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都有哪些節氣?分別有什麼特點?各地在這些日子的習俗又是什麼

時間 2021-05-09 04:28:06

1樓:

秋天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個節氣。

秋季的氣候特點是初秋溼熱較甚;白露後雨水減少,氣候乾燥,晝熱夜涼;寒露後天氣很快變

冷。習俗:

1、立秋,8月8日,許多地方到了「立秋」的時候都有「貼秋膘」的習俗;

2、處暑,8月24日,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放河燈;開漁節;潑水習俗;

3、白露,9曰8日,白露茶;米酒;

4、秋分,9月24日,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

5、寒露,10月9日,登高節;

6、霜降,10月24日,在中國的一些地方,霜降時節要吃紅柿子,在當地人看來,這樣不但可

以禦寒保暖,同時還能補筋骨,是非常不錯的霜降食品。

2樓:匿名使用者

❤️ ( ⚫︎ー⚫︎ ) balalala~/    \

/    ○  \

/  /    ヽ \大白

| /      \ |

\ԏ     ԏ/

卜−   ―イ

\  /\  /

︶  ︶

秋天有6個節氣分別是什麼?

3樓:小小芝麻大大夢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636f7079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763寒露,霜降。

(1)立秋,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更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標誌著孟秋時節的正式開始:「秋」就是指暑去涼來。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

(2)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中的第14個節氣,時間點為公曆8月23日,太陽到達黃經150°。處暑節氣意味著即將進入氣象意義的秋天,處暑後中國黃河以北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3)白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當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天氣漸轉涼,會在清晨時分發現地面和葉子上有許多露珠,這是因夜晚水汽凝結在上面,故名白露。

(4)秋分,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5)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9日。

(6)霜降,二十四節氣之一,每年公曆10月23日左右,霜降節氣含有天氣漸冷、初霜出現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意味著冬天即將開始。

4樓:輝兔兔

秋天的六bai個節氣:

立秋:秋季的開

du始;處zhi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

dao思,處暑

版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權束;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秋季的氣溫會逐漸下降,但是一般較冬季緩慢。由於乾溼狀況的差異,不同地區會出現陰冷多雨,或乾燥涼爽的氣象狀況。在較冷的深秋,由於晝夜溫差大,白天蒸騰的水汽會在夜間凝結,或為露,或為霜。

秋季太陽直射點從北半球逐漸南移,秋分之後越過赤道,太陽直射南半球。從北半球看來,太陽的角度漸漸變低,晝夜長短差距變小。在秋分時,晝、夜等長。

在秋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由遠漸近。從黃道平面看來,太陽位於獅子座、室女座、天秤座的背景上。

5樓:星辰明銳

秋天的六個節氣bai,立秋:秋季的開始、du

處暑:處是zhi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dao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專、白露:

天屬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晝夜平分、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

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中國的24節氣分別為: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 、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節氣是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由於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運**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用作確定閏月的標準。

中國正統的二十四節氣以河南為本。中國農曆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加入二十四節氣能較好的反映出太陽執行的週期。

2023年11月30日,中國「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6樓:廣東健康有道

秋季有6個節氣,應該如何根據節氣進行養生,專家給出養生建議

7樓:匿名使用者

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二十四節氣屬於秋季的有哪些

8樓:小螞蟻爬爬賽

屬於秋季的節氣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 霜降。立秋是秋季的開始;處暑是炎熱結束;白露是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秋分是晝夜平分;寒露是露水以寒,將要結冰;霜降是天氣漸冷,開始有霜。一般秋分後天氣轉涼,有秋天的味道了。

進入秋分後,氣候會變得乾燥,人體很容易患「秋燥」。同時,天氣由熱轉涼,很多人還會有懶洋洋的疲勞感,也就是「秋乏」。這個時節,建議大家多吃一些梨、百合等滋陰潤肺的食物,以應對日漸乾燥的天氣。

天氣漸涼,胃病也進入多發與**的時節,要注意胃部保暖,謹防胃病**。

9樓:匿名使用者

二十四節氣屬於秋季的有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1、立秋:鬥指西南;太陽黃經為135°。秋季的開始。

公曆8月07-09日交節。在立秋時節,尤其是在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天,流傳著許許多多的民間習俗。在商洛竹林關一帶,就流傳著「摸秋」的習俗。

2、處暑:鬥指戊;太陽黃經為150°。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

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公曆8月22-24日交節。在處暑時節,正值農曆七月十五左右,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

此時在臺灣,就有「拜好兄弟」的習俗。

3、白露:鬥指癸;太陽黃經為165°。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公曆9月07-09日交節。白露,時值中秋, 天氣 轉 涼, 夜間露水發白 ,開始收穫高粱和早玉米。農諺有「白 露種高山,寒露種平川( 小麥)」,「白 露沒有雨, 犁地要早起」, 「秋收打穀又犁田, 來年又是大豐年」, 「八月 初一灑一陣, 旱到來年五月 盡」。

4、秋分:鬥指已;太陽黃經為180°。晝夜平分。

公曆9月22-24日交節。在秋分時節,是傳統的「祭月節」。我國自古就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

現代社會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裡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

5、寒露:鬥指甲;太陽黃經為195°。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公曆10月08-09日交節。寒露,進入寒露,氣候明 顯轉涼, 夜有寒冷之感。農諺有「哪有寒露不割谷」, 「寒露不刨蔥, 等到立了 冬」,「打蛇打在七寸上, 莊稼種在節氣上」, 「一早三分忙,一壯三分旺」, 「割寒露, 打霜降」 之說。

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俗也成了寒露時節的習俗。

6、霜降:鬥指戌;太陽黃經為210°。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公曆10月23-24日交節。在我國的廣西下雷鎮,有「壯族霜降節」。其**與下雷土司傳說和慶豐收有關。

相傳土司第十四世許文英,其妻岑玉音為湖潤土司的女兒,曾和其夫在清朝末年,一道騎牛到閩越沿海抗倭。因為岑玉音是騎著牛去打仗的,所以被稱為「婭莫」。岑玉音抗敵凱旋之日正值霜降節,為紀念許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廟,逢霜降日,民眾扛著玉音的畫像,舉行遊神活動。

10樓:向文波

二十四節氣中,屬於秋季的主要有以下6種:

立秋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陽過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處暑每年的8月23日前後太陽過黃經150°時是處暑。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去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於這一天結束,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逐漸下降。

處暑既不同於小暑、大暑、也不同於小寒、大寒節氣,它是代表氣溫由炎熱向寒冷過渡的節氣。

白露每年9月8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65度時為白露節氣。「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

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對「白露」的詮釋為「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

古人在《孝緯經》中也雲:「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其實,氣象學表明:

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而得「白露」美名。

秋分每年9月23日前後太陽過黃經180度時進入秋分節氣。「秋分」與「春分」一樣,都是古人最早確立的節氣。按《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雲: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按我國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開始劃分四季,秋分日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二是此時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各12小時。

此日同「春分」日一樣,「秋分」日,陽光幾乎直射赤道,此日後,陽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晝短夜長。

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太陽過黃經195度時為寒露。「寒露」的意思,是此時期的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如果說「白露」節氣標誌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暑氣尚不曾完全消盡,早晨可見露珠晶瑩閃光。那麼「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徵,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露珠寒光四射,如俗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霜降每年陽曆10月23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為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是秋季到冬季的過渡節氣。秋晚地面上散熱很多,溫度驟然下降到0度以下,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結形成細微的冰針,有的成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結構疏鬆。

節氣有哪些節氣,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

窮小子丶男人 立春柳枝條條探芽苞,輕風吹拂催嫩草。田野欲出泥土香,今年播種春苗秧。立春是二十四個節氣的頭一個節氣。其含義是開始進入春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過了立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了。雨水草木萌動花盛開,春耕閒田有人來。大地氤氳天生水,淅瀝滋潤貴如油。雨水時節,這時春風遍吹,冰雪...

二十四節氣什麼意思,二十四節氣都有哪些?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南邕 意為古代曆法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所劃分。指一年中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清明 穀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秋 處暑 白露 秋分 寒露 霜降 立冬 小雪 大雪 冬至 小寒 大寒等二十四個節氣。對農耕步驟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二十四節氣 r sh s ji q 二十四節氣是指中國農曆...

秋天的成語都有哪些,關於秋天的成語,有哪些?

一葉知秋 春華秋實 金風玉露 春秋筆法 秋風落葉 秋高氣爽 五穀豐登 秋風蕭瑟 碩果累累 春花秋月.秋高氣爽 一葉知秋 春華秋實 關於秋天的成語,有哪些?蕭瑟的秋天 天高雲淡 大雁南飛 秋高氣爽 山河壯美 五穀豐登 瓜果飄香 秋收冬藏 一葉知秋 層林盡染 一叢金黃 一叢火紅 秋意深濃 秋色宜人 秋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