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i3,i5,i7處理器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6-10 21:46:21

1樓:鄔淑琴樹璧

從介面區分:

首先我們從介面上做個對比。現在市面上銷售的intel的處理器主要有3種介面,分別是lga

775、lga

1156、lga

1366三種。lga

775的現在主要用於中低端處理器,奔騰和酷睿雙核、酷睿四核也有涉及。奔騰雙核有e5300等,酷睿雙核有e7500等,酷睿四核q8300也採用lga

775介面。

i3i5

i7主要採用lga

1156和lga1366介面

i3530和i5

750、i7

860都採用lga1156介面,那我們能簡單的說這i3/i5/i7介面相同嗎?那可以上同一款主機板吧,比如p55

h55。

從引數區分:

分別看下3款處理器的引數

intel

core

i7核心執行緒數

4核心4執行緒數

二級快取4*256kb

**快取8m

tdp95w

intel

core

i5核心執行緒數

4核心4執行緒數

二級快取4*256kb

**快取8m

tdp95w

intel

core

i3核心執行緒數

2核心4執行緒數

二級快取2*256kb

**快取4m

tdp65w

i5i7

支援睿頻技術,i3不支援睿頻技術睿頻技術:

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是英特爾酷睿

i7/i5

處理器的獨有特性,也是英特爾新宣佈的一項技術。這項技術可以理解為自動超頻。當開啟睿頻加速之後,cpu會根據當前的任務量自動調整cpu主頻,從而重任務時發揮最大的效能,輕任務時發揮最大節能優勢。

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不等同於處理器超頻

首先要澄清的是,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雖然是通過處理器核心執行主頻的調整——調高或者調低來提高效能和提高能效,但是和大家提到的”超頻”技術有著本質的不同。這個”獨門內功”不是通過吃”大力丸”和”補藥”外在因素達成的,而是通過英特爾公司深厚的處理器”內功”和”修為”練成的。

來看看英特爾處理器”睿頻加速技術”的定義以及處理器”超頻”的定義,它們的差別就一目瞭然了。英特爾睿頻加速技術:英特爾最新nehalem微架構處理器內建的一項創新技術,它可以根據實際執行的應用程式的需求,動態地增加處理器核心的執行頻率來提高處理器的執行效能,同時保持處理器繼續執行在處理器技術規範限定的功耗、電流、電壓和溫度範圍內。

”內功修為”長久利於”強身健體”。

處理器”超頻”:使用者強制處理器的所有核心執行在處理器規格限定頻率範圍之外,功耗、電流、電壓和溫度等指標可能都超出技術規範了——超標了。主要是一些超頻玩家或者電腦發燒友為了某些特定使用模式用”超標”的方式提高處理器效能。

吃“大力丸”了,長久必然“傷身”。

2樓:鄒秀榮臺裳

簡單來說,intel

core

i3/i5/i7的區別就是低端/中端/高階的區別,但是這是nehalem架構這一體系中處理器的衡量檔次標準,相比之前的core架構,就有不一樣了。

首先,intel

core

i系家族處理器包括桌上型電腦桌面級處理器和筆記本移動版處理器,分別是低端/中端/高階的區別。在桌上型電腦桌面級領域,intel

core

i3處理器為雙核四執行緒處理器,即為“虛擬四核”,支援超執行緒技術,但是不支援“turbo

boost(睿頻智慧加速技術)”,介面為lga

1156,qpi匯流排一般為4.8gt/s,頻寬為19.2gb/s,內部整合gpu顯示核心。而intel

core

i5處理器則是四核四執行緒處理器,不支援超執行緒技術,但是支援“turbo

boost(睿頻智慧加速技術)”,介面為lga

1156,qpi匯流排一般為4.8gt/s,頻寬為19.2gb/s。而intel

core

i7處理器則包括8系/9系高階四核八執行緒處理器和9系高階六核十二執行緒處理器。8系處理器為四核八執行緒處理器,支援超執行緒技術,支援“turbo

boost(睿頻智慧加速技術)”,介面為lga

1156,qpi匯流排一般為4.8gt/s,頻寬為19.2gb/s;9系四核八執行緒處理器,支援超執行緒技術,支援“turbo

boost(睿頻智慧加速技術)”,介面為lga

1366,qpi匯流排一般為4.8gt/s或6.4gt/s,頻寬為19.2gb/s或25.6gb/s;9系六核十二執行緒處理器,支援超執行緒技術,支援“turbo

boost(睿頻智慧加速技術)”,介面為lga

1366,qpi匯流排一般為6.4gt/s,頻寬為25.6gb/s。

筆記本移動版處理器領域,core

i3一般為雙核四執行緒處理器,core

i5也是雙核四執行緒,core

i7則包括雙核四執行緒和四核八執行緒。

從處理器架構上來說,core

i5和core

i745奈米制程的處理器,採用的是第一代nehalem架構;而32奈米制程的core

i3和core

i7採用的則是第二代nehalem架構——westmere架構。

下一代的core

i系處理器則是採用sandy

bridge架構,命名上將採用四位數字命名,前面將加入數字“2”代表二代core

i系處理器。第一代core

i系則是三位數字命名,如core

i3530,而第二代則是採用sandy

bridge架構的命名規範,如core

i32400處理器。

3樓:幸福的麋鹿

i5處理器i7處理器有什麼區別

4樓:延仁褒子

i7都是四核,大快取,都支援超執行緒和睿頻加速,沒有整合顯示核心。i5的除了750這款型號為四核外,6系列均為雙核,也支援超執行緒和睿頻加速整合了顯示核心,快取在i7上減半。i3可以看做是取消了睿頻加速技術的i5。

5樓:蒼好星駿

首先區別在於核心數,普通的i3和i5是雙核的,i7有四核的,第二主頻有區別,第三是二級快取存在差別,第四是支援的技術有區別,i3不支援睿頻技術,i5和i7都具有這功能,第五是是否整合顯示卡,i7部分型號不整合,其它的都整合。

6樓:巛冥丶想彡

這些型號 是“酷睿 i ”系列,它們定位不同 i3雙核四執行緒  i5四核四執行緒  i7四核八執行緒(intel最新酷睿系列 第八代提升兩核心多執行緒,分別是i3四核 i5六核 i7六核)還有i9 x系列 十核/十二核/十四核/十六核/十八核

7樓:

其實效能別太大區 玩遊戲i3夠了!

8樓:匿名使用者

分別對應低端中端高階啊~

英特爾i3 i5 i7處理器分別都是幾核的

i3處理器都是雙核四執行緒的。i5處理器分為兩種 桌上型電腦處理器為四核心四執行緒處理器。筆記本 超級本處理器也就是字尾帶m u hq等字母的處理器,為雙核心四執行緒處理器。i7處理器分為五種 一般桌上型電腦處理器為四核心八執行緒處理器。部分桌上型電腦處理器,例如i7 5960x為八核心十六執行緒處...

i3處理器怎樣?英特爾,英特爾i3處理器如何

i3是10年出場的吧!只能說能用,上個網看個電視劇什麼的都行,自己再加個記憶體條,我沒感覺我的電腦比別人慢 日常家用足夠了,玩網遊的話。i5吧 耳朵陶歲月 真的缺那麼幾百塊錢?i3購置也許能滿足你現在但是絕對滿足不了你以後的所需。到時候再換i3又賣不出去了。 寒山居龍葵 日常家用,玩網遊都沒問題 英...

英特爾i7m620處理器很好麼,英特爾i7處理器好用嗎

這個i7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二代snb,是不斷在進化,效能絕對是王者,不管是架構還是始終支援的超執行緒。缺點就是 貴,功耗偏大。8年前很好,現在可以被新奔騰按在地上摩擦 一代i7處理器,效能優良,可以滿足日常的辦公 遊戲等需求,不過現在已經停產了,新選購筆記本不建議選擇搭載該型號的電腦,詳細引數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