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為什麼,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時間 2021-06-14 06:04:02

1樓:繁華有一夢

李白與杜甫很難說更喜歡誰,因為兩人從性格機遇作品上都不盡相同,說要分出上下實在讓人難以取捨.不過是看各人所愛,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吧。

說說個人看法:

李白與杜甫相對比較下,兩人一個灑脫一個揚善,一個超凡脫俗一個胸懷天下,兩人是兩種性格的代表。詩作上兩人皆是千古大才,一個詩仙一個詩聖,都讓人敬佩。

且拿兩人詩作稍微舉例下:

李白:“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人生要懂得感謝命運,不要遇到一點不不歡,就鬱鬱寡歡,何不想想其實自己已經很快樂很幸福了.既然我們懂得自己已經是快樂幸福的,何必要被那麼一點點憂愁束縛呢?

從這兩句可以看出李白是何等的灑脫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大事做成後,拂袖而去,功勞和美名與我何干?而這兩句所表達的那種境界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白超凡脫俗可見一斑,

杜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有錢的人家酒肉等美味吃不了都要發臭了,而路上卻還是有被凍餓致死的無家可歸者,走了不讓人心痛?可以看出杜甫那種為他人揚善,心繫大眾的俠義情懷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國都雖已被攻破,但山河依舊存在,春天的長安城滿目淒涼,到處草木叢。杜甫的憂國憂民、胸懷天下的品德在此句中流露無遺

所以要說更喜歡誰,我的答案:作品上是我更喜歡李白的詩作些,他詩作的那種“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氣勢,超然和灑脫,那種具有仙氣的境界讓人神往之

而就人物本身而言我跟喜歡杜甫些,他憂國憂民、為他人揚善的具有家國情懷的品行,值得我們學習,我們畢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而是生活在現實社會裡,那麼杜甫身上的這種“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具有聖人氣質的品格正是我們需要的。

2樓:匿名使用者

杜甫,因為他以民之意律己,大丈夫當以萬民之苦為奮發,當以萬民之興為己任。

3樓:匿名使用者

李白與杜甫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麼?

李白與杜甫各有千秋,很難說喜歡誰!李白為了追求享受和名譽,多次多年給人利用並充當僚遼,過著紙醉金迷,斗酒百篇官吏生活,才會有“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感嘆。杜甫一輩子貧困潦倒,飢餓缺衣,非常可憐,但他寧窮志不短,安守貧困,不與官吏為伍,當風大雨大之夜,外面下大雨,屋內下小雨的境況時,曾大聲疾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寒士盡歡顏”!

所以對這兩位詩聖很難評價,也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aa

李白和杜甫這兩個詩人你更喜歡誰?為什麼?

更喜歡李白的豪氣,李白的詩歌形式上的特點是各體兼備,尤其擅長於作古風及五七言絕句。他的詩歌完全憑藉天賦靈感,不喜雕琢,如天然之良玉,正像李白形容韋太守的詩歌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一樣,後人認為這恰恰是李白自己的詩歌風格。我更喜歡杜甫。杜甫的詩注重關懷社會現實,反映廣大勞動人民的疾苦,具有 沉鬱頓...

請問李白與杜甫是什麼關係,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是什麼關係?

兩者之間有心心相惜的友誼。李白 杜甫初遇於天寶三載 744年 夏天。李白遭賜金放還,準備客遊樑宋,離開長安經過洛陽,在那裡他們初次見面,一見如故。當年秋天,他們曾跟高適等人相約一同遊覽樑宋。第二年,杜甫再遊齊魯,秋天到達兗州,當時李白也自樑宋回到東魯,兩人有過一段愉快的結伴同遊的日子,就是杜甫所說的...

你喜歡哪首詩?為什麼,你喜歡李白的哪首詩?為什麼?

讀一首詩就是跟隨詩人的意識流動。相比余光中的 下次你再來,人間已無我,有一種物我同一的感覺。 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 宋 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抵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偏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