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行節約制止浪費的內容,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檔案內容

時間 2021-09-16 12:42:57

1樓:阡陌上花開

勤儉節約的美德如甘霖,能讓貧窮的土地開出富裕的花;勤儉節約的美德似雨露,能讓富有的土地結下智慧的果。古人云:「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勤儉節約是國人的一種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可以說修身、齊家、治國都離不開勤儉節約,諸葛亮把「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作為「修身」之道;朱子將「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當作「齊家」的訓言。

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務必從現在抓起,才能讓人民群眾從良好會風中感受到新變化、新氣象。節假日,往往是**吃喝、鋪張浪費的高峰期。只有防微杜漸,才能從源頭上堵住不正之風;只有在全社會大力倡導節約理念,堅持移風易俗、文明過節,才能杜絕各種鋪張浪費行為。

只有簡化包裝,杜絕禮尚往來才能夠充分體現節約清廉。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該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全民行動,推行「光碟」,身體力行,杜絕浪費!

2樓:電器維修

1、節儉本身就是一個大財源。——辛尼加

2、節儉是你生中食用不完的美筵。——愛默生

3、舒適的享受一旦成為習慣,便使人幾乎完全感覺不到樂趣,而變成了人的真正的需要。——盧梭

4、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於飢寒。——薩迪《薔薇園》

5、奢侈只是從他人的勞動中獲得安樂而已。——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6、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務維艱。——朱柏廬《朱子家訓》

7、君子憂道不憂貧。——孔丘《論語衛靈公》

8、財有限,費用無窮,當量入為出。——顏之推

9、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韓非子《韓非子顯學》

10、常將有時思無時,莫把無時當有時。——《增唐賢文》

關於節約的名言二

11、靜以養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12、侈將以其力斃。——先秦《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13、天下之事,常成於勤儉而敗於奢靡。——陸游

14、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含慕富貴,枉道速禍。——司馬光《訓儉示康》

15、豪華盡出成功後,逸樂安知與禍雙。——王安石

16、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先秦《易傳·否》

17、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先秦《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18、奢儉之節,必視世之豐約。——先秦《三國志·魏書·己凱傳》

19、囚其國家,去其無用之費,足以倍之。——先秦《墨子·節用上》

20、節用於內,而樹德於外。——先秦《左傳·昭公十九年》

關於節約的名言三

1、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個名醫。——盧梭

2、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範繼亭

3、在各項節約成本的措施中,以精減人員最為重要。——王永慶

4、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的瞎忙,卻等於亂放空炮。——培根

5、合理的安排時間,就等於節約時間。——培根

6、奢侈好像酒,既使人興奮,又使人衰弱。——卡爾

7、奢侈和**只是一種社會腐化的現像,決不是原因。——魯迅

8、正常的節約是美德、而吝嗇卻是最令人反感的陋習。

9、錢幣是圓的,所以容易滾走。——托裡安諾

1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李商隱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檔案內容

如何厲行節約反對浪費

厲行節儉反對浪費名言諺語,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名人名言

1 節約莫怠慢,積少成千萬。範繼亭 2 本無種,出自勤儉家。3 勤能補拙,省能補貧。4 節儉是天然的財富,奢侈是人為的貧困。希臘 5 行船靠掌舵,理家靠節約。諺語 6 奢侈是民族衰弱的起點。古巴 7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儉 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也。魏徵 8 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

厲行節約文明餐桌的手抄報比如如何做到

沁夢櫻雪 愛節約勤儉節約是美德,艱苦樸素莫忘記。一滴水一粒米,積少成多了不起。一度電一分錢,不講排場講節儉。愛惜資源最光榮,鋪張浪費最羞恥。穿著打扮莫攀比,花錢精算要珍惜。從小養成好習慣,長大報國記心裡。這是一個企業微利的時代,你是否已經真切地感到利潤減少的壓迫感?你是否正在為成本滾雪球似的增加而苦...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的好處,節約糧食的好處和壞處?

可以幫助很多流浪孩子過上好生活,如果一天真的浪費一頓,大罵一年就浪費了很多蹲了。節約沒是壞處 倘若我們每天節約一粒大米,那麼13億人可節約多少?七千多公斤!一年可節約兩千多萬公斤,摺合人民幣三千多萬元。這筆錢若換每所希望小學100萬元算,則可蓋300所希望小學。按每人學雜費三百元計,則可以使10萬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