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慈父見背」的「見」字是助動詞,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對我怎麼樣。
出自:李密的《陳情表》
原文選段:
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凶。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既無伯叔,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孑立,形影相弔。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臣李密陳言:我因命運不好,很早就遭遇到了不幸,剛出生六個月,父親就棄我而死去。我四歲的時候,舅父強迫母親改變了守節的志向。我的祖母劉氏,憐憫我年幼喪父,便親自撫養。
臣小的時候經常生病,九歲時不能走路。孤獨無靠,一直到**自立。既沒有叔叔伯伯,又缺少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晚才有兒子。
在外面沒有比較親近的親戚,在家裡又沒有照應門戶的童僕,生活孤單沒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體和影子相互安慰。但祖母劉氏又早被疾病纏繞,常年臥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飯喝藥,從來就沒有離開她。
見背:背離我,離我而去。這是死的委婉說法。指棄我而死去。行年:經歷的年歲。至於:直到。
創作背景:
《陳情表》,選自《文選》卷三七。三國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馬昭滅蜀,李密淪為亡國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徵召李密為太子洗馬。
李密時年44歲,以晉朝「以孝治天下」為口實,以祖母供養無主為由,上《陳情表》以明志,要求暫緩赴任,上表懇辭。
人物相關:
李密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在任溫縣(今河南溫縣)縣令時,政令嚴明,政績顯著,剛正見稱。過去,中山諸王每過溫縣,必苛求供給,當地人民以此為患。
李密到任後,中山諸王進過境仍苛求如故。李密以理力爭,使諸王過境不敢苛求,為百姓辦了件好事。
李密本望到朝廷任職,施展自己的聰明才智,由於朝中權貴畏懼他的剛正,故朝中無人推薦。最後只做了漢中太守,一年後罷官歸田。後病卒,終年六十四歲。
作品:著有《述理論》十篇,不傳世。其生平見載《華陽國志》、《晉書》。代表作為《陳情表》。
2樓:匿名使用者
此為賓語前置,是「慈父背見」
背,背棄
見,這裡有種 罕見 的解釋為:我
背見:背棄我。這是死的委婉的說法。
(李密出生6個月他的父親就去世了)
古文要逐字翻譯,你可以說「生為嬰兒6個月的時候,父親就背棄了我」
也可以通俗的翻「生為嬰兒6個月的時候,我的慈父就去世了」
3樓:匿名使用者
是虛詞,不翻譯。
作虛詞使用的「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意思:
第一,用於及物動詞之前,有稱代動作行為的受事者的作用(稱代前置的賓語),而且句中要出現動作行為的施事者(主動者)。又如:「生孩六月,慈父見背。
」(《陳情表》)——我生下來才六個月,父親便丟下我死去。這裡「見背」即「揹我」。
第二,用在及物動詞之前表被動,而句中不出現動作的施事者,相當於「被」。「被」是介詞。如: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想要(把和氏寶玉)給秦國,只怕秦國的十五座城不能得到,白白的被欺騙。「見欺」即「被欺」。
又如:「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史記·屈原列傳》)——誠實卻被懷疑,忠心反倒受到誹謗。
「見疑」即「被懷疑」。
第三,有些句子中,「見」和「於」搭配起來使用,也表被動。但是起表被動作用的主要是「於」,「見」與「於」相照應。如: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我實在害怕被大王欺騙而對不住趙王。又如: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我被見識廣博的人笑話。
第四,「見」一方面表被動,另一方面指代自己,這種用法不多見。如:「事理如此,實為見誣。
」(《晉書·太子遺妃書》)——事實、道理像這樣,實際是我被誣陷。這裡,「見誣」即「我被誣陷」。
第五,「見」還有「被認為」的意思。這種用法也很少見。如:
「所說出於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韓非子·說難)——(被遊說的人)要名聲顯赫,而你卻用豐厚財利去勸說他,就會被認為你品節不高,並以地位低的人看待你,一定會遭到永遠的拋棄。「見」即「被認為」。
第六,「見」與「教」、「怪」等片語合,構成固定結構,這時的「見」為助詞,只是這種用法更為少見。如:「岳父見教的是。
」(《儒林外史》)——岳父大人指教的對。「見教」即「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