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層再認識

時間 2021-09-04 01:27:48

1樓:中地數媒

作者在野外地質工作中,發現在工作區的部分割槽域,現有資料將該區的有些地層劃歸為志留系骯髒組有誤,而這些區域有的是鉛鋅礦的賦礦圍巖。通過我們的野外觀察和地質、地球化學化學特徵分析認為這部分地層劃歸為奧陶系的陰溝群a組更為科學合理。這一研究發現對該區的區域演化的研究、與之接觸的北祁連最大的花崗岩體———金佛寺巖體成因研究和該區尋找與海底火山有關的礦產研究有著重要意義。

對於祁連山陰溝群火山岩的研究程度較高,就其產生的背景,眾多學者有著不同觀點,主要有三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陰溝群的構造背景為洋中脊,是北祁連洋在早奧陶世處於擴張期,產生的蛇綠岩殘片和拉斑質玄武岩為特徵的火山-沉積岩系(夏林圻等,1991,1995,1996,1998,1999,2000,2003;任有祥等,1995;徐學義等,2003);第二種觀點認為是大陸裂谷產生的拉斑質玄武岩為特徵的火山-沉積岩系(左國朝等,1987,1997,1999,2001,2002)。第三種觀點認為是島弧環境產生的火山岩系(張招崇等,1997)。

作者在研究區分佈在豐樂河的石雞河一帶的志留系骯髒溝組(sa),發現《1∶25萬昌馬、酒泉幅》、《1∶20萬祁連山幅》等研究報告對該區地層的劃分可能存在問題,雖然地層研究不是此次研究的重點,但為了解決該問題,更好地研究區域演化,也簡單地的作了部分研究。該地層在該區出露面積不大的,與區域地層方向一致的,呈條帶狀沿nw-se向展部。

一、巖性巖相學特徵

該區的地層主要由流紋英安質熔結凝灰岩、變質凝灰岩、石英綠泥石片岩、鈉長陽起石片岩組成。次生變化主要是玻屑的脫玻化、凝灰質和長石晶屑的絹雲母化。

1.流紋英安質熔結凝灰岩

結構為熔結凝灰結構。流紋構造。成分主要由玻璃質、凝灰質、晶屑、岩屑等組成。

1)玻屑:呈弧面多角形,如弓形、弧形、月牙形、雞骨形等,均已分解,呈暗褐色,呈流紋狀構造,含量10%。

2)凝灰質:以長石、角閃石為主,並有絹雲母化,也有微晶石英集合體組成的,含量20%。

3)晶屑:包括普通角閃石、長石、石英、磁鐵礦等組成。普通角閃石為自形或半自形長柱狀晶體,晶屑大多在0.

2mm,常可見到菱形橫切面,兩組解理清楚,黃褐色到淺綠色,具多色性的約佔晶屑的30%。長石晶屑一般在0.25mm以下,呈不同程度的尖角狀或弧面狀,晶屑大多在0.

2mm左右,約佔晶屑的30%。石英晶屑一般在0.05mm以下,數量較少,含量約7%。

磁鐵礦晶屑為自形或半自形八面體晶體,0.05mm以下,分佈不均勻。含量微。

4)岩屑最大可達4mm左右,為英安巖碎屑,含量較少。

2.變質凝灰岩

變餘凝灰結構(圖版ⅰ-1)。塊狀構造。岩石發生變質作用,經重結晶,生成新生礦物石英、綠泥石、絹雲母、綠簾石等,但仍保留凝灰結構。

成分主要有石英、角閃石、綠泥石、絹雲母、綠簾石、磁鐵礦、黃鐵礦。

1)石英:他形粒狀分佈;含量54%。

2)角閃石:自形長柱狀分佈,橫切面為六邊形,單偏光下具淺綠色—綠色多色性;含量15%。

3)綠泥石:片狀分佈,墨水藍異常干涉色,單偏光下具淺綠—綠色多色性;含量10%。

4)絹雲母:鱗片狀分佈;含量3%。

5)綠簾石:粒狀集合體分佈,正高突起,干涉色不均勻;含量4%。

6)磁鐵礦:自形或他形粒狀分佈;含量10%。

7)黃鐵礦:自形粒狀分佈,晶形位立方體;含量4%。

3.石英綠泥石片岩

粒片狀變晶結構(圖版ⅰ-2)。塊狀構造、片狀構造。礦物成分有石英、綠泥石、碳酸鹽、磁鐵礦。

1)綠泥石:片狀、放射狀或扇狀分佈,墨水藍異常干涉色,單偏光下具淺綠—綠色多色性;含量47%。

2)石英:他形粒狀鑲嵌分佈或呈細脈狀分佈,重結晶明顯;粒徑0.05~0.2mm;含量45%。

3)碳酸鹽:他形粒狀或細脈狀分佈(圖版ⅰ-3);含量3%。

4)磁鐵礦:自形或他形粒狀分佈,分佈均勻;含量2%。

5)黃鐵礦:自形粒狀分佈,晶形主要為立方體;含量3%。

根據礦物組合及野外觀察,可推測原巖為基性凝灰岩,但已重結晶。可能形成於區域低溫動力變質作用和區域動力熱流變質作用(低溫變質、壓力不定),低—中變質作用的綠片岩類。

4.鈉長陽起石片岩

纖維狀變晶結構(圖版ⅰ-4)。塊狀構造、片狀構造。主要礦物成分有陽起石、鈉長石、石英、磁鐵礦、黃鐵礦。

1)陽起石:纖維狀或針狀分佈,單偏光下見淡綠色多色性,橫切面可見兩組斜交解理,解理夾角56°∧124°;粒徑0.5~1mm;含量77%~84%。

2)鈉長石:板條狀分佈,具鈉長石雙晶;含量10%~15%。

3)石英:他形粒狀分佈於陽起石間隙;含量3%。

4)磁鐵礦:自形分佈;含量2%。

5)黃鐵礦:他形粒狀分佈;含量1%~3%

根據礦物組合及野外觀察,可推測原巖為基性火山岩。可能形成於大的推覆構造所決定的構造埋深而引起的變質作用(低溫變質、高壓),低溫高壓變質作用的藍閃片岩類。

二、地球化學特徵

在輕微蝕變及低階變質條件下,大離子親石元素(lile)(cs,k,rb,ba,sr)是活動的,而ree和高場強元素(hfse)(sc,y,th,zr,hf,ti,nb,p等)基本保持穩定(rollinson,1993)。因此,本文主要對hfse進行討論。

1.主量元素特徵

sio2平均含量49.41%(43.85%~50.

01%),大於48%,屬於基性巖;裡特曼指數σ平均2.01(0.94~3.

14,個別大於9),屬鈣鹼性玄武岩系列(σ1.8~3.3),屬於太平洋巖套(σ<4);tio2平均1.

56%(0.84%~2.35%),大於1.

5%小於2%,顯示屬大洋中脊或洋島火山岩(tio2>1.3%);al2o3平均15.60%(13.

71%~17.25%),略小於16%;tfe2o3平均13.30%(10.

94%~17.54%),大於11%;分異指數(di)平均37.69(10.

85~61.74),接近thornton和tuttle(1960)的玄武岩平均值35。總體來看屬於鬆井義人等(1983)認為的拉斑玄武岩範圍(表2-1)。

表2-1 奧陶系陰溝群a組主量元素分析結果表 (單位:wb/%)

續表在火山岩化學分類全鹼-矽圖(tas)(圖2-4)中,岩石型別主要為亞鹼性系列的玄武岩類(太平洋巖套);在feo*-feo*/mgo**(圖2-5)和sio*

2-feo*/mgo**(圖2-6)岩石型別主要為拉斑玄武岩系;在k2o-na2o**中岩石主要落入鈉質岩石區域(圖2-7);在k2o-sio2**主要落入鈣鹼性岩石區域(圖2-8)。

圖2-4 tas**(據lemaitrerw等,1989)

圖2-5 feo*-feo*/mgo**(據a.miyashiro,1974)

圖2-6 sio2—feo*/mgo**(據a.miyashiro,1974)

圖2-7 k2o-na2o**(據middlemost,1985)

圖2-8 k2o-sio2**(據peccerillo et al.,1976;middlemost,1985)

2.微量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在以原始地幔為標準的微量元素蛛網圖上表現出強富集k、rb、ba、th;ta、nb明顯虧損。具有pearce等(1973,1982)認為的鈣鹼性火山岩特徵(圖2-9;表2-2)。

圖2-9 微量元素morb標準化分佈型式圖(據pearce,1992)

在nb-zr**(圖2-10)和nb/y-1000zr/ti**中(圖2-11),均顯示出亞鹼性系列火山岩特徵;

3.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特徵

研究表明(陳德潛等,1990)大洋殼∑ree平均值94,δeu平均值0.93。大洋玄武岩sm/nd值0.23~0.45。

而本區岩石的∑ree平均值90.62×10-6(57.83×10-6~122.

70×10-6),接近大洋殼平均值94×10-6;lree平均值32.64×10-6(20.27×10-6~44.

96×10-6);hree平均值21.86×10-6(13.99×10-6~30.

42×10-6);lr/hr平均值1.52(1.21~2.

56);lree略微富集(表2-2)。

δeu平均值0.95(0.88~1.

02),略有銪虧損,接近大洋殼平均值0.93;δce平均值0.88(0.

72~0.99),ce略微虧損;說明基本沒有斜長石分離結晶作用,這一點也說明地殼成熟度不是很高,岩漿上升速度相對較快,從而不利於發生大規模的分離結晶作用。

sm/nd平均值0.35(0.28~0.

38),屬於hree虧損型(>0.333),大洋玄武岩(0.23~0.

45);eu/sm平均值0.36(0.33~0.

39),接近球粒隕石0.35;(la/sm)n平均大部分小於並接近1(個別大於1),為過渡性。

圖2-10 nb-zr**(據莫宣學等,1993,有改動)

圖2-11 nb/y-1000zr/ti**(據侯增謙,1988,有改動)

(la/yb)n大部分小於並接近1,在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分佈圖中,曲線平坦、略有銪虧損,具有過渡性洋脊玄武岩特徵(圖2-12)。

圖2-12 稀土元素morb標準化分佈型式圖

表2-2 奧陶系陰溝群a組微量、稀土元素分析結果表 (單位:wb/10-6)

續表三、同位素年代學特徵

成巖時間rb-sr的等時線年齡為486.8ma(圖2-13;表2-3),巖體形成時代為奧陶紀特馬豆剋期;sm-nd成巖時間的等時線年齡勉強聯為471ma(表2-4;圖2-14)(可能由於樣品中砂岩成分較多造成的),巖體侵位時代為古生代中奧陶世。

圖2-13 陰溝群a組rb-sr同位素等時線年齡

圖2-14 陰溝群a組sm-nd同位素等時線年齡

表2-3 金佛寺巖體奧陶系陰溝群a組rb-sr同位素測定值

表2-4 金佛寺巖體奧陶系陰溝群a組sm-nd同位素測定值

四、地球動力學過程研究

在tio2-mno-p2o5(圖2-15)**中,樣品基本落入洋中脊玄武岩區域;在tio2-k2o-p2o5三角**中(圖2-16),一部分樣品落入到大洋巖區,一部分沿著k2o方向落入到大陸玄武岩區。部分樣品落入大陸玄武岩區可能是部分岩石發生微弱變質引起的。因為k2o的活動性,它在蝕變和變質的岩石中的含量可能發生變化(morrison,1978;smith等,1976)。

假定這將引起k2o數值增大,在這種情況下將導致樣品的成分向三角形**的k2o角頂方向移動,從而進入大陸玄武岩區;p2o5-tio2**中(圖2-17),樣品基本落入洋脊拉斑玄武岩;在勒夫勒**中樣品基本落入造山帶火山岩區域(圖2-18)。

圖2-15 tio2-mno-p2o5三角**(據mullen,1983)

圖2-16 tio2-k2o-p2o5**(據pearce&cann,1973)

圖2-17 p2o5-tio2**(據bass,1973)

圖2-18 勒夫勒**(據h.k.loffler,1979)

在2nb-zr/4-y**中(圖2-19)樣品基本落入n型morb;在ti/100-zr-3y**中(圖2-20)樣品基本落入morb島弧拉斑玄武岩、鈣鹼性玄武岩;ti-zr**中(圖2-21)樣品基本落入洋脊玄武岩;在ti-cr**中(圖2-22)樣品基本落入洋脊玄武岩;在ti/cr-ni**中(圖2-23)樣品基本落入大洋玄武岩;zr/y-zr**中(圖2-24)樣品基本落入洋中脊玄武岩morb;微量、稀土元素特徵比值具有n型morb的特徵(表2-5)。

圖2-19 2nb-zr/4-y**(據meschede,1986)

圖2-20 ti/100-zr-3y**(據pearce,1973)(與ti-zr圖配合使用)

圖2-21 ti-zr**(據pearce,1973)

圖2-22 ti-cr**(據pearce,1975)

圖2-23 ti/cr-ni**(據beccaluva et al.,1979,1980)

圖2-24 zr/y-zr**(據pearce等,1979)

la/yb-ree**中(圖2-25)樣品基本落入大洋拉斑玄武岩;la/sm-la**中(圖2-26)樣品基本落入玄武岩岩漿的平衡部分熔融作用趨勢附近。

表2-5 微量、稀土元素比值特徵表

注:n-morb;e-morb和oib的資料根據sun and mcdonough(1989)。

圖2-25 地球岩石中la/yb-∑ree含量**(據c.j.allegre,1973)

圖2-26 la/sm-la**(據特勒依等,1975)

εnd(0)和fsm/nd都表現為大洋玄武岩的特點(εnd(0)>0,fsm/nd>0為大洋玄武岩特徵)(魏菊英等,1988)(表2-4),在εnd(t)-εsr(t)**(圖2-27)中樣品落入蛇綠岩區域。綜合上述可以看出:該區的岩石顯示是大洋玄武岩的特徵。

這跟前人區域研究(夏林圻等,1991,1995,1996,1998,1999,2000,2003;任有祥等,1995;徐學義,2003;張招崇等,1997;左國朝等,1987,1997,1999,2001,2002;杜遠生等,2006,2007;樊光明等,2007;何世平等,2008)的成果———早奧陶世相吻合,北祁連屬於大洋環境。不具志留紀地層特徵。

圖2-27εnd(t)-εsr(t)**(據zhu bingquan et al.,2001)

地球分為哪幾部分,地球內部的構造分為哪幾部分

毛昊天張朗 1.地殼 分為上地殼和下地殼。是岩石圈上部次極圈層。2.地幔 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岩石圈是它的一部分,軟流層以上。地幔多以流體形式的岩漿等物質存在 3.地核 分為外核和核心。外核是液體的,所以又稱外核液體圈。核心,是固體的,主要由鐵 鎳組成,又稱核心固體圈。地球內部的構造分為哪幾部分 謝...

讀「亞洲部分地區圖」和完成下列各題(1)將圖中(東經100附近)數碼所代表的地理名稱,填在下列空格

yoka是好人 1 讀圖可得,是西西比利亞平原,是蒙古高原,是青藏高原,是中南半島 內 河流 容 是葉尼塞河,是黃河,是長江,是湄公河 2 亞洲地形以高原 山地為主,地勢特點為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形的影響,河流具有多發源於中部的高原山地,順地勢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的特點 故答案為 1 西西比利亞 ...

讀「世界部分地區人口分佈圖」,根據下列圖表回答問題亞洲歐洲非洲人口數(億)

1 結合圖示得知 亞歐非三大洲中,人口密度較大且分佈較均勻的是歐洲版 2 在亞洲權的東部和南部人口分佈稠密 亞洲北部的c地人口少的原因是緯度較高,氣候過於寒冷 3 歐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過低,乃至出現負增長,表明歐洲的總人口出現減少的趨勢 故答案為 1 歐 2 東 南 緯度高,氣候過於寒冷 3 減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