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山河日日高低
東漢末年,荊州劉表和江東孫氏之間,因為孫堅之死,無疑結下了仇恨。西元192年(初平三年)四月,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迎戰孫堅,結果孫堅在這場戰役被殺,沒能繼續建功立業。
在此之後,孫堅的兒子孫策平定江東,打下了一片江山,成為東吳建立的基礎。西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其弟孫權執掌江東。在孫權即位之後,為了替父親孫堅報仇,曾三次攻打江夏郡。
其中,在筆者看來,就西元208年的江夏之戰,可以說是孫權和劉表的最後一戰,因為在這場戰役之後,劉表就病逝了,緊接著曹操大軍南下,荊州的歸屬自然也隨之易主了。所以,孫權和劉表之間自然無法繼續交手了。那麼,問題來了,江夏之戰:
孫權和劉表的最後一戰,結果誰贏了?
西元208年春,原本隸屬於荊州牧劉表的甘寧,選擇歸降孫權。來到東吳後,甘寧向孫權表示,黃祖已經年邁,加上江夏郡的防守已經鬆弛了,這是一次發動進攻的良好機會。於是,孫權不顧張昭等人的反對,命令淩統為先鋒,呂蒙領水軍,周瑜為前部大督,從而發起了江夏之戰。
在這場戰役中,孫權有兩個目的,一是為父親孫堅報仇雪恨,而是攻佔江夏郡,以此為接下來圖謀荊州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開始的時候,面對孫權大軍的進攻,黃祖任部將張碩為先鋒,陳就為水師首領,以此迎敵,至於黃祖本人,則繼續鎮守江夏郡。在正式交戰之前,淩統在夜幕的掩護下登上了張碩的船,奇襲張碩統領的軍隊。張碩被淩統所殺,至於張碩的手下,基本上也被東吳俘獲了。
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江夏之戰的初期,東吳一方就先聲奪人,取得了優勢。
得知張碩被殺的訊息後,黃祖當即命陳就等人出擊,還讓大力士和弓箭手在河邊的崖頂埋伏。對此,周瑜也派出軍隊出擊,結果,經過數個小時的交戰後,周瑜認識到黃祖的軍械還是比較充足的,也即暫時停止了進攻。在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後,周瑜命淩統、董襲率100敢死隊每人穿上兩件盔甲乘大船冒著石頭和火把衝鋒。
緊接著,呂蒙在近戰中成功斬殺陳就,這同樣起到了扭轉戰場局勢的作用。也即在江夏之戰中,黃祖派出了張碩和陳就這兩員大將,結果這兩員大將分別被淩統和呂蒙斬殺。
眾所周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對於黃祖大軍來說,因為兩員大將的相繼陣亡,可以說是士氣低迷。因此,在江夏之戰中,儘管黃祖的兵力多於孫權(3萬對戰萬),但是,最終的結果還是黃祖大軍被基本上殲滅了。
2樓:娛樂八卦影視說
當然是孫權贏了,劉表這個人根本就不擅長打仗,手下也沒有什麼大將,東吳又來勢洶洶,自然是不敵孫權,慘敗而歸。
3樓:煦日和風
結果是孫權贏了,黃祖被殺,導致後來江東實力強大的局面出現。
4樓:楓說社會
孫權贏了。孫權斬殺了劉表的部將黃祖,報了殺父之仇,取得了江夏之戰的勝利。
為什麼說江夏之戰,對於孫權和劉表來說格外重要?
5樓:乙隻路過瓜地的蝸牛
因為江夏之戰事關孫權以後是否能夠奪取荊州,而對劉表來說是他守住荊州至關重要的一戰,所以說這場戰爭對雙方都很重要。
6樓:三棵樹
因為江夏處於平原地帶,是乙個天然的水陸交通樞紐,對於孫權跟劉表來說非常重要,所以都想爭江夏。
7樓:孤獨的yu呀
因為這可以說是爭奪湖北地區的控制權,無論以後吞併全國有堅實的基礎。
在江夏之戰,孫權在這場戰役開始一戰成名,孫權如何取得成功的 ?
8樓:網友
在這場戰役中孫權取得勝利有很多的原因,這場戰役中孫權在多次與當時的黃祖的軍隊交戰的過程中,孫權都多次面臨著失敗,但是孫權包括他手下的一些士兵和將領卻並沒有放棄這場戰役,他們在當時的江夏進行戰役的時候,面對黃祖軍隊的強烈攻擊,他們沒有放棄,他們反而是派出人前去進行試探,殺出一條血路,再後來他們也一直努力不放棄。
9樓:nice素素
孫權是利用自己對天文地理的熟悉,掌握了戰役這幾天的天氣,趁著大風天氣,燒掉敵軍糧草,打了敵軍乙個措手不及。
10樓:孫林與李木梓
孫權是靠他的智慧成功的。他靠自己的謀略來騙取敵國的糧草。敵國沒有糧草自然而然就失敗了。
在江夏之戰中,處於劣勢的孫權,最後為何卻能獲得勝利?
11樓:柒小月
孫權本就和駐守江夏的黃祖有殺父之仇,當時又恰好遇上了黃祖部將前來投奔,孫權決定兵發江夏,為東吳下一步進軍掃除障礙,就當時的情況來看,孫權並沒有十足的把握,但由於黃祖的作戰部署有誤,再加上孫權敢死隊的衝擊,最終還是打敗了黃祖。孫權曾經多次征討江夏的黃祖,但他都沒能攻下城池,而恰好又有黃祖的下屬加持,對江夏布防進行了一番透露,這便再次激起了孫權的作戰之心。<>
一、黃祖未戰即損將在孫權出兵江夏的同時,他也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對,以為孫權當前的實力並不能戰勝江夏駐軍,而江夏駐軍也是並不輕敵,黃祖率先派遣部將張碩前往孫權軍隊進行偵察,以探求敵軍情況,但孫權也不是無能之輩,他也派出了自己的人前往偵察,而這兩支偵察小隊恰好提前相遇了,但張碩並不知情,就在東吳的偵察小隊貼近張碩之時,他們率先襲擊了張碩的士卒,這也讓黃祖在未開戰之前就喪失了一員將領。<>
二、敢死隊成功扭轉戰局孫權派出艦隊攻打黃祖軍隊,但他們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黃祖的部將陳就以有利的地形為條件,以投擲石頭和火攻的方式讓孫權軍隊損失慘重,就在這時,東吳的周瑜等將領組建了敢死隊,在敵軍的猛攻下成功阻斷了敵軍的猛烈進攻,雙方軍隊也就開始了近戰,在這種情形之下,孫權軍隊斬殺陳就,敵軍被全部殲殺,隨後,孫權軍隊攻下了江夏,黃祖準備逃離,被孫權的部下斬殺,孫權取走了黃祖的首級去祭奠自己的父親。<>
孫權軍隊本就難敵黃祖,但出於孫權的堅持和將士們的拼搏,最終成功收取了江夏,獲得了戰役的勝利。後來,由於戰略的變更,孫權放棄了鎮守江夏,江夏再次落入了曹操之手。
劉備在漢中之戰能戰勝曹操,為何夷陵之戰卻打不過孫權?
12樓:凱子體育
因為大磨在漢中之戰時,劉滾晌鬥備聽從法正建議,戰術正確,且曹操運糧不便。而夷陵之戰時,劉備遠征,且屢次中計,故而失敗謹首。
13樓:三棵樹
因為漢中之戰有謀士的謀劃,加上齊心協力,所以滾昌劉備能夠戰勝曹操,夷陵之戰並沒有非常厲害的謀士在身邊,並且排兵佈陣神巖出現問題,所以打不過孫權。大瞎扒。
三國時,孫堅跨江擊劉表,最後是怎麼死的?
14樓:傻帝
陳壽的《三國志》裡是這樣一段故事:【初平三年,術使堅徵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於樊、鄧之間。
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兄子賁,帥將士眾就術,術復表賁為豫州刺史。】
典略》曰;【堅悉其眾攻表,表閉門,夜遣將黃祖潛出發兵。祖將兵欲還,堅逆與戰。祖敗走,竄峴山中。
堅乘勝夜追祖,祖部兵從竹木間暗射堅,殺之。吳錄曰:堅時年三十七。
英雄記曰:堅以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
裴松之的備註裡有段描寫和《三國演義》比較接近:劉表將呂公將兵緣山向堅,堅輕騎尋山討公。公兵下石。中堅頭,應時腦出物故。
三國志》中描述是有問題的,孫堅身為主帥,單馬行峴山,難道是去打獵?所以裴松之才增加了許多內容,表達自己的看法。或許《典略》中的祖部兵應該是祖部將呂公,偏偏呂公驚鴻一現,再無旁證。
所處角度不同,同樣的地點,同樣的主角,故事的描述不同。裴松之最後嘆道:「其不同如此也。」
跨江擊劉表。
一戰和二戰的區別和相同,一戰和二戰的區別和相同
區別 二戰規模更大,破壞性更強。一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十五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主要在歐洲。二戰歷時六年,世界80 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遍佈歐 非 亞及太平洋島嶼,參戰國也多,如原子彈 的破壞力更強。性質不同。一戰是由帝國主義爭奪世界的矛盾鬥爭而引發的,基本上是帝國主義戰爭 二戰則是法西斯勢...
一戰爆發的原因,一戰爆發的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
15世紀以來,居住著許多塞爾維亞人的波斯尼亞一直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在1878年卻被已經是世界列強的奧匈帝國單方面強行吞併,這引起了塞爾維亞人強烈的仇奧情緒。1914年6月28日,塞爾維亞族學生普林西普在波斯尼亞首府薩拉熱窩開槍打死奧匈帝國皇太子斐迪南大公。普林西普是 黨成員,這個組織目標是南...
一戰與二戰的區別與相同點,一戰和二戰的區別與聯絡
雍晴雪敏鵬 二戰規模更大,破壞性更強。一戰歷時四年多,三十多個國家,十五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主要在歐洲。二戰歷時六年,世界80 人口被捲入戰爭,戰場遍佈歐 非 亞及太平洋島嶼,參戰國也多,如原子彈 的破壞力更強。性質不同。一戰是由帝國主義爭奪世界的矛盾鬥爭而引發的,基本上是帝國主義戰爭 二戰則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