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是不是全國傳統節日,冬天有什麼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時間 2021-06-12 05:01:25

1樓:小橋流水

是傳統的節日。冬至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的祭祖節日。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敬、不忘本。

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

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地神靈,供品主要有三牲飯菜、三茶五酒等。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廣泛流傳著“冬至大如年”的**,冬至又被稱為“亞歲”、“小年”,一是說明年關將近,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

冬至一到,新年就在眼前,所以古人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並不亞於新年。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

冬至過節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清嘉錄》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說。這表明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人們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福氣。漢朝以冬至為“冬節”,官府要舉行祝賀儀式稱為“賀冬”,例行放假。

《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不聽政,擇吉辰而後省事。”所以這**庭上下要放假休息,軍隊待命,邊塞閉關,商旅停業,親朋各以美食相贈,相互拜訪,歡樂地過一個“安身靜體”的節日。

唐、宋時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這天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百姓在這一天要向父母尊長祭拜,現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2樓:

冬至不是全國傳統節日,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

從氣候上看,冬至期間,西北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南方地區也只有6℃至8℃左右。另外,冬至開始“數九”,冬至日也就成了“數九”的第一天。

關於“數九”,民間流傳著的歌謠是這樣說的,“一九、二九不出手,三

九、四九冰上走,五

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不過,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無論按照平氣法還是定氣法推算,冬至的具體交節時刻都是完全一樣的。這在二十四節氣之中是僅有的一個。

3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

4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不過是24節氣中的一個.準確的講是不算節日的.

冬天有什麼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

5樓:好木木偶

冬天中國傳統節日有:冬至、元旦、春節。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結束。春節習俗,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等等。

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家家戶戶都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而今仍有沿海一帶如粵西、潮汕、浙江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

元旦,即公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元,謂“始”,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謂“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元旦又稱“三元”,即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

由於地理環境和曆法的不同,在不同時代,世界各國、各民族元旦的時間定位各不盡相同。現在,公曆日益為世界各國所公認。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採用了國際通行的公曆,把每年1月1日作為“元旦”。

以公曆為曆法的國家,都以每年公曆1月1日為元旦日,舉國放假。

6樓:菜菜cai菜菜

一、冬至

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23日,俗稱“冬節”“長至節”或“亞歲”等,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傳統節日。

古時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都要回家過冬節,所謂“年終有所歸宿”。很多地區在冬至這一天有祭祖等習俗,現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這天過節慶賀。

廣東人冬至吃燒臘與姜飯,冬至這天,大多數廣東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風俗。潮汕一帶有“冬節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釀酒已成為習俗。

二、除夕

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

除夕是除舊佈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除夕,在國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義的,這個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遠的遊子也是要趕著回家去和家人團聚,在爆竹聲中辭舊歲,煙花滿天迎新春。

三、春節

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在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均有舉行各種慶賀新春活動,熱鬧喜慶的氣氛洋溢;這些活動以除舊佈新、迎禧接福、拜神祭祖、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地域特色,凝聚著中華傳統文化精華。

春節期間貼年紅、守歲、吃團年飯、拜年等各地皆有之,但因風土人情的不同,細微處又各有其特色。春節民俗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的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

四、元宵節

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元宵節主要有賞花燈、吃湯圓、猜燈謎、放煙花等一系列傳統民俗活動。此外,不少地方元宵節還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

五、臘八節

即是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灶神、井神)、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即是吃臘八粥)的習俗。相傳十二月初八這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臘八”一詞起源於南北朝時期,當時稱為“臘日”,本為佛教節日,後經歷代演變,逐漸成為家喻戶曉的民間節日。

7樓:歲月就這麼說

冬天中國傳統節

日有:冬至、元旦、春節

冬至(winter solstice),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1] 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起為公曆1月1日,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1] 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8樓:

冬天中國傳統節日有:冬至、元旦、春節

冬至是中國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 ,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訂出的一個,時間在每年的公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

元旦,即世界多數國家通稱的“新年”,是公曆新一年的第一天。

元,謂“首”;旦,謂“日”;“元旦”意即“首日”。“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但其含義已經沿用4000多年。中國古代曾以臘月、十月等的月首為元旦,漢武帝起為農曆1月1日,中華**起為公曆1月1日,202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亦以公曆1月1日為元旦,因此元旦在中國也被稱為“陽曆年”。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是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初一開始為新年。

一般至少要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新年才結束,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9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元旦、臘

八、春節

10樓:匿名使用者

冬至、元旦,春節;西方有聖誕節,

11樓:匿名使用者

no.1 冬至

no.2 找別人的去看??

12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吃團圓飯,壓歲......

13樓:王馨焯寶貝

1春節 2元旦 3元宵節 4聖誕節 5情人節

全部的中國傳統節日有哪些

14樓:困難解決局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15樓:為誰為誰為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

除夕(臘月最後一天)

春節(正月初一)

元宵節(正月十五)

寒食節(清明節前一天)

清明節(陽曆:4月5日前後)

上巳節(農曆:三月初三)

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

七夕節(農曆:七月初七)

中秋節(農曆:八月十五)

重陽節(農曆:九月九)

寒衣節(農曆:十月初一)

臘八節(農曆:臘月初八)

小年(臘月二十三~~臘月二十四) 等

16樓:回憶綿長的

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重陽節、中元節、中秋節、臘八節、除夕、春節、元宵節從一月初一共十一個傳統節日。

一月一日:元旦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

清明節前一天:寒食

四月五日:清明節

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農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節

農曆七月十三:敬老節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

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

農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農曆臘月初八:臘八節

農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

傳統節日形成,是一個民族或國家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中國傳統節日多種多樣,是我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遠古先民時期發展而來的中華傳統節日清晰地記錄著中華民族豐富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內容,乃中華民族特有的特色節日。

擴充套件資料:

歷史淵源

形成中華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重要的組成,是“法制化的文明社會”的法律體制,是構成區域文明國家的基本框架。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人類社會”逐漸形成,逐漸完善的文化過程“,是由猿到人類,文明進化發展得產物。

中國的傳統節日,承載著神話、傳說、天文、地理、術數、曆法、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

文獻記錄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得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完成,後來得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每個中華傳統節日都有自己的**之處與形成的必要條件。

發展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提條件,大部分節日在先秦時期,就已初露端倪, 但是其中風俗內容的豐富與流行,還需要有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

最早的風俗活動是和原始崇拜、生活禁忌有關;神話傳奇故事為節日平添了幾分浪漫色彩;還有宗教對節日的衝擊與影響;一些對歷史人物永恆的紀念滲入節日,所有這些,都融合凝聚節日的內容裡,使中國的節日有了深沉的歷史感。

到漢代,中國主要的傳統節日都已經定型,人們常說這些節日起源於漢代,漢代是中國統一後第一個大發展時期,政治經濟穩定,科學文化有了很大發展,這對節日的最後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社會條件。

節日發展到唐代,已經從原始祭拜、禁忌神祕的氣氛中解放出來。轉為娛樂禮儀型,成為真正的佳節良辰。從此,節日變得歡快喜慶,豐富多彩,許多體育、享樂的活動內容出現,並很快成為一種時尚流行開來,這些風俗一直延續發展,經久不衰。

傳承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歷代的文人雅士、詩人墨客,為一個個節日譜寫了許多千古名篇,這些詩文膾炙人口,被廣為傳頌,使中國的傳統節日滲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蘊,精彩浪漫,大俗中透著大雅,雅俗共賞。

中國的節日有很強的內聚力和廣泛的包容性,一到過節,舉國同慶,這與我們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

冬至節是不是很重要的節日,冬至節是不是很重要的一個節日?

你好!回答你的補充問題 我國的大型的傳統節日大致有春節 元宵 清明 端午 七夕 中秋 重陽 冬至 臘八等等。還有一些節日也屬於傳統的,不過規模和地域覆蓋面要相對小些,比如 春龍節 龍抬頭 寒食節立夏節 天貺節 翻經節 姑姑節 火把節七夕 盂蘭盆節 中元節 鬼節 地藏節祭祖節 闊時節不過,似乎洋節日越...

是不是就我家冬至吃湯圓

不是的,冬至吃湯圓的地方很多。因為地域的差異,所以在現在人的印象中北方人喜歡吃餃子,南方人喜歡吃湯圓。但其實都一樣,經過文化的發展與融合湯圓跟餃子無論北方還是南方都有。冬至吃湯圓的習俗在南方比較流行,尤其是江南一帶,湯圓 是冬至必備的食品,是一種用糯米粉製成的圓形甜品,圓 意味著 團圓 圓滿 冬至吃...

為什麼有冬至節的說話,不是節氣嗎

節氣一共有二十四種,冬至是其中的一個,所以也叫 冬至節 冬至節是冬至節氣的一種叫法,就如我們所說的 春節 其實是立春節氣的叫法。 節氣一共有二十四種,冬至是其中的一個,所以也叫 冬至節 神風 這個確實是存在滴。節氣一共有二十四種,冬至是其中的一個,所以也叫 冬至節 冬至節其實就是冬至節氣的一種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