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的定義是什麼,關於宋詞的定義

時間 2021-05-07 20:01:38

1樓:匿名使用者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婉約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後主李煜、宋代詞人:李清照、柳永、秦觀、等。

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棄疾、蘇軾、岳飛、陳亮等。

宋詞是中國古代文學皇冠上光輝奪目的一顆巨鑽,在古代文學的閬苑裡,她是一塊芬芳絢麗的園圃。她以奼紫嫣紅、千姿百態的丰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鬥妍,歷來與唐詩並稱雙絕,都代表一代文學之勝。遠從《詩經》、《楚辭》及《漢魏六朝詩歌》裡汲取營養,又為後來的明清對劇**輸送了有機成分。

直到今天,她仍在陶冶著人們的情操,給我們帶來很高的藝術享受。

2樓:匿名使用者

唐詩宋詞元曲

這是3個朝代主要作品

關於宋詞的定義

3樓:手機使用者

詞,詩歌的一種。因是合樂的歌詞,故又稱曲子詞、樂府、樂章、長短句、詩餘、琴趣等。始於隋,定型於中晚唐,盛於宋。

隋唐之際,從西域傳入的各民族的**與中原舊樂漸次融合,並以胡樂為主產生了燕樂。原來整齊的

五、七言詩已不適應,於是產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為活潑的詞。

詞最早起源於民間,後來,文人依照樂譜聲律節拍而寫新詞,叫做「填詞」或「依聲」。從此,詞與**分離,形成一種句子長短不齊的格律詩。

五、七言詩句勻稱對偶,表現出整齊美;而詞以長短句為主,呈現出參差美。

詞有詞牌,即曲調。有的詞調又因字數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體」。比較常用的詞牌約100個。

詞的結構分片或闋,不分片的為單調,分二片的為雙調,分三片的稱三疊。按**又有令、引、近、慢之別。「令」一般比較短,早期的文人詞多填小令。

如《十六字令》、《如夢令》、《搗練子令》等。「引」和 「近」一般比較長,如《江梅引》、《陽關引》、《祝英臺近》、《訴衷情近》。而「慢」又較「引」和「近」更長,盛行於北宋中葉以後,有柳永「始衍慢詞」的說法。

詞牌如《木蘭花慢》、《雨霖鈴慢》等。依其字數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調」、「長調」之分。據清代毛先舒《填詞名解》之說,58字以內為小令, 59—90字為中調,90字以外為長調。

最長的詞牌《鶯啼序》,240字。

一定的詞牌反映著一定的聲情。詞牌名稱的由來,多數已不可考。只有《菩薩蠻》、《憶秦娥》等少數有本事詞。

詞的韻腳,是**上停頓的地方。一般不換韻。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還有的幾句押。

象五、七言詩一樣,詞講究平仄。而仄聲又要分上、去、入。可以疊字。

由於詞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娛賓遣興之作,故有「詞為小道、豔科」、「詩莊詞媚」之說。隨著詞的發展,經柳永、蘇軾,逐漸擴大了詞的題材,至辛棄疾達到高峰,成為和詩歌同等地位的文學體裁。

詞是一種**文學,它的產生、發展,以及創作、流傳都與**有直接關係。詞所配合的**是所謂燕樂,又叫宴樂,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來由西域胡樂與民間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種新型**,主要用於娛樂和宴會的演奏,隋代已開始流行。而配合燕樂的詞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卷一說:「蓋隋以來,今之所謂曲子者漸興,至唐稍盛。」詞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間,《敦煌曲子詞集》收錄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從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間歌曲。

大約到中唐時期,詩人張志和、韋應物、白居易、劉禹錫等人開始寫詞,把這一文體引入了文壇。到晚唐五代時期,文人詞有了很大的發展,晚唐詞人溫庭筠以及以他為代表的「花間」派詞人和以李煜、馮延巳為代表的南唐詞人的創作,都為詞體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風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詞終於在詩之外別樹一幟,成為中國古代最為突出的文學體裁之一。

進入宋代,詞的創作逐步蔚為大觀,產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詞人,名篇佳作層出不窮,並出現了各種風格、流派。《全宋詞》共收錄流傳到今天的詞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將近兩萬首,從這一數字可以推想當時創作的盛況。詞的起源雖早,但詞的發展高峰則是在宋代,因此後人便把詞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學,與唐代詩歌並列,而有了所謂「唐詩、宋詞」的說法。

4樓:匿名使用者

宋詞是繼唐詩之後的又一種文學體裁,基本分為:婉約派、豪放派兩大類

宋詞中音律的概念是什麼?

5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一是韻,一是律 韻是古典詩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作者在詩歌中用韻,叫「押韻」。從《詩經》一直到以後的詩歌,包括民歌,幾乎沒有不押韻的。

所謂韻,就是相當於漢語拼音中的韻母。一個漢字的拼音一般都有聲母,有韻母。例如「方」字拼成fāng,其中f是聲母,ang是韻母。

再看「幫」bāng,「長」cháng,等,它們的韻母都是ang,所以他們是同韻部的字。凡是同韻部的字都可以押韻,也就是把同韻的幾個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韻腳」,一首詩裡都用一個韻部的韻腳,就叫「押韻」。例如:

閨 怨(王昌齡)

閨中**不知愁(chóu),春日凝妝上翠樓(lóu)。

忽見陌頭楊柳色(sè), 悔教夫婿覓封侯(hóu)。

這裡的「愁」、「樓」、「侯」押韻,因為它們的韻母都是ou。「色」字不押韻,因為它讀作sè,它的韻母是e,跟「愁」、「樓」、「侯」不是同韻字。依照詩律,像這樣的四句詩,第三句詩是不用押韻的。

在漢語拼音中,a,o,e的前面有時還有i、u、ü,如ia,ua,ie,üe;後邊有時還有i,o,n,ng,如uai,ao,iao,an,ian,uan,üan,iang,uang,iong,un,ueng,ün等,這種i,u,ü叫做韻頭;i,o,n,ng叫做韻尾。不同韻頭、韻尾的字也算是同韻字,因為它們的韻幹(韻的主幹)也可以押韻。例如:

蠶 婦(杜荀鶴)

粉色全無飢色加(jiā),豈知人世有榮華(huá)?

年年道我蠶辛苦, 底事渾身著苧麻(má)?

「加」、「華」、「麻」的韻母是ia,ua,a,韻母雖不完全相同,但它們的韻幹都是a,因此也是同韻字,押在一起,讀起來時同樣諧和的。押韻的目的就是為了聲韻的諧和。同類的音韻在同一位置上的重複,這就構成了聲音迴環的美。

但是,為什麼當我們讀古人的詩的時候,常常會覺得它們的韻並不是十分和諧,甚至很不和諧呢?這是因為時代變遷,語音起了變化,我們用現代的語音去讀古詩詞,自然就會有這樣的現象了。例如:

寒 食(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huā),寒食東風御柳斜(xié)。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jiā)。

xié和huā,jiā不是同韻字,但是在唐代「斜」字讀像jiá,和現代上海、杭州等地「斜」的讀音一樣。因此,在當時是諧和的。又如:

江南曲(李益)

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qī)。

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ér)。

在這首詩裡,「期」和「兒」都是押韻的;但是按今天普通話去讀,qī和ér 就不能算押韻了。如果按照上海話的讀音念「兒」這個字,念像ní(泥)音(接近古音),那就諧和了。今天我們當然不太可能(也沒必要)完全按照古音去讀古人的詩歌;不過我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才不會去懷疑古人所押的韻是不和諧的。

同樣,如果你日常所說話的語音如果不是屬於北方語音區的,寫作古體詩歌的時候,就可以純熟地運用你所熟悉的家鄉方言的語音來押韻了。 再就是律:四聲,這裡指的是古代漢語的四種聲調。

字音有聲調,這是漢語的特點。語音的高低、升降、長短構成了漢語的聲調,而高低、升降則是主要的因素。拿普通話的聲調來說,一共有四個:

陰平(第一聲)是一個高平調(不升不降叫平),陽平(第二聲)是一箇中升調(不高不低叫中),上聲(第三聲)是一個低升調(有轉折,有時是低平調), 去聲(第四聲)是一個高降調。

古代漢語也有四個聲調,但是和今天普通話的聲調種類不完全一樣。古代的四聲(每聲都分陰陽,所以共有八聲)是:

⑴ 平聲。到後代分為陰平和陽平。

⑵ 上聲。古代為仄聲。到後代有一部分變為去聲。

⑶ 去聲。古代為仄聲。到後代仍是去聲。

⑷ 入聲。古代為仄聲。這個聲調的發音特徵是:

①是一個短促的調子。例如用杭州話念「休息」、「毛竹」等詞,就會明顯覺得「息」和「竹」的音程要比「休」、「毛」短的多。這叫做「清入(陰入)」。

②既有①的特徵,念起來,聲帶還有明顯的震動。例如用杭州話來念「月亮」、「國家」等詞 就會感到「月」和「國」音程既短,而且聲帶震動很明顯。這叫做「濁入(陽入)」。

現代江浙、福建、廣東、廣西、江西等處都還保留著入聲。北方也有不少地方(如山西、內蒙古)保留著入聲。這些地方的人寫作古體詩詞的時候,將入聲字入仄聲韻(宋詞中還有一些詞牌規定了要用入聲韻)就會得心應手了。

入聲字在北方,變為四聲的都有,普通話裡,入聲字變為去聲的最多,其次是陽平,變為上聲的最少。四聲和韻的關係是很密切的,分為平聲(包括陰平、陽平)和仄聲(包括上聲、去聲和入聲)兩大類。在韻書中,不同聲調的字不能算是同韻。

在詩詞中,不同聲調類的字一般不能押韻。辨別四聲,是辨別平仄的基礎。

平 仄

知道了什麼是四聲,平仄就好懂了。古人把四聲分為平仄兩大類。平,就是平聲(普通話分為陰平、陽平),仄就是上去入三聲(普通話歸為上聲、去聲,入聲分別歸入各聲)。

所謂「仄」,就是「側」,也就是不平的意思。如果讓平仄這兩類聲調在詩詞中交錯使用,就能使聲調多樣化,而不至於單調。古人所說的「抑揚頓挫」、「聲調鏗鏘」,雖然還有其他講究,但是平仄和諧確實其中的一個重要因素。

平仄在詩詞中究竟是怎樣交錯著的呢?概括為兩句話就是:⑴在同一句中,平仄是交替的。

⑵在對句中,平仄是與出句相對的。(單數句叫出句,雙數句叫對句)

這種平仄規律在律詩中表現得特別明顯。例如溫庭筠《七律

6樓:匿名使用者

.指**的律呂、宮調等宋詞的格律,大抵和近體詩的規則類似,但其規定卻更嚴。每首詞牌均有

其定式,該用平時必須用平,該用仄時必須用仄,甚至韻腳的平仄亦有規定。

除了平仄之外,某些字也有平上去入之分。以下作者將之區分為詞譜和韻部兩

部份做解釋:

1.詞譜

每首詞牌均有固定的格律形式,何處為平、何處為仄、何處要對仗、何處

要重複、何處要換韻等等,都有其規定。將這些規定寫下來的詞牌格律,便稱

為詞譜。由於詞牌繁多,目前可查到的,至少有

三、四百種以上,而且每個詞

牌甚至有多種詞譜變化2.韻部

宋詞的韻部較近體詩寬,主要在於宋詞的韻腳允許通韻,也就是幾個互通

韻部的韻字都可以押。例如上平一東、二冬可互通,上平三江、七陽可互通等

等。然而亦有部份相通者,如上平九佳韻,部份和上平十灰韻互通,部份和下

平六麻韻互通,兩個部份是不能同時押的。由於此部份不易釐清,因此最好的

方法便是準備一本詞韻來查比較好,如"詞林正韻"等。 來自

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麼概念,宋詞中的小令詞是什麼概念啊,介紹一下,宋詞中有什麼

貝奕琛穰汝 小令 曲以地域分,有南曲 北曲 以作用分,有散曲 劇曲。散曲無科白,劇曲有科白。所謂科白,即動作和賓白。散曲又大別為散套和小令。散套聯合同宮調或管色相同之曲而成 首尾一韻 小令大多數為只曲,每首各自為韻。小令有以下四種 一 尋常小令 指單闋之曲,為曲中至簡者,與詩一首 詞一闋相當。如黃鐘...

力矩的定義是什麼?如何定義?力矩的定義是什麼

力矩 moment of force 力對物體產生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可以分為力對軸的矩和力對點的矩。即 m lxf。其中l是從轉動軸到著力點的距離向量,f是向量力 力矩也是向量。力對軸的矩是力對物體產生繞某一軸轉動作用的物理量,其大小等於力在垂直於該軸的平面上的分量和此分力作用線到該軸垂直距離的乘積...

汽車的定義,汽車的定義是什麼

甘肅萬通技工學校 指以可燃氣體作動力的運輸車輛,也指有自身裝備動力驅動的車輛。一般具有四個或四個以上車輪,不依靠軌道或架線而在陸地行駛的車輛。汽車的定義根據我國國家最新標準 汽車和掛車型別的術語和定義 gb t 3730 1 2001 中對汽車有如下定義 由動力驅動,具有4個或4個以上車輪的非軌道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