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是否寫出了艱苦的軍營生活

時間 2021-05-25 18:43:41

1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因為他還在路上還沒到軍營裡。寫出了艱苦的軍營生活是: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2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這句在描寫木蘭離家去軍營的路程的辛苦,軍營辛苦還在後面一段

3樓:夢伶

不是這句是寫出了她在前往戰場的路上十分艱辛,每天一早出去、很晚才能休息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才是描寫軍營生活

4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這是她剛出門去軍營的路上

5樓:匿名使用者

是寫出了軍營的艱苦。但更主要的是寫木蘭征途的遙遠,行軍的急速,軍情的緊急和木蘭思念親人的情感。

6樓:匿名使用者

沒有啊,這只是寫去參軍的路程上的事情和軍營生活有什麼關係,你再往下看看,參軍後的詩句,

7樓:藍天如若

不是,我覺得應該是昔別之情

<<木蘭詩>>中寫了幾件事?

木蘭詩的意思 5

8樓:li小狐狸

嘆息聲一聲接著一聲傳出,木蘭對著房門織布。聽不見織布機織布的聲音,只聽見木蘭在嘆息。問木蘭在想什麼?

問木蘭在惦記什麼?(木蘭答道)我也沒有在想什麼,也沒有在惦記什麼。昨天晚上看見徵兵文書,知道君主在大規模徵兵,那麼多卷徵兵文冊,每一卷上都有父親的名字。

父親沒有大兒子,木蘭(我)沒有兄長,木蘭願意為此到集市上去買馬鞍和馬匹,就開始替代父親去征戰。

在集市各處購買馬具。第二天早晨離開父母,晚上宿營在黃河邊,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黃河水流水聲。第二天早晨離開黃河上路,晚上到達黑山頭,聽不見父母呼喚女兒的聲音,只能聽到燕山胡兵戰馬的啾啾的鳴叫聲。

不遠萬里奔赴戰場,翻越重重山峰就像飛起來那樣迅速。北方的寒氣中傳來打更聲,月光映照著戰士們的鎧甲。將士們身經百戰,有的為國捐軀,有的轉戰多年勝利歸來。

勝利歸來朝見天子,天子坐在殿堂(**行賞)。給木蘭記很大的功勳,得到的賞賜有千百金還有餘。天子問木蘭有什麼要求,木蘭說不願做尚書郎,希望騎上千里馬,回到故鄉。

父母聽說女兒回來了,互相攙扶著到城外迎接她;姐姐聽說妹妹回來了,對著門戶梳妝打扮起來;弟弟聽說姐姐回來了,忙著霍霍地磨刀殺豬宰羊。每間房都開啟了門進去看看,脫去打仗時穿的戰袍,穿上以前女孩子的衣裳,當著窗子、對著鏡子整理漂亮的頭髮,對著鏡子在面部貼上裝飾物。走出去看一起打仗的火伴,火伴們很吃驚,(都說我們)同行數年之久,竟然不知木蘭是女孩。

(提著兔子耳朵懸在半空中時)雄兔兩隻前腳時時動彈、雌兔兩隻眼睛時常眯著,所以容易分辨。雄雌兩兔一起並排跑,怎能分辨哪個是雄兔哪個是雌兔呢?

木蘭詩文章一開始寫的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安排? 5

9樓:匿名使用者

寫的是木蘭的嘆息聲這樣。安排是由古代民歌本有的特點及故事內容共同決定的。

由《折楊柳》及其它民歌(東晉民歌「惻惻力力,放馬南山……」及另一首北朝民歌「惻惻力力,念君無極……」)內容可以判斷, 「敕敕何力力」為嘆息聲,則由此變化而來的「唧唧復唧唧」(另一版本為「唧唧何力力」可見北朝便有唧唧一詞)亦然。白居易《琵琶行》中有「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張祜《捉搦歌》中有「窗中女子聲唧唧」、孫樵《興元新路記》中有「朝廷有竊竊之議,道路有唧唧之嘆」、宋朝的歐陽修有「唧唧復唧唧,夜嘆曉未息」等詩句,說明唐朝人和宋朝人仍用唧唧表示嘆息聲。

擷取舊有歌辭作為一首新歌的開篇起興,是民歌中常用的起興手法 。《木蘭詩》的開頭擷取於同屬於北朝民歌的《折楊柳枝歌》「敕敕何力力,女子臨窗織。不聞機杼聲,只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

木蘭詩原文及解釋

木蘭詩裡的爺讀第幾聲,木蘭詩中的爺字怎麼讀

木蘭詩裡的爺讀ye二聲。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