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普及率2023年要到80,推廣普通話的同時有無必要保護方言

時間 2021-06-03 14:09:58

1樓:

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保護地方方言,這是不容置疑的。中國民族眾多,地域廣博,為了國民的交流需要,普通話的推廣有其客觀必要性。特別是在進入異域他鄉之時,如若普通話的普及程度,沒能達到交流的需求,那勢必會寸步難行。

然而對於本土人民來說,他們可以利用本地方言,暢所欲言,盡情交流,普通話不過是多了一種表達渠道。

不可否認的是,隨著普通話的不斷推廣普及,方言正呈現萎縮的態勢。在年輕一代,因為他們從小接受學校普通話教育,家長為了遷就學校教育成果,以至於方言已經逐漸成為,僅僅跟父輩祖輩進行交流的工具。而在他們同輩交流之間,普通話才是獨一無二的選擇。

所以,保護方言就擺上了我們的議事議程。方言自有其存在的價值,而且是很大的價值。方言是承載地方文化的載體,代表了是地方文化的獨特性,甚至也代表了一方百姓語言表達方式的獨特魅力。

地方方言的衰落,必會慢慢導致文化的趨同,而文化獨特性、多樣性的消失,對中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來說絕不是一件好事,對世界文化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方言的消失,會導致我們無法解讀一些由方言構成的文化遺產。

一些有識之士正逐漸認識到到方言保護的重要性。在十二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上,李禮輝等12名全國人大代表提出及早保護方言的建議,建議加強對方言的調查和研究。甚至在中小學不再禁止方言,適當安排方言教育。

這樣一種做法,特別是小學生都不再禁止方言,似乎與推廣普通話背道而馳。那我相信,普通話的推廣並不能依靠對方言的壓制而進行,方言與普通話應該是攜手並進的關係。

2樓:浮光掠影視

每次回到紹興,下了車站後聽到前來拉客的計程車司機操一口地道的紹興話,雖不免對這種主動貼上來的牛皮糖行為略微反感,但對於熟悉的家鄉話,還是感到分外親切。

遺憾的是,家鄉的後生崽子們,很多都已經不會說紹興話了。長期浸染於校園的普通話環境,而在家中,父母長輩又似趕時髦一般刻意用普通話與自家小孩交流,深怕他未來講不標準普通話似的。在這樣的環境下,方言在最年輕的這一代的世界裡,印象越來越淡。

方言的脫節,帶來的很有可能就是方言的失蹤。

普通話自然應當被普及,作為全國性官方性語言,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對於廣域的地區間的聯絡,人的交流,都大有裨益。

但普通話的普及,不應當以犧牲方言為代價。

這兩者,絲毫不相悖。

我也說不出,方言在現時今日,起著怎樣的作用。我說不明白,或許有很多作用,或許,百無一用。會說方言的互相說方言,會普通話的,就用普通話交流。

兩不相干,是該如此嗎?

如若方言在現今真的沒了現實意義,那是否,就可以任由它在年輕一代中趨於消淡,直至消逝?

沒用的東西,無需保留?

精神寄託?宗族歸屬?地區認同?文化認同?

如果要闡釋方言的價值,那一定是有的。但現實意義,則確實是很飄渺的。不會紹興話的人在紹興,照樣活得很好。多年生活下來,學了紹興話,也不見得就會怎樣了。

用來研究歷史,作為語言學的一種被研究?歷史,語言學,這些本都是為許多人所看輕的東西,那方言傍上這些又能說明什麼呢。

所以從切實直觀的角度考慮,方言可能真的是沒什麼用的。

然而文學在多少人眼中都僅是一種消遣罷了,還有**,還有繪畫。

你要說這些有什麼現實意義,似乎也說不很明白。但它們卻在許多人心中無比重要。

越是不具備實際用途的事物,或許越是具備精神價值。越是不能拿來幹嘛幹嘛的東西,或許越是在某些時刻,缺失它帶來的影響無比巨大。

方言就是如此。

精神價值既不能用來造槍炮,也不能用來餬口。

但就像我在回學校下車的時候,聽到那一熟悉的紹興口音,心情就瞬間暢快不少。

有些東西你沒有可以衡量的標準,也沒有明確的作用,但你就是不能否認它的價值,就像不能否認你對於家鄉人莫名的親切感一樣。不能否認有時候家鄉的一草一木,確實比外頭更讓人喜愛呢。

或許方言,就是每一個異鄉人內心永遠能夠守住的故鄉。如果未來的人沒有了方言,或許,在遠走時,內心的故鄉也遲早要被遺忘。

3樓:胖仔彌勒佛

在我國目前的語言環境中,多民族語言和多地區方言是共同存在的,雖然這從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語言藝術的魅力,但對民眾之間的交流的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推廣普通話也就順理成章,尤其是教育部和國家語委近日發出的相關方案中,已經明確要在2023年實現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的水平,這也就成為了全面推廣普通話的政策解讀,尤其是在二三線城市和廣大的農村地區,普通話依然存在較為明顯的推廣難度。

不可否認,普通話對不同地區的語言交流是非常關鍵的,尤其是南北方之間的方言有著很大的差異,雖然北方地區的不同省份之間也存在方言,但基本交流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反觀南方地區,廣東廣西能夠彼此溝通,湖南湖北又是一個型別,而江蘇、上海、安徽等省份又是吳儂軟語的方言特色,如果將這幾個地區的民眾聚集到一起,大家連基本的溝通和交流都很難完成,所以說推廣普及普通話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然了,普通話的普及和方言的保護,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是無法調和的矛盾,雖然說推廣和普及普通話並不是禁止說方言,但是在有了官方語言以後,方言的普及率必然會逐年下降,這對方言的保護和傳承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說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很難得到有效解決的。如果在2023年實現了80%的普通話普及率,就說明方言的傳承肯定會做出一定的犧牲,但從民族文化的保護這個角度來說,如果方言的傳承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對整個民族來說都是文化資產的流失,所以兩者之間的協調和互為補充還是非常關鍵的。

總的來說,無論採取何種形式進行普通話的推廣和普及,對方言的保護都不應該放棄,畢竟這是每個地區獨有特色的直觀體現,一旦全面否定了方言,那麼區域性的民俗風情也就會消失殆盡,要知道,不同省份和地區的語言文化也是風格迥異的,如果採用大一統的管理理念,對方言文化的流失也就會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相信教育部出臺相關政策的初衷並不是否決方言,所以還是需要在政策的落實過程中更加靈活,此能確保普通話的普及不會影響到方言的生存。

4樓:疏影清曉

推廣普通話是很有必要的,但是我覺得推廣普通話跟保護方言並不衝突。另外,推廣普通話確實是好的,但是也應該因地制宜,可以推廣,但是不能強制性推廣,因為有些地方也沒有推廣普通話的必要。

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國人口很多,而且因為此前對於普通話的推廣,現在我國已經有很大一部分可以聽得懂普通話,或者可以用普通化表達了,哪怕自己表達的可能並不太準確,說的並不是特別流利,但是並不妨礙日常的交際,這就足夠了。

現在說普通話說得多,將普通話作為日常交流用語的城市,除了一些原本就說普通話的城市之外,加上一些大城市,由於外來人口多,也會慢慢用普通話交流,比如深圳、廣州等等地方,這些地方推廣普通話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可以加強交流,促進本地居民跟外來人口的關係密切程度。

但是,對於一些偏遠地區來說,他們基本上一生都在自己的這一座小城市度過,他們會遇到的也是自己這一座小城市的人,他們平時說的話,也是家鄉話,是自己本地的方言,所以,在這些城市推廣普通話的必要性不大,讓他們能夠聽得懂,並且能夠說一些就好了,強制性推廣,要求他們平時也用普通話交流則沒有任何必要性。

另外,對於使用人數較多的方言而言,不會因為普通話的推廣而消失,比如在廣州,很多人都會說粵語,但是回到家鄉,依然還會用家鄉話交流,不會讓家鄉話消失,所以不需要刻意保護。對於一些本身使用人數就特別少的方言,這一類的方言哪怕沒有普通話的推廣,慢慢都會消失,這些方言,有研究價值的最好保護起來。

5樓:匿名使用者

普通話是我們國家的官方語言,任何一箇中國人都應該要會講普通話,這是每一個公民應該具備的能力。然而方言作為地方的小特色,它不僅僅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更可能與我們語言發展的歷程有關,當然也不能輕易捨棄。

不過,我認為推廣普通話和地方方言的保護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推廣全國普通話的普及率其實就是希望大家都會講國語而已,並不是就要扼殺地方方言。難不成國家規定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那廣東人都不能說白話了不成?我覺得這只是一種國家對外表達的政策,並不是一項強制性政策。

就比如說,國家要求普通話的普及率要達到80%,那勢必要在教育上入手,在教學過程中,學校要將普通話作為校內的交流語言,而當我們迴歸到生活的時候,我們依舊可以使用自己的方言。然而方言這種東西,陪伴每一個人的一生,從出生到長大,我們無法去忘懷,它已經刻進我們的骨子裡、融入我們的血肉裡,這是一種本能的語言能力,這種力量比國家實施什麼方言保護政策強多了。所以,對於我們的方言,不需要國家下令保護,我們的生活習慣就已經在保護我們的方言了。

國家雖然提出了相應的政策規定,但畢竟不能改變每一方寸土地人們的語言習慣,如果將政策強硬到這般地步,那國家的政策執行就過頭了。我所理解的普通話普及率達到80%是指每一個人都在需要說國語的時候,能夠流暢地說出來就可以了,而並非要取捨其中任何一方。

6樓:足球**專家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我們祖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每一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的文化,而且這些文化中語言是一個最有特色的民族特徵。中國的地域十分廣闊,因此很多地區的人民有自己的家鄉方言,這也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文明特點。現在中國的普通話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普通話已經成為我們交流的主要方式。

我看到新聞裡面國家語委聲稱,從現在開始到2023年,全國普通話普及率平均達到80%以上,這個做法我覺得是正確的,而是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因為普通話的推廣對於中國的語言有實際的意義,同時也時保證全國人民交流的一個重要基礎語言,所以中國普通話必須要繼續推廣下去,這樣才可以更好的維護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

不過我們在普通話推廣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細節,主要的一個問題是保護地方語言,也就是方言和民族語言,因為中國的方言有各自地區的代表性,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就如我開篇的時候說的,中國是一個文化的綜合體,我們每一個民族的語言和地方的方言,都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保護方言就是保護中國文化。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地區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不注意方言的保護,我覺得這是錯誤的事情。因為方言如果一旦失去,那麼中國的文化就等於少了一個支撐,在中國古代的時候就有諸子百家的說法,意思就是要有不同的文化和不同的見解,正在相互的碰撞中才能有一個更好的文化發展,方言和普通話其實就是這個關係。

中國在推廣普通話的時候,要鼓勵大家學習方言,起碼每一個地區的孩子,應該會自己地區的方言。這樣既可以推廣普通話,又可以保護方言。普通話是全國團結的象徵,方言是中國歷史文明的積澱,兩者相輔相成,都是中國文化發展的基礎,所以推廣普通話固然重要,保護我們的方言也是一個刻不容緩的事情。

地方方言屬於什麼型別?國家普及普通話,可是地方方言卻仍然在使用這是為什麼

愛的果味 地方方言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部分,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需要保留 大家覺得地方方言是否有必要存在?普通話為什麼不能普及? 忘了加墨水 方言我覺得是必須儲存的,因為方言是一種傳承的文化,是一種紐帶,你聽到鄉音會有感動就是這種紐帶的作用,打個比方,普通話是人民幣作用是來進行交流,而方言就...

在當今普通話普及的時代,方言還有必要繼續講嗎?

方言當然有必要繼續講,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我覺得傳統文化是絕對不可以摒棄的,因為這就是我們文化的根基。有必要,這樣的話就可以將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光大,然後在歷史的發展長河當中,除了要普及普通話之外,也應該重視方言。方言還是有必要繼續講的,因為我感覺方言就是一種文化,這種文化要流傳下去。雖然這...

普通話考試好過嗎?通過率有多少?

其實普通話水平測試不難,但是對於方言與普通話讀音相差比較大的地區的同學來說,普通話並不簡單。不過呢,二乙還是很好考的,二甲以及上水平就要難些了。通過率大概在百分之八十。考試一般分為五個,模組,第一部分是讀單音節字詞 100個音節,共10分,限時分鐘 第二部分是讀多音節詞語 100個音節,共20分,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