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我是龍的傳人
遵義臘月二十不是節日,所以沒有什麼風俗習慣;春節的習俗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
貴州遵義春節習俗:
**前,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日或元旦。**時期,公曆、農曆並用,改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臘月起,各家準備年貨。
二十三日,以糖果祭灶神**。次日打掃庭院、住室塵埃,俗稱「打揚塵」。二十五日起,各家團聚、祭祖、吃團圓飯。
俗稱「吃年飯」,菜餚力求豐盛和有魚(餘)。除夕之夜,各家圍爐敘話、遊戲,稱「守歲」。家長以祭品祭奉四官菩薩並迎灶神歸家。
子時,叩拜天地、祖宗、尊長。辭舊迎新之際,長輩向未成年人分發壓歲錢。
初一晨,各家先以湯圓(稱「圓寶」)祭祖,然後食用。繼之上山拜祭祖墳。中、晚餐皆食糖果、糕點、米粑之類,不吃飯,且忌葷。
全天不動工具、針線、掃帚等,忌向屋外潑水、損壞用具與言不吉利話語。
初二至十五日,親友相互拜年。花燈、獅子燈、牛燈、龍燈等起舞。初九至十四日黃昏,各家至祖墳點燭,稱「亮燈」。
十五日過「大年」,再以酒飯祭祖宗,並於;了外焚燒紙錢,以示節日過完,此為「上元」之祭。次日各業開工,俗語:「火燒門前紙,各人尋生理,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屎。」
2樓:最強小皮蝦
月二十不是節日,所以沒有什麼風俗習慣;春節的習俗 從臘月二十三開始。
貴州遵義春節習俗:
**前,農曆正月初一稱元日或元旦。**時期,公曆、農曆並用,改正月初一為春節,俗稱「過年」。臘月起,各家準備年貨。
二十三日,以糖果祭灶神**。次日打掃庭院、住室塵埃,俗稱「打揚塵」。二十五日起,各家團聚、祭祖、吃團圓飯。
俗稱「吃年飯」,菜餚力求豐盛和有魚(餘)。除夕之夜,各家圍爐敘話、遊戲,稱「守歲」。家長以祭品祭奉四官菩薩並迎灶神歸家。
子時,叩拜天地、祖宗、尊長。辭舊迎新之際,長輩向未成年人分發壓歲錢。
初一晨,各家先以湯圓(稱「圓寶」)祭祖,然後食用。繼之上山拜祭祖墳。中、晚餐皆食糖果、糕點、米粑之類,不吃飯,且忌葷。
全天不動工具、針線、掃帚等,忌向屋外潑水、損壞用具與言不吉利話語。
初二至十五日,親友相互拜年。花燈、獅子燈、牛燈、龍燈等起舞。初九至十四日黃昏,各家至祖墳點燭,稱「亮燈」。
十五日過「大年」,再以酒飯祭祖宗,並於;了外焚燒紙錢,以示節日過完,此為「上元」之祭。次日各業開工,俗語:「火燒門前紙,各人尋生理,大的做生意,小的撿狗屎
臘月二十到臘月三十每天的民俗稱謂怎麼講?
3樓:111111前的
1、臘月二十三,是小年。
臘月二十三糖瓜粘。祭灶是這天最重要的活動。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為了能讓灶王爺美言幾句,要供奉糖瓜等貢品,吃人家的嘴短,不好講壞話。
小年祭灶,家家戶戶就真正進入過年的氣氛了。
2、臘月二十四是迎春日。
按早年間民間的傳說,「塵」與陳舊的「陳」是諧音,農曆正月新年前,掃去家中的一切塵土,意味著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以此來迎接新的一年。這一習俗充分寄託了人們破舊立新的美好願望和辭舊迎新的強烈祈求。
3、臘月二十五是千燈節。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前吃豆腐渣的風俗。究其因,是當地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
4、臘月二十六別稱「燉豬肉」。
臘月二十六 ,殺豬割年肉。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過去普通老百姓的日子比較窮苦,人們只有在一年一度的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看來在過去的人們眼中,「硬菜」才是年夜飯的最高境界。
5、臘月二十七是前夕。
這一天,家家戶戶除了要宰殺自家的家禽,還要趕集上店、集中採購。「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6、臘月二十八是「把面發」。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臘月二十
六、二十七要準備好過年要吃的肉類,到了二十八這天,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了。除了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
7、臘月二十九是小除夕。
二十八發完面,二十九自然就要用來蒸饅頭。蒸饅頭在過去不是隨隨便便做的,而是要精心準備,因為做出來的饅頭是要跟鄉親鄰居交換的。因此,一定要做得又好看又好吃,這才有面子,也才吉利,非常有講究。
除了蒸饅頭以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民俗,那就是「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
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
8、臘月三十,除夕。
農曆年的最後一天,為"月窮歲盡之日"。在這天家人團聚,親朋見面,共同迎接新的一年到來。
春節從臘月二十三開始的習俗
4樓:笨笨兔
臘月二十四
掃塵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史料據典籍記載,上古就有年終掃除的習慣。 據《呂氏春秋》記載,中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
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清嘉錄》卷十二記載:「臘將殘,擇憲書宜掃舍宇日,去庭戶塵穢。
或有在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及二十七日者,俗呼『打塵埃』」。 臘月二十四「掃房」,對庭院內外進行徹底的大清理。可見,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也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中積累的在冬季講究衛生,預防疾病的傳統美德。
臘月二十五
做豆腐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飢等)。
接玉皇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趕亂歲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閒暇娛樂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照田蠶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
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
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等活動。
臘月二十六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臘月二十七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臘月二十八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臘月二十九
祭祖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
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小除夕是什麼?
除夕前一日,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也叫「別歲」。焚香於戶外,叫「天香」,通常要三天,才能燒完。
臘月三十
除夕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貼門神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貼春聯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貼年畫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
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
**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守歲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臘月二十一是幾月幾號,今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一,是幾月幾號?
汪豔華 臘月就是農曆12月。臘月21就是農曆12越21日,每年的臘月21,所對應的公曆日期不一樣。今年農曆的臘月二十一,是幾月幾號? 安生 2010.2.4 星期四 水瓶座 庚寅 虎 年 十二月廿一 立春 2015臘月二十一是幾月幾號 傾聽夏風 萬年曆2016年1月30日 農曆 臘月廿一 星期六 今...
2023年臘月二十三到今年的臘月二十三是多少年
於無申處 1950年臘月二十三是公曆1950年2月9日 2019年臘月二十三是公曆2019年1月28日 幫小裝裝飾 1950年臘月二十三,也就是1950年的小年,到2019年的小年,等於是69年了,比新中國小一歲。 天義 2019 1950 69年 小小一個小明 今年2019年,所以,應該是69年吧...
2023年臘月二十屬什麼的,2023年臘月二十屬什麼的
飛俠 1984是什麼年就屬什麼,1984年是甲子鼠年,屬鼠 1984年屬鼠是什麼命臘月二十三 1984年是農曆甲子年,是鼠年。生 出生於1924年或者1984年 五行屬海中金命,屋上之鼠。甲子年出生的人,學業上不會有多大的成就,做事往往會有始無終,男人妻大,女人夫長,女人十分伶俐聰明,乃是賢能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