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南唐李璟《浣溪沙》

時間 2021-06-14 08:09:07

1樓:韓琴

南唐李璟的《浣溪沙》全稱為《浣溪沙·菡萏香銷翠葉殘》賞析:此詞上片重在寫深秋的景色,下片重在寫人抒情,抒發了懷人的哀怨和孤寂之情。寫景從西風殘荷的畫面寫起,以韶光憔悴在加重,更見秋景不堪;寫人從思婦懷人寫起,夢迴而感雞塞征夫之遙遠,倚欄而更見淒涼。

全詞原文如下:

菡萏香銷翠葉殘,西風愁起綠波間。還與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細雨夢迴雞塞遠,小樓吹徹玉笙寒。多少淚珠何限恨,倚欄干。

白話文釋義:荷花落盡,香氣消散,荷葉凋零,深秋的西風拂動綠水,使人愁緒滿懷。美好的人生年華不斷消逝。

與韶光一同憔悴的人,自然不忍去看。細雨綿綿,夢境中塞外風物緲遠。醒來寒笙嗚咽之聲迴盪在小樓中。

想起故人舊事,含淚倚欄,懷抱無窮幽怨。

擴充套件資料

這首詞的上片著重寫景。菡萏,荷花的別稱,說“香”,點其“味”;說“翠”,重其“色”。此時味去葉枯確然使人惆悵。

西風,秋風之謂也。綠波,寫的是瑩瑩秋水。如果說上句是重在寫秋色,那麼這一句則重在寫秋容。

一個“愁”字,把秋風和秋水都擬人化了,於是,外在的景物也霎時同作家的內在感情溶為一體了,詞作也因之而籠罩了一層濃重的蕭瑟氣氛。

三、四兩句,由景生情,韶光,指春光,在這秋色滿天的時節,美好的春光連同荷花的清芬、荷葉的秀翠,還有觀荷人的情趣一起憔悴了,在濃重的蕭瑟氣氛中又平添了一種悲涼悽清的氣氛。“不堪看”三字,質樸而有力,明白而深沉,活脫脫地抒發了詩人的主觀感情。

詞的下片著重抒情。首句託夢境訴哀情。一夢醒來,雨聲細細,夢境即便美好,但所夢之人畢竟遠在邊塞(雞塞,雞麓塞,在今陝西省。

這裡泛指邊塞),可思可望而不可即。“小樓”句,以吹笙襯悽清。風雨高樓,玉笙整整吹奏了一曲,因吹久而凝水,笙寒而聲咽,映襯了作家的寂寞孤清。

這兩句亦遠亦近,亦虛亦實,亦聲亦情,而且對仗工巧,最後兩句,直抒胸臆。環境如此悽清,人事如此悲涼,不能不使人潸然淚下,滿懷怨恨。“多少”“何限”,數不清,說不盡。

結語“倚欄干”一句,寫物寫人更寫情,脈脈深長,語已盡而意無窮。

2樓:匿名使用者

這首詞從山川景物著筆,意旨卻是探索人生的哲理,表達作者熱愛生活、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整首詞如同一首意氣風發的生命交響樂,一篇老驥伏櫪,志千里的宣言書,流露出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對未來的嚮往和追求,讀之令人奮發自強。

上闋寫暮春三月蘭溪幽雅的風光和環境:山下小溪潺湲,岸邊的蘭草剛剛萌生嬌嫩的幼芽。松林間的沙路,彷彿經過清泉沖刷,一塵不染,異常潔淨。

傍晚細雨瀟瀟,寺外傳來了杜鵑的啼聲。作者選取幾種富有特徵的景物,描繪出一幅明麗、清新的風景畫,令人身臨其境,心曠神怡,表現出詞人愛悅自然、執著人生的情懷。

下闋迸發出使人感奮的議論。這種議論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而是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韻的語言,表達有關人生的哲理。“誰道”兩句,以反詰喚起,以借喻回答。

結尾兩句以溪水西流的個別現象,即景生感,藉端抒懷,自我勉勵,表達出詞人雖處困境而老當益壯、自強不息的精神。

這首詞,上片以淡疏的筆墨寫景,景色自然明麗,雅淡悽美;下片既以形象的語言抒情,又即景抒慨中融入哲理,啟人心智,令人振奮。詞人以順處逆的豪邁情懷,政治上失意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催人奮進,激動人心。

我想要知道李璟寫的浣溪沙的解釋啊,或者賞析也可以啊,幫幫忙

手卷真珠上玉鉤 依前春恨鎖重樓。風裡落花誰是主 思悠悠。青鳥不傳雲外信 丁香空結雨中愁。回首綠波三楚暮 接天流。賞析 此詞是一首傷春詞 詞中女子手卷珍珠簾 給簾掛上玉鉤的時候 仍然是春恨綿綿緊鎖高樓 風裡落花無主 雲外不見青鳥傳來親人的書信。雨中的丁香花蕾空結在枝頭 又一次絕望的愁緒濃得化也化不開。...

為何稱作 南唐?唐朝和南唐的區別?

您好 南唐就是一個國家名字,就像人起名字一樣,覺得合適就行。南唐 937年 975年 屬於五代十國的十國之一,定都金陵,歷時39年,有烈祖李昪 中主李璟和後主李煜等三位帝王。南唐一朝,最盛時幅員35州,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 江蘇 福建和湖北 湖南等省的一部分。人口約500萬。南唐三世,經濟發達,...

南唐後主李煜是個怎樣的人,南唐後主李煜和唐朝皇帝是什麼關係?

應該是一個善良但無能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觀點,並沒有唯一的答案,呵呵o o.呵呵 不如你看看 問君能有幾多愁 或許能給你答案!李煜是一個極富文采的人,但是曾創作不少膾炙人口的作品,但是當時南唐國力已呈衰頹之勢,他仇恨宋朝的壓迫 卻害怕用物理跟宋朝相抗衡,政治上的懦夫,文化上的居然,這兩種矛盾的性格竟然...