳遠獻陵太祖第五子,初封靖安大君。在上王位四年元敬王妃(驪興閔氏)

第4代1418-1450(永樂十六—景泰元)世宗 李祹英陵太宗第三子,初封忠寧大君昭憲王妃(青松沉氏)

第5代1450-1452(景泰元—三)文宗 李珦顯陵世宗長子顯德王妃(安東權氏)

第6代1452-1455(景泰三—六)端宗 李弘暐莊陵文宗子,被篡,封魯山君,流放甯越,旋被害,肅宗二十四年復號定順王妃(礪山宋氏)

第7代1455-1468(景泰六—成化四)世祖 李瑈光陵世宗次子,原封首陽大君貞喜王妃(坡平尹氏) 德宗 李暲敬陵世祖長子,諡號懿靖世子兆惠王妃(清州韓氏)

第8代1468-1469(成化四—五)睿宗 李晄昌陵世祖次子安順王妃(清州韓氏)

第9代1469-1494(成化五—弘治七)成宗 李娎宣陵德宗次子,承睿宗嗣恭惠王妃(清州韓氏)廢王王妃(坡平尹氏)貞顯王妃(坡平尹氏)

第10代1494-1506(弘治七—正德元)燕山君 李隆 成宗長子,失德被廢,流放喬桐。隆字有豎心旁夫人慎氏第11代1506-1544(正德元—嘉靖二十三)中宗 李懌敬陵成宗次子端敬王妃(居昌慎氏)章敬王妃(坡平尹氏)文正王妃(坡平尹氏)

第12代1544-1545(嘉靖二十三—二十四)仁宗 李峼孝陵中宗長子仁聖王妃(羅州樸氏)

第13代1545-1567(嘉靖二十四—隆慶元)明宗 李峘康陵中宗次子仁順王妃(青松沉氏)

第14代1567-1608(隆慶元—萬曆三十六)宣祖 李昖(宣宗)穆陵中宗第七子德興大院君之子,承中宗嗣懿仁王妃(羅州樸氏)仁穆王妃(安東金氏)

第15代1608-1623(萬曆三十六—天啟三)光海君 李琿 宣祖次子,被廢,流放江華島夫人柳氏 元宗 李琈章陵宣祖第五子,封定遠大君仁獻王妃(綾城具氏)

第16代1623-1649(天啟三—順治六)仁祖 李倧長陵元宗之子仁烈王妃(清州韓氏)莊烈王妃(楊州趙氏)

第17代1649-1659(順治六—十六)孝宗 李淏寧陵仁祖次子宣德王妃(張氏)

第18代1659-1674(順治十六—康熙十三)顯宗 李棩崇陵孝宗之子明聖王妃(清風金氏)

第19代1674-1720(康熙十三—五十九)肅宗 李焞明陵顯宗之子仁敬王妃(光州金氏)仁顯王妃(驪興閔氏)仁元王妃(慶州金氏)

第20代1720-1724(康熙五十九—雍正二)景宗 李昀懿陵肅宗長子端懿王妃(青松沈氏)宣懿王妃(鹹從魚氏)

第21代1724-1776(雍正二—幹隆四十一)英祖 李昑(英宗)元陵肅宗第四子貞聖王妃(達城徐氏)貞純王妃(慶州金氏)

真宗 李緈永陵英祖長子孝純王妃(豐壤趙氏)

莊祖 李愃隆陵英祖次子,被囚死,諡號思悼世子(莊獻世子)敬懿王妃(豐山洪氏)

第22代1776-1800(幹隆四十一—嘉慶五)正祖 李祘(正宗)健陵莊祖之子,承真宗嗣孝懿王妃(清風金氏)

第23代1800-1834(嘉慶五—道光十四)純祖 李玜仁陵正祖次子純元王妃(安東金氏) 翼宗 李炅綏陵純祖之子,諡號孝明世子(文祖)神貞王妃(豐壤趙氏)

第24代1834-1849(道光十四—二十九)憲宗 李奐景陵翼宗之子孝顯王妃(安東金氏)

第25代1839-1863(道光二十九—同治二)哲宗 李升睿陵全溪大院君第三子哲仁王妃(安東金氏)明憲王妃(南陽洪氏)

第26代1863-1897(同治二—光武元)高宗 李熙高宗李熙與世子李坧洪陵思悼世子曾孫興宣大院君之次子興宣大院君李昰應明成王妃(驪興閔氏)

大韓帝國皇帝(李朝)

第1代1897-1907(光武元—光武十一)高宗太皇帝 李熙洪陵光武十一年被迫退位,朝鮮國除後封德壽宮李太王明成皇后(驪興閔氏)

第2代1907-1910(隆煕元—隆煕四)純宗孝皇帝 李坧 裕陵朝鮮國除後封昌德宮李王,為日本皇族。王號傳弟李垠(李王垠)純明皇后(驪興閔氏)

李姓家族的歷史和名人有哪些

4樓:

一、歷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緣先祖為東夷族首領皋陶,皋陶曾被任命為舜的大理 ,遂以官命族為理氏,先為理氏,後為李氏。得姓始祖為李利,李耳為十一世。

商朝時期,有周的同姓後裔,名巴人,居鍾離山(今湖北長陽西北一帶)。周武王滅商後,封巴人於巴(今重慶的巴南區)稱巴子國。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國,史稱成漢,這是李姓在中國所建的第一個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號稱陸海,戰國時代著名的水利工程專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為蜀郡(今成都一帶)太守。期間,李冰治水,建立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導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徵發民工在岷江流域興辦許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為著名。幾千年來,該工程為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後世為紀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廟。

都江堰也成為著名的風景名勝。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戰國時期魏國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師從子夏,魏文侯以為相國,主持變法事宜。

經濟上,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的政策,鼓勵農民精耕細作,增強產量。

國家在豐年以平價購買餘糧,荒年以平價售出,以平糧價;主張同時播種多種糧食作物,以防災荒。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趙國柏仁人,戰國時期的趙國名將、軍事家,與白起、王翦、廉頗並稱「戰國四大名將」。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

李牧是戰國末年東方六國最傑出的將領。深得士兵和人民的愛戴,有著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戰中,他屢次重創敵軍而未嘗敗,顯示了高超的軍事指揮藝術。

尤其是趙破匈奴之戰和肥之戰,前者是中國戰爭史中以步兵大兵團全殲騎兵大兵團的典型戰例,後者則是圍殲戰的範例。

4、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戰國末期楚國上蔡人。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

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於咸陽鬧市,並夷三族。

5、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詳,字有成,槐裡(今陝西咸陽興平東)人,戰國末期秦國著名將領。李信在滅燕國之戰中立有大功。後領兵二十萬攻打楚國,先是一路凱歌,後被楚將項燕大敗。

李信年輕時強壯勇敢,是秦國少壯派中較有為的顯赫人物,同時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輕將領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國俘虜韓王安、滅亡韓國後,秦王政派王翦率領數十萬大軍逼近漳水、鄴城,李信則出兵太原、雲中,與王翦軍隊共同包圍趙軍,並一舉攻破趙國。

關於韓國的歷史,關於韓國古代的所有歷史

韓國從古至今都是宇宙第一大國,不用想就知道了!韓國曆史概況 關於韓國起源的歷史 傳統上認為朝鮮在公元前2333年建國。據 三國史記 和 高麗史 所記,朝鮮的始祖王檀君建立古朝鮮,定都平壤。公元1世紀被分為高句麗 百濟 新羅三個國家,公元7世紀新羅統一朝鮮。904年,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摩震國,又稱泰封...

鄰居老李家的屋頂為什麼有時漏雨,有時不漏雨 腦筋急轉彎的正確答案

說明屋頂破損不是很嚴重,應該是才開始,要及時修築。1 有時漏雨,是在雨水大時漏水。2 有時不漏雨,是在雨水小時,或不下雨時。下雨的時候就漏雨,不下雨的時候當然不會漏咯 這個就是腦筋急轉彎的正確答案 因為有時下雨,有時不下雨。很簡單嗎!天有不測風雲,自然是有時下雨有時不下雨啦!所以屋頂才會有時漏雨有時...

韓國有幾年的歷史?韓國到底有多少年曆史?

韓國距今 2020 有1913年的歷史。漢武帝在元封二年 公元前109年 至元封三年 公元前108年 派兵佔領衛滿朝鮮後在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中北部設定了四個郡,分別為樂浪郡 朝鮮 玄菟郡 高句麗 沃沮 夫餘 真番郡 真番 臨屯郡 臨屯 以高句麗為縣,也就說明高句麗是早於漢四郡之前就建立的,也就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