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水韻跟詞林正韻有什麼區別,求詞林正韻 平水韻 中華新韻的區別與怎麼用。

時間 2021-05-07 19:59:55

1樓:野草蒼茫

1、「平水韻」由其刊行者宋末平水人 劉淵而得名。

(1)平水韻依據唐人用韻情況,把漢字劃分成106個 韻部(其書今佚)。每個韻部包含若干字,作律絕詩用韻,其韻腳的字必須出自同一韻部,不能錯用。隋朝 陸法言的《切韻》分為193韻。

(2)北宋陳彭年編纂的《大宋重修廣韻》(《廣韻》)在《切韻》的基礎上又細分為206韻。但《切韻》、《廣韻》的分韻都過於瑣細,後來有了「同用」的規定,允許人們把臨近的韻合起來用。

(3)到了南宋原籍山西平水(今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人劉淵著《壬子新刊禮部韻略》就把同用的韻合併,成107韻,同期山西平水**金人王文鬱著《平水新刊韻略》為106韻,清代康熙年間編的《佩文韻府》把《平水韻》併為106個韻部,這就是後來廣為流傳的平水韻。今人所說的《平水韻》實際多指清朝的《佩文詩韻》。

2、《詞林正韻》為清嘉慶年間江蘇 吳縣人 戈載所撰。

(1)《詞林正韻》分三卷,分平、上、去三聲為十四部,入聲為五部,一共是十九個韻部。他的分部,實際上是依據前人作詞用韻的情況歸納而來,這就是他所說的「取古人之名詞參酌而審定」。

(2) 戈氏的 分韻雖是 歸納、審定工作,但其結論卻多為後人所接受,論詞韻之士多據以為準。戈氏所分的詞韻十九部, 事實上也是進一步歸納詩韻即「 平水韻」而來。

(3)其十九部所歸併的,主要是:第一部:東冬鍾(平賅上去);第二部:

江陽唐;第三部:支脂之微齊灰以及去聲的祭泰(之半)隊廢;第四部:魚虞模;第五部;佳(之半)皆帕以及去聲怪、央泰(之半)韻字;第六部:

真諄臻 文欣魂痕;第七部:元寒桓刪山先仙;第八部:蕭宵交豪;第九部:

歌戈;第十部:佳(之半)麻,第十一部:庚耕清青蒸登;第十二部:

尤侯幽;第十三部:侵;第十四部:軍談鹽添鹹銜嚴凡;第十五部:

屋沃燭;第十六部:覺藥澤;第十七部:質術櫛陌麥昔錫職德緝,第十八部:

物迄月沒離末黠錫屑薛葉帖。第十九部:合盍洽牌業之。

他所歸納的韻類,基本上與唐宋人作詞的用韻情況相合。這十九部大約只能適合宋詞的多數情況. 其實在某些詞人的筆下,第六部早已與第十一部、第十三部相通,第七部早已與第十四部 相通。

其中有語音發展的原因,也有方言的影響。

(4)戈世其家學,尤擅倚聲之業。他棄官不做,以詞學終老,所撰《詞林正韻》為世所重,為清中葉以後詞家奉為圭臬。

(5)此書從道光元年至光緒十七年五次刊印。解放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出過 影印本,2023年古籍出版社《 中華韻典》載有除序言和凡例(說明)外的全部分韻部分。

3、《平水韻》與兩者《詞林正韻》相互關聯,密不可分。前者是後者的基礎和參考,後者是前者的發展和細化。兩部書相輔相成,都是中華詞學的瑰寶。

2樓:匿名使用者

朋友你好,《平水韻》有些韻部包含一些不同韻母的字,《詞林正韻》編寫時已將其中一部分韻部一分為二,如九佳[半]、十灰[半]、九泰[半]、十一隊[半]等等。顯然,普通話已將不同韻母分清。《中華新韻》將 「ei」韻母的字放在「五微」韻部。

「i」韻母的字放在十二齊韻部,但有一些在十三支韻部,因而十二齊和十三支兩個韻部應該通押。祝好

求詞林正韻、平水韻、中華新韻的區別與怎麼用。

3樓:雲總

區別:2、從嚴謹程度上來說:平水韻是比較嚴格;詞林正韻合併了平水韻裡的部分韻部,更精練;中華新韻則更加現代,可以適當放鬆。

3、從使用上來說:平水韻,近體詩多用之;詞林正韻,是填詞的範韻;中華新韻可以進行詩詞創作。

使用:1、平水韻是律詩的韻腳,依平仄分為五部106韻,其中平聲上下兩部,計30韻、仄聲上去入三部,計76韻,韻腳要求最嚴,即使是同一聲部內韻母相同的但不在同一目部裡的就算不押韻;

2、中華新韻則是依《新華字典》的注音為標準,將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腳(也有18韻一說,但都是試行),其中一二聲為平聲韻,三四聲為仄聲韻,韻腳最寬;

3、詞林正韻介於二者之間,其實詞林正韻的韻部就是把平水韻的韻部綜合了一下,比如它的第三部平聲韻就是綜合了平水韻上平聲的四支五微八齊十灰,故要寫古詩詞首先要學好平水韻。

4樓:西樓舊主人

平水韻是前人歸納的詩韻,比較嚴格,近體詩多用之;

詞林正韻是前人歸納的詞韻,更精練,合併了平水韻裡的部分韻部,是填詞的範韻;

中華新韻是以現在普通話歸納的詩詞通用韻,也可以進行詩詞創作;

古韻今韻不可混用。

5樓:齊東人也

平水韻是律詩的韻腳,依平仄分為五部106韻,其中平聲上下兩部,計30韻、仄聲上去入三部,計76韻,韻腳要求最嚴,即使是同一聲部內韻母相同的但不在同一目部裡的就算不押韻,比如「寒」和「山」兩個字雖然雖然同為上平聲,韻母也同樣為「an」,但兩個字卻分屬於上平十四寒和上平十五刪韻,所以這兩個字在平水韻中是不押韻的1的;中華新韻則是依《新華字典》的注音為標準,將35個韻母劃分為14個韻腳(也有18韻一說,但都是試行),其中一二聲為平聲韻,三四聲為仄聲韻,韻腳最寬,只要順口就行;詞林正韻介於二者之間,它分為十九部,其中一至十四部分平仄兩部分,其實詞林正韻的韻部就是把平水韻的韻部綜合了一下,比如它的第三部平聲韻就是綜合了平水韻上平聲的四支五微八齊十灰,因此要寫古詩詞首先要學好平水韻。

6樓:匿名使用者

請注意!普通話發音的韻律全是中華新韻,古人不會講普通話的。所以古詩詞的韻律發音全是按古漢字的發音的韻而歸類的(由於各地方言差異,韻部歸類爭議還是很大的)。

所以才出現在普通話裡同韻的漢字可在古漢字發音韻部裡不同部的現象。

再次提醒,「韻」就是字讀音按韻母歸類。

7樓:張國紅男

盛世必須要有自己的新韻書,中華新韻就必須取代平水韻和詞林正韻 。盛世絕不允許多部韻書並行,必須統一。大明朝的《洪武正韻》就是先例。

有的人寫詞用詞林正韻,寫詩用平水韻,可我寫詞寫詩用的都是中華新韻14韻部的那個,到底該用哪種啊

汾河女 如果自己玩隨意,如果想發展,一定要知道中國古詩詞的韻和平仄,不能想當然圖省事偷懶走捷徑。 傳統習慣,是用前者。用新韻當然也無不可,不過個人以為,所謂的 中華新韻 所分各韻部寬嚴不均,還不如直接用漢語拼音來押韻更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詞韻,個人贊同還是依詞林正韻,因個別詞牌要專用入聲韻,比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