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析《長恨歌》的思想內容,分析作者對李隆基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月児淚

唐玄宗李隆基與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悲劇,因與「安史之亂」緊相聯絡,有著相當嚴肅的政治色彩,而其事情本身之離奇曲折,又極富傳奇色彩,因而備受歷代文士的關注。自唐至清,出現了不少以次為題材的文學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華清宮絕句三首》、李商隱《馬鬼》、蘇軾《荔枝嘆》、白樸《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生《長生殿》等。白居易的《長恨歌》則是其中翹楚。

楊玉環是蜀州司戶楊玄瑛的女兒,隨叔父楊玄琰入長安,及開,嫁於唐玄宗的第十四個兒子壽王為妃。後為李隆基看中。李欲將楊佔為己有,又礙於名分,於是,讓她出宮做女道士,而後在迎回宮中,掩耳盜鈴,自欺欺人。

李隆基早先勵精圖治,晚年逐漸鬆弛。得楊玉環後更是沉溺酒色,荒廢朝政。楊玉環則不僅自己得寵專房,身封貴妃,「聲焰震天下」,而且滿門親族也跟著沾光,堂兄楊國忠位居宰相,楊倨官鴻臚卿,楊鑄官侍御史,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滹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

如《長恨歌》所說是「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憐光彩生門戶」。

天寶後期,朝廷內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對楊家的偏倖,更促進了一些矛盾的激化。天寶十四載(755),手握重兵的范陽節度使安祿山打著討伐楊氏、以清君側的幌子,發動了叛亂,兵臨長安。李隆基偕楊玉環等倉皇出奔,西行四川。

至陝西馬鬼驛,扈從禁軍發難,求誅楊氏兄妹以謝天下。迫於情勢,李隆基只得如請,「命高力士縊貴妃於佛堂前梨樹下」(李肇《國史補》)。

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應考「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取入第四等,被認為位於長安西南的周至縣縣尉。這年冬天,他與友人陳鴻、王質夫一起到馬巍起驛附近的遊仙寺暇遊,談及李,楊之事。王質夫認為,象這樣離奇特出之事,如沒有大手筆為它加工潤色,就會隨著時間的遷移消沒失傳。

於是他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在王的提議下,白居易寫下了此詩,而陳鴻則寫了一篇傳奇《長恨歌傳》。

應該指出的是,《長恨歌》關於李,楊情事的敘述描寫,雖依據一定的史實,但也採擷了一些民間傳說,融注了作者的藝術想象和創造。上述有關背景,可以作為閱讀,理解作品時的參考,但不足以作為繩墨來衡定詩中的描寫是否符合史實。

2樓:oo微微

世人總說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是由於李隆基疏於政務,任用奸佞小人,楊貴妃又專橫跋扈,一人得到雞犬**,致使朝綱無到,民怨四起,才讓安祿山有機可乘,發動叛變。在我看來,他們的愛情悲劇也有一方面是由於運氣不好造成的。試想,古往今來,多少帝王沒有後工佳麗的,哪個皇帝不是既愛江山又愛美人的。

現在好了,一聽說哪個皇帝時代有叛亂或被滅,有些人就一口咬定說是那個皇帝沉溺後宮,不管國事造成的。從歷史觀來看,人類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從原始到奴隸到封建到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都有其必然性,誰又能說王朝被滅不是一件好事呢,從另一側面,它推動了歷史地進步。

3樓:匿名使用者

豬頭!!你發錯地方了!!!

談談對白居易《長恨歌》中所寫李隆基與楊玉環愛情悲劇的看法

4樓:oo微微

世人總說唐明皇與楊玉環的愛情悲劇是由於李隆基疏於政務,任用奸佞小人,楊貴妃又專橫跋扈,一人得到雞犬**,致使朝綱無到,民怨四起,才讓安祿山有機可乘,發動叛變。在我看來,他們的愛情悲劇也有一方面是由於運氣不好造成的。試想,古往今來,多少帝王沒有後工佳麗的,哪個皇帝不是既愛江山又愛美人的。

現在好了,一聽說哪個皇帝時代有叛亂或被滅,有些人就一口咬定說是那個皇帝沉溺後宮,不管國事造成的。從歷史觀來看,人類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從原始到奴隸到封建到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都有其必然性,誰又能說王朝被滅不是一件好事呢,從另一側面,它推動了歷史地進步。

在《長恨歌》這首詩中,白居易是如何看待李隆基和楊玉環之間的愛情的?在對待李楊愛情的態度上,有沒有矛 10

5樓:林樹治

最初是專寵棄江山於不顧(從此君王不早朝),繼而是用楊玉環的命換自己的命(回看血淚相和流),最後是刻骨銘心的情愛(在天願做比翼鳥)以及深深地懺悔(此恨綿綿無絕期)作者客觀地寫下他們愛情的發展過程經歷,不是矛盾。

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矛盾,就是寫作者自己理解的過程

7樓:山海關的東風

君王無情,你倆這麼愛,本不該有的

《長恨歌》中的楊玉環與唐玄宗人物形象

8樓:黛妮

一、人物形象:《長恨歌

》成功的塑造了楊貴妃和唐玄宗兩個人物形象。

1、在描寫楊貴妃的時候,並沒有正面去寫她的美貌,而是通過「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這些側面的描摹,把她的形象展現出來。

對於她的死也只用了「宛轉蛾眉馬前死。」一筆帶過。

2、在描寫唐玄宗對楊貴妃的相思之情時,也採用側面環境描寫烘托。「峨嵋山下」 「西宮南內」「夕殿螢飛」這些外部環境的描寫,將唐玄宗淒涼的心境表現出來。《長恨歌》語言工麗,富於詞采,讀起來琅琅上口。

二、作品簡介:

《長恨歌》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一首長篇敘事詩。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詩人借歷史人物和傳說,創造了一個迴旋宛轉的動人故事,並通過塑造的藝術形象,再現了現實生活的真實,感染了千百年來的讀者,詩的主題是「長恨」。

該詩對後世諸多文學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於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於香山。

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9樓:匿名使用者

《長恨歌》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藝術魅力,千百年來一如既往地吸引著讀者,這跟詩作的巧妙構思不無關係。全篇的中心是歌「長恨」。為了提示原因,詩人卻從「重色」說起,關且予以極力鋪寫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專夜」、「看不足」等等,看起來是樂到了極點,像是一幕喜劇。然而,極度的樂,極度的多情,正好反襯出後面無窮無盡的恨。唐明皇的荒淫、多情,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劇,國家的災難,反過來又導致了他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為了更好地表現李、楊的愛情悲劇,作者在表現手法上採用了虛實相結合的手法,即現實主義的寫實與浪漫主義的幻想相結合的手法。在內容上,《長恨歌》的前一部分基本寫實,揭示了悲劇產生的根源,大體上反映了有著五十年太平天下的唐明皇與楊貴妃的縱情歡娛,釀成了安史之亂。如「重色思傾國」、「緩歌慢舞」、「從此君王不早朝」、「姐妹弟兄皆列士」、「漁陽鼙鼓動地來」、「宛轉蛾眉馬前死」等。

同時極力鋪張描繪,再現了中國四大美女之一的楊貴妃——她貌美、嬌柔、「天生麗質」,「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以致「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洲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等等。然而樂極生悲,「宛轉蛾眉馬前死」。悲劇發生後,作者主要是運用浪漫主義的幻想手法,對李隆基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進行描寫。

如避難返京後,唐明皇仍對楊貴妃思念不已,於是作者就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虛構來表現:「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為何不淚垂!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夕殿螢飛思悄然,孤燈挑盡未成眠。」、「翡翠衾寒誰與共?

」。這些想象和虛構的情節,細緻逼真地刻畫了唐明皇這一鍾情帝王形象:昔日,與楊貴妃在宮中看花賞草,如今,草木依舊,芙蓉花也開得正旺,可是人世滄桑,賞花人卻不完全相同了。

世事難料,時過境遷,歷史發生了重大變化,兒臣李亨私自稱帝,李隆基成了太上皇。皇權的爭鬥,信任的危機,使兩人之間矛盾重重。在肅宗和李輔國的威逼下,李隆基從興慶宮搬到了太極宮。

這時的李隆基深處逆境,鬱鬱寡歡,心情不好,連飯也吃不進。憔悴不堪,形同槁木的太上皇李隆基更感寂寞、孤獨,越發思念楊貴妃,天天為之嘆息,時時為之垂淚,以致長夜不眠,獨傍孤燈,焦急地等待著楊貴妃的突然出現。不僅如此,詩人還虛構了一個海上仙山的奇境:

「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樓閣玲瓏五雲起,其中綽約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膚花貌參差是……。

」死後的楊貴妃,仍是那樣「雪膚花貌」,美麗絕倫!作者虛構的楊貴妃獨居蓬島仙山的故事,補足了對悲劇女主人公的描寫。仙境中的太真仙子「聞道漢家天子使」,先是「九華帳裡夢魂驚」,次是「攬衣推枕起徘徊」、「花冠不整下堂來」。

這些詩句依次寫出了楊貴妃聞訊之後,先是吃驚,後又半信半疑,最後則急欲與使者想見的整個心理過程。她不知是高興還是傷心,到得使者跟前,已面色慘淡,淚痕滿面。她想念宮中,她不怪「三郎」賜她命歸馬嵬坡。

她想念人間,想念寵愛她的那個皇帝。過去,她和皇上恩恩**,日夜廝守,如今卻陰陽兩隔。「昭陽殿裡恩愛絕」,怎不「玉容寂寞淚闌干」?

雖身處仙宮,但「蓬萊宮中日月長」,時光難耐,孤獨寂寞,幽怨之情,躍然紙上。她盼望再回到皇帝的身邊去。因此,她要「鈿合金釵寄將去」,相信「天上人間會相見」,並表示不忘長生殿裡的密誓: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讀到這裡,我們不能不讚嘆作者的藝術才能,也不能不為太真仙子的相思之情所感動。這是堅貞不渝的愛情,是值得歌頌的。

當然,詩作除在全文的結構表現上運用了現實主義的寫實與浪漫主義的幻想相結合的手法,還在某一段落或場景中,也運用了這一手法,使得全文渾然一體。如在幻想的神仙世界裡的描寫中,作者依然用寫實的筆墨對環境、場景和人物進行具體描繪:「攬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銀屏迤邐開。

」宛然人間情態;驚醒之後,她披上衣衫推開玉枕,起身急步徘徊,重重珠簾和屏風開啟了,招呼那使者快快進來。而對楊玉環的贈物寄詞的描寫,則更是把楊貴妃生生死死做唐明皇的妻子的心態與神情寫活了,進一步把對於永相睽隔的愛情——「長恨「的主旨推向高潮。整首詩結構安排獨具匠心。

從整體上來看,層次分明,一氣貫注,以敘事為線索,穿插抒情,寫出了情節的發生、發展、轉折、高潮、結束。事件的詳略、層次的過渡又各盡騰挪變化之妙。《長恨歌》可分為四部分,每部分的最後兩句都暗攝下部分內容。

如由「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自然過渡到安史之亂,玄宗幸蜀;由「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自然過渡到東歸改葬及回京後的刻骨思念;由「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自然過渡到道士招魂的浪漫主義描寫,等等。諸如此類的轉折銜接,詩人都處理得十分自然貼切、精煉生動。既保持了故事發展的層次和連線,又保持詩歌體裁所要求的凝鍊、含蓄和抒**彩,充分表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才能。

從小處著眼,《長恨歌》在鋪陳詞藻、詳盡描寫的同時,不斷錘鍊一些警句,穿插其間,使全篇處處體現開闔頓挫之妙。如《長恨歌》第一段不斷描寫楊貴妃如何以色專寵,但讀來並不覺得重複,原因就是他在描寫幾句之後就會出現一兩句警句,如「從此君王不早朝」、「三千寵愛在一身」、「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又如寫東歸長安後,有「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之句,初看好象又轉到對景物的鋪陳上,但馬上用「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

」二句加以兜轉,使其又回到相思的主題上,極為頓挫有致。這首詩前面寫實,後面卻飛渡到浪漫主義的奇特幻想。而這一飛渡,銜接得天衣無縫。

通過這一浪漫主義的幻想,把女主人公完全淨化成了一個對愛情忠貞不渝的美好形象,增加了她悽婉哀豔的感人色彩~

李白《長恨歌》的詩詞是,唐詩 長恨歌

長恨歌是白居易的謝謝 長恨歌 白居易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

長恨歌的原文,王安憶的《長恨歌》原文

亦夢之城 1 全詩 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

白居易長恨歌的敘事特點,白居易長恨歌的藝術特色和主題是什麼?

長恨歌 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濃的敘事詩,詩人在敘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採用了中國傳統詩歌擅長的抒寫手法,將敘事 寫景和抒情和諧地結合在一起,形成詩歌抒情上回環往復的特點。詩人時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來烘托人物的心境 時而抓住人物周圍富有特徵性的景物 事物,通過人物對它們的感受來表現內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