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用鼎鑄法鑄的是什麼法,將刑法鑄在鼎上然後運用的是誰?

時間 2021-05-07 20:01:49

1樓:匿名使用者

春秋時期用鼎鑄法講的就是「鑄刑書」,就是將成文的刑法鑄在鼎上,有稱之為鑄刑書。公元前536年(鄭簡公三十年)三月,鄭國執政子產命令把鄭國的法律條文鑄到鼎上,公佈於眾,令國民周知這是國家常用的法律,這也是子產對他從公元前543年以來所進行的諸項改革的總結。

將刑法鑄在鼎上然後運用的是誰?

2樓:君眾律師事務所

您好,公元前543年,鄭國的正卿(相當於宰相)子產主持制定了一套國家法律——刑書。刑書先是寫在竹木簡上,由國家的官吏掌握施行。

公元前536年,子產下令把刑書鑄在鼎上,放在王宮門口。讓全國百姓都能夠看到這個鼎。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公佈成文法。

如能給出詳細資訊,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3樓:匿名使用者

子產和鄧析在春秋時期先後公佈了成文法。但一個鑄在鼎上,一個寫在竹簡上。這與兩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有直接的關係。

首先,子產是鄭國貴族,與孔子同時。公元前543年任鄭國執政(後世的宰相)。當時、楚兩大國爭霸,夾在二者之間的鄭國成為必爭之地;而鄭國國內的貴族們又不斷髮生內訌。

面臨這種形勢,子產對內進行改革,以禮、法節制強宗大族,對外採取利用矛盾,強辯慎行的方針,在他執政的二十多年中沒有發生重大的兵禍。

子產是從諾立柱貴族轉化而來的封建貴族,他的法律思想具有折衷於禮、法之間的特點,即一方面強調禮治的重要,要求貴族必須遵守禮儀;另一方面又削弱了禮治思想的天命神權色彩及其習俗化,使禮治趨於自然化、社會化和規則化。他一方面強調法必須符合禮的原則,另一方面又進行立法改革,公佈成文法,堅持用新法來挽救時弊。他的刑法思想帶有後來的法家思想的色彩。

在子產執政的的六年,子產為了適應新的封建制和維護統治秩序的需要,在改革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的基礎上,進行了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法律改革,這便是公元前536年的「鑄刑書」。「刑書」是指刑法條文。「鑄刑書」是將刑法鑄造在金屬器物上,予以公佈。

雖然我國古代刑書的制定並不是從子產開始的,擔子產首次將刑書鑄在鼎器上,從而開創了古代公佈成文法的先河。字產刑書的具體內容亦不可考。

子產一方面明確表示,鑄刑書沒有考慮個人利害,也沒有估計子孫,而是為了「救世」,即針對現實,挽救當代。也就是說,公佈成文法是為了鞏固行政、土地、賦稅方面改革的成果,是為了鄭國的生存和富強。另一方面,子產認為,新刑法的公佈並沒有違背禮的原則,而是對傳統禮治的改革。

因為子產心目中的禮,並非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天、地、 ,民的總規則,很多基本法律規定都是從禮中衍生出來的。所以,他認為制定和公佈刑書,體現了禮的要求,並沒有違背禮的宗旨

春秋時期在晉國絛鑄刑鼎的是誰?

4樓:

晉國趙鞅,中國歷史上第二次鑄成文法典,第一次是鄭國的子產。

什麼是「鐘鳴鼎食」!黃帝住鑄鼎幹什麼?

5樓:藍天俊基

【解釋】:鍾:古代樂器;鼎:古代炊器。擊鐘列鼎而食。形容貴族的豪華排場。

【出自】:《史記·貨殖列傳》:「灑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馬醫淺方,張裡擊鐘。」唐·王勃《滕王閣序》:「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

【示例】:誰知這樣~的人家兒,如今養的子孫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二回

【近義詞】:錦衣玉食、燈紅酒綠、花天酒地

【反義詞】:粗茶淡飯、荊釵布裙、食淡衣粗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常與「之家」連用黃帝住鑄鼎是為了裝飯或祭祀

6樓:愛著海芋的百合

鼎在周是權利和身份的象徵,所以有一言九鼎什麼的,鼎實際上是禮器的一種,以前,封建社會還一度相信是可以連線陰間和陽間的工具,所以祭祀的時候會鑄鼎。祈求神明的保佑之類的。黃帝可能也是這意圖

相傳,早期的鼎也是炊具,用來烹飪食品分給臣子和大王吃的。還有一種鼎刑,就是把犯人丟進去煮了。

首次將刑法鑄在鼎上,公佈成文法的是:

7樓:傑少

子產子產和鄧析在春秋時期先後公佈了成文法。但一個鑄在鼎上,一個寫在竹簡上。這與兩個人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有直接的關係。

法不可知則威不可測 是從哪個朝代開始鑄刑鼎公示法律的

8樓:紅黃之力

在古代法制中,經歷過祕密法階段,法律並不公開,只為少數人所掌握,由此營造出「法不可知,則威不可測」的震懾效果。自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鑄刑鼎」開始,開創了成文法及法律公開的先河。自此以後,國家制定的法律都必須向社會公眾公開。

大禹鑄造的九鼎哪去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鼎,是我國夏朝禹之子啟時鑄造的。它分別以九隻刻樓精美、古樸典雅、氣勢莊重的青銅大鼎,體現了王權的集中和至高無上,反映了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昌盛。幾千年來,一直被人們視為中華民族傳世之國寶。

在工藝美學上,它是一套稀世之作,從文化考古角度分析,它是我國青銅器時代的集中代表,從鑄造工藝技術上看,它標誌著中國的歷史已結束了野蠻時代,進入了文明的時代。令人遺憾的是:儘管有關九鼎的資料,不絕於歷代史冊,但在二千多年前,它就早已不知隱身何處了。

夏代的青銅鑄造業,已相當發達。青銅是銅和錫的合金,熔點低,便於鑄造冶煉。夏代的鍊銅業。

古文獻中亦有記載。《越絕書》卷十一日:「禹穴之時,以銅為兵。

」關於鑄造九鼎,《墨子·耕柱》曰:「昔日夏後開(啟)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鑄之於昆吾,……九鼎既成,遷於三國。」三國指夏、商、周。

《左偉》宣公三年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即言此事。

據考古材料證明,當時的奴隸在鑄造象九鼎這樣的大型器件時,一般是首先用質細的泥土製成器範,再用木炭作燃料,用銅製的坩鍋冶煉銅,錫礦塊,最後將銅錫溶液注入範中,就成為青銅器。

《春秋左傳》中,談到九鼎鑄造的情況:夏朝初年,朝廷劃天下為九州,州設州牧。夏令九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

事先派人把全國各州的名山大川、形勝之地、奇異之物畫成圖冊,然後派精選出來的著名工匠,將這些畫仿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所刻圖形亦反映該州山川名勝之狀。九鼎象徵九州,反映了全國的統一和王權的高度集中,顯示夏王已成為天下之共主,是順應「天命」的。

正所謂:「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上之濱,莫非王臣。」從此,九州成為中國的代名詞,「定鼎」,成為全國政權建立的代名詞了。

公元前606年,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在整飭內政,興修水利,厲行改革,國富兵強的形勢之下,興兵攻擊陸渾之戎,逼近雒邑的郊外,周定王被迫派人為他舉行慰勞歡迎之禮,莊王「問鼎小大輕重」,表明了他有滅周的野心。從此,後人將爭奪政權,稱之為「問鼎」。此後,關於九鼎的下落,史家眾說紛壇,不一而足。

司馬遷在他撰著的《史記》一書中,對九鼎的記敘,就有出入,前後不一。如:在周、秦二「本紀」中說,秦昭王五十二年(公元前二五五年),周赧王死,秦從雒邑掠九鼎人秦。

但在《封禪書》中說:「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由後者分析,九鼎在秦滅周之前,即「宋之社亡」時,已經不見;那麼,前者所述秦照王五十二年,秦從錐邑掠九鼎歸秦,豈不是自相矛盾,令人費解!

司馬遷之後,東漢的著名史學家班固,在其所著的《漢書》中,對九鼎之下落,採取兼收幷蓄之法,收錄了司馬遷的上述兩說,同時,又補充了一條史料,說是在周顯王四十二年,即公元前327年,九鼎沉沒在彭城(今江蘇徐州)泅水之下。後來秦始皇南巡之時,派了幾千人在泅水中進行打撈,畢竟是江水滔滔,元從覓處,只得徒勞而返。

到了清代,九鼎之下落更加難以考察尋覓。後代史家只能隨意加以揣測了。王先謙在《漢書補註·郊把志》中認為:

東周王室在衰落的過程中,已元力量保護自己。而戰國時期各個實力雄厚的諸侯國,卻虎視眈眈,力圖統一中國,取周而代之。因此,象徵王權和「天命所歸」的九鼎,自然成為各諸侯必欲奪之的稀世國寶;加之此時周王室財政困難,人不敷出,於是銷燬九鼎以鑄銅錢,對外則詭稱九鼎已不知去向,甚至說其中一鼎已東飛沉人泅水之中,免得諸侯國興兵前來問鼎,自找麻煩,王光謙的說法雖似有理,但提不出任何一點史料加以證實,因此,是難以使人置信的。

縱觀中國曆代史籍,關於九鼎下落的材料雖多,但往往自相矛盾,提不出充分可靠的依據,不禁讓人產生疑問:在地下埋藏的古物中,九鼎今天究竟是否還存在?在歷史上,根據歷代史書記載,它確實曾作為夏、商、週三代的鎮國之寶。

相傳了二千年;並且,從未發現過古人關於它已銷燬的歷史記載。因此,九鼎的下落,至今仍是一個謎。或許,今後會有揭破這個千載之謎的一天,那可能也是九鼎重見天日之時。

10樓:君子居易以俟命

秦國攻佔周的都城後想把鼎運回到咸陽去,可是在運輸途中落水丟失了。

11樓:愛因の思念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這些國寶無情的被帝國主義切略者擄走了。或者下場也如圓明園。。

12樓:匿名使用者

變成我的一句話了:「一言九鼎」 !

賞我吧~~哈哈~

古代九鼎都是那九鼎,分別叫什麼

13樓:穠華

九鼎,分別為揚州、荊州、梁州、徐州、豫州、雍州、青州、袞州、冀州。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

14樓:匿名使用者

大禹鑄的九鼎是什麼式樣?是方是圓?是四足還是三足?

鼎內外有什麼銘文和紋飾?至今無所考稽。惟《拾遺記》卷二載曰:

「禹鑄九鼎,五者以應陽法,四者以象陰數。使工師以雌金為陰鼎,以雄金為陽鼎。鼎中常滿,以佔氣象之休否。

當夏桀之世,鼎水忽沸。及周將末,九鼎鹹震。皆應滅亡之兆。

後世聖人,因禹之跡,代代鑄鼎焉。」

以上雄金、雌金的含義諸書無解,大概是指合金的硬度而言。「以佔氣象之休否」就是測國運之興衰。可見,鼎從容器、炊具、到祭器、禮器、又到寶器、神器,代代演變已徹底改變了實際用途,變成了國家供奉的神物。

大禹九鼎之紋飾雖無實物可證,據現已出土的當時陶器紋飾推測,也不外於獸面類、龍鳳類、動物類、雲雷類、火類、幾何類等。

九鼎是中國的代名詞,以及王權至高無上、國家統一昌盛的象徵。夏朝、商朝、周朝三代奉為象徵國家政權的傳國之寶。戰國時,秦、楚皆有興師到周王城洛邑求鼎之事。

周顯王時,九鼎沒於泗水下。後世帝王非常看重九鼎的權利象徵與意義,亦曾屢次重鑄九鼎,武則天 、宋徽宗也曾鑄九鼎。

相傳,夏朝初年,夏王大禹劃分天下為九州,令九州州牧貢獻青銅,鑄造九鼎,象徵九州,將全國九州的名山大川、奇異之物鐫刻於九鼎之身,以一鼎象徵一州,並將九鼎集中於夏王朝都城。

《史記·封禪書》:「禹收九牧之金,鑄九鼎。皆嘗亨鬺上帝鬼神。遭聖則興,鼎遷於夏商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淪沒,伏而不見。」

求春秋時鄭國世系表,春秋時期鄭國的子產「鑄 ()於鼎,以為國之常法

鄭國世系表 姬姓 桓公 前806 前771 友 武公 前770 前744 掘突 莊公 前743 前701 寤生 厲公 前700 前697 突 昭公 前696 前695 忽 子亹 前694 前694 亹 無諡號 子嬰 前693 前680 嬰 子儀 無諡號 厲公 復立 前679 前673 突 文公 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