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崇鑲卉
基礎埋深是指從基礎底面至自然地坪的垂直距離。
2樓:布衣大華
1、按凍土深度計算。即:基礎埋深必須在建築物所在地的最大凍層深度以下。這一條必須遵守。
2、按地質報告計算。即:基礎必須設定在持力層上,地質報告的斷面圖有顯示。
請問基礎埋深如何確定?
3樓:旁人
正確。但是持力層不是地勘報告決定的,是設計結構師綜合地勘報告考慮後最終確定的,地勘報告中有所建議。關於基礎埋置深度的全面敘述,應閱讀gb50007-2011《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地基計算章,基礎埋置深度一節。
4樓:旭日東昇
正負零不一定是地基頂面標高,你只能按地基頂面標高-持力層標高-300。
5樓:drar_迪麗熱巴
基礎埋深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基礎高度主要由抗衝切要求確定,同時考慮柱縱筋的錨固和其它構造要求。
基礎埋深宜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在填方整平地區,可自填土地面標高計算,但填土在上部結構施工後完成時,應從天然地面標高算起。對於地下室,當採用箱形基礎或筏基時,基礎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標高算起;當採用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時,應從室內地面標高算起。
影響因素。影響基礎埋深選擇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1、 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室、裝置基礎和地下設施,基礎的形式和構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3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4 、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埋深;
5、 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影響。
注意事項。小橋涵基礎埋深還應考慮,沖刷深度和冰凍深度。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的前提下,地基宜淺埋,當上層地基的承載力大於下層土時,宜利用上層做持力層。除岩石地基外,基礎埋深不宜小於。
高層建築筏形和箱形基礎的埋置深度應滿足地基承載力、變形和穩定性要求。在抗震設防區,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礎其埋置深度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箱或樁筏基礎的埋置深度(不計樁長)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8。位於岩石地基上的高層建築,其基礎埋置深度應滿足抗滑要求。
基礎的埋深怎麼算
6樓:雙子陳
根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規範》,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與基礎形式和抗震設防烈度有關。
當設防烈度為7度或7度以上時,對於天然地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2;對於樁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的長度不計在埋置深度內;
基礎埋置深度,一般從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圍無可靠側向限制時,埋置深度應從具有可靠側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針對「樓脆脆」,對於基礎埋深是否足夠的問題,我們可以做如下兩個對比就可以很快得到結論。
1、基礎埋置深度是否滿足1/15建築物高度的要求;
2、埋入地下部分是否具有可靠的側向限制,沒有夯實的回填土、淤泥質土、軟土等都不能算作可靠的側向限制;也就是埋入老硬密實土的深度是否達到1/15建築物高度以上。
3、如果有裙房,高層建築的基礎埋深從裙房的地下室地面算起。
基礎埋深:是指從室外設計地坪至基礎底面的垂直距離。
埋深大於等於5米或埋深大於等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在米~5米之間或埋深小於基礎寬度的4倍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不得淺於米。
實際工程施工角度來講,基礎埋深的原則是這樣的:要在冰凍線以下,同時儘可能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考慮腐殖土層具備承載力,基礎埋深要考慮與地基整體、協同承載建築物的壓力。
天然地基:自然狀態下即可滿足承擔基礎全部荷載要求,不需要人工處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為四大類: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7樓:累得像豬一樣
對於獨立柱的埋深是指埋在土裡的部分滿足1/15要求,位的是它的穩定性。是地面至室外地坪高度,0.
8是柱身埋深高度,是基敦高度,是基礎墊層及灰土等處理高度,0.
45下才是不受凍部位。
8樓:使用者
一般都應從基礎面起算。當設定地下室,且地下室頂板滿足規範關於嵌固端的要求時,可從地下室頂板面起算。
基礎深埋是什麼 挖土量如何計算
9樓:匿名使用者
實際工程施工中來講,基礎埋深並不一定就是挖土的深度,比如有的圖紙上室外地坪,基礎,實際現場地坪-0.
800,那實際挖深就是米,但基礎埋深還是有米,其中就有一個0.
500的回填厚度,所以計算挖土量要看實際情況,根據土質加放坡係數就可以了。
10樓:似曜棟
就是求方量,記得加上放坡係數就可以了。
11樓:網友
不知道你的室外地坪標高是多少,所以說這個沒法計算的。
基礎埋深和基礎大小怎麼計算。
12樓:春風化雨時
基礎埋置深度一般來說,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及有關條件的前提下,基礎應儘量淺埋。
可根據以下條件選擇:
一、淺基礎應考慮以下條件。
1、工程地質條件:(1)在地基受力層範圍內,自上而下都是良好土層,這時基礎埋深應由其他條件和最小埋深確定;(2)自上而下都是軟土層時,對於輕型建築仍可按(1)處理,如果地基承載力或地基變形不能滿足要求則應考慮連續基礎、人工基礎或深基礎;(3)上部為軟弱土下部位良好土層時,軟土厚度小於2m時用下部良好土層作為持力層,軟土較厚時按(2)處理;(4)上部為良好土層下部位軟弱土層時,地表存在的一層2-3m的所謂硬殼層,對於中小型建築物和6層一下的住宅宜選擇硬殼層作為持力層,基礎儘量淺埋即採用寬基淺埋。
2、水文地質條件:基礎應儘量埋置於地下水位以上,以避免地下水對基坑開挖、基礎施工和使用期間的影響,對於底面低於地下水位或具有侵蝕性的地下水的基礎,應考慮抗侵蝕水泥品種和相應措施(可參考勘察報告)。
3、地基凍融條件:不凍脹土的基礎埋深可不考慮凍結深度,基礎埋置於凍脹土層中的基礎,最小埋深dmin可按下式確定:dmin=zd-hmax,zd和hmax可按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確定,對於凍脹、強凍脹等地基上的基礎應考慮相應的防凍措施。
4、場地環境條件:基礎應埋置在地表之下,深度不小於岩石地基除外),基礎頂面一般不低於設計地面0.
1m。當存在相鄰建築物時,新建建築物的基礎埋置深度不宜大於原有建築基礎。當埋置大於原有建築基礎時,兩基礎間應保持一定淨距,其數值應根據原有建築荷載大小、基礎形式和土質情況確定。
當上述要求不能滿足時,應採取分段施工,設臨時加固支撐,打板樁,地下連續牆等施工措施,或加固原有建築物基礎。在基礎範圍內有管道、溝等地下設施時,基礎地面一般應低於這些設施的底面,否則應採取有效措施。在河流、湖泊等水體旁的建築基礎,其基礎地面應位於沖刷線之下。
二、深基礎(樁基):考慮承載力、沉降、穩定性,樁深度沒有具體規定。
13樓:赤腳工程師
同是初學者的,很無奈地走過。
多層建築怎麼確定基礎埋深
14樓:匿名使用者
岩土勘察一般以抄上部襲擬建建築物為準,主要是查持力層,以鑽孔取芯樣、靜力觸探兩種方式配合使用,具體深度看地址情況,沒有統一標準。
影響基礎埋深的因素,一是地基的承載力要求,二是地區因素,比如冰凍線。還有就是你的建設需求了,帶不帶地下室或者半地下室。
基礎埋深5m,是深基礎還是淺基礎
15樓:可以叫我表哥
埋深大於等於5米的基礎稱為深基礎;埋深在米~5米之間的基礎稱為淺基礎。基礎埋深不得淺於米。
根據《高層建築結構設計規範》,基礎埋深與基礎形式和抗震設防烈度有關。
當設防烈度為7度或7度以上時,對於天然地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2;對於樁基,基礎埋深不宜小於建築物高度的1/15;樁的長度不計在埋置深度內;基礎埋置深度,一般從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圍無可靠側向限制時,埋置深度應從具有可靠側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16樓:小二上酒
一、深淺基。
礎一般以埋深5m為界,深的為深基礎,淺的為淺基礎。*(圖紙設計是採用深基礎還是淺基礎需根據地質勘察報告決定)*
深淺基礎採用的基礎結構形式:
二、淺基礎一般是指獨立基礎、條形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殼體基礎、大塊基礎及不埋式基礎等;
而樁(墩)基礎、沉井沉箱、錨拉基礎、板樁牆及地下連續牆一類的支擋結構,則常被統稱為深基礎。
*(如果你的基礎正好是5m,那看看你們才用的基礎形式。)*
17樓:淡淡蕭灑
5米是深淺基礎的分界線。
你剛好是5米 正常情況下是歸於淺基礎處理。
18樓:琴魔波波
超過5米要專家認證的!
請問基礎埋深如何確定?
19樓:匿名使用者
影響基礎埋深選擇的主要因素可以歸納為五個方面: 1 建築物的用途,有無地下設施,基礎和形式和構造; 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大小和性質; 3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4 相鄰建築物的。
基礎埋深的確定基礎埋置深度的原則
在滿足地基穩定和變形要求及有關條件的前提下,基礎應儘量淺埋 基礎埋置深度的確定應考慮哪些因素 1 建築物的用途,bai有無du 地下室 裝置基zhi礎和地下設施,基礎dao的形式和構造 內2 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載容大小和性質 3 工程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 4 相鄰建築物的基礎埋深 5 地基土凍脹和融陷的...
請問零基礎入門如何學習素描,零基礎如何學素描?
想要系統的學習可以考慮報一個網路直播課,推薦cgwang的網路課。老師講得細,上完還可以回看,還有同型別錄播課可以免費學 贈送終身vip 自制能力相對較弱的話,建議還是去好點的培訓機構,實力和規模在國內排名前幾的大機構,推薦行業龍頭 王氏教育。王氏教育全國直營校區面授課程試聽 複製後面連結在瀏覽器也...
獨立基礎地樑砼方量如何計算(有圖)
我來回答你的問題!1 承臺墊層 2.2 2.2 0.1 3 1.45m 2 承臺砼 1 3 0.4 0.7 0.7 2.2 2.2 0.49 4.84 3 2.75m 3 地樑墊層 6 2.2 4 2.2 0.2 0.5 0.1 0.27 m 注 根據地樑標高,進入承臺及基礎柱與之重合的地樑體積不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