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1·士扶可城牆,積德為厚地。——李白。
2·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3·靜以修身,儉以養德。——諸葛亮。
4·快樂應該是美德的伴侶。——巴爾德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6·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遼遠的後世。——莎士比亞。
7·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
9·清水去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1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劉備1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2·入於汙泥而不染,不受資產階級糖衣炮彈的侵蝕,是最難能可貴的革命品質。——***。
13·德行是人人都讚美的,因為好人和惡人都可以從中打到對自己有利的東西。——狄德羅。
1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
15·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老舍。
16·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
17·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主席。
18·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傳統美德名言名句
2樓:內蒙古恆學教育
有關美德的名言:不傲才以驕人,不以寵而作威。——諸葛亮。
遵循美德行事,縱使沒有增加快樂,也可減輕焦慮。——法國。
真正的美德不可沒有實用的智慧,而實用的智慧也不可沒有美德。——亞里斯多德。
感情凱陪皮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人的美德的榮譽比他的財富的榮譽不知大多少倍。——達·芬奇。
你要記得,永遠要愉快亂態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裡拿取。——高爾基。
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愛,或者說,就是愈越我們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盯差美。——雪萊。
傳統美德的名言名句
3樓:富貴
1、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2、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3、躬自厚而薄責於人。——論語-衛靈公》
4、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6、夫人必知禮然後恭敬,恭敬然後尊讓。——管子-五輔》
7、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8、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論語·里仁》
9、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破也,而不可奪赤。——呂氏春秋》
10、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傳》
12、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光《報任安書》
13、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1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勸學》
1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管子·牧民》
16、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嶽》
18、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俗諺牧民》
19、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增廣賢文》
20、人之有德與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人也,不可不忘也。——戰國策-魏策》
2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2、貧而無諂,富而無驕。——論語-學而》
23、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24、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5、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己之短。——呂氏春秋-用眾》
26、為善則預,為惡則去。——顏之推。
2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傳統美德故事,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有哪些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有孔融讓梨 程門立雪 蘇武牧羊 管鮑之交 一諾千金等。1 孔融讓梨 孔融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他年幼時,每次和哥哥吃梨都只拿最小的。父親問他原因,他說 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 2 程門立雪 北宋時,楊時 遊酢兩人一起去向老師程頤求教,湊巧趕上程頤在休...
中國女性的傳統美德是什麼,中國的傳統美德是什麼?
龍生麼春冬 中國傳統禮教中,對於女性的要求比較苛刻,其中所謂的 三從 四德 就是女性立身的根本,那麼什麼是 三從 四德 呢?所謂的 三從 是指 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意思是說女孩子在未出嫁之前要聽從家長的教誨,不要胡亂地反駁長輩的訓導,因為長輩們的社會見識豐富,有根本性的指導意義 出嫁之後要...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大全,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小故事
徐噓噓噓噓噓 關於 中華傳統美德 的故事有 后羿射日 少年柳公權 孔融讓梨 孟母三遷 樊噲闖宮 諸葛恪得驢 荊軻刺秦王 解鈴還須繫鈴人 硬漢子董宣 緹縈救父 季扎還願 管鮑之交 暖不忘寒 明山賓賣牛。l例舉7個具體內容 破釜沉舟 秦末時,秦軍進攻重新建立起來的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將項羽率兵渡江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